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2022-11-08 05:54:36李晓娟
文教资料 2022年7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人才

李晓娟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南京 21003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社会的转型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转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大力提倡发展应用型教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才能够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产教融合得到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提高产业界和高校联合的紧密程度。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应用型高校建设,应用型高等教育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立的一项重大工程。

应用型高等教育是传统的理论型教育和实践型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类型。应用型高校是为了培养更多满足现代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的人才,使产教融合,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开出“产业之花”。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

在应用型高等教育国际实践中,德国是世界上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典范,由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应用型高校建设,其发展模式是先实践后理论,让企业的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使企业参与到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应用型教育的发展,充分实现产教融合。这种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德国制造的高品质产品享誉全球。英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不像德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其发展,采取的是自愿的模式。英国完善的技能证书体系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注重技能的培养。英国的应用型教育采用“工读交替”的模式,与中国的大学教育相似但又有不同,英国的“工读交替”是在大学四年中的第三年进行实践学习,这种模式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也会打断理论学习的连续性。美国的应用型教育是让市场引导发展,高等教育注重通用知识技能教育,提高应用型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校企合作。然而很多校企合作、应用型教育并不能将成果转化给企业,日本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产官学一体化”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产学研相结合”是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将多样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应用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建设中。“产官学一体化”是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等高效地转化到企业,加强产学有机融合,有利于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与其他国家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相比,我国应用型教育发展较晚,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转型,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迫切需要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应用型高校建设,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提高产业界和高校联合的紧密程度。现在我国的应用型高校已达数百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科研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培养人才质量问题等诸多因素使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仍面对多种挑战。在产教融合和培养方式上,不能有效地转化高校的科研成果为企业所用。

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与德国相比,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建设应用型高校,但缺少法律法规为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德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让企业的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使企业真正参与到高校的教育管理中,而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并没有让企业真正参与其中。以高校为主导的培养方式并不能为企业提供满足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企业提供给高校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参与度低。与英国的“工读交替”相比,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也存在“工读交替”的方式,但与其不同的是我国的“工读交替”是毕业前最后一年实习。英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双教师制,能为学生培养提供全面的资源,我国的应用型高校实行双教师制度的并不多,不能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习设备和长期稳定的实习资源,与企业沟通不紧密。与日本的“产学研相结合,产官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相比,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联系较少,不能紧密联合为应用型人才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及资源,在科研成果转换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在培养质量方面还有不足,致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脱离。应在理论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已初具规模,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主要任务也从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转变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要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应用型高等教育。

二、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各有其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充分将高校和企业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些培养模式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和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了经验,通过对比各个国家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分析各种培养方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应用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人才引进,完善师资队伍

我国的应用型高校要想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强人才引进,完善师资队伍,发挥人才的作用,实现应用型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引进人才要满足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师资队伍大多数还是秉持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重点的观念,不能满足应用型高等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应用型高校教师缺少实践教学经验是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芬兰的高等教育采用“三师制”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性、行业性和职业性,这就需要应用型师资队伍既要理论教学又要指导实践教学,还需要深入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双师制”或芬兰高等教育的“三师制”,正是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转变教学方式

应用型教育是传统的理论型教育和实践型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类型,在其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应用型高校仍受到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侧重于学术研究,对于学生的实践教育有所忽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应转变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授课。目前应用型高校对于学生毕业的要求还只停留在传统本科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对于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证书并没有要求,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不够为完善,要改善应用型人才的考核方式,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促进应用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政府主导,提供政策支持,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

实现应用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引导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调动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高校也应配合企业,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对企业有价值的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资源互补,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良性关系。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提高企业和高校联合的紧密程度,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企业以及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互联网+”应用型教育,创新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当今“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着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应随之创新。针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特殊需求,需结合其发展特点,引进与之相符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新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线下面对面教育,教育资源单一有限,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不高。“互联网+教育”是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具有跨行业融合,重塑教育管理结构,开放生态、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等特点。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进行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主要从教师、教学资源、学生等角度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教育资源投放以及教育管理模式设计的精准化和专业化,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首先,教师应当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革新,从之前的以“教”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学”为主。其次,应用型高校应建立优质、丰富且符合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资源库,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最后,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网络课堂,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机会,也为老师管理学生提供新的途径,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下,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应适应新模式的发展。要从之前的以“教”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学”为主,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互联网+教育”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实现了科学的教育管理,促进了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转型,高等教育的普及使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迫切需要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会有各种挑战,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增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参与度,高校转变培养观念,针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特殊需求,结合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特点,引进符合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新模式。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不同,只有不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才能走好应用型高等教育之路,为企业以及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