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以Z 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F 县H 村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区建设为例

2022-11-10 06:15蓝澍德林炜双
山西农经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定点农村服务

□蓝澍德,林炜双

(中山大学,广东 珠海 51908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应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开展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工作,将高校人才、科技、文化等优势资源靶向投入到乡村,以村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帮扶举措,从而形成教育队伍振兴乡村的示范引领效应。

1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破解人力资源瓶颈制约,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事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施的首要因素是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突出位置。推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可有效打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渠道,促进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引导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医生等各行业精英投身乡村建设,提高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员能力。

其次,有助于确立新时期高校办学的价值取向,是遵循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办学应充分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方向,以扎根中国大地为办学目标,以服务人民为基本遵循,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人才培养、干部提升、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

再次,有助于全面提升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效能,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作为现阶段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纲领,明确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高校在提升前沿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加速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构建高水平协同育人培养体系等方面发力。

2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定位并解决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堵点问题

从现有脱贫攻坚体系转入服务乡村振兴体系,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就高校而言,需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和实践内容上加快转型和进入状态。

首先,思想认识问题。有研究认为,部分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服务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问题上缺乏认识。教学科研体系与乡村振兴需求需进一步融合,围绕乡村振兴重大课题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与实践需进一步增强。

其次,管理机制问题。有研究认为,部分高校尚未建立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层次人才供给管理体系。针对党政管理人员参与乡村振兴服务工作、专家教师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攻关以及在校生投身乡村振兴服务实践与基层就业等方面缺乏完善的激励政策体系。

再次,实践内容问题。有研究认为,部分高校在服务乡村工作方面主要表现为捐款捐物、下乡支教义诊、专家咨询、引导校友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农村尤其是脱贫村在产业振兴、乡村治理、人才培育、文化重塑、生态发展等方面面临突出的问题,对高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帮扶应将实践内容转向建立长效帮扶的“共赢”机制上,转向聚焦科研成果转化的校地、校企协作模式上,转向以人力资源赋能为核心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上。

2.2 定位并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发展问题

制约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显著存在。农村产业小、散、弱的问题仍较明显。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乡村内部的产业同质化程度高,单位产值低下。以Z 大学定点帮扶村云南省F 县H 村为例,该村属于当地茶叶的主产区,但茶叶种植与加工仍以分散的小农生产格局为主,茶田管护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二是农村三产链条不完整,有机融合度不高,产业综合效益不高。该村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基础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足,特色产品的品牌建设力度不足,以保健休闲为主要内容的附加型消费供给能力有限,产业价值跳不出初级产品价格的洼地。三是农业科技水平低下,茶叶、核桃等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沿用传统生产方式,加工技术含量低,规模产量和质量发展受到限制。

2.2.1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凸显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通过务工、就学等方式进入城市。农村老龄人口和留守儿童的比例愈发增大,农村家庭空巢化导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缺乏人口基础。以Z 大学定点帮扶村云南省F 县H 村为例,60 岁以上村民占比为13%,50 岁以上村民占比为20%,外出务工村民占比为15%。50 岁以下留在村里继续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口占比为11.8%。乡村振兴对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农村基层治理人才匮乏。

随着国内消费进一步升级,城乡一体化趋势加快,对熟悉农业科技、乡村医疗教育、电商营销、现代经济组织管理的农村职业人才需求加大。乡村发展对人才的供给需求与乡村实际能吸纳人才的配套支撑存在落差。

2.2.2 农村文化铸魂能力薄弱

农村在文化建设上具有与城市不同的功能。与城市重在交流融合创新的文化生产机制不同,农村更主要的功能在于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目前来看,由于参与乡村劳作、文化民俗等实践减少,农村孩童对于自然规律、劳作经验等生产生活知识已逐渐生疏,对乡村传统文化认知逐渐淡化。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参与人数的日益减少,使乡村制度的坚守与发展变得困难。

2.2.3 农村集体组织能力不足

Z 大学定点帮扶村云南省F 县H 村集体经济在帮扶前处于培育阶段,缺乏专业的市场交易能力、产业和服务开发能力、集体与个体利益的整合能力,村集体经济实力不足以提升集体利益分配能力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有待提升。

3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3.1 调整工作重心,做好“两个转变”

3.1.1 转变工作目标、任务

高校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衔接乡村振兴路径,一方面解决“绝对贫困”,另一方面助力“相对贫困”。要坚持“抓基础”和“谋长远”相结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延续传统帮扶的基础上,探索对接好乡村振兴新路径。

3.1.2 转变工作方法、路径

在乡村振兴开篇起步阶段,规划是前提。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开展好助力乡村振兴帮扶规划,绘制好助力乡村振兴“作战图”。在乡村振兴落地实施阶段,人才是关键。做好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核心工作,通过培养一批人才队伍、派驻一批专业人才、落地一批帮扶项目,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最急需的人才资源。同时,把乡村振兴变成立德树人大舞台,在帮扶过程中,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Z 大学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为抓手,着力建设H 村乡村振兴服务创新试验区,通过规划帮扶、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宣传推广等方式进行培育打造,将示范区建成映得出青山、留得住乡愁,突出生态休闲、茶旅融合、风情独特三大重点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3.2 探索建立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对接路径

Z 大学自2018 年定点帮扶F 县H 村,在脱贫攻坚阶段,通过压实精准扶贫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建设、派出驻村干部、对准实际需求、集中优势资源、“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帮助驻点村实现了稳步脱贫与接续发展。

学校将自身的党建优势应用到驻村帮扶实践中,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向内调动学科智力资源和相关社会资源,向外促发帮扶对象人力要素活力,形成了“组织建基础、教育扶智识、产业育动能、机制保持续”的帮扶模式。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发展阶段,Z 大学以H 村小河边安置点乡村旅游产业区建设为示范,具体从以下3 个领域探索建立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对接路径。

3.2.1 通过“强党建、强培训”探索建立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对接路径

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通过高校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结对帮扶,以党建为引领,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的综合素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对定点帮扶点的教育帮扶力度,发挥全国干训基地优势,采取派驻教师、双向挂职、集中培训、送教上门、远程直播、科普助农等多种形式,为定点帮扶点开展领导干部、基础教育等人才培训,进一步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素质。

目前,Z 大学将在H 村重点建设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站,依托这一重要资源,导入资源整合平台、资源落地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例如动员农业、生物、药学、管理、传播学等专业院系师生到乡村短期驻点,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教育与技能培训,提升H 村干部、经济组织负责人、产业带头人的知识、文化和技能水平,为定点帮扶点留下家门口的组织振兴、人才振兴队伍。

3.2.2 通过“抓规划、抓产业”探索建立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对接路径

充分发挥高校的“产学研”优势,通过向乡村注入科技资源,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目前,Z 大学以规划为引领,帮助定点帮扶点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振兴道路,同时发挥Z 大学农学、生物学、药学专家优势,以建设符合SC 生产标准的扶贫加工车间为基础,依托Z 大学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站,对H 村金丝皇菊和茶叶进行有效成分检测研究,开展金丝皇菊、茶叶深加工,延伸乡村产业价值链。

依托Z 大学直播电商研究院(传播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等院系学科优势,组建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实践队,指导产品直播销售,对接学校消费帮扶,引导H 村拓宽农特产品营销渠道,助力H 村发展初具规模的高原生态农特产业。通过将高校优势学科资源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因时制宜发展合适产业,帮扶培育当地致富带头人,为定点帮扶点留下家门口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队伍。

3.2.3 通过“促教育、兴文化”探索文化振兴对接路径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也是服务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要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特点,通过支持定点帮扶部分教育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帮助改善基础教育条件;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在定点帮扶点开展教育、文化实践育人活动。

目前,Z 大学将引导学校相关学科、一流实践课程建设与乡村振兴实践有机融合,动员学院师生到驻村帮助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帮扶村为实践场域,搭建育人载体、丰富育人资源、创新育人方式。动员学校艺术、传播与设计、文史、社会学专业院系师生开展文艺下乡、乡村特色墙绘、农耕文化和现代乡村文化整理、展示、交流工作。

发挥国际翻译学院学科力量开展文化教育,向国内外讲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依托学校三下乡服务队,引导院系师生驻点开展暑期留守儿童学习辅导、心理辅导与兴趣学习活动。因地制宜在H村建立教育教学和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平台,通过持之以恒抓教育,为定点帮扶点留下带不走的文化振兴队伍。

4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创新点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语境下的校、地协同育人新格局。聚焦F 县H 村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整合学校多学科资源,依托“青马工程”、暑期“三下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创新建设“国情思政”课程体系,引导专业教师带领青年学生走进基层,引领学生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建设相结合。

打造定点帮扶示范点,为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积累经验。借助F 县H 村建设当地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契机,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在H 村落地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站,全方位夯实H 村在产业、教育、文化、医疗、文旅等方面的发展基础,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探索高校定点帮扶实践经验,同时实现产业振兴、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共赢局面。

猜你喜欢
定点农村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圆锥曲线专题(一)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新农村 新一辈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对一道定点问题求解的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