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伟,柴璐璐,胡光武
(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中心,广东 深圳 518172)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壮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专门人才,有力地服务了区域产业发展。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1],高职院校的发展既要体现职业性,又要体现高教性。职业性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即融入产业和依托产业;高教性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服务产业和引领产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与研究型大学探索前沿的科学研究不同,高职院校的研发更多面向实际应用,是需求定制化、过程工程化和成果产品化的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是职教适应性导向的产教融合育人必经之路,也是高职院校由技能型向技术技能型转变的必然选择。
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是围绕产业技术难题校企良性互动的过程。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将产品研发中的关键环节或者产品部件委托高职院校开发,在委托研发任务的过程中,企业了解新技术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升了产业发展的动能。高职院校以解决企业实际课题为目标,以实际工程或技术问题为落脚点,通过项目研发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岗位技能,同时把真实的产业需求引入教学资源,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高职院校通过技术研发与区域企业形成紧密耦合的共同体,积极融入产业链条,提升服务产业能力,追求引领产业目标,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一些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企业的研发需求和人才需求都非常旺盛,当地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和经费投入都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良好的研发条件[2]。其它地区也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等多种方式服务产业发展。例如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通过水稻、食用菌和养蜂等科研成果转化打造惠农成果[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在培育新品种、开展农产品追溯等方面探索出有高职特色的应用研发路径[4]。
作为与区域产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产教融合育人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其显著特点是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协调发展,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以下挑战。
企业出于技术保密的考虑或者对高职院校技术能力的不信任,提供的技术需求信息不够清晰具体。而高职院校的老师忙于教学工作,对企业的需求理解不到位,技术分析不彻底,造成了技术服务供需之间的信息鸿沟。这种供需信息的不对称和不畅通,一方面造成企业有大量的技术研发需求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院校和技术人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又无法深入了解产业需求,造成供需无法匹配,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有些高职院校在研发资金、师资水平等方面投入不足,未形成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和制度,导致技术储备不足,技术转化能力低,研发能力不能支撑企业的需求。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研发能力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的上下游企业比较健全,对研发能力的要求较高,同区域的高职院校由于投入力度大、重视研发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氛围,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欠发达地区的技术难题偏向传统产业,需要对生产流程和技术环节有深刻的理解。如何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提升学校通过研发服务企业的能力,是技术服务过程中的难点。
在面向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在相关保障制度方面的差距也比较明显,特别是在科研成果转化、高技能人才引进、高水平兼职教师引进、技术研发人员配置、科研联合队伍建设和科研经费报销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障不到位,使得高职院校无法有效地开展研发,产出的成果难以持续应用,不能获得企业的认可,校企合作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持久。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主,造成定向研发只能惠及少量参与研发的学生,大部分没有参与研发的学生无法受惠。由于研发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对教师的教学时间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服务与教学提升脱节还表现在没有将技术成果转化成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和研发“两张皮”,无法满足专业教学可持续更新的需求。
针对现有问题与挑战,从职业教育适应性出发,分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视角,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服务视角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产业需求经过技术适配和资源适配,由院校完成技术研发,实现技术服务产业的目的。在研发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实践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换,提升了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实现师生共同服务产业的目的。在技术和人才到位的前提下,新技术就可以在产业链上实现研发转换,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变革,同时也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职教适应性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通过技术服务吸引、留住企业,通过资源投入促进实践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目标是培养适应技术变革的技术技能人才,最终达到与产业同频共振、协调发展的目的。
从职业教育自身来看,其特定的育人定位及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驱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5]。这一定位揭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作为特定的教育类型所体现的应然特征,从宏观层面来说,一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二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三是以加速知识转化,实现科研成果应用为重点。就学生个体而言,要在发挥教育育人价值的同时,促进他们完成从学业思维向职业意识、单一技术向复合技能、学科知识向岗位能力、学校教育向终身学习的提升,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要进一步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界限,精准对接岗位要求,建立更接近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场景。同时,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所对应的动力机制经历了从单/双螺旋、三螺旋、四螺旋的演变过程[6],其中,单/双螺旋对应知识生产模式1,强调大学(科研院所)是知识生产和传授的单一主体。三螺旋对应知识生产模式2,认为新的知识是在应用的语境下产生,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知识生产组织,“大学(科研院所)—产业—政府”构成了这一新型组织的关系网,三方根据自身利益诉求参与知识生产和相应的教育活动[7]。四螺旋对应知识生产模式3,在三螺旋基础上增加了公民社会这类主体,提出“大学(科研院所)—产业—政府—公民社会”这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8]。其中,公民社会包括第三方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主要用于平衡其它主体间利益目标多样性等问题。在此趋势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及路径也必然做出改变,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体系内部各主体、要素间的关联性、耦合性,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构建产业链与人才链互生互融的长效适配机制。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总结自身开展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四个定向”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如图2所示,从需求定向研发、技术定向提升、资源定向投放和教学定向转化四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图2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面临的挑战及相应措施
需求分析不清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对企业的研发状况和技术细节不甚了解,无法对症研发。为了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学校联系行业协会,组织教师下企业调研考察,找到企业研发过程中的痛点和“卡脖子”问题。例如,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深圳分会和深圳市各区联合举办交流活动,组织领域专家和教师一起走进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新锐企业,了解并对接其研发需求。针对研发供需匹配问题,学校与当地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行业协会搭建供需信息发布平台,学校团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所长提出项目研发建议书,开展“一对一”的技术研发。地方政府也可定期开展技术交易会或成果转化对接大会,促成高校与企业对接,开展“多对多”的技术研发。例如广东省每年举办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和深圳每年举办的“高交会”等等,均为校企对接提供了平台。除了“一对一”和“多对多”服务,还可以开展“一对多”的技术研发,即政府的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调研搜集当地企业的研发需求,与企业一道出台“揭榜制”技术研发支持政策,促使技术攻关项目投放给有研发能力的学校。
针对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打破编制体制限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引进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新技术师资培训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挑起项目研发的担子。对于一些风险性高、预期收益不确定的研发项目,学校和企业也可以联合设置技术培育项目,鼓励教师试验新技术,提升技术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可扩展性,打通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技术服务活动在资金、场地以及人员上的不足,高职院校可以和政府、企业多方联动,拿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首先,针对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校企共同出资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梳理企业急需、院校能做和技术有前景的项目,引导有限的研发资金尽可能向这些项目倾斜。同时,向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科技创新委(局)申请扶持,支持企业与高职院校对“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例如,深圳市科技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向市内关键领域企业征集提案,多批次发布技术攻关项目,接受市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提交的项目申报书,经专家评审可行性后将企业攻关需求变为政府下发的纵向项目,解决企业研发资金不足和高校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对于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还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购买专业的仪器设备,解决中小企业在测试评估等方面需求强烈但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则向市内各个中小企业派发服务券,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使用服务券向高职院校的公共服务平台支付测试评估费用。
其次,高职院校采用实训室和研发实验室同步建设的方式,既可以弥补学校研发场地不足的缺陷,又将研发过程实例化,真正做到教研相长。对于特别有前景的项目,学校可以拿出专门的场地进行孵化,为技术转化提供便利条件,吸纳优质评审项目入驻,帮助项目由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
最后,针对学校科研人员不足和流失严重问题,通过出台灵活的科研助理招聘政策,让核心科研人员能够专心于研发任务,减少因项目评审、报销和结题等诸多繁琐事务造成的时间浪费。也可以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及创办创业公司,增强队伍研发能力,减少核心研发人员流失,稳定研发队伍。
针对教学与研发脱节的问题,教研岗和教学岗的教师可以组成创新团队,将研发的具体项目和使用的新技术转化成课堂中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实验,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掌握技能,避免教学和研发脱节。根据研发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最后,研发团队还可以依托这些技术成果,成立工作坊或者创业公司,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吸纳优秀学生成为公司骨干技术人才。通过多维度转化,使教学内容紧贴应用场景,教学过程演绎实战思维,真正做到研发成果反馈教学。
经过“四个定向”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所在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区域产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学校联合所在的龙岗区向区内的企业征集研发需求,然后面向教师广泛征集项目研发建议书,通过专家评估和遴选后,成立校级“校企协同创新”项目,校企共同出资研发,企业负责产业化和市场推广。近3年来,学校共计开展校企对接会12场次,收集企业需求信息近百条。2020年累计共有横向技术服务项目66项,横向项目经费达2483.09万元,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例如针对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机器视觉检测共性问题,区校共建龙岗区“面向智能质量管理的机器视觉测控重点实验室”,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方案,产品评测等服务,逐渐成为所在区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也带动了区域内智能产品检测的转型升级。
学校教师以服务企业需求和成为工匠大师为奋斗目标。如有的老师从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了第三代半导体的产业需求,潜心研发芯片的氮化镓衬底材料,从普通教师成长为青年科技人才。有的老师与企业合作成立公司,不仅助力区域产业升级,更帮助教师提升为细分领域的大师和工匠。
学校位于大湾区国际产学研深度融合示范区,资源布局与规划的主导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如表1所示。
表1 资源布局对接区域产业的需求
为了提升一线生产的效率,学院的机器视觉研发团队获得了区校多个项目资助,自主招聘工程师和研发助理,累计服务20余家企业,提供60余份机器视觉技术方案,培训行业技术人员100多人次,培养机器视觉技术人员700多人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600万元。该团队承接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多个研发订单,研发了“小鱼在家”摄像头成像质量检测系统、iPhone7充电线DB头高精度测量系统、喷墨打印机产线载盘污渍检测系统和苹果耳机壳段差精密光学测量与微调系统等多个项目,其中耳机壳段差检测系统通过高清相机替代人工检测,调整精度可达10微米,已经在富士康16条产线上应用。
计算机学院与国内信息领军企业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产业学院,公司每年发布研发课题,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混编团队,结合整体化的工作分析,双方在产业侧共同参与制定不同等级的信息安全标准,在教学侧共同修订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融入不同等级的1+X证书培训内容,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实现高比例对口就业。
学校激光镭雕项目科研团队由教师成立初创公司,很多学生从科技社团到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再到进入2188创客空间,跟随激光镭雕项目一起成长,毕业后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继续从事项目的研发。这种以项目为抓手的学习方式不仅持续提升了团队的技术攻关能力,而且让学生真实地触摸到生产一线的需求,所学即所用。“十三五”期间,学院组建了五届120个创客队伍,孵化了七届大学生创业企业146家,近两年,学生企业营收超1000万元。在2020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取得省赛1金4银2铜的好成绩,并首次进入该项赛事全国总决赛,获得国赛银奖、铜奖各1枚,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中,产业需求是前提,教学转化是手段,能力提升和资源投入是保障,人才培养是目的,技术服务是结果。针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服务区域产业为目标,通过“四个定向”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对外锚定需求,对内提升能力,事前提供资源,事后完成转化。对学校而言,能够接触到企业真实的一线需求,锻炼和培育一支能教善研的双师队伍,帮助学生提升岗位实践能力。对企业而言,学校的公益性能满足中小企业研发保密、低成本的需求,精准定位急需的人才,找到稳定的合作伙伴,共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随着产教融合实践的逐步深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综合自身的探索和兄弟院校的经验,争取提出产教融合的评测指标和模型,结合阶段性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提升产教融合的质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可实施的保障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