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阳
不管是以西方歌剧为主的西洋音乐,还是具有民族气韵的中国民族音乐,都已成为日常生活以及国内外舞台上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文学、音乐以及其他种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传播媒介,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人们思维的进步,无一不体现音乐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研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为中心,细致分析在时代的更替下,从古到今音乐在社会各个层面以及个人生活中的渗透和联系。音乐与社会一词,既包含了音乐,也指向了社会,巧妙地暗示音乐与社会的深刻内涵,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也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结构特征。
有文献记载,历代先人在不同时期都记述了音乐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早在秦朝,人们就开始研究并记录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吕氏春秋》是秦朝时期的历史文献中记录音乐史料最完整的一部著作,它的撰写发扬了儒家的音乐思想,强化了音乐的社会功能,摒弃一切淫乱音乐,认为这样的音乐不能起到改善社会风气、教化民众心灵的作用。在《吕氏春秋》的基础上,《音初》进一步指出:社会要想产生积极的音乐,朝廷的统治者要先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政治才不会混乱、社会才不会动荡,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音乐才能教化民众。在《国语·周语上》中记载“以音律省土风”“媚于神而和于民”“天人合一”“省风作乐”“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左传·文公七年》中记载的“无礼不乐,所由判也”;《国语·晋语十四》中提到的“新声兆衰”的思想,均体现出人们对音乐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这一现象的认识逐渐深刻。在古代,人们认为音乐源自天地五行,并受不同阶级、政治、礼仪的制约,在这一时期,音乐逐渐成为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产物;而在相关历史文献中“媚于神而和于民”、音乐可用于“行风、耀德”“协于天地之性”等相关文字记载,可推测出人们逐渐感受到音乐显露出的社会传播功能。尤其是《孝经·广要道》中引用孔子的音乐美学观点:“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句话明确指出音乐在当时社会中具有改善社会不正之风、改良社会陋习的社会功能。在秦朝,诗需要通过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孔子在推崇音乐具有社会功能方面的观点,孔子提倡充分发挥音乐“兴”“观”“群”“怨”的特征,以获得相应的实施效果。秦朝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除儒家外,墨家、道家、法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中,也有细致明确的音乐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观点。
秦朝之后,汉代出现了礼乐治国的主张,这个时期的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政治的演变以及个体道德品质的塑造;在今天广为流传的史书《乐记》也深入分析了音乐的本源和社会功能的问题;东汉时期的《汉书》在研究音乐的基础上,细致到民歌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由此可见,汉代时期的音乐与社会之间已有了更进一步的联系。唐朝时期,白居易在《沿革礼乐》中提出“夫礼乐者,非天降非地出也”,在《复乐古器古典》中提到“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若君政骄而荒,人心动而怨,则虽舍今器用古器,而哀淫之声不散矣;若君政善而美,人心平而和,则虽奏今曲废古曲,而安乐之音不流矣”。诗人白居易认为音乐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人的情感共鸣建立起来的,政治可以影响音乐,但音乐不可以制约政治的发展。到宋朝,苏轼眼中的音乐具有社会功能,从而产生了“悲乐亡国”的说法。明朝的艺术家认为音乐源自民间劳动人民真实的情感表达。通过上述几个朝代的历史记载,音乐的社会功能逐渐显现,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古代音乐社会观点的主要内容。
在西方国家,西方人对音乐的感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音乐的社会感知和社会功能方面。中世纪时期,音乐主要服务于教会,在教堂中荡涤心灵的教众们深受音乐的感化;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仅应用在教堂扩大到皇室宫廷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在为音乐爱好者筹备的集会、音乐会上也有着大量音乐元素的身影。到了19 世纪初,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义。音乐生活更加趋向于平民生活,交响乐、合唱团等早先服务于贵族的音乐文化活动走向民间。这一时期,我国的京剧在民间广为流传。
20 世纪初,由于共产主义的兴起,音乐被赋予了更深刻的社会功能,在此时期,音乐活动团结群众、鼓舞人心,红色革命类的诗歌和歌曲起到了积极的团结群众的社会作用。比如,被列宁高度赞扬过的《国际歌》就是用音乐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的典型例子。后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共识:音乐成为一种激发广大群众革命热情和革命斗争精神的强有力的手段。
21 世纪,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整个社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音乐在此期间拥有了更多的发挥作用的条件。科学技术的革新使音乐通过收音机、录音机、磁带、光盘等传播媒介,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享受娱乐的工具,久而久之,各行各业的人重视起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音乐教育方面,顺应时代的步伐,产生了一门新的音乐社会学科。这门学科包括研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的本质结构以及社会中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对音乐文化的追求。
社会环境对音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音乐发展中的兴盛衰落以及成因特征,这些都与日益进步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目前,国际间的高频交流在快速发展的通讯技术中得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社会生产新格局已经形成,这将必然影响文化的发展程度和传播规模。因此,音乐在未来会处于更加广阔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中诸多不同类型的文化元素和传播媒介,致使音乐在文化上是一种“多面体”的存在。
未来我们国家的音乐发展朝向哪里,要看社会环境中诸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发展方向和标准。因为当今社会环境中的多元文化元素构成了今日文化多元化的景象,致使音乐这门文化元素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当代音乐的特点,是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只有个别几种文化元素在发展变革过程中便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古代文人的文字记载,还是今天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我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音乐与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古到今,音乐的内容、表现形式、体裁的变化以及风格的确立,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推动,音乐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人民生产生活的产物,这个由社会决定音乐的过程是间接的、复杂的。而在“音乐源自民间、源自人民情感流露”方面,又体现出音乐影响社会的特点,这种影响可以是对政治形态的影响,也可以是对社会风气、个体道德品质的影响,无论影响的范围是小是大,音乐本身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影响社会的。这个过程也需要个人情感的流露作为联系社会和音乐的桥梁,个人的情感将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政治形态。因此,社会与音乐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就十分清晰了。
目前,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已上升到一种专门的学科——音乐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研究涉及中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其他种类的音乐理论学科。不管是在今天还是在未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往综合化的方向前进,如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科学研究的多学科性,这种现象也必然向人文学科方面渗透。就音乐与社会而言,音乐社会学的探索在未来可能衍生出既属于音乐社会学又属于中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文献研究甚至是戏曲音乐传播的新学科。
音乐对社会的影响可以先从观念角度入手,观念角度主要包含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态度。
青少年作为社会环境中的主流人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不稳定的情感价值观,将对青少年的音乐审美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于社会中不同层次、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由于这一类人的眼界、受教育水平、工作环境不同,致使其对音乐这门文化元素做出不同的反应。
对于经商者和消费者来说,与音乐相关的消费行为大量存在于音像店、演出经纪公司、KTV 以及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艺术广场,这种情况下的音乐将会给社会带来丰厚的商业价值。
对于文化参与行为来说,主要体现在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两个方面。比如,非商业性的音乐类社会公益活动、追星等性质的音乐文化行为;商业性的音乐活动,如演员歌手对自己进行艺术包装、自费上榜单等音乐行为。
在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音乐创作中,流行音乐的比重在全部音乐类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大众对这类音乐的需求度高涨,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也向流行音乐方向靠近,更甚者完全脱离原有的创作原则,如民族、美声唱法的歌唱演员,在舞台上的演绎也夹杂了流行音乐的表演特色;各种舞美上的视听享受也同样融入了流行音乐舞美的设计和特点。
音乐的社会性质,是社会诸多文化元素整体中的一部分,深入本质来看,是音乐与社会关系的统一。
音乐作为社会诸多元素中的一部分,它是在特定的背景和发展阶段下形成的,在具有阶级性质的社会环境中,音乐必然具有阶级性。在阶级斗争性的社会环境下,音乐本身必然充满着矛盾和对立。
在阶级性质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到来之前的音乐大概是消极的、反人民群众的或是积极的、支持人民群众的。正是因为每种阶级社会下都有优秀的代表性音乐文化,所以历史给了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音乐家应有的地位。
音乐感知是人精神上参与并拥有音乐体验的人的活动,社会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人在面对音乐时,不仅存在享受,多多少少也会去主动感受、认知、理解。音乐行为方面大体就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音乐需求方面,不管哪一类人走到哪里,都不能没有音乐元素的参与,因为音乐在社会环境中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人民群众对音乐有需求的现象。
综上所述,音乐无私地满足了社会和个体的精神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以它独特的形式构成社会的价值方向,反映出社会对世界所持有的态度,用政治的标准启发人们欣赏音乐,这就是音乐审美功能。
音乐在听众的感性思维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音乐的创作也提出了新的期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喜闻乐见又有艺术性等,中国作为拥有56 个民族的大国,对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题材、风格和创作手法。
显而易见,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今后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谨慎、科学地开展音乐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捷高效的通讯技术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随之而来的艺术文化、社会服务等也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一种国际化的发展格局慢慢打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激励着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音乐和社会之间还有更多的联系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笔者通过分析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在借鉴众多前辈的文献成果后进行了阐述。音乐发展到今天,离不开音乐创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不懈追求和努力。除了将社会与音乐联系到一起,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进一步加工,从而创作出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也可以成为今后我们探索的方向。
中国民族音乐的未来一定是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尤其是目前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技术和通讯设备致使我们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正发生着高频率的运转。当今社会文化认同的观念在世界各地逐渐成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接受多元文化背景下带来的艺术体验。立足民族本身的音乐创作是大势所趋,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与世界多元文化不断碰撞,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将会在时代的发展中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