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侠
(山东省鱼台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山东 鱼台 272300)
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具有“活化石”之称,我国栽培种植银杏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占全世界总量的75%左右,银杏入药历史悠久,其果梗、果实、种仁、树叶、花粉、种皮等部位均有不同程度药用价值[1-3]。银杏叶滴丸由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制成,是一种中药新型制剂,具有养心活血、化瘀通络之效,常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心痛、胸痹、中风、舌强语蹇、半身不遂及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药物不良反应尚不十分明确,部分患者可能发生恶心、头晕、皮疹、寒战等,对银杏叶滴丸临床推广应用产生影响[4-6]。因此,探讨银杏叶滴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关于银杏叶滴丸安全性文献研究尚缺乏,为全面了解银杏叶滴丸临床实际使用中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本研究选取我院银杏叶滴丸应用发生ADR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ADR发生时间分布、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临床表现等,探讨其一般规律及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1 数据来源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银杏叶滴丸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等)、银杏叶滴丸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1.2 数据标准化 因上报者语言习惯、对药物安全性术语掌握情况不同,故存在一定程度表述差异,不利于临床关键信息整理。ADR名称标准化:ADR程度分级及因果关系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进行ADR术语名称规范化处理,心、肾、肝、脊髓、脑等重要器官受到损害,致畸、致残、致癌,甚至危及生命,可造成后遗症的ADR为严重ADR。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对原患疾病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
1.3 观察指标 (1)银杏叶滴丸ADR总体情况。(2)60例ADR患者人群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家族ADR史、过敏史、既往ADR史。(3)60例ADR患者用药情况。包括给药途径、用量、每日服药次数、用药疗程。(4)原患疾病及 ADR发生时间分布。(5)ADR主要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器官。(6)ADR的治疗及转归。
1.4 统计方法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内容,对患者银杏叶滴丸ADR总体情况、人群特征、用药情况、原患疾病、 ADR发生时间分布、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临床表现、ADR的治疗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2.1 银杏叶滴丸ADR总体情况 2017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银杏叶滴丸应用发生ADR患者60例,其中一般ADR56例,占病例报告总发生率的93.33%;严重ADR 4例,占病例报告总发生率6.67%。
2.2 60例ADR患者人群特征 60例ADR报告中,男性34例,占56.67%,女性36例,占43.33%,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生ADR最多的患者年龄为≥60岁,占48.33%,其次为35~59岁,占41.67%;患者家族ADR史阳性者2 例;过敏史2例,1 例为青霉素过敏,另1例为磺胺类药物过敏;既往ADR史阳性者5 例;4例严重ADR中3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3例年龄≥60岁,1例年龄在35~59岁,过敏史数据不详,家族ADR史阳性、既往ADR史均无阳性。具体人群特征详见表1。
表1 60例ADR患者人群特征n(%)
2.3 用药情况 银杏叶滴丸依照说明书要求,用法为口服,用量为每次5丸,每天3次;60例ADR报告中存在2例给药途径数据缺失,58例经口服给药,占96.67%;依照说明书单次用量5丸者50例,占83.33%,超说明书剂量者4例,占6.67%,少于超说明书剂量者6例,占10.00%;依照说明书每日服药次数3次者49例,占81.67%,每日服药1次者3例,占5.00%,每日服药2次者8例,占13.33%;用药疗程为1d者占比较多,达66.67%;可见,多数ADR患者银杏叶滴丸用药情况符合说明书要求;4例严重ADR报告中,2例超说明书剂量口服给药,其他2例均按照说明书要求口服给药,3次/d,5丸/次。具体用药情况详见表2。
表2 用药情况n(%)
2.4 原患疾病及 ADR发生时间分布 60例ADR报告中,冠心病35例,占58.33%,高血压15例,占25.00%,脑梗死10例,占16.67%,符合银杏叶滴丸依照说明书适应症;ADR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1d内,临床应重点关注银杏叶滴丸服用后当天临床表现。详见表3。
表3 原患疾病及 ADR发生时间分布n(%)
2.5 ADR主要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器官 60例银杏叶滴丸ADR 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占比分别为26.67%、18.33%、13.33%;4例严重ADR报告中,消化系统损害(呕吐)1例,全身性损害(发热)1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皮疹)1例,呼吸系统损害(呼吸困难)1例。详见表4。
表4 ADR主要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器官
2.6 ADR的治疗及转归 60例银杏叶滴丸ADR中,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除8例缺失数据外,多数患者好转或治愈,其中治愈32例,占53.33%,好转20例,占33.33%,无死亡病例报道。
本研究全面分析了2017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银杏叶滴丸应用发生ADR患者60例临床报告,发现一般ADR56例,占病例报告总发生率的93.33%;严重ADR 4例,占病例报告总发生率6.67%。整体女性(56.67%)略高于男性(43.33%),但并无显著差异;发生ADR最多的患者年龄为≥60岁,占48.33%,其次为35~59岁,占41.67%,其原因可能与该制剂适应症为冠心病、脑梗死等中老年常见病有关,老年人具有自身生理、病理特点,随年龄增长肝肾功能减退,机体代谢状况发生改变,药物清除率降低,ADR风险增加[7]。此外,因生理功能衰退,老年患者易合并发生多种慢性疾病,需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即多重用药,可能增加ADR发生风险。因此,临床应用银杏叶滴丸过程中,应强化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监控,尤其是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多重用药情况下需考虑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以免因不合理用药导致患者不良反应风险增加。由患者家族ADR史、过敏史与ADR发生之间关系分析,不能证明ADR发生同患者有无家族ADR史、药物过敏史存在直接关系。
60例ADR病例报告中,多数患者可按照药品说明书用量用法服药,依照说明书单次用量5丸者50例,占83.33%,但有4例患者超说明书剂量,在4例严重ADR报告中,存在2例超说明书剂量口服给药者,可能是因为超剂量应用导致药物浓度增加,易诱发ADR[8]。因此,临床医生在应用银杏叶滴丸时,应嘱患者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剂量服药。
本研究中60例ADR患者的原患疾病以冠心病(58.33%)、脑梗死(16.67%)、高血压(25.00%)为主,总体来说,原患疾病与银杏叶滴丸说明书中功能主治相符。ADR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1d内,占总体发病时间的53.33%,其次为用药后2~3d,占总体发病时间的23.33%,这提示临床应重点关注银杏叶滴丸服用后当天临床表现,发生ADR症状时,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量或停药观察。
银杏叶滴丸ADR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以消化系统损害(26.6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33%)、神经系统损害(13.33%)为主,银杏所含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内酯、异戊烯醇、银杏黄酮苷、烷基酚酸、氨基酸、甾体及多糖等多种生物大分子,发生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损害,可能与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降低导致消化道平滑肌收缩有关[9];发生瘙痒、皮疹、皮炎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可能与银杏叶提取物中最常见引起机体不良反应成分银杏酚酸有关,具有较强免疫毒性、致敏性和致突变细胞毒性,造成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发生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损害,银杏叶滴丸中主要含有高浓度的银杏内酯、银杏黄酮,具有扩张、收缩血管作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但也不排除制剂中某些成分,如银杏外种皮的银杏酸及核仁中所含银可酚等,对外周神经及脑神经具有毒性作用,进而引起神经毒性症状[11-12]。
综上所述,银杏叶滴丸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该药作为中药制剂,成分较为复杂,具有一定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我院报道的银杏叶滴丸不良反应普遍较轻微,但临床应用中还需加强安全监测,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用法用量,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