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卫所文化的活态传承
——以灵山卫为例

2022-11-10 14:45陈一迎青岛滨海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30期
关键词:灵山文化遗产文化

陈一迎 青岛滨海学院

城市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历史的沧桑孕育出底蕴深厚的海疆文化,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记忆。而海疆文化就包括了卫所文化。灵山卫作为明朝洪武年间所设卫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承载着青岛西海岸的历史与未来。因此对青岛城市文化中所蕴含的卫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灵山卫,坐落在“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的灵山岛正北,是一座承载着青岛西海岸新区历史与未来的海滨之城。卫,防守保护也。卫的这个含义,同样也昭示出灵山卫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元末明初以来,海疆未靖,倭患频仍,灵山卫与其他海疆卫所一道,构成了绵延数千里的海防链条。

城市文化遗产

城市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经历数百年历史而积累的文化遗存,凝结着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内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的文化属性。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新的指示,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这从国家层面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道光年间的《胶州志》中有记载灵山卫建制图,在图中可以看到山海相接处,卫城雄峙,墩堡密布,炮台森严,大纛卓立,能够依稀看出这处东疆锁钥的风貌。在乾隆年间的《灵山卫志》里的城池图中也可以看出,护城河自北山而来,将方整的城池镶裹起来。城内街巷如棋局,卫署、学宫、牌坊、庙宇跃然纸上,纵横交错的中心街连接了四座城门,分别是东面的朝阳门、西面的阅武门、南面的镇海门和北面的承恩门。看着图中那洞达的城门和宽直的街衢,仿佛依然能看到卫城内外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景象。

就像大自然的陵迁谷变、沧海桑田一样,飞逝的时光湮没了古老的卫城,我们今天已经难以见到它本来的面目。据史书记载,道光年间,灵山卫城墙就已经“倾圮过半”;到了20世纪40年代,城墙已全部倒塌,只剩下四座城门,后来城门也没有了。然而,正如生命的绵延不绝一样,旧城池虽已不复存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代卫城人的开拓耕耘,今天的灵山卫老城区已是商肆栉比,楼宇鳞次,车影络绎,生民熙攘。当初依城临街而建的村庄: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东门外村、西门外村、北门里村、北门外村、南门里村、西南园村和西南村,早已连为一体,分界难辨,村名似乎变成了一个承载历史记忆的符号,闪现在卫城人每一天的生活里。

现如今,灵山卫街道还有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城隍庙,庙前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已经历了600余年的沧桑。也许是古树的苍劲与其承载的历史的厚重感带给了人们希望,成为人们的寄托,高大的树枝上挂满了游人的祈愿符。灵山卫城隍庙在2011年重修,分前后两殿,前殿称“威灵公府”,里面供奉着城隍爷、钟馗、判官和夜叉等,城隍爷端坐中间;后殿名叫“蕊珠殿”,供奉着城隍娘娘的塑像,慈祥静穆,思定神恬。2012年,城隍庙举办了第一届城隍庙庙会。虽然近年来庙会等集会活动几度搁置,但城隍庙作为灵山卫卫城仅存不多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古卫城的标志性建筑。

灵山卫的名字是古老的,但其生命力是随时而新的。城池有兴废,人事有代谢,不变的是这一方热土和它传承的血脉与精神。

“城,所以盛民也。”灵山卫卫城的设立起初是为了加强沿海的海防建设,但随着各地军户的不断迁入,这里的城镇建设也得到了推动,逐渐在历史的车辙中形成其特有的卫所文化。城市的文化遗产是超越时空的延续,而卫所文化作为海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历史研究价值便是西海岸新区这个现代化新区城市文化价值的核心。如何高效利用这些还“活着”的文化资源,传承好其背后根植的卫所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是进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要惠及人民群众,因此在对卫所文化的传承中也要充分考虑人民性。由于遗迹所存不多,更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让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对此,可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信息的采集、测绘,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演示,实现传播共享,充分运用云上旅游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文化宣传。

卫城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军政制度环境下产生的,其从诞生之初就具有明显的军事特性,卫城的布局及其蕴含的兵家文化,对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要传承卫城的精神和文化,使卫城遗产及其所蕴含的卫所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长久的延续力。

灵山卫卫所文化的构建

灵山卫卫所文化

灵山卫的设立源于内乱的隐患与倭寇的侵扰。明初,深谙高筑墙、广积粮的朱元璋汲取元朝远征日本的失败教训,确立了“御海洋”“固海疆”“严城守”的方针,之后采纳了刘基的建议,将驻边与屯田相结合,建立了卫所制度。士兵三分守卫七分屯田,兵民一体,亦耕亦战。沿着版图的东部沿海,北起鸭绿江口的丹东卫,南到广东的南海卫,最盛时设立58卫89所,绵延4000余千米,构成了明王朝的海岸防御链条。

然对于灵山卫设立的时间,学界颇有争议。苏潜修《灵山卫志》认为其建于明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按照明太祖朱元璋“跨府设卫,连县设所”的设计,灵山卫下辖后所在胶州,前所位于今琅琊镇,左所在灵山卫城内,往南就是青州府所辖的安东卫,往北有鳌山卫、威海卫、成山卫,与辽东卫隔海相望,成掎角之势,镇守北方。

护城河水自小珠山麓流下,将城池环抱。最早的灵山卫城是座土城,到了永乐二年(1404),灵山卫城得以扩建,周方各增建二里,城墙也用砖包裹,并在四门之上筑起了城楼。弘治元年(1488),灵山卫城再次重修,并将四座城门命名为:东门朝阳,象征日升之地;西门阅武,肃杀冷峻;南门镇海,意为镇边定海;北门承恩,天子在北,仰承恩泽。除了南门镇海门外,其他三门都加筑了瓮城。瓮城也叫做月城,是在主城门之外修建的,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长方形防御性建筑。

从土城到砖城,再到完备的城防体系,灵山卫的军事地位逐步提升。历经三次营建,卫城内部规划整齐,街衢主次井然。城中分东西南北四街,《灵山卫志》记载:“四门洞达,街为十字,均齐方正,形若棋盘,巷口有石若棋子,中有界河自北水门入,由南水门出,汇于城南,渐次归海。”护城河上建有长平桥、通济桥、迎鹤桥,连接城墙内外。城中分东西南北四街,建有卫署、学宫、仓廒等。城东有演武场,建有将台、厅堂,城外有社稷坛、先农坛,城内有城隍庙、关帝庙等建筑,亦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筑。

今天土生土长的灵山卫人,大部分依然是明代军屯移民的后裔。因世袭的军户制度,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当时的军户多从山西、江苏、云南、河南、陕西、安徽等地迁徙而来。

明朝统治者规定地方官要修建城隍庙,按时祭拜,城隍便由民间信仰一跃成为官方信仰。除了城隍庙,城池图上还有许多建筑,如城东的关帝庙、城南的三官庙等,都反映了古代灵山卫人的信仰状况。

学宫则是读书人的精神寄托所在。翻开《灵山卫志》,一幅巨大的学宫图展现出灵山卫学宫昔日的风采。今天的灵山卫小学,是曾经官学的所在地,与古城同龄,也是西海岸地区最早的官办学校。数百年来几经风雨,校址从未搬迁,古代学堂的印记已难寻觅,门旁两棵古银杏依旧俯视着校园,聆听孩童们的欢笑声和读书声。

兵民的屯垦开发了原本荒凉的西海岸土地,卫城的拔地而起推动了这里城镇的建设。朱棣迁都北京后,山东海防被更加重视。灵山卫在永乐、弘治两朝多次修缮加固,各地军户不断迁入,其在增强军事职能的同时,依托港口与漕运,南北商贾,百货骈集,商业日趋繁荣。此外,掌握高级技术的军户逐渐下沉到市井,成为街市内的各种泥瓦工匠,加上城市手工业者的出现,他们与商人、军户组成了胶东西海岸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人口。

或许是依托于明王朝强大的海防链条,灵山卫直到清代都未有过来自海洋的战争威胁,卫所的军事作用在此期间逐步减弱。同时,独立于文官体系之外的军事制度又与地方政府的管辖存在矛盾。清军入关后,军户世袭制首先被废。雍正时期裁卫归县,与沿海所有被裁撤的卫所一样,400年之后,灵山卫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裁并后的灵山卫古城日渐衰落,至20世纪60年代,古城全部拆除,只有残留的指挥使驻地与王进士府门房仍然在诉说着它们的记忆。漫步灵山卫街道,偶尔能从民宅的院墙上找到几块青砖,曾经护佑一方、久历沧桑的城砖,散入了寻常百姓家。山海相接处的灵山卫,寄托了大明君臣“但愿海波平”的夙愿,也承载着西海岸大地厚重的历史记忆。明代沿海散布的千百个卫所,如今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灵山卫所在的西海岸新区,传统与现代交织,坚守与包容并存,经略海洋,向“海”而行,这片古老的海岸之上,新时代的壮丽篇章正在被书写。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灵山卫的文化体系中包含颇多文化内容:移民文化、军事文化、信仰文化、精神文化、城镇建设文化等。

灵山卫卫所文化的构建

灵山卫文化体系中涵盖颇多文化内容。然经过调查,灵山卫当地居民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前来旅游的外地游客,因此必须加强对灵山卫卫所文化的保护工作,通过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才能将这些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保存并传承下去。

1.活态化构建

文化本身是一种偏向于抽象的概念,其存在和传承必须有一定的承载物才能得以延续。要建立完善的灵山卫卫所文化体系,做到清晰记录,通过图片、文字、三维技术等方式对其进行复原;用照片或者光盘等形式将影像、音像资料存入民间文化档案中,收录到青岛西海岸新区档案馆中。

由于灵山卫卫城现存遗迹较少,多为文字资料遗存,因此需要专人进行相关资料的汇编整理,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整编好的文字资料,可以使用相对更加直观的技术手段如三维复原、二维动画等,以更容易传播的方式进行设计制作,不断完善灵山卫卫所文化的保护体系。

2.传承性构建

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如今我们之所以还能提取出卫所文化体系的丰富内涵,正式由于文化的传承性。从卫所文化中的“军事文化”到现在的海军“深蓝文化”,文化的传承性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卫城设立的目的便是朱元璋对明朝海防建设的巩固防御,卫城最早的居民是从不同地区迁来的军户,其怀着对使命的责任感和担当感,对信念的追求,对海洋的探索,才能够在灵山卫安营扎寨,并在后期逐渐下沉到市井,让荒凉的西海岸土地逐渐繁荣起来。现在我国海军所提出的“深蓝文化”,其所蕴含的尚武精神、强烈的使命忧患意识都是对“卫所文化”中“军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构建灵山卫卫所文化体系是一项长久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针对不同内容的文化要素进行体量化的资料搜集和汇编,针对不同文化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逐步构建出完善的、符合灵山卫卫城实际状况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数字技术在灵山卫卫所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当前,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因此要发挥数字化技术,尤其是数字影像技术在灵山卫卫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使卫所文化更好地普及、宣传。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出全新的“遗产记忆”,使其成为文化再创造、艺术再发展的营养源泉。

灵山卫卫城很多建筑已经消失不见,而数字化技术可以根据文献资料对古城进行复原,使其完整真实地再次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也可以对现有的卫城遗迹进行记录,防止其因现代化城镇建设而再次消亡。在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受欢迎的消遣项目,数字化技术可以构建一个更为直观的世界,可以运用二维、三维等技术进行动态展示,以一种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外界传播灵山卫卫所的相关文化。

文化的推广宣传大部分会采用纪录片的形式来进行,《古卫钩沉·灵山卫》便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影片用25分钟的时间,主要讲述了灵山卫的历史由来,截至今天播放量已经达到了40万次,在区级以上电视台播出三次,获得了一致好评,目前也已被收入青岛西海岸新区档案馆中。

通过影像等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播,能够激起人们对特定文化和特定地域的兴趣,吸引人们的关注,提升西海岸新区的旅游价值。

灵山卫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我们要正确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内涵,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属于灵山卫的中国故事。利用信息化途径和手段,提高人们对灵山卫卫所文化的认同感,将这些被埋藏的财富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灵山文化遗产文化
灵山胜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Task 3
荔枝红了到灵山
Tough Nut to Crack
谁远谁近?
灵山探梅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