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播音主持的坚守与转型

2022-11-10 14:45刁木子广东广播电视台
文化产业 2022年30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主持人受众

刁木子 广东广播电视台

新科技的发展给传媒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以一种强势之姿迅速占领大众视野,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行业格局,媒体融合成为业界的新风向。作为传统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主持自然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播音主持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在全球化的媒体环境中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都是其需要积极应对的问题。现分析融媒体环境中播音主持遭遇的瓶颈,讨论其需要坚守的关键点,提出播音主持的转型策略,旨在为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9年就提出了“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的重大部署,这充分说明融媒体已成为媒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给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在融媒体环境下,广大受众拥有了更多接收信息的渠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等。这些新平台可以让用户摆脱被动接受信息的单向传播途径,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甚至用户本人也可成为新闻信息的制作者和发布者。

播音员、主持人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面对新的工作模式与行业生态以及受众不断增加的需求,社会对播音员、主持人业务能力的要求自然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融媒体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准确把握当下受众的新需求和关于媒体设备的新技术,还要立足于新闻媒体人的本职工作,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不断拓宽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以及发展路径,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媒体生态重构的趋势,主动融入媒体融合的环境中,用守正创新的态度来赢得受众的信赖。

基本概念解析

融媒体

融,本义为固体受热软化或化为流体,引申含义指“调和、融合”,在此取其引申含义。

媒体,指的是用来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媒介,也指传送声音、文字、画面等信息的工具和手段。

融媒体在学术领域还未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但通过文献资料可将融媒体概括总结为:以发展为前提,取各家之所长,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功能融会贯通,互利互补的一种理念。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既存在共通性,又在某些方面存在互补性,利用网络平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全面整合与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各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内容交汇,提高媒体的综合影响力。

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指的是广播、电视等媒体按照要求将节目内容通过语言传输给观众的一项活动。播音可简单理解为将新闻稿件的文字内容转化为语言信息传递给受众的过程,主持则可理解为没有文字稿件的播音,节目主持人需要根据节目现场的实际情况引领参与人员顺利完成节目的既定流程,这对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应变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面临的困境—发展中的瓶颈与短视频的崛起

播音主持在媒体节目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播音主持与节目设计、受众是一档节目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托。曾经,节目主持人凭借个人形象和口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档节目的影响力。但目前我国电视节目却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节目“出圈”,主持人“隐身”。近年来,我国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偶像选秀类、舞蹈竞技类、演员演技竞技类、音乐竞技类等多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不同类型的节目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让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更加灵活。同时,随着节目制作水平的进步,舞美、灯光等技术的加持,综艺节目的舞台更加精彩多变。此类节目受到了观众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与此同时,节目“喧嚣”的背后则是主持人的“缺失”。如某卫视播出的演员演技竞演节目,节目由专业主持人与演员嘉宾共同主持,但在节目中,专业主持人只负责广告口播,甚至在某期节目中的出场时间不足3分钟。当前的部分节目极大地削弱了主持人的存在感,以至于在网络上出现了“主持人只是个工具人”之类的新闻。由此可见,电视综艺节目的百花齐放并没有给主持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纵观如今的各类型节目,上述现象并不是个例。早年间的综艺节目都会尽量邀请知名主持人坐镇,以增加节目的话题度。直至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的某专业音乐竞技节目中,主持的工作已经由参演歌手中的一位嘉宾担任,只有在极其考验临场应变能力的总决赛直播中,主持工作才由专业主持人担任。此类情况在网络综艺节目中也屡见不鲜。如爱奇艺在2021年推出的某喜剧竞技节目,节目并未设置主持人,而是由导演、演员组成的导师评委来担任主持人的角色串联整个节目流程。由此可见,主持人的重要性并没有随着节目的发展而提高。“主持人”的角色在节目中被逐渐淡化已成为普遍现象。

传统节目主持方式套路化

目前我们在电视上常见的节目主要有新闻节目、综艺节目、访谈节目、体育节目等。现以访谈节目为例,我国在1993年就推出了第一档访谈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收视率也节节攀升。多数访谈节目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真诚交流,带领观众一起回顾嘉宾的艺术之路,向观众展示嘉宾舞台外的人格魅力,拉近观众与嘉宾的距离。这类节目既有轻松幽默的一面,也有对艺术的探讨与人生的感悟,因此访谈节目凭借真诚动人、富有感染力的情感交流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成为较为常见的一种节目类型。

访谈类节目的成功也带来了节目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成功的节目并不只是一味地模仿,套路化的节目只是刻板粗糙地复制,学其表而难以学其精。如以“煽情”著称的某卫视访谈节目,虽然号称触摸“真实的华人情感世界”,但固定的“情感剧本”并不能长期支撑节目的质量。在主持人的“情感引导”和钢琴的“情绪渲染”下,节目现场台上台下哭成一片。这种把“泪点”当做“卖点”的节目并不少见,长此以往,观众的情感阈值越来越高,这种刻意的煽情将难以引发观众的共鸣。

与之相反的是,新媒体平台上体现群众日常真情真事的短视频却越来越受到欢迎。如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中,一条名为“史上最短假期”的视频自2021年10月上传至今播放次数达到了1212万次,收获了30.1万的点赞。该视频只有4分多钟,内容也极为简单,就是记录了准备休假或正在与家人团聚的消防员听见警铃声后迅速返回队伍的瞬间。该视频素材取自消防队的监控摄像头,无任何艺术加工,却在网站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大部分留言是对消防员的致敬与祝福。无独有偶,同一网站的知名UP主(uploader,视频上传者)也制作了“超级外卖员”系列视频,该系列视频主题为给常年在外的工作者送去家乡的美食,其中包含搜山扫危的铁路职工、守一方平安的消防员、高空作业的电力员工等,此系列视频的播放量均在300万次以上,最高一期达到了890万次。值得注意的是,此节目的主持人均为专业主持人出身,其中一位还曾就职于河北卫视。一边是传统媒体固定的主持套路与刻意煽情,一边是短视频反映的平凡人、平凡事,显然后者更贴近观众,也更能触动观众。

融媒体带来传统媒体的角色消解

1.内容生产角色的消解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角色消解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传统媒体中,新闻信息的生产离不开主持人、编辑与记者,但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递除了上述角色以外,又增加了自媒体用户。如以微博、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信息交流App,此类App都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在“第一现场”发布信息。在传统媒体还在进行上报选题、实地采访、后期制作时,自媒体已经完成了信息发布,从这一角度来看,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媒体环境,可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2.内容生产方式的消解

由于新闻媒体的多样性,新闻信息的传递也愈发多元化,一切新闻信息的传递均交由专业采编、主持人完成显然已经难以满足融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智能App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新闻内容制作的门槛。如今,自媒体用户通过简单的录制视频、加入文字或背景音乐就可发布新闻信息,这种新闻生产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冲击,瓦解了新闻媒体的行业“壁垒”。

3.内容把关角色的消解

在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中,采编、记者、审核人员均担任了节目质量“把关人”的角色,其中播音主持既传递信息,又是最后的把关人,如果缺少了播音主持,前面的准备工作就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播音主持是整个节目创作活动的集合。而在融媒体环境中,“把关人”这一角色被消解,信息的制作、审核和发布均由自媒体用户完成,这也扩大了“把关人”的范围。

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传统媒体能获得的有价值的资源有限,各地方媒体的覆盖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其创收能力日益下滑,无法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需求。而“把关人”角色的消解恰恰是改变这一现象的机会。以科普节目为例,如果“把关人”的角色范围扩大到自媒体用户,那么节目题材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节目内容会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受众需求,节目的传播力与影响范围也将提升与扩大。

以知名的科学科普博主“无穷小亮”为例,其微博粉丝数已超630万,抖音视频点赞数过亿。其中“网络热传生物鉴定”系列视频就是由网友提供网络上的热门生物视频,“无穷小亮”将收集到的视频素材加工成3—10分钟的科普短视频,纠正其中的错误信息。该系列视频火遍全网,“无穷小亮”以幽默、风趣的风格和过硬的专业素质被网友称为“辟谣协会会长”,后续引来众多模仿者。

由此可见,自媒体善于汲取海量网络资源,贴近受众的需求,利用受众碎片化的时间。同时专业的自媒体发布者自身已经成为信息的制作者和“把关人”,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角色正在消解重构。而整合不同的“把关”角色,提高信息收集能力,资源互通,也正是“融媒体”的内涵所在。

播音主持的坚守与转型

坚守直播环境,提升视听体验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晚间新闻节目是官方新闻发布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新闻的舆论阵地。由于内容和定位限制,再加上传统摄制方式,主持人的风格如以标签比拟,往往是“权威”“严肃”“行业标杆”等。

但是在网络媒体中,主持人则可以展现多种风格,也不再局限于特定标签。如央视新闻频道在短视频平台开设的栏目,视频虽然仍拍摄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演播厅,但是主持人一改严肃、不苟言笑的形象,更加具有亲和力。视频环境与新闻播报环境的统一在保证了视频权威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视听体验。从“大屏”到“小屏”的过渡中,主持人风格的多样性不仅使受众耳目一新,也有利于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坚守主播本色,转变主播形象

短视频虽然在时间上有一定限制,但央视新闻主播仍然以精练的语言、流畅的节奏、坚定的态度彰显了央视主播过硬的业务能力。主播在短视频节目中更加诙谐幽默,表达方式也更为轻松,如在2021年11月13日的节目中,主播就以报菜名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菜单,流利的口条引起了网友的一致赞叹,而轻松的氛围也让观众更有兴趣参与话题讨论,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馋哭了”“咱们中国办奥运会就是用心”等。

短视频中的主持人可以根据受众反应灵活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使受众的观看体验更加舒适,更容易接受并理解,也更有利于新闻的有效传播。

坚持正确引导,助力多元结合

主持人应以坚持舆论导向为己任。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局限于“电视观众”,而是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等终端接收新闻,在这一强大转播方式的基础上,主持人更应顺应潮流,在兼容并包的指导思想下,结合自身优势和工作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引领舆论方向,传播正能量价值导向。

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持人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增强了主持人与受众的互动,增添了主持人的亲和力,展现出了主持人过硬的专业素质,节目本身也能紧跟当日热点,增强时效性,有利于更快、更有效地以个性化的演播方式传递新闻信息。

融媒体是主流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媒体人“求新,求变”但不忘初心的职业方向。

坚守终身学习,创新工作方式

传统媒体中,播音主持工作往往较为程式化,固定的工作方式往往会让受众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提升受众的关注度,播音员、主持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综合业务能力,同时根据受众的喜好适当调整工作模式,为受众提供更多丰富有趣的节目。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除了不断精进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对策划、采编等工作内容有所涉猎,努力成为融媒体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融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媒体固有的工作方式和流程。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正视行业内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的方向,以更专业的技能、更坚定的价值观念来要求自己,积极探寻新路径,用广阔的视野和不忘初心的信念守好主流媒体的舆论阵地,不断开拓创新,为媒体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主持人受众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