大竹蛏稚贝对底质粒径的选择性试验

2022-11-10 08:58郝咏芳曹琛黄金勇高超张乾李丹
水产养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竹细沙粒径

郝咏芳,曹琛,黄金勇,高超,张乾,李丹

(1.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营口 115000;2.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3;3.辽宁省葫芦岛市自然资源事物服务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隶属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竹蛏属。其足部肌肉发达,营埋栖生活,生存底质为沙底和泥沙底,栖息深度为30~50 cm[1]。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及药用价值较高,增养殖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外关于大竹蛏对底质粒径选择性的研究报道较少。2008年,陈爱华等[2]研究了底质对大竹蛏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提出,粒径在0.063~0.250 mm的细沙为培育大竹蛏稚贝的最佳底质。该研究所用大竹蛏稚贝平均壳长5.5 mm,将底质分为粗砂组(粒径0.500~1.000 mm)、细沙组(粒径0.063~0.250 mm)、细粉组(粒径<0.016 mm),粒径跨度较大,无法准确说明大竹蛏稚贝对底质粒径的选择情况。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大竹蛏规模化增养殖成功案例的报道,而大竹蛏对底质径粒大小的选择可能是主要制约因素。

现于2017—2018年,根据辽宁省自然海区底质实际情况,设计了5种不同粒径的底质[3],观察和比较大竹蛏稚贝在不同底质中的潜沙准备时间、潜沙时间和潜沙率,选择大竹蛏稚贝生长的最适粒径底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稚贝

试验用大竹蛏稚贝为当年育苗室人工培育,壳长6.0~8.5 mm,共150枚,在铺有细沙的暂养箱内暂养2 d。暂养期间,增氧泵微充氧气,每天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829 muelleri)3次,每次投喂密度2.0×107cell./L。

1.1.2 沙样

试验用沙样取自大连市星海公园沙滩,用标准分样筛,筛出5种不同粒径的沙样底质:极粗沙(1.250~2.000 mm)、粗沙(0.625~1.250 mm)、中沙(0.313~0.625 mm)、细沙(0.156~0.313 mm)、极细沙(0.078~0.156 mm)。用沙滤海水充分淘洗、烘干,待用。

1.1.3 海水

试验用海水为大连市黑石礁海域的沙滤水,pH值8.10,温度26.5℃,盐度3.1%。

1.1.4 试验器材

试验用器材为标准分样筛、秒表、YSI ProPlus、sony数码相机、相机三脚架、水族箱(40 L,35 cm×50 cm×25 cm)、水槽(12 cm×12 cm×10 cm)、软吸管、刻度尺和烘箱等。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准备15个干净水槽,将5种不同粒径的底质分别放入对应贴好标签的水槽中,每种底质3个水槽,用于平行试验;沙层厚度≥3 cm。将盛有沙样的水槽放入水族箱底部,沿水族箱壁缓慢均匀地注入沙滤海水,水深没过沙层5 cm左右。用软吸管随机选取大竹蛏稚贝,每个水槽投放10只,使稚贝自然落于沙面,在静水条件下开始试验。稚贝自然落于沙面时开始计时,依据稚贝潜沙行为特点,记录各组稚贝的潜沙准备时间、潜沙时间、每只稚贝的开始潜入时间和完全潜入时间,试验持续1 min,统计每个水槽中大竹蛏稚贝的开始潜沙和完全潜沙个数。在试验过程中,用摄像机记录大竹蛏稚贝的潜沙行为。

1.2.2 潜沙计算标准

稚贝的潜沙计算标准为正在进行潜沙行为或已潜入沙中的稚贝。具体计算方法为:

(1)潜沙准备时间:各组潜沙稚贝潜沙前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2)潜沙时间:各组潜沙的稚贝个数中下潜行为开始到完全潜入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3)潜沙率:已潜沙稚贝数占投放稚贝总个数的百分比。

1.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17.0及Excel软件,处理分析试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情况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不同粒径底质条件下,第一个大竹蛏稚贝潜沙准备时间差异不大,除了极粗沙粒径底质试验组准备时间最长,为7.6 s,其他组稚贝潜沙准备时间均小于7 s。随着底质粒径增加,所有大竹蛏稚贝完全潜入沙层的时间也增加,除了极粗沙粒径底质组需要50 s潜沙时间外,其他组的稚贝均在40 s内完全潜入。

表1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情况

2.2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准备时间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准备时间见图1。由图1可见,大竹蛏稚贝在中沙组的平均潜沙准备时间最短,且整体潜沙准备时间最整齐。极粗沙组潜沙准备时间较长,且整体潜沙准备时间较其他组不整齐。此外,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底质粒径对大竹蛏稚贝潜沙准备时间的影响显著(P<0.05)。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极细沙、细沙、中沙和粗沙4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极细沙、细沙组均与极粗沙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中沙、粗沙组与极粗沙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图1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准备时间

2.3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时间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时间见图2。由图2可见,大竹蛏稚贝在极细沙、细沙组的潜沙速度最快,其中极细沙组整体较细沙组潜沙速度整齐,在极粗沙组的潜沙速度较慢。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底质粒径对大竹蛏稚贝潜沙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图2 不同粒径底质中大竹蛏稚贝潜沙时间

2.4 大竹蛏稚贝在不同粒径底质中的潜沙率

大竹蛏稚贝在不同粒径底质中的潜沙率见图3。由图3可见,在极细沙组中,大竹蛏稚贝在6 s开始潜沙,在15 s潜沙率即达100%;在细沙组中,稚贝7 s开始潜沙,10 s之前潜沙较慢,潜沙率100%用时14 s;中沙组在7~10 s稚贝急剧潜沙,后逐渐减慢,潜沙率100%用时也为14 s;粗沙组稚贝在8 s开始潜沙,潜沙率100%用时19 s;极粗沙组在10 s开始潜沙,潜沙速度最慢,潜沙率100%用时31 s。

图3 大竹蛏稚贝在不同粒径底质中的潜沙率

综上,极细沙组、细沙组、中沙组、粗沙组稚贝潜沙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完全潜沙稚贝(稚贝壳长完全埋在底质沙层中)的个体数量随试验时间增加也在缓慢增加;极粗沙组,虽均能完全潜入,但稚贝潜沙速度慢,所需时间长。因此,相对于粒径1.250~2.000 mm的底质,大竹蛏稚贝在0.078~1.250 mm粒径的底质中潜沙速度较快,整体潜沙效果较好。

3 讨论

底质作为底栖贝类存活及生长重要的非生物因素,对海洋底栖贝类的行为反应及地理分布具有重要影响[4]。底栖贝类对底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同种贝类在不同底质粒径下潜沙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潜沙时间、潜沙率可定量反映贝类对底质粒径的适应能力[5-6]。

本研究表明,壳长6.0~8.5 mm的大竹蛏稚贝,最适底质粒径为0.078~1.250 mm。极粗沙组由于底质较为坚硬,潜沙过程中大竹蛏稚贝所受阻力较大,故潜沙所需时间较长。这与陈爱华等[2]的“大竹蛏稚贝培育最佳底质粒径为0.063~0.250 mm”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能与二者的试验方法及周期不同有关(陈爱华研究底质对大竹蛏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时,观察周期为30 d,试验后期除最适底质组外,稚贝活力可能较试验初期减弱),也可能与南北物种差异有关。

在辽宁沿岸以沙为主的底质海域进行大竹蛏的底播增殖时,由于投苗初期稚贝潜沙速度慢、潜沙率低,极易受敌害攻击,甚至被捕食,影响存活率。建议首选粒径为0.078~1.250 mm的底质作为投苗海区,可有效提高稚贝的潜沙率、成活率及增养殖回捕率,提高社会及环境效益。

猜你喜欢
大竹细沙粒径
大空隙透水铺装基层碎石抗压碎性能的试验和计算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计径效率试验粒径的分析与对比
张掖大沙河
大竹农商行向贫困村捐赠图书
不要轻易辜负曾真心对你的人
家乡的细沙羊尾
大竹农商银行挂牌开业
夏天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