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逸龙 通讯员 甬珉宣
8月31日,宁海县慈善总会联合建新赵氏集团、宁海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大学生助学活动。在活动中,建新赵氏集团捐赠50万元,结对100名大学生;宁海农村商业银行捐赠89.1万元,助力297位大学生就学。这些大学生就学期间,两家企业将定期联系他们,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慈心善举已在宁波蔚然成风。多年来,宁波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积极创新慈善形式,坚持培育多元主体,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持续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宁波共接收社会捐赠89.77亿元,慈善救助支出63.73亿元,涌现出了“顺其自然”、钱海军等一批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慈善典型,五次荣登“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榜”,慈善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从2011年出台全国第二部、浙江省首部慈善地方性法规,到2018年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再到2021年将慈善事业“甬有温暖”行动列入全市共同富裕民生领域重点行动之一……多年来,宁波把慈善事业作为助力“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重点政策导向,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积极构筑慈善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1年9月,浙江省民政厅将宁波列为高水平建成“人人慈善标杆区”试点城市。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宁波又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波市社区发展基金会培育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鼓励扶持慈善信托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宁波市“慈善空间”创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形成了“一个意见”为统领、多项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1+X”政策支持体系,并将建设“人人慈善标杆区”列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为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宁波从市、区(县、市)两级层面同时发力。市级层面,建立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联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20个部门,汇聚多方力量推动“人人慈善标杆区”创建工作;区(县、市)层面,鄞州、江北、北仑、余姚、慈溪、象山等地围绕新型慈善发展体系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别开展“人人慈善”“慈善发展模式创新”“慈善助力乡村振兴”“慈善+社会工作融合发展”“基层慈善网络打造”等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线、以线扩面。
除此之外,宁波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模式,提升慈善事业智慧化水平。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慈善组织已打造“善园网”“宁波慈善网”“甬行善”等多个网络募捐载体。截至9月5日,已通过“善园网”“宁波慈善网”累计募捐约1.26亿元,26.5万人通过“甬行善”捐步小程序捐赠步数30.47亿步,兑换公益金323.49万元。“我们已经承接省级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浙里有善’慈善募捐管理、慈善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2个应用场景试点任务,目前正加快推进。”该负责人表示,这两个应用场景将推动慈善管理服务从分散式单向度方式向数字化全链条方式转变。
9月1日,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联合举办的2022年“中华慈善日”宁波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宁波慈善信息发布会举行。在仪式上,宁波力勤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市慈善总会捐赠2000万元用于设立“慈济四明医疗发展信托”,推动全市基层医学和医疗服务事业发展。
慈善信托,即以慈善为目的而开展的信托行为,是一种新型慈善活动形式。近年来,宁波适应新形势,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大力推动慈善信托发展,并将“加快推进慈善信托发展”列入全市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建设40项重大改革,制定《宁波市慈善信托专项改革工作方案(2022—2025)》和改革系统架构图。截至9月5日,全市已累计备案慈善信托24个,规模达3487.59万元。
除了慈善信托,股权捐赠这一新型慈善捐赠方式也已经在宁波落地。去年,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接收了价值11.38亿元的股权捐赠,这是宁波慈善组织首次接收大额捐赠股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慈善单单“施”“授”的帮扶模式已不足以满足现代慈善内在要求。为此,宁波依托慈善总会、慈善基地等慈善公益平台,大力实施“美好家园”、“爱在江北”、“甬泉”大病医疗救助等慈善项目,广泛汇聚全社会爱心资源,着力构建“资金+物质+服务+赋能”的立体帮扶模式,推动慈善事业从单一的资金、物质“输血”模式向资源平台构建、弱势群体赋能的“造血”模式转变。
宁宁是一个7岁的小女孩,患有神经母细胞瘤。这种疾病有“儿童癌症之王”之称,医疗费初步预计要上百万元。市慈善总会“甬泉”大病医疗救助项目组在接到她妈妈的求助后,立即进行个案预估,成立个案群进行“会诊”,从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照顾、医患沟通、情绪疏导等方面对其开展全方位、多视角帮扶。
在推进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宁波还将慈善帮扶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积极探索“众筹微治”,通过筹项目、筹智慧、筹资源、筹资金、筹人才,让人人都能参与到慈善事业和社区治理之中,从而在社区这个最小社会治理单元实现居民自治。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宁波大力培育慈善多元主体,积极构建以传统慈善总会系统为龙头、各类基金会为主体、社会慈善力量为补充的慈善组织“经纬网”。截至9月5日,全市慈善组织已达140家。
为推动慈善组织蓬勃发展,宁波积极加强市、区(县、市)两级慈善基地建设,发挥慈善基地在精准帮扶、组织孵化、资源对接等方面的作用,并充分运用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多种形式,为慈善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服务。目前,宁波已布局建成市、区(县、市)两级慈善基地11个,其中,省级示范性慈善基地7个,位居全省第一。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宁波在发挥慈善总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市慈善联合会建设,做强市、区(县、市)、镇乡(街道)、村(社区)四级网络,并通过实施基层慈善组织建设、基层善款募集长效机制构建、基层慈善义工品牌建设、慈善文化进基层等“四大工程”,努力夯实基层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实现村(社区)慈善工作站全覆盖,村(社区)慈善基金覆盖率超过95%,已到位资金达8.3亿元。
在夯实基层慈善网络的同时,宁波还积极引导上市公司、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慈善事业,从而做大慈善蛋糕。据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介绍,雅戈尔集团一直将参与慈善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已累计捐赠7.13亿元,用于扶贫、抗震、救灾、教育、健康、文化等领域社会公益事业。近两年,雅戈尔还支持打造了全国首个“慈善+社工”融合平台——宁波市甬尚慈善社工服务中心,首期捐赠540万元用于开展“美好家园”居民参与式社区治理项目和“雅戈尔慈善学院”人才培养项目。
通过培育多元主体、健全慈善网络,宁波的慈善活力得到不断激发。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在疫情防控、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扶危济困、改善民生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贡献慈善力量。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宁波慈善组织共筹集、发放慈善资金和防疫物资5.22亿元,成为全市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中政府的得力助手。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山海协作等对口帮扶工作中,全市慈善组织累计支出援助资金近2亿元,在全国扶贫攻坚战中打响了宁波慈善的品牌。
自199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以来,宁波已持续24年不间断。今年市“慈善一日捐”活动于3月底启动。5月7日,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市行政会议中心参与捐款,用实际行动号召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奉献爱心,掀起了活动高潮。截至8月底,全市募集资金超过1.1亿元,初步统计共有4000余家单位、35.69万人次参与。
近年来,宁波不断深化以“慈善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常态化慈善活动,并围绕“中华慈善日”,持续开展“慈善周”“慈善月”活动,积极弘扬现代慈善文化,把慈心善举和志愿服务落到日常,培育以善为荣、以善为乐、人人慈善的现代慈善价值理念。
为推动慈善文化传承创新,宁波以慈善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宁波“慈孝文化”“感恩文化”,大力实施慈善文化“五百六进”工程——到2025年,设置100个“慈善空间”、开展100场慈善法宣传活动、评选100个慈善家庭和100名慈善人物、讲述100个慈善故事,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122个单位(个人、项目)分别荣获“中华慈善奖”“浙江慈善奖”,共开展六届“宁波慈善奖”评选,成功创建25家“慈善空间”。
5月16日,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宁波慈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征集内容包括宁波慈善标识(LOGO)、慈善标语、慈善吉祥物等,以及上述三者中两项以上有机组合的“慈善空间”形象识别系统。据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征集活动旨在打造具有甬城特色、惠及社会大众、展示城市形象的慈善文化品牌,活动启动后共有3000多人参与。
随着慈善活动的持续开展,宁波慈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海外侨胞常年捐资捐款、造福桑梓,涵盖文化、教育、卫生、扶贫等诸多领域;本地企业、爱心人士踊跃捐款,先后涌现出雅戈尔、海天塑机、申洲国际等一批头部捐赠企业,以及储吉旺、王春文、“顺其自然”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捐赠个人及隐名捐赠群体。其中,“顺其自然”连续23年捐赠总额达1363万元,2021年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全网总阅读量超过1.7亿次,成为宁波的一张“慈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