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莹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纵观区域认知的培养发现,研究者们多关注在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的培养策略,但缺乏对地理学科本质的关注,使得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学科逻辑主线,学生难以深层把握。“整体性”是地理学科的显著特点,从“整体性”思想的角度探寻区域认知培养策略,找出可行的培养路径,不仅满足学科逻辑的规定,同时也满足基于学科思想角度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加快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进程,为新课改助力。
地球表面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自然地理要素不是简单的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各种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二是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正是由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统一演化,从而在特定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阶段性的地理要素组合。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袁孝亭教授认为其包含“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和“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分析均离不开整体性思想的支撑。区域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1)描述区域位置;(2)概括区域特征;(3)分析区域联系;(4)比较区域差异;(5)认识区域发展。本文重点阐述基于整体性思想方法对区域本身的认识,无论是从要素关联的角度对区域位置进行定位,还是从地理要素内在联系角度认识要素特征,地理要素综合落实到区域内部则形成区域典型特征。而区域位置不同,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特定组合就会存在差异,地理要素组合落实到具体区域中则表现出区域差异。基于区域差异的要素流动又会产生区域联系。与此同时,地理要素整体的动态演变又会影响区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整体性思想关注从全面、联系、动态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基于整体性思想视角认识区域,进而落实区域认知的培养。
具有“整体性”思想素养的人,能够从全面的、联系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地理环境,认识区域时能够提取相应的地理要素,辨识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透视区域之间联系背后的各种地理“流”,进而分析地理空间过程、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等。基于此,在分析“整体性”思想与区域认知内涵,把握“整体性”思想方法与区域认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之后,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区域问题为例,基于“整体性”思想的角度,从明确区域位置,分析存在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关注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四个方面简要探寻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与联系、区域发展的教学路向,学生对区域内容渐进式认知,从而落实区域认知的培养。
2.1.1 全方位多角度定位
面对具体的区域,认知区域位置是第一步,地理位置有不同类型,不能从单一的位置类型角度对区域进行单一定位,整体性思想强调全面、完整的认知,基于整体性思想认知区域的地理位置要关注区域位置认知的不同类型,教师可以从区域位置的不同类型,根据某种区域位置类型对认识本区域的重要程度中,挑选出多个对区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比如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从而使学生深刻把握区域位置。
2.1.2 整体把握不同种类地图要素之间关联,准确定位
地图可以说渗透在地理学习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区域位置的学习中更需要应用不同种类的地图。区域地理教学中,基于整体性思想进行区域定位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种类的地图使学生以不同种类地图所显示的地理要素之间关联的角度掌握对区域位置定位的方法。
对于黄土高原地区,则需要学生对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其重要的位置特征是过渡性,那么教师需要教学中在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进行介绍。首先教师可以呈现黄土高原地区经纬网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角度认知该地区地理位置,并总结出其位置大致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学生可以指图说出其经纬度位置。其次,教师可以呈现中国在亚洲位置图,从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海陆位置是一个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最后,教师可以呈现中国地形图、中国干湿分区图、中国植被类型图、农耕区和牧区分布图等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经纬度范围以及它的海陆位置引导学生得出黄土高原是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的一个典型过渡区域。
地方是研究过程与现象之间复杂关系的天然实验室。可见,不同的区域位置会存在不同的区域特点,在特定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与地理过程相互配置,最终会形成具有某种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地理区域。这种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特定组合落实到不同的区域中则形成区域之间的差异。在区域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区域内包括了哪些地理要素,而这些地理要素之间如何相互联系,进而影响了区域发展过程,最后综合归纳区域特征的思路,从而深刻认识区域特征。而区域差异的教学,教师可采用引领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对比分析的方式来认知。通过对区域不同地理要素比较,以及区域特征形成过程的比较认知,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区域特征认识的同时,提升区域问题的分析能力。此外对区域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还可以为区域联系的分析做铺垫。
例如,对于黄土高原区域特征的分析,需要将黄土高原作为一个区域背景,分析黄土高原内哪些自然或者人文要素对其特征有影响,这些要素有哪些特征,再综合分析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形成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区域特征。
地方是研究复杂信息的天然实验室,展示着和其他地方的相互联系。可以看出不仅区域内部相互联系,形成区域特征。甚至是尺度不同的区域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差异与联系,形成区域空间组织结构。区域联系具体表现为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系。区域联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说明区域之间存在何种联系这一事实,也就是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的形成。然后引导学生从“流”的源与汇角度认知区域之间差异性的存在,又是形成何种联系。最后阐述基于差异形成区域之间的联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笔者以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差异与联系为例来说明,首先要向学生说明黄土高原影响华北平原形成与发展这一事实,联系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物质流为黄河,黄土高原地处高原,地势高,河流外力作用以侵蚀为主;华北平原地处平原,地势低,河流外力作用以堆积为主。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黄河在由中游黄土高原流经下游华北平原时使两个区域之间产生联系。最后再从黄土高原对华北平原区域造成的影响来看,这种影响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河流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这就会影响黄河泥沙的含量,河流携带着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地区,随着地势逐渐平坦,泥沙不断沉积,华北平原则是河流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原,而且平原不断向海洋延伸,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然而,不利的影响也较大,河流中的含沙量大增就会抬高河流河床,形成地上河,下游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形成决堤,这就会危及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从区域地理要素差异与联系的角度关注不同区域,分析区域联系的影响,学生不仅加深对局部环境的认识,还会形成大尺度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的认知,对区域的认识更加全面。
区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区域要素之间的统一演化使得区域地理环境也存在着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区域现实状况必然受区域过去发展过程的影响,区域未来发展也同样会受到区域现状的影响,在基于“整体性”思想的区域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区域现实状况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在学生了解区域现实状况及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若想实现区域未来长远发展,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面对区域现存问题,引领学生寻求解决措施,同时教学中引领学生关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断向学生渗透持续发展的理念,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素养。
水土流失过程不是单一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而是各要素整体演化的过程。当其中某一要素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变化,其他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同样会受到影响,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大规模破坏后,土壤侵蚀加剧,河流含沙量和局部气候也会发生变化,加剧了整个生态系统结构的失衡。同样,人为合理有序地调整地理要素会使生态系统得以修复,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因此,面临黄土高原区域现实问题分析解决措施,可以引领学生从各地理要素的改变分析,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统一演化,促进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系统良性有序发展。同时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境整体观、因地制宜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区域观念,推动区域未来的持续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综上所述,从“整体性”角度为人们深入认识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与联系、区域发展提供了思维路径,体现了“整体性”思想在促进区域认知培养方面的教学价值,按照这一思路进行教学,学生能对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和治理的措施之间建立起联系,形成一个对区域环境问题完整的认知结构。符合基于学科逻辑向教学逻辑转化的规定性。从而体现区域认知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