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黔:区域福祉 学科制胜

2022-11-09 22:18吴佳男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毕节专科儿科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医院儿科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情怀,源于砥砺创新,志在未来可持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以上这句话,是特鲁多名言,也是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毕节一院”)儿科主任赵欣黔从医近30年的座右铭。

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其名字中的“欣黔”二字,似乎正在一步步印证其乐居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市,乐于保障区域儿童健康与福祉,愿为医院在“十四五”期间打造“急慢并重”、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亚专科林立的川滇黔三省交界儿童中心的孜孜追求。

砥砺前行 矢志创新

2011年,毕节一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成立数月后,收治了一个3岁患儿:该患儿出生后不久曾因摔倒导致颅内出血,加之家庭贫困其后无钱医治而长时期延误病情。至毕节一院收治时,患儿体重仅有10斤,肌肉严重萎缩。在赵欣黔和医院儿科及相关科室的紧急救治和全方位照护下,一个月后,该患儿顺利出院。检查结果显示,其颅内出血已吸收,肌肉和体内大器官功能得以恢复,可下床行走。

“来时就像一具骷髅。”赵欣黔介绍,当时,医院全院捐款,同时为患儿减免了大半医疗费用。他强调,这一成功案例,令其坚定的不只是个人充盈的价值感,更多是对自身职业与责任感的认同,更是对医院建院85年以来,多代医院建设者砥砺前行、团结奋进后实现当下发展的骄傲。

始建于1937年的毕节一院,延续解放战争年代的红色基因,在改革开放不久后成为全国首批“爱婴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21世纪之初,升格三级综合医院;新医改3年后,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自2013年更名为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至今,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核心价值观,坚守“仁爱为医、创新进取、爱院敬业、团结和谐”院训,秉承“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文化办院”方针,医院正立志再造“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区域名院,践行“高质量”发展观。

近年间,在多学科齐头并进过程中,医院儿科发展异军突起。

2010年,毕节第一家PICU在毕节一院成立。赵欣黔成为该科室第一发起人,并非没有缘由。

自1995年从贵阳中医学院毕业,以中西医结合专业身份进入毕节一院从事儿科工作,赵欣黔经历了自身艰难而又坚定的蜕变:从儿科的普通医师,到儿科一病区的负责人,他自学西医,先后前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等医院进修,加之“黔医计划”等工程外派研习经历,赵欣黔逐渐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变异性疾病以及各种小儿急危重症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早在2010年之前,基于发展需求,毕节一院在新生儿科和普儿科基础上,新建了儿二科;又于2014年组建了儿三科;同样基于区域急危重症儿童患者诊疗需求,2010年,借势三甲评审,医院决定创建PICU。

这项重任,落于赵欣黔身上。“是压力也是动力”,在赵欣黔看来,医院当时这一规划,出于优势学科发展“牵引”多学科并进的全盘考量,作为学科青年骨干,自己责无旁贷。

从最初的只有两张病床,到现今的17张病床,一所地市级医院PICU发展历程中,赵欣黔甘苦自知:“有重症就接,一个星期全员住在诊室里”。如本文开头提及的“骷髅患儿”等重症收治,医院PICU从创建到完善的过程中,赵欣黔和团队从最初的两个人,扩及至今的数十余人;诊疗能力,也已实现了呼吸、神经、感染及心脑血管等多类重疾的覆盖。

“儿科的重大突破,是创建省级重点专科。”自2016年申请,至2020年成为贵州省重点学科,赵欣黔的最大感慨是,医院儿科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医院在当地和周边儿童患者诊疗服务能力和重症救治的成功率上,已居于全省前列。

儿科精进 全域筹谋

2016年成为医院儿科主任后,赵欣黔有了儿科全域协同发展的“大局观”。在他看来,近年来,在医院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儿科品牌优势渐成,社会效益尽显,有责任“拉动”更多学科。

“‘十三五’期间,是医院儿科和全院发展的重要时期。”赵欣黔介绍,从此前的一个病区,到分为6个病区,自2016年以来,儿科运营收入呈现年均千万级的增加,几乎占据了全院运营收入的1/9左右。

更值得欣慰的是,医院的PICU于2020年获得国家级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近年来,医院儿科还先后参与到地方手足口病等疾病的公卫事件中,以己之力,践行公益医疗责任。

“地市级医院儿科的未来突破,在于亚专业的拓展。”赵欣黔介绍,目前,医院除了PICU,还成功创建了多个亚专科:儿一病区专注消化和内分泌,儿二科专注于呼吸和神经系统,儿三科则注重感染和血液及心血管,加之新生儿科和儿科门急诊,儿科诊疗体系化日渐成型。

在他看来,接下来,医院儿科发展的几大着力点:一是要不断开展特色专业,同时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二是建立并发展重点专业,持续提高儿科医疗诊治水平,这是儿科励志图新的基础;三是改变当下的诊疗模式,要不断强化健康教育,回归医疗本质,积极探索转变诊疗模式。

为更好实现儿科诊疗模式的改变,儿科团队不仅要转变医生的诊疗习惯,还要加强对患者家长的健康教育,牢记安全用药等原则,进一步加强科室的内部管理,不断改善医患关系。

“医教研协同是地市级医院学科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赵欣黔表示,公立医院儿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除了新技术开展和亚专科建设,还在于打破专科诊疗“孤岛”,加大区域儿童保健和特色门诊的投入,加之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医院儿科的发展方向,就是一切从儿童的利益出发,大力推进保健和预防工作,重点发展特色专科”。

今年年底,毕节一院新院区即将投入使用,儿科将有一栋“专属”小楼。在医院规划和赵欣黔的个人设想中,新楼将在儿童肿瘤、内分泌、神经康复、心理等方面发力,与地处城市中心的“老院区”相互“守望”,急慢结合,实现全院的“医教研”多方位协同。

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赵欣黔的目标除了构建更为成熟的人才梯队,亦放眼于绩效国考,搭建更为科学的信息化平台和药学实验室,以此更好实现医院儿科诊疗的同质化和区域诊疗标准统一。

“所有努力和实践,皆在区域患者的医疗福祉,践行有价值的医疗。”赵欣黔最后表示。

猜你喜欢
毕节专科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