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差会话隐涵推理的若干问题探析

2022-11-09 13:48杨先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蕴涵会话规约

杨先顺

级差会话隐涵(scalar quantity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简称:级差隐涵,scalar implicature)是会话隐涵的一种重要类型,级差隐涵推理(scalar implicature inference)是语用逻辑的重要内容,二者涉及Grice的量的准则。1972年Horn在他的博士论文《论英语中逻辑算子的语义性质》率先提出了“级差量”(scalar quantity)这一概念。Horn把某些意义相关的词语按照断定强度的大小排成序列,其中强项排在左边,弱项排在右边。Horn探讨了量词的级差、二元联结词的级差和模态的级差等。例如:

〈四,三〉 (数词的级差)

〈所有,大多数,有些〉 (量项的级差)

〈并且,或者〉 (二元联结词的级差)

〈必然的,可能的〉 (模态的级差)

Levinson将上述序列称为“Horn级差”。

由Horn级差构成的句子具有如下规律:断定强项蕴涵弱项,而断定弱项会话隐涵说话者知道强项不成立。以二元联结词“并且”、“或者”为例,根据Horn级差,当说话者断定“这事是张三和李四做的”蕴涵“这事是张三或李四做的”,但当说话者说“这事是张三或李四做的”,则会话隐涵说话者知道“这事是张三和李四做的”不成立。

关于级差会话隐涵的界定和特性,学术界尚有争议,目前存在如下4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其中问题1和问题2关乎会话隐涵理论的根基问题,问题3和问题4关乎会话隐涵理论的优化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将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不揣冒昧,对一些中外著名学者的观点提出质疑。

问题1:级差会话隐涵是规约隐涵还是非规约隐涵?

级差会话隐涵与规约隐涵是极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以至有学者将级差会话隐涵归到规约隐涵中,如王跃平(2007)认为:“规约隐涵可分为普通规约隐涵和特殊规约隐涵;普通规约隐涵又可分为级差隐涵和非级差隐涵。”这显然有悖于Grice当初的分类。

规约隐涵(规约含义)最早是由Grice提出的,他认为规约隐涵有如下一些特性:(1)规约含义是语言约定俗成的部分,因而是不可预测的(unpredictability);(2)规约含义不受语境影响,因而无法取消(noncan-celability);(3)规约含义附着于特定语词,因而可以与句子分离(detachability);(4)规约含义是语词固有的,因而不需推导(non-caculability)。

但是由于Grice将注意力放在会话隐涵上,他并未对规约隐涵进行深入论述。而后来学者对此议题的关注也比较少,直到Christopher Potts(2005)出版《规约隐涵的逻辑》()一书后情况才有所改观,Potts在该书中提出规约隐涵的四个本质特征:规约性(conventionality)、承诺性(commitment)、说话人倾向性(speakerorientation)和独立性(independence)。以下我们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级差会话隐涵与规约隐涵的区别。

第一,级差会话隐涵虽然也有一定的规约性,但这种规约性远比规约隐涵的规约性脆弱、松散。这主要表现在对级差会话隐涵的理解需要推理,而理解规约隐涵不需要推理,只需根据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甚至我们认为,规约隐涵仅是话语字面意义的非真值条件部分。例如“但是”表示它的连接部分是出乎意料的,而这恰恰是“但是”的字面意义,只不过这种字面意义不能以通常的逻辑联结词来直接表示,也不能用真值表刻画。这里,我们必须破除“句子的字面意义就是其真值条件”的观念,句子的字面意义还应包括规约意义(不宜称为“规约隐涵”)。所以我们宁愿把规约意义归于语义学的范畴,而把级差会话隐涵归于语用学的范畴。

第二,“承诺性指的是说话人对句子内容的承诺,规约含义具有承诺性意味着这是一种蕴涵意义,无法在语境中被取消。”相比之下,级差会话隐涵不具有承诺性,当它与语境发生矛盾时就会被消去。例如:

(1)有些孩子也懂这个道理。

这里的规约隐涵是“最不可能懂得这个道理的孩子也懂得”,而级差会话隐涵是“并非所有的孩子懂这个道理”,后者在下句中可以取消。

(2)有些孩子也懂这个道理,——事实上所有孩子都懂这个道理。

但是句(1)的规约隐涵却不可消去。

第三,级差会话隐涵是由构成Horn级差的词语引发的,而这些词语通常不涉及说话人的倾向性;但规约隐涵的触发词语通常包含了说话人的倾向性。例如:

(3),他读了两个名牌大学。

该句规约隐涵“他读了两个名牌大学是幸运的”,其中包含了说话人自己的倾向性。而该句的级差会话隐涵是“他没有读三个名牌大学”,这是一个客观的陈述。

第四,级差会话隐涵的真值与句子的真值具有关联性,而规约隐涵的真值却与句子的真值无关,具有独立性。例如:

(4)a.燃放鞭炮可能会引起火灾。

b.并非燃放鞭炮一定会引起火灾。

c.燃放鞭炮可能不会引起火灾。

这里,(4a)的级差会话隐涵是(4b),而(4b)等值于(4c),根据模态逻辑,(4a)和(4b)不同假,但可同真。再看:

(5),他燃放的鞭炮引起了火灾。

这里的规约隐涵是“说话者认为他燃放的鞭炮引起了火灾让人失望和不满。”这是说话者对事情的评价,这个评价不管真假都不能影响“他燃放的鞭炮引起了火灾”的真假。

问题2:级差会话隐涵所隐涵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这是级差会话隐涵的一个基本问题和重要问题,但遗憾的是中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存在一些误区,或者说并未真正解决好这一问题。起初,不同学者在讨论级差会话隐涵时无意中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出了所隐涵的内容。Grice(1967,1975)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级差会话隐涵的概念,但在说明利用量的准则产生会话隐涵的例子时,他并没有在表示会话隐涵的句子前附加其他算子,Horn(1972)的早期文献中也是同样的做法。但Gazdar(1979)在对会话隐涵进行形式化的时候,在表示会话隐涵的句子前引入了“知道”算子K, 而Levinson则延续了Gazdar的做法,但他在举例时又省略了(可能是为了论述的简洁性)。例如:

(1) a.保尔吃了一些鸡蛋。

b.说话者知道保尔没有吃所有的鸡蛋。(级差会话隐涵)

c.保尔没有吃所有的鸡蛋。(简化的级差会话隐涵)

Geurts(2009)提出了级差隐涵的多样性观点。例如:

(2)a. Some of my cousins live in Belgium.

b. The speaker is not at liberty to say whether all his cousins live in Belgium.

c. The speaker doesn’t believe that all his cousins live in Belgium.

d. The speaker believes that not all his cousins live in Belgium.

这里(2b)、(2c)、(2d)都可以是(2a)级差隐涵,Geurts引进了“相信”算子。显然,这三句的意思是不同的,其中(2d)比(2c)强

上述几种处理意见并未展开论辩,它们之间究竟孰是孰非?级差会话隐涵所隐涵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笔者认为这必须联系说话者说出某个话语的常规语境来分析。以(1)为例,如果有人询问:保尔昨晚吃了什么?那么,当回话者用(1a)来回答时,便是就他所知道的情况作客观的陈述。所以,其级差会话隐涵是(1b)“说话者知道保尔没有吃所有的鸡蛋”。其实,这里还有一种可能性为许多语用学者或语用逻辑学者所忽略,即级差会话隐涵“说话者不知道保尔是否吃了所有的鸡蛋”。但是,如果用“说话者相信保尔没有吃所有的鸡蛋”,或“说话者不相信保尔吃了所有的鸡蛋”,则表示一种主观的猜测,这显然不符合回话者的常规语境。当然,在特殊语境中可能会出现特殊会话隐涵,但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又如:

(3)校园内有些单位上不了网。

按照Levinson等人的观点,该句隐涵:说话者知道校园内并非所有单位上不了网。(即有的单位可以上网。)公式为:

① K¬ψ

按照Soames(1998)等人的看法,(3)句还有一个隐涵,即说话者不知道校园内所有单位是否可以上网。公式为:

②¬Kψ

问题是¬Kψ如何理解?贲可荣等人指出“逻辑学家通常将‘知道’理解为意识到某事是真的”,那么据此“不知道”就可理解为“没有意识到某事是真的”。即某事是真的,但某认识主体没有意识到。如果这样的话,则下式成立:

③ ¬Kψ→ψ

而在知道逻辑系统K4中有如下公理:

④ Kψ→ψ

根据逆否律,③可得:

⑤¬ψ→Kψ

由④、⑤可得:

⑥¬ψ→ψ

这显然导致了谬误。

所以,细究起来在汉语中对“某人不知道某事”的理解并不简单,笔者认为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说话者本人说出“我不知道某事(是真的)”时,他此刻已经知道了,其实际意思是“我以前不知道某事(是真的),但现在知道了某事(是真的)”。第二种情况,当说话者说出“他(别人)不知道某事(是真的)”时,意思是说:说话者本人已知道某事(是真的),但别人不知道某事(是真的)。第三种情况,当说话者本人说出“我不知道某事”,其实是说“我不知道某事是否为真”,即不知道ψ是否为真。可用¬Kψ表示,因此公式¬Kψ→ψ不成立。综上所述,¬Kψ不能准确地刻画“某人不知道某事”。在英语中don’t know 后面接名词或含有疑问意味的宾语从句,后者即为上述第三种情况。

总之,从内容看级差会话隐涵可分为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两种。确定的级差会话隐涵为:K¬ψ,不确定的级差会话隐涵为:¬Kψ。

问题3:不具有蕴涵关系的级差能产生级差会话隐涵吗?

Levinson(2000)认为类似〈succeed, try〉和〈mountain, hill〉这些成对的词语虽然不构成蕴涵关系,但也能产生级差会话隐涵,例如:

(1)“John tried to reach the peak.”

+﹥he didn’t succeed.

Levinson(2000)称此类级差为“假定的级差”(putative scale)。它不符合Horn级差的标准(即要有蕴涵关系)。因为“John succeeded without even trying.”是成立的。类似情况还有〈manage, attempt 〉。

再如:

(2)“John can climb hills.”

+﹥John can not climb mountains.

Levinson(2000)称此类级差为“伪级差”(pseudo-scale),认为mountain和hill“既没有蕴涵关系,也没有内在的信息不对称”

另外,有些词语在特定场合可以构成临时的级差,例如:

(3)a.“How is Fred doing?”

b.“He’s got to Salt Lake City.”

+﹥“not Chicago, New York’”etc.

这里地名构成了临时的级差:

〈New York, Chicago, Salt Lake City, Reno〉

Levinson(2000)称为“Hirscherg scalar”,即“赫氏级差”。 而Hirscherg(1985)本人称为“偏序集”,看起来赫氏级差也不存在蕴涵关系。

Levinson(2000)总结了级差会话隐涵的两种类型:

类型Ⅰ:使用上位的(更一般的)表达意味着说话者不能使用下位的(更特殊的、更多信息的)表达,或者说话者认为它是无关的。

类型Ⅱ:a.从一个对比集中使用一个替换项意味着另一替换项是不可用的,甚至当两者可以同时应用时。例如:

(4)“He lectures on Wednesdays.”

+﹥“As far the speaker knows, he does not lecture on Thursdays.”

b.从一个对比集中否定一个替换项意味着另一个替换项可以用。例如:

(5)“He doesn’t lecture on Wednesdays.”

+﹥ “For all the speaker knows, he lectures on another day of the week.”

Levinson(2000)还着重探讨了替换项的级差隐涵,他举了如下的例子:Alternates:〈white, red, blue,…〉

(6)“The flag is white.”

+﹥“The flag is not white and red.”

这里white and red 和white 具有蕴涵关系。但在同一本文献的另一页,即Levinson(2000),他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非蕴涵集:{yellow, red, blue,…} “yellow” +﹥“’not red, etc.”

Levinson提出的现象与理论告诉人们:不具有蕴涵关系的级差仍能产生级差会话隐涵。但笔者认为:Levinson的理论和分析存在较大的漏洞。

Levinson所总结的级差会话隐涵的第一种类型继承了Grice和Gazdar的理论主张,而第二个类型似乎颇有新意,但分析时有失偏颇。先看类型II,我们对Levinson的例子重新审视:

(4#)“He lectures on Wednesdays.”

+﹥“As far the speaker knows, he does not lecture on Thursdays.”

按照Levinson的观点“每周三”和“每周四”构成对比集,虽然由它们所组成的句子没有蕴涵关系,但也能产生级差会话隐涵。我们认为,其实这里是存在蕴涵关系的。因为〈每周三且每周四,每周三〉可以构成Horn级差,“他每周三且每周四开讲座”蕴涵“他每周三开讲座”,这样根据Horn级差关系,当说话者说“他每周三开讲座”,其级差隐涵就是“说话者知道并非他每周三且每周四开讲座”,根据逻辑推理不难推知“说话者知道他不在每周四开讲座”。当然(4#)的级差隐涵还有可能是“说话者不知道他是否在每周四开讲座”。 Levinson对此未作分析。

再看类型II b,Levinson的例子是:

(5#)“He doesn’t lecture on Wednesdays.”

+﹥“For all the speaker knows, he lectures on another day of the week.”

显然,这个推理不是语用推理,当说话者说“他不在每周三开讲座”,听话者根据逻辑推理(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推出“他在每周的另外一天(或两天及以上)开讲座”。

Levinson对〈mountain,hill〉的分析也不尽合理,其实山的高度和丘陵的高度构成了级差关系,其同素材语句具有蕴涵关系(根据逻辑学的用法,这里的同素材语句是指两个语句仅有构成Horn级差关系的词语不同,其他词语及句子结构都相同),如:如果某人能攀登高山,那么他就能攀登丘陵。所以,当说话者说“某人能攀登丘陵”,其级差隐涵是“说话者知道某人不能攀登高山”或“说话者不知道某人是否能攀登高山”。

至于Levinson对〈succeed, try〉的分析令人疑惑,因为按照汉语的习惯〈成功,尝试〉可以形成蕴涵关系,“某人成功做某事”蕴涵“某人尝试做某事”(因为尝试做某事是成功做某事的必要条件),但在英语中却有“John succeeded without even trying”的说法。不过,这只是个别情况,〈succeed, try〉可以构成常识蕴涵关系,即“在正常情况,p蕴涵q”。

Levinson还探讨了语法语素(grammatical morphemes)产生级差隐涵的情况,如:

(7)John used to live in Rome.

+﹥John no longer lives in Rome.

这样现在时和过去时变构成了级差〈PRESENT,PAST〉,但在我看来,这一级差不符合Horn的思想,应为〈PRESENT+PAST,PAST〉。而PRESENT+PAST的句子和PAST句子构成了蕴涵关系,因而断定A(PAST)就有如下的级差隐涵推导:

+﹥¬(A(PRESENT+PAST))

+﹥¬(A(PRESENT∧A(PAST))

+﹥¬A(PRESENT)∨¬A(PAST)

又根据 ¬A(PRESENT)∨¬A(PAST)和A(PAST)可推出¬A(PRESENT)。

尽管与级差〈PRESENT,PAST〉的推导结果一致,但中间过程不一样,且〈PRESENT+PAST,PAST〉与Horn级差相吻合。

我们再看Levinson所说的认知动词(epistemic verbs)产生级差隐涵的情况,例如:

(8)a. The doctor knows that the patient will not recover.

b. The doctor believes that the patient will not recover.

+﹥The doctor may or may not know that the patient will not recover.

这里know和believe两者似乎没有蕴涵关系。但当仔细分析便会发现,a句预设the patient will not recover 为真,而b句预设the patient will not recover 可能为真,这样两句的预设便构成了蕴涵关系。

所以,我们认为级差会话隐涵必须要求包含相关词语的语句具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蕴涵关系(也可是弱蕴涵关系)。这里有4种情况:

1. φ(S)→φ(W)(注:〈S,W〉构成Horn级差关系)

意为:包含级差关系中强项词语的语句包含级差关系中弱项词语的同素材语句。这是直接的蕴涵关系。

2. φ(S)↘φ(S)

意为:包含特定词语的语句包含同类词语的同素材语句。

(符号↘表示常识蕴涵,意即“在正常情况下,如果……那么……”,这是弱蕴涵关系。 )

3.p(φ(S))→p(φ(S))

意为:包含特定词语的语句的预设包含同类词语的同素材语句的预设。这是间接的蕴涵关系。

4. 其他延伸出来的蕴涵关系,这也是间接的蕴涵关系。

(说明:这里仅考虑构成Horn级差的词语作为句子主语或主语的定语情况,下文的问题4将涉及更为复杂的情况。)

我们的结论是,完全没有一点蕴涵关系就不能产生级差隐涵,但有了蕴涵关系则不一定产生级差隐涵,例如“当且仅当天晴了,我才出门”蕴涵“如果天晴了,我就出门”,但是当说话者说出“如果天晴了,我就出门”时,并不意味着说话者知道并非“当且仅当天晴了,我才出门”。恰恰相反,根据方式准则,“如果天晴了,我就出门”隐涵“如果天不晴,我就不出门”。当然,这一隐涵在特定语境中(如在科学语境中)可以被消去。

问题4:Horn级差中的词语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能否产生相同的级差会话隐涵?

徐盛桓(1995)认为“可以进行词义信息强度比较的词,不一定就是能形成荷氏关系的词”,上下义词可以形成{上义词﹥下义词},但不能构成Horn级差,也不能构成级差隐涵,他举例说:

(1)我参加100米跑。→~(我参加跑步运动。)

→~(我参加田径运动。)

→~(我参加体育运动。)

(2)Harry is a boy. →~(Harry is a child.)

徐盛桓认为上述推导是不成立的。

徐盛桓这里用“→”表示量原则推导,相当于量的隐涵或其中的级差隐涵(动词性用法),应该用“+﹥”表示。我们认为徐盛桓的分析是有问题的,原因在于忽视了上义词和下义词(即逻辑学的属种关系概念)在构成句子时出现的复杂性。

首先,当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分别作为两个同素材句子的宾语时,则形成如下的Horn级差:〈种概念(即下义词),属概念(即上义词)〉。例如,在“体育”这一语义场,可构成如下的Horn级差,即〈100米跑,跑步运动,田径运动,体育运动〉。这里含种概念(即下义词)的句子蕴涵属概念(即上义词)的同素材句子,即:

我参加100米跑。→我参加跑步运动。

我参加跑步运动。→我参加田径运动。

我参加田径运动。→我参加体育运动。

(按照逻辑学惯例,我们用“→”符号表示蕴涵,蕴涵关系具有传递性。)

但如果说话者说出含弱项的句子,则隐涵说话者不知道含强项的同素材句子能否成立。即

他参加体育运动。+﹥不知道他是否参加田径运动。

他参加田径运动。+﹥不知道他是否参加跑步运动。

他参加跑步运动。+﹥不知道他是否参加100米跑。

(注:有意思的是这里将“他”换成“我”,又会取消其中的隐涵。)

同样,boy和child也构成Horn级差,即〈boy,child〉,于是有:

Harry is a boy. → Harry is a child.

Harry is a child. +﹥¬K(Harry is a boy)

其次,当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分别作为两个同素材句子的主语时,则形成如下的Horn级差:〈属概念(即上义词),种概念(即下义词)〉。例如:

(3)体育运动能锻炼身体。→田径运动能锻炼身体。

田径运动能锻炼身体。→跑步运动能锻炼身体。

跑步运动能锻炼身体。→100米跑能锻炼身体。

这样一来,断定的强弱就是第一情况的逆转,其Horn级差应为:〈体育运动,田径运动,跑步运动,100米跑〉。由此,便会产生如下的级差隐涵:

(4)100米跑能锻炼身体。+﹥不知道(全部)跑步运动是否能锻炼身体。

+﹥不知道(全部)田径运动是否能锻炼身体。

+﹥不知道(全部)体育运动是否能锻炼身体。

笔者发现这种Horn级差逆转的情况存在于属种关系的概念(即上义词和下义词)之间,不妨把这种情况命名为“Horn级差逆转现象”。此外,还发现由数词构成的Horn级差也存在该现象,例如:Horn级差〈四,三〉,当“四”和“三”(在汉语中是和量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分别作为同素材句子宾语的定语时,则保持这种Horn级差关系,如:

(5)小王有四个移动硬盘。→小王有三个移动硬盘。

小王有三个移动硬盘。+﹥不知道小王是否有四个移动硬盘。

(或:知道小王没有四个移动硬盘。)

但是,当“四”和“三”(在汉语中是和量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分别作为同素材句子主语的定语时,则会逆转这种Horn级差关系,如:

(6)三个移动硬盘能备份这个电脑中的资料。→四个移动硬盘能备份这个电脑中的资料。(假定这里每个移动硬盘的容量是一样的。)

四个移动硬盘能备份这个电脑中的资料。+﹥不知道三个移动硬盘能否备份这个电脑中的资料。(或:知道三个移动硬盘不能备份这个电脑中的资料。)

显见,句(6)中“四”和“三”的Horn级差应为:〈三,四〉。

综上,我们认为Horn级差只是给我们判定句子的强弱程度提供参考,Horn级差显示的是词语的强弱程度,位于左侧词语的强度要大于位于右侧词语的强度,但是有的情况下当这些词语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时会带来句子强弱的逆转。因此,Horn级差中的词语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时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级差会话隐涵。

结 语

以上我们探讨了级差会话隐涵面临的4个问题,其中问题1、问题2是级差会话隐涵研究的基本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把级差会话隐涵纳入语用学和语用逻辑的研究范畴,才能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稳定的基石。问题3、问题4是级差会话隐涵研究的派生问题,涉及级差会话隐涵理论的完善性,如这些问题未能等到解决,则级差会话隐涵理论就存在隐形的短板,甚至难以自圆其说。总之,只有正视并化解上述难题,才能夯实会话隐涵的理论基础,建构更为完善的会话隐涵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蕴涵会话规约
我的超级老爸
无人值班变电站保护信号复归方式的改进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规约—开放”任务教学模式探讨
初探素质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
用绘画导入英语教学
9月,秋高气爽
勾股定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结构及规约的研究
年龄大小的种种说法
90后,我想对你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