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典型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2022-11-08 12:20李春珍张丽丽袁晓颖韩佩桐崔洁媛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光镜克莫司泼尼松

李春珍 张丽丽 袁晓颖 韩佩桐 崔洁媛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病因分为特(原)发性、继发性[1-2];根据病理特征分为典型膜性肾病、不典型膜性肾病(atypical membranous nephropathy,AMN)[3],前者多为特发性而后者多为继发性。成人多为中老年特发性、典型MN,儿童MN相对少见,且多为继发性、不典型膜性肾病,其因素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AMN作为一个描述性病理诊断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与继发性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基本相同,但未明确病因,目前对其治疗方案、预后无统一认识。本文收集2010年10月—2021年6月于本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为AMN患儿的病例资料,进一步探讨儿童AMN的发病规律及预后。

对象和方法

1.对象:选取2010年10月—2021年6月初次发病即在本院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术(光镜肾小球>10个),病初查自身抗体、抗核抗体、乙肝五项等排除继发因素,诊断为AMN患儿38例,随访大于12月患儿20例,临床资料完整。AMN的诊断标准[4]为(1)免疫病理表现为IgG、IgA、IgM、补体C3、补体C1q等呈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或毛细血管壁及系膜区沉积;(2)光镜检查除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外,尚有系膜细胞增生及基质增加;(3)电镜检查可见电子致密物于肾小球上皮下、基底膜内、内皮下及系膜区多部位沉积;(4)结合临床化验检查等排除存在导致继发性膜性肾病的原因。

2. 方法:回顾38例患儿病初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学检查等及随访12月以上20例患儿的治疗及预后资料。

3. 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居住地、临床表现等资料及并发急性肾损伤、感染等。

4. 辅助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患儿泌尿系+肾血管彩超、尿红细胞(RBC)/高倍镜(HP)、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胆固醇、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

5. 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肾组织均进行常规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光镜行HE、PAS、PASM 及 MASSON 染色。免疫荧光检查观察Ig A、Ig G、Ig M、C3、C1q、FRA的沉积情况及部位。电镜除结合光镜及荧光观察基底膜情况及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主要观察足细胞病变等情况。

6. 治疗及随访结果:随访大于12月患儿记录其用药情况,治疗期间尿蛋白转阴时间、病情是否有反复、是否合并血栓栓塞、药物副反应及随访最终结局。

7. 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性研究进行病例系列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

结果

1. 患儿一般资料:38例患儿,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8.1 ±3.6)岁,以5~10岁发病患儿最多,居住地以非城市为主。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多,共27例,血尿、蛋白尿8例,急性肾损伤2例,单纯蛋白尿1例,见表1。病初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感染3例,2例发热、咳嗽,1例腹泻。

表1 38例AMN患儿一般资料

2. 病初辅助及化验检查:38例患儿肾穿刺活检术前及术后1周彩超均未见肾脏动静脉血栓。尿RBC>5/HP 37例,大量蛋白尿33例(尿蛋白定量≥50 mg/kg.24 h),血Cr升高2例(分别为94 umol/L和216 umol/L)、肌酐清除率Ccr降低2例(分别为74 mL/min和52mL/min)。有低白蛋白血症(<25 g/L)27例、高胆固醇血症(>5.7 mmol/L)26例,抗核抗体、自身抗体、HBs Ag、HBe Ag均阴性,补体C3、C4等均正常。

3. 病理表现:

(1)光镜。38例患儿,光镜检查平均肾小球10~56个,平均(29.6 ±12.4)个。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基底膜、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小血管管壁及内皮细胞均存在病理表现。38 例患儿均有系膜细胞及基质的变化,轻度增生为主,其中弥漫增生44.7%,轻度节段增生占28.9%。38例患儿均有基底膜增厚,33例(86.8%)基底膜弥漫性增厚,5例(13.2% )不规则增厚,可见空泡(7.9%)、钉突(5.3%)、双轨(2.6%)及链环(5.3%)改变,30例(78.9%)伴有嗜复红蛋白沉积。38例患儿均有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空泡变性,12例(31.6%)小灶状淋巴、单核细胞浸润。纤维化、萎缩以小灶状为主,分别为5例(13.2%)、10例(26.3%)。其余水肿、泡沫细胞及肾小管扩张分别为5例(13.2%)、3例(7.9%)、1例(2.6%)。其他方面:肾小球节段硬化2例(5.3%)、球性硬化3例(7.9%)、退行性硬化1例(2.6%)。3例(7.9%)患儿有新月体形成,38例(100%)内皮细胞节段增生。38例患儿中,有10例(26.3%)小血管壁增厚。见表2

表2 38例AMN患儿肾病理组织光镜表现

(2)免疫荧光。肾小球内 IgG沉积为100%,其中毛细血管袢颗粒状沉积为主(32/38); 其次为C3、IgM,其沉积的阳性率分别为76.3%、60.5%; FRA沉积的阳性率最低(13.2%)。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沉积均以毛细血管袢颗粒状沉积为主。见表3。

表3 38例AMN患儿肾病理组织免疫荧光表现

(3)电镜。38例患儿中除内皮、系膜区多部位电子致密物外,有28例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28/38,73.7%),8例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溶酶体增多。

4. 治疗及随访:

(1)治疗方案。根据蛋白尿水平选,即低于肾病水平蛋白尿(包括单纯蛋白尿及血尿、蛋白尿)先予 ACEI 治疗,8周后无效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达到肾病水平蛋白尿患儿(包括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及仅满足肾病水平蛋白尿),采用常规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治疗 4 周不敏感者给予加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2)随访患儿的治疗及预后。20例随访12~70月患儿中,男12例,女8例,男∶女12∶8。年龄3岁1月~15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4例,血尿、蛋白尿5例,急性肾损伤1例。20例患儿均为肾病水平蛋白尿。

13例患儿随访过程中病情缓解,且一直未反复。其中2例患儿治疗量泼尼松+贝那普利,于治疗4月、7月病情缓解,且随访18月、38月中一直未复发,均为血尿、蛋白尿型。10例患儿激素+他克莫司,其中1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光镜新月体占10%,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3次+治疗量泼尼松+他克莫司;3例为血尿、蛋白尿型,6例为肾病综合征型,均为泼尼松+他克莫司。10例患儿于随访6~10月病情缓解,共随访12~66月,无病情反复。1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治疗量泼尼松+他克莫司治疗6月尿蛋白无明显减少+来氟米特后2月病情缓解,随访15月病情无反复。

7例患儿随访病情无缓解或出现反复,临床6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例为急性肾损伤:1例治疗量泼尼松+他克莫司后血糖偏高,改为来氟米特部分缓解,随访24月满18岁于成人科随诊。2例分别为3岁2月、3岁5月起病予以泼尼松+他克莫司治疗2月病情缓解,治疗13月、15月停药,随访至20月、39月后病情反复,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2例治疗量泼尼松+他克莫司治疗后缓解,分别为停药后9月、11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病情反复,再次予以上诉方案治疗,病情再次缓解。1例患儿泼尼松+他克莫司治疗缓解2年后再次反复,继续予以原方案部分缓解。1例予以治疗量泼尼松+他克莫司治疗5月无效,改为泼尼松+来氟米特随访24月部分缓解。随访过程中患儿均未合并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表4 20例AMN患儿治疗随访表

表4(续)

讨论

MN是根据病理形态学特点命名的一组肾小球疾病,表现为 GBM 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后期伴 GBM 弥漫增厚[5],但临床发现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病理表现与典型的 MN 不同,光镜可见系膜和(或)内皮细胞增生,免疫荧光呈“满堂亮”(IgG、IgA、IgM、补体C3、C1q等呈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或毛细血管壁及系膜区沉积),电镜可见电子致密物在肾小球多部位沉积[1,6],与继发性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基本相同,而又无法明确病因,称为AMN。其发病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及预后在儿童患者尚不明确。本组资料收集近11年于本院诊治的AMN患儿病例资料。据Jiang等[7]报道,成人AMN患者较年轻,吸烟率高。本研究显示儿童发病年龄以5~10岁为主,原因尚不明确。与成人AMN报告一致[8],本组患儿以非城市为主,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型为主,其余分别为血尿蛋白尿、急性肾损伤、蛋白尿型。肾穿前及肾穿后1周彩超均未见肾脏动静脉血栓,本组资料中儿童AMN未合并肾脏动静脉血栓。 38例患儿其中有37例有血尿(包括镜下、肉眼血尿),提示临床对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并有血尿患儿高度怀疑膜性肾病,应积极完善肾活检。儿童AMN肾病理光镜中亦有广泛存在肾小球系膜基质、基底膜病变,与成人不同,儿童肾间质萎缩纤维化程度较轻[8]。免疫荧光与成人AMN报道[8- 9]相似,IgG沉积100%,以毛细血管袢颗粒状沉积为主。FRA沉积最少,占13.2%。儿童AMN电镜显示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较成人病变比例高[10],提示儿童患者可能足细胞病变更重,亦有可能与本组患儿肾病水平蛋白尿所占比例大(33/38)相关。此外,电镜发现均有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与成人报道相似[9],8例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其他文献未报道。关于儿童AMN的治疗,参考了原发MN的方案[11-12]。本研究治疗随访的20例患儿中,有5例肾病水平蛋白尿,2例采用激素+贝那普利病情完全缓解,3例采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完全缓解,长期随访无复发,提示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的AMN可能预后较好。20例长期随访患儿有18例采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病初完全缓解83.3%(15/18)。1例患儿采用该疗法部分有效,联合来氟米特达到缓解。1例患儿因血糖升高,停用他克莫司后血糖恢复正常,1例患儿病情无好转,这2例患儿均采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部分缓解。长期随访过程中,3例患儿于停药后出现病情反复,再次予以该方案治疗依然有效,证明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AMN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过程中,儿童AMN均未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较成人[13]预后好。2例发病年龄较小的AMN患儿初次予以激素联合他克莫司病情缓解,完全停药,后期随访却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提示小年龄组患儿需警惕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工作中定期监测自身抗体、抗核抗体、补体等指标变化,若不能除外该病,应延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周期。对于一些难治的AMN,可采用多靶点治疗,例如本组中有1例患儿激素联合他克莫司部分缓解,在此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病情完全缓解,且长期随访无复发。此外,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抗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域蛋白7A(THSD7A)等抗体[14-15]与MN发病有关,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部分病例未完善这些检查,未能做系统性分析。综上所述,儿童AMN 5~10岁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激素耐药肾病综合征。与成人相比,似乎足细胞损伤较重,肾间质萎缩纤维化程度轻,对治疗反应好,未出现血栓栓塞、死亡及终末期肾脏病。同时AMN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早期病程,随访过程中注意监测免疫相关指标。对于难治性AMN,可采用多靶点治疗。然而,本研究作为回顾性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少等局限性,仍需长期观察及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

猜你喜欢
光镜克莫司泼尼松
合理用药科普
他克莫司软膏的处方研究和制备
肾移植受者联合用药对他克莫司影响及其剂量调整策略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2 使用减光镜进行慢速快门拍摄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上颌窦口黏膜恢复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