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 唐超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加暴露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不足。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然严峻复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事关亿万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工程和基层堡垒。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长期关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她表示,我国农村现行公共卫生体系与乡村振兴要求有较大差距,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业务水平低。公共卫生工作主要由乡村医生承担,每个村有一名或两三名乡村医生,村、组合并后,辖区面积大,虽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常住人口显著减少,但因其居住分散,且主要是老弱病残,行动不便,需要医生上门问诊,光是诊治辖区病人就已经疲于奔命,更何况还要靠这少量的乡村医生来落实上级要求的相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层公共卫生组织在应对相关情况时普遍显得力不从心。乡村医生主要负责返乡人员及外来人员的监测及隔离等工作,人少、工作量大的问题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是乡村医生的收入低,政府每月给乡村医生发放的公共卫生补贴金额偏少,且其医保也只是农民的标准,通过给村民诊治带来的收入又很微薄。生存保障低,导致乡村医生队伍很不稳定,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乡村医生缺位现象。公共卫生科的医生业务水平难以提高,职称晋升相对困难。医生几乎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少医生工作40年左右直到退休都只是初级职称。
对此,李秋在今年两会上,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补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短板,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服务设施,加强人才建设,改善农民就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建立独立公共卫生服务站。在乡镇建立独立公共卫生服务站。公卫医生按辖区人口2000人配备1名,偏远山区可酌情增加,其待遇参照全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政府应保证其相关经费,接受上级疾控中心和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在医学院校开设乡村公共卫生专业班,培养全科公卫医师,充实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站。同时,开设公卫医师提高班,培训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培训时间从3~12个月不等。县(区)级疾控中心对乡村公卫医生轮流进行系统培训;乡镇公卫服务站对村民(居民)小组卫生员进行培训;教材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编写。
三是提高相应待遇。乡镇级公卫医生职称晋升应从宽,一律取消外语考试。经济收入参照同级卫生院医生的收入。
四是加强人员配置。每村配1名专职乡村公卫医生,年龄50岁以下,明确其职责和考核办法,负责本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工资由政府发放。每个村民(居民)小组配备1名兼职卫生员,负责本组公共卫生工作,政府每年给予相应补贴。乡镇、村公卫医生及卫生员应将传染病防控、老年人健康服务、食品安全等作为农村公卫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农村居住环境卫生、乡村公路卫生的宣传、指导、监督工作。
据悉,除了该建议外,李秋还为今年两会准备了“探索中央和地方协同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提质增效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