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丽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土建类中职专业在校生近40万人次,土建类高职专业在校生近90万人次,全国建筑从业人员近5 400万人次。如此大体量的建筑类技能人员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通过要求高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积极考取与建筑相关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高校土建类专业建设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目前,与土建施工类专业相关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只有:建筑信息化(BIM)证书、建筑工程识图证书和装配式构件制作与安装证书。其中,建筑工程识图证书是三个证书中最能体现建筑企业中各岗位传统职业技能的证书,也是各高校最容易实施的“1+X”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对高校土建类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高校土建类专业建设中最基础的建设内容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由于建筑工程识图的知识技能覆盖专业多,关联岗位多,是毕业生就业的必备技能,所以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建设应将工程识图技能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即将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标准要求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以建筑工程识图“1+X”初级证书为例,初级证书是中级、高级证书的支撑,也是最基础的、最易获得的证书。通过把建筑工程识图“1+X”初级证书必需必备的知识技能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毕业生可以依据已学的课程内容,稍加梳理和准备,就能考取初级证书。
依据建筑工程识图“1+X”初级证书的标准要求,该证书包括的知识技能有投影、建筑制图标准和建筑CAD软件的应用,以一套小型建筑工程施工图为载体,完成建筑专业图的识图和绘图任务。其中,识图技能考核包括建筑投影知识应用、建筑制图标准应用和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识读。比如,投影的基本知识、规则、特征和方法,识读点、线、面、体及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识读剖面图、断面图的基本方法,准确区分和识读剖面图、断面图;常见轴测图的投影,识读正等轴测图、斜二测图;房屋制图统一规范关于图幅尺寸、图线、字体、比例、图例符号、定位轴线、尺寸标注等;识读小型工程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平面及空间布局、主要空间控制尺寸、水平及竖向定位、相关图例及符号等;识读建筑设计说明及其他相关文件,了解工程的相关信息等。绘图技能考核包括绘图环境设置、绘图设备与打印样式设置、虚拟打印输出、三面投影图的绘制、轴测图的绘制和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比如,能按照绘制图形的类型,设置绘图比例及图形界限;能按照工作任务要求,设置绘图环境相关参数,设置图层、文字样式、尺寸标注样式;能依据制图标准,绘制图幅与图框线,完成样板文件的创建和使用;对模型空间、布局空间和浮动视口进行参数设置;对打印样式、打印/绘图仪参数、纸张、打印范围进行设置;能利用CAD绘图软件完成点、线、面、体及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的绘制;能根据已有的三面投影图利用CAD绘图软件绘制空间立体的轴测图;依据制图标准,根据任务要求,运用CAD绘图软件绘制小型工程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高校土建类专业为使毕业生具备识图和绘图技能,就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将上述列举出的所有识图和绘图的知识技能点,融入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建筑CAD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查遗补漏,推进高校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团队的建设和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是高校土建类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
各高校可根据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考核方案细则、线上模拟学习自测系统和模拟样题、培训微课资源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阶段性自测,不断调整自身技能的缺失点,巩固学习内容,提高考证通过率。同时通过该信息化相互平台,处于学习端的教师和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到信息平台中,教与学就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通过不断丰富线上学习的资源,使得信息化资源不断迭代,为专业课程团队的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积累丰富的高质量教学资源。
各高校土建类专业教师可通过收集、整理、归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过程和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提供的信息化相互平台上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资源,创新专业课程的开发方法,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场景,积极开发教学课件等,来开发建设建筑构造课程团队、建筑CAD课程团队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团队等。进而在各课程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择优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
高校土建类与建筑企业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技术培训、科研创新等方面合作,让高校专业与建筑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来切实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部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企业并不愿意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
由于建筑工程识图能力与众多职业岗位需求结合紧密,属于绝大多数土建类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能适应基层技术及管理岗位的工作定位,是企业用人选人的核心指标之一,所以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实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为最终目的的。它使得土建类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更能符合建筑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必然会推进校企的深度合作。
根据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职业能力要求,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具体措施包括:(1)通过全国、各省市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通过教育部(厅)等政府主管部门的牵线搭桥,使更多的建筑企业与高校土建类专业建立联系,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2)邀请部分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专家委员会,依据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考证实施工作,定期进行交流和研讨,逐步加深专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3)高校土建类专业在与企业合作时,根据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职业能力要求,与建筑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从招生、培养、实训、就业,直至在职培训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让“X”证书的能力要求贯穿于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中,使培养出的学生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4)建筑企业为专业教师实践、学生实训实习提供实地场所,支持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技能人员到高校担任教师或兼职教师;(5)如果绝大多数获得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并实习完成后,能够胜任建筑企业的岗位要求,企业就愿意从对口实习、管理手段、实习费用与生活补助等费用支出上给予大力支持,这样在提升土建类专业就业率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核心员工或者后备管理者,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高校土建类专业建设的软件建设主要指的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教育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高校土建类专业较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内容包括: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派遣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等,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专业教师难以高质量快速地成长。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实施为高校土建类专业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能有效地激励教师向专业型发展。
比如,目前,很多省份的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定文件中会把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而高校土建类专业与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有全国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各省市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和“鲁班杯”建筑行业识图技能大赛。如此,提升高校教师的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就成为激励土建类专业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机制。
通过近年来“鲁班杯”建筑行业技能大赛、各省市乃至全国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反馈出的信息,识图能力的培养已得到高校土建类专业的普遍重视。为提高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过关率,各高校都会积极派遣土建类专业教师参加“1+X”证书相关师资培训,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1+X”证书的培训师、考核师和考务员。该过程一方面直接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作为专业建设的执行主体,在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时,又促进了专业建设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由理论型到技能型的转变。
由上可知,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可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各建筑企业愿意派遣高职称,或基本功扎实并有高超技能的技术骨干到高校做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这类人才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优于普通专业教师。高校就可实行专兼结合,不仅对专业教师的来源进行补充,还能缓解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合理的情况,推动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师资建设。
高校土建类专业建设的硬件建设主要指的是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据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职业标准要求,高校需要开展围绕建筑工程识图与施工相关的实训项目建设,建设与“1+X”证书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训条件。比如,建筑构造仿真实训室、建筑工程识图与绘图实训室、项目化虚拟情景教学实训室等,为高校土建类专业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认知,并为专业技能训练等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的考证要求,高校将探索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把现场实践教学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培训效果,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实训、教师能力提升、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基地。最终,高校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的专业建设目标。
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为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生元素,使得专业建设能顺应行业“互联网+”的发展大势,接轨企业与社会需求,强化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企业实际需求的相互沟通与衔接,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团队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保障,促进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建设。
职教二十条明确指出了高校专业建设应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可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继而从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有效促进高校土建类专业科学有序地建设,使得专业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建筑企业的岗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