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后现代主义研究

2022-11-09 06:04秦朗
剧影月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芬奇后现代主义

■秦朗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由大卫·芬奇执导,改编自麦兹里奇小说的影片《社交网络》一经上映就赢得了口碑、票房、奖项的三丰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等149个奖项。这显然是大卫·芬奇从影以来不菲的成绩。从故事脉络上来看,《社交网络》讲述的是旷世奇才马克·扎尔伯格和他的伙伴是如何建立和发展Facebook 的发家史。虽然《社交网络》是一部传记电影,但影片中的文化意义和感情元素更为深刻,故事的叙述视角也独树一帜。影片以人际关系为切入点,讲述了电影中的人物是如何经历从亲密到陌生再到对峙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从马克·扎尔伯格的情感抛物线上抛出一个个赋予人性哲理的深度问题。这也是“人性实验大师”大卫·芬奇独特的文本风格。

一、后现代精神文明下人物的反叛和颠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思潮也在不断被颠覆和改变,后现代主义则是当下的工业文明中滋生出的一种文化态势。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出现在美国的建筑学领域,随后在70年代到80年代,“后现代”这一思潮以迅猛之势席卷了文学、社会学、哲学、包括电影在内的众多领域。后现代的精神本体是“人”,在探究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作用时,我们常常是将工业变革下的物质文明与时代精神下的人物状况这两种关系加以辩证,在电影中尤为如此。在这一方面的集大成者有很多,比如王家卫、昆汀、库布里克等等,当然也包括本文研究的对象大卫·芬奇。从他早期的电影当中就能得到论证,他善于表现精神废墟下的人的自我意识,人物关系的对立以及人与人的相互欺骗互不信任,他笔下的人物都非现实主义下的底层人群,而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精英阶层,这与都市文明肖像极为吻合,富足的物质社会下人精神的疏离和反叛正是后现代主义最直接的表征,在后工业时代,人沦为符号、文化、语言的客体。他曾说:“我只对给人留下伤疤的电影感兴趣”。这里的伤疤就是现代工业文明下难以缝合的情感创伤。

(一)角色的“自我”意识

既然后现代主义讲究反叛,那他固然设有反叛的“对象”。从人物这一视点出发,《社交网络》反叛的是传统的,具有美国核心主义价值观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与以往传记电影不同的是,《社交网络》并非是从宏观的历史性角度去反观历史进程中的人,而是以现代的,当下的人物状态去延伸“历史”,表达当下的人所追求的文化价值,这就是“后现代”。而《社交网络》中角色的自我意识就是这一层面上的,同时这也属于存在主义哲学范畴中。影片通过主人公Mark与其女友、Mark 与他的朋友、Mark 与合作伙伴、Mark 与上层阶级的多组人物关系来塑造Mark的自我意识。而他的自我意识也由几个方面共同体现。

首先是人物的语言面貌——语速。语速快的人急于展示自己,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渴望成为焦点以及被人关注。例如在与女友的约会中丝毫不给予对方回答的空隙,因为他根本不在意对方到底说了什么,只在乎自我表达。其次是人物的无意识的行为,如果与女友分手那晚在博客上发表一系列辱骂女友的言论只算是一种愤怒下的过激行为,那肖恩与邻居女友去Mark 家拜访时,Mark 从冰箱里拿出啤酒,在很远的距离不与人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导致的两次“抛物失败”就是Mark自我意识的巧妙体现。这种细节的描写,影片中有多个设计。最后是人物的精神态度,当华多知道了自己的股份被恶意稀释后找Mark 公然对峙时,Mark 表现的是异常的冷静,他并不在意他的所作所为是否背弃了情义二字,只在乎自己的得失,在审理室中与他人谈判也是如此,这都是极端自我的表现。而自我意识也是一反传统的人物形象,将人物性格刻画的更加立体全面。

(二)人物情感的“疏离”

大卫·芬奇电影中是没有集体主义感的,他不像传统的好莱坞经典的叙事手法强调某一方的群体力量,相反的则是个体的较量和呐喊。即便是《社交网络》中的“网络”也只是狭义当中的互联网下的产物,人际关系网却是支离破碎,各自疏离的。我们很难看到《社交网络》中人是聚合的,人的聚合大多数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即便是从Mark与华多这组人物关系中我们也很难看出情感的纽带。Mark为了自我价值的凸显,华多为了商业中的利,而肖恩更看重虚荣带给他的成就感,校长则善于显露阶级赋予他的荣誉和力量,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情感交流也在这场角逐中被消磨殆尽。从Mark 与女友的约会开场中两人有丝毫的情感积淀,与其说是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倒不如说是相亲失败分道扬镳的陌生关系。人物之间的疏离感从影片的开头就埋下了伏笔。后工业文明的社会下,人的内心非常敏感,脱离了群体生活独来独往,但在精神上又不承认是疏离的个体,这是《社交网络》的人物写照也是现代人的通病。

(三)精英意识的解构

上文说到大卫·芬奇的电影中的群体集中为中产阶级或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群体。但在作品中他又将精英的内在品质不断的弱化,以达到主体距离感的消失,对精英意识的消解,这似乎与他无阶级的平等意识不谋而和。大卫·芬奇有意将阶级矛盾搬上荧幕,从而揭露精英意识最本质的“弊端”和“陋习”,以求达到无阶级的思想境界。《社交网络》中设置了多个领域的精英,商业的、教育的、文化上的等等,这充分符合了传记电影的角色设定,但不同的是,大卫·芬奇并没有以“扬善”的传统手段描写精英群体,而是真实刻画这一群体的弱点和劣根性。褪去华丽的“肉体”只剩下虚无的精神空壳,人物形象模糊化、边缘化是对精英阶层的重新建构。随之观众从影片中看到的仅是被消解后的普通人的形象,人物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就在此确定。

二、“修辞手法”的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电影排斥商业电影的大众性,摒弃了主旋律电影的教条性,同时也重组了类型电影中的暴力元素。在主题、表现手法、象征意义等“修辞手法”上也呈现出了后现代主义中反传统、反理性、反权威的艺术特征。

(一)对暴力元素的重构

《社交网络》中有大量对性、暴力、毒品这些敏感话题的描写。这是后现代主义电影通有的表现元素。但大卫·芬奇却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消解了《社交网络》中的暴力元素,使它成为一部带有黑色幽默的暴力美学的影片。比如影片对性的描写,肖恩的出场从一个内裤上印着斯坦福字样的女大学生的臀下出现。当女大学生问到你知道我是谁么,肖恩竟然快速的回答出了关于这个女生的基本信息。在得知肖恩竟然是Napster 网站的CEO 时,女主玩笑式的语气表示:“天呐,我刚刚竟然睡了肖恩·帕克”,这一段利用性的描写引出人物的出场更具有荒诞的后现代主义意味。

除此之外,影片更是对暴力元素进行了解构,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商业斗争中的互相厮杀,而是用一种最为客观的处理方式无形中阉割了人的良知和正义。比如说三兄弟得知了Mark的背叛,先是打电话给父亲的朋友,再找Mark本人寻求解释,最后去哈佛大学的校长办公室渴望得到正义的伸张,直到最后与Mark对峙公堂,人物精神被逐渐地剥离,这比直面的暴力更具有一种冷峻的哲学气质。

(二)叙事上的反传统

《社交网络》摒弃了单一的叙事视角和线性叙事,使用多角度的叙事手法,利用闪回插叙刻画矛盾与戏剧冲突。影片中以第一人称视角的画外音和以主人公友人为主的多视角的形式重构了影片的叙事结构。影片中两个时空话语的跳接达到了一种间离效果,使观众对突如其来的陌生化叙事措手不及。后现代反讽存在着颠倒、反转、戏仿的意味,它通过“再描述”“双重编码”“分身”等策略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叙事效果,颠覆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进而提供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新视角。

比方说故事的开头讲述了Mark和女友的约会过程,以及Mark突发奇想的制作了为学校女生评分的网站Facemash,此时镜头突然剪切到审讯庭中Mark跟好友华多的对峙场景,这种陌生化的叙事技巧极大的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再比如当过去的时空中某一人物在抛出问题的时候过去时空中的人不做回答,从而转向现在时空也就是审讯庭当中的人物对此回应。这种蒙太奇剪辑方式创新而又合理的处理好了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关系。碎化片叙事的拼贴为观众参与文本提供了缺省、跳转和互文的想象空间,叙事碎片以空间的分布取代了时间的排列,使电影的叙事时空得到了全新的释放。

(三)国家意识的削弱

《社交网络》无论是叙事上还是人物的塑造又或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削弱,都标榜着与传统,与陈规彻底决裂。影片中的反权威,反阶级的是无政府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继而从中实现了作者表达。

影片中Mark 在审讯室上多次站在个体的立场上挑战政府的权威,比如说当学校知道了Mark入侵了学校的网站与他谈判时,Mark认为自己应当被肯定,再被质疑凭什么值得别人肯定的时候,Mark表示因为我找出了你们系统中一些严重的漏洞。这段对白表明了在Mark的眼中,政府的存在是有很大问题和弊端的。当然Mark在影片中的意识形态正是导演大卫·芬奇的政治立场。审讯的过程中,代表政府阶级立场的检察官们不断向Mark抛出问题,而Mark总会用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驳,他的语气还总是带有极大的嘲讽,对峙中Mark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会问出这种无知的问题,你不该问出这样反智的问题。”影片中还有一段场景可以加以论证,对方委托人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Mark 答非所问道:“外面下雨了”。“你有在认真听么”,他表情淡然毫不犹豫的回答:“没有”。他轻视法律,认为政府是无用的,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时刻怀疑代表公职机关存在的必要性,不断挑战政府的权威。对于无政府主义释义的解读是,如果一个人对具有合法权威性的政府或组织的主张不予理睬或反抗,而以自我的道德尺度来丈量自己的行为和考虑问题,那么这个人的理念就是无政府主义的。由此可见无政府主义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后现代主义中的“自我”意识。

三、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虚拟胜利和精神阵亡

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以判断社会是否进入了后现代。《社交网络》始终围绕着科技文明的进步下的社会遗留问题来解答后现代语境的根本问题。第一个维度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第二个维度是后工业文明下科技的内部关系。

对“虚拟胜利”的简要读解是,从人物目标的角度出发,主体获得了胜利,从人物的精神上看,主体彻底的阵亡。以Mark女友为代表的的实际上是传统技术的象征符号,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卫·芬奇要将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前奏放到影片的开头,他像往常一样给我们抛出了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以温克莱沃斯兄弟为代表的的群体是传统工业文明与现代科技社会过渡的跳板。而由旧转新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影片所追寻的问题也不是Mark 到底有没有窃取温克莱沃斯的网站信息,而是由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到底是主体主动发出的还是时代形势下被动完成的。

以上两类人物符号都代表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外部的。而影片大幅描写的还是科技内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辩证关系,这一组关系体现在Mark、华多、以及肖恩这一三角关系上。三者之间的相互摩擦和抗衡代表着现代科技内部的权力较量,他们不断推翻,又重新组合,经历决裂,又最终和解,相对于外部的力量,内部的阻力更让人举步维艰,虽然困难重重但好在最终完成了这次虚拟的胜利。大卫·芬奇在设计最后一个段落的时候颇有深意,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胜利者”Mark 呆呆的坐在电脑前,打开了前女友的Facebook 的主页,犹豫着发送了好友申请,他不停的刷新消息动态,苦苦地等待着对方的回复,不知是他想再次挽回女友还是作为现代科技的代表对传统技术的回望又或是宣告自我的胜利。

四、结语

《社交网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反叛了传统传记的风格,深入挖掘后现代工业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缺失。大卫·芬奇用具有思辨色彩的哲学视角审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的相互关系。就如同《社交网络》中Mark 用异于常人的智慧和洞察力创建了Facebook,但他却没有处理好自己的社交网络。

或许从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中我们需要回答某些具体的问题,比如说:“你更向往现如今高速发展下的当代生活还是愿意回到以往的慢节奏生活?”“你有质疑过当下所谓的文明社会么?”或是最简单的“你是喜欢发E-mail还是写一封信?”大卫·芬奇用一种严肃、审视的视角向观众诠释他眼中的后现代主义下的社会,我们也可以在他的诠释中窥见某些社会问题,可能只有真正回答了他所提出的一个个具有哲学思辨色彩的问题,才算真正破解了大卫·芬奇的电影密码。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芬奇后现代主义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达·芬奇睡眠法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后现代主义设计
碎片与游戏
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