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慧
古典名著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英译本对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古典名著中包含有大量文化负载词,外国读者能否通过译文正确理解名著传达的思想以及中华文化的内涵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古典名著及其相关作品中包含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研究,助力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国内有不少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主题的研究,但鲜少有人从变译论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以《六大名著导读》一书为例,在变译理论的指导下,剖析对其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的途径,以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内涵。
翻译中的变译现象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引入我国时期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唐朝译者在翻译佛经时,为了使佛经更易于国内读者理解,就曾对原版佛经的内容做出过删改,这是中国变译思想的雏形。严复以“达旨术”为中心思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完成了对《天演论》的翻译,奠定了现代变译论的理论雏形。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对翻译的需求也日渐增多。传统的全译论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变译这一思想,变译研究热潮随之兴起。在这个背景下,黄忠廉教授于1999年正式提出变译,指出变译可以作为一种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和研究。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变译理论终于从翻译思想升华为翻译理论,且得到业界认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黄忠廉教授提出的变译理论的核心要义为“变通”,即在忠实于原文本的前提下,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摄取原文本的核心信息。在此理论框架下,变译理论的一个核心理论为变通,四大变译要素为读者、译者、变译和原作,7种变通手段为增、减、编、述、缩、并、改。“增”指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信息,可分为释(在译文中对原作某部分内容做出解释)、评(对所译的内容进行批语或发表议论)、写(在译作中添写与所译部分相关的内容),目的在于增加信息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信息。“减”是指在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不需要的信息内容,目的在于以小见大,让有用信息的价值充分展示出来。“编”是先编后译的过程,包括编选(从原作中选取一部分加以整理)、编排(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原作内容重新排列顺序)和编写(将原作提供的材料加以整理,写成译入语文字)3种方法,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清原文逻辑,突出重点信息。“述”指叙述、转述及复述,目的在于传达原文主旨大意。“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行文比“述”更凝练,它使信息量由大变小,篇幅由长变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快速获取原文核心内容。“并”指合并,指将原作中同类型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以上的部分结合到一起,目的同编译中的编排类似,在于帮助读者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改”是指使原作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换内容或形式,包括改换(改掉原作中的内容或形式,换成适合译语读者的内容或形式)、改编(据原作内容采用另一种体裁重写)和改造(修改整个原作,以使整个译作符合新的要求)等,目的在于使译文的表达形式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行文习惯,更加地道自然,便于读者接受信息。在后来的研究中,黄忠廉教授继续完善变译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变译”与“全译”的关系,将变译理论的手段由7种扩展为8种,增添“仿”这一变译手段,提出12种具体的变译方法,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改译、译评、阐译、译写、参译、仿作。这8种变译手段和12种变译方法各具优势、相辅相成,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结合翻译目的的文本语境,灵活选取,以达到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文含义的目的,达到最佳翻译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变译并不是乱译,译者切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对原文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删改和调整,这不仅违背译者的职业道德,更是对原文作者和目标语读者的不尊重。译者在采用变译理论进行翻译时,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选择合适的变译手段和变译方法。笔者在对《六大名著导读》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主要采取增译中的阐释这一变译手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所以翻译是一种具有文化传播性质的活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是印证了翻译的这一特性。国外学者Baker将文化负载词定义为“源语中可以表达在目的语文化中完全未知概念(如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或食物等抽象或具体概念)的词语”。国内学者廖七一则将文化负载词定义为“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的以及某种文化所特有的词、词组和习语”。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词汇空缺、词义冲突、语义联想、语用含义。一种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总有与之对应的文化象征,比如中国文化特有的“太极”这一运动,就无法在英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词语,造成“词汇空缺”。除此之外,同一象征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词义冲突”造成的翻译错误在翻译实践中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效果,近而误导读者。比如“龙”这一文化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高贵的地位,是成功与名利的象征,具有正面的文化含义,但在西方文化中则恰恰相反,“龙”是邪恶的象征,是负面的文化象征。若将成语“望子成龙”中的“龙”直译为“dragon”,不仅不能使西方读者正确理解这一成语内涵,还会有损中国父母在国际上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六大名著导读》一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语言特点如下:(1)以四字格形式出现。如“痛心疾首”“诲淫诲盗”“怨毒骂世”“逞露才华”等。四字格的使用使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行文更加优美,与汉语的行文习惯相符合,同时,四字格中成语的使用更是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2)运用缩略语。如“一书两制”“六才子书”等。这些缩略语使文章行文更加简洁,既提升了作者的表达效率,也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效率。
源语读者从小就浸润在源语文化中,理解源语的文化负载词轻而易举,但对于生活在异国文化中的目的语读者而言,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并非易事。这些词语的存在对他们理解文章和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造成了阻碍。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要结合语境和目的语文化,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变通,采用增译、改译等手段,使译文在清晰完整地传达原文含义的同时,又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章内涵。
《六大名著导读》主要对我国六大名著进行介绍和评点,详细讲述了六本名著的成书过程、内容梗概、主题思想以及传播的历史,目前国内尚无英译本。笔者在“典籍英译”的课程中,负责完成第二章《水浒传》的部分翻译。针对这一部分的文化负载词,笔者以黄忠廉先生的变译理论为指导,采用增译中的阐释这一方法,完成了这一翻译任务。
阐释属于增译手段的一种,指在译文中对原作中的某部分内容进行解释,包括释典(解释典故)、释古(把古代的解释为现代的)、释义(解释词义或文义)、释疑(解释疑难点)等,旨在方便读者理解文章。阐释的内容不是笔者个人的主张或观点,而是隐含于原作中的作者的观点和内涵,其目的在于再现原作的文化价值。本文结合《六大名著导读》中文化负载词的特点,采用释义、释典、释名的方法完成翻译。
一些文化负载词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与日常含义不同,需要对其进行解释,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文章逻辑和内涵,以免造成误解。
例1 此本一出,他本尽废。
译文:Therefore,the popularity of this version was far beyond comparison.
分析:此句以含蓄的表达方式指出了《水浒传》的受欢迎度。若按字面意思机械地直译,外国读者不能理解此句的深层含义。除此之外,此句的两个短句有两个不同的主语和谓语,如果按原文结构翻译,会造成译文冗长。因此作者采用释义的方法,改“the popularity of this version”为主语,far beyond comparison表明此版本《水浒传》流行度无人能及,虽未出现他本,但也能准确完整地传达出原文含义。
释典是指对原作中涉及典故和文化背景的内容加以阐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古事或古语进行阐释,以便读者了解。原作者引经据典不会对源语读者的理解造成困扰,但目的语读者会因文化差异而无法理解原作所暗含的典故及其传达的含义和情感态度。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时进行解释说明。
例2 而持正统态度的道学家则痛心疾首。
译文:While orthodox Neo-Confucianist were deeply grieved.
分析:道教作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其信奉者可称为“道学家”。但结合上下文语境,查询背景资料后,此处“道学”这个名词在哲学范围等同于“新儒家”,“道学家”并不是指道教的信奉者,而是指“新儒学”的信奉者。由于道教影响深远,即使是源语读者,在看到“道学家”时,第一反应也是“信奉道教的人”,不能正确理解原文含义,更何况外国读者。因此,译者需要对这一文化负载词中包含的文化背景进行解释。考虑到“道学”是对“旧儒学”的传承,读者对传统的Confucianism并不陌生,因此,笔者在此处采用“释典”的方法,借用“Confucianist”一词,将“道学家”增译为“Neo-Confucianist”。
例3 然怨毒著书,史迁不免,于稗官又奚责焉!
译文:However,even Sima Qian,a famous official historian,could not help complaining about the society through writing books and was reproached by the officials,why do we blame unofficial histories!
分析:司马迁为太史令、掌修史,故以“史迁”这一官职名称指代司马迁,暗指官方修订的正史;而稗官指民间野史。司马迁是政府官员,稗官是民间官员,一官方一民间,形成对比,表达了原句作者的不满。外国读者并不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和官员名称,若将其直译,译文既无法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典故,也无法通过对比,传达出原文的情感态度。因此,作者在此处采用释典,解释说明史迁所指人物,同时official和unofficial形成对比,准确传达原文情感。
由于中英文化差异,许多词语无法一一对应,有些词语和文化现象在另一语境中甚至缺少对应表达,产生“词语空缺”现象。例如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各类戏剧的名称。为了完整传达原文信息,译者需要结合此类文化负载词的特点进行翻译,使读者看到译文后能快速获取原文信息,理解原文内涵。
例4 崇祯十五年,左懋第奏章。
译文:In Chongzhen 15th year (1642,Chongzhen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Zuo Maodi, an important minister,submitted a memorial to the emperor.
分析:崇祯十五年是年号,外国读者可能不知道具体的年份。因此采用释名,对崇祯十五年做出说明。
例5 金圣叹编了“六才子书”,其中以《水浒传》为“第五才子书”,以《西厢记》为“第六才子书”。
译文:Jin Shengtan compiled “Six Works of Genius”and The Water Margin ranked fifth,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sixth (Jin Shengtan is famous for compiling and commenting on “Six Works of Genius”,which include Zhuangzi,Lisao,Laozi,Dufu’s poems,The Water Margin and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分析:金圣叹以评订“六才子书”闻名,“六才子书”包含《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但外国读者并不了解这六本书具体指哪六本。因此译者采取释名的方法,对“六才子书”以括号的形式添加注释,指出这六本书的具体名称。
本文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语言特点入手,探讨了如何将变译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中。结果表明,变译理论作为指导理论,能够有效地帮助译者解决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具有实用性。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借鉴,以帮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