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野下的农村牧区丧葬改革

2022-11-08 04:17
文教资料 2022年13期
关键词:移风易俗习俗民俗

王 敏

(河套学院 汉语言文学系,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在我国,殡葬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和复杂的心理制约性,它既关系家风、乡风和民风的传承,又与社会文明、生态建设具有内在逻辑。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新时期,破除旧俗、转变落后更是上升到乡村振兴战略高度。移风易俗是依靠政府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良性运转的有意行为,政府起主导作用。但是,它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政策的落地实施者。特别是面对“人生大事”的丧葬习俗,面对信仰和历史的促动,在旧与新、守与破之间,个人情感往往占据上风,政府的主导和民间的主体动作往往不同步,甚至会出现反向行为。因此,怎样在尊重历史和现实、在新政策与旧习俗、在政府制定和群众实施之间找寻平衡点,找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移风易俗新路径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人民的希望。

一、中国传统丧葬观念的特点

人的生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对死亡产生了意识。对于死亡的态度逐渐演变为一种观念形态和信仰体系,逝者处置的心理和行为安排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逐渐发展为具有程式性、习俗性和社会性的文化现象,演变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丧葬文化。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丧葬文化是社会的产物,体现出社会阶层状态、文化结构和亲族体系,具有信仰性、道德性的特点。

(一)信仰性

中国传统的丧葬行为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初期的先民将其同类的尸体弃于荒野之中,后来为免于尸首受到野兽和昆虫蚕食而开始土葬,同时为了缅怀和祭奠,将先人葬于土丘坟之中。更重要的是殡葬的普及及盛行与原始宗教的产生有关。民间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人的肉体死亡之后,灵魂会进入另外一个神秘的阴间世界,它是人间生活的延续。基于对鬼神的敬畏和对阴间生活的幻想,人们便形成了对死者的崇拜,祈求死者庇佑生者,逐渐开始厚葬。秦汉以后,随着君王政权的建立和等级制度的推行,坟墓的规模开始等级分明。唐代以后,宗族力量得到加强,丧葬行为制度化,权贵以厚葬来体现对生前的权势荣华富贵的留恋,普通百姓家庭也往往耗尽家财厚葬死者,希望保佑家族平安、昌盛。

(二)道德性

“孝”在儒家思想中具有原生性和综合性,是最主要的道德意识和最基本的道德准绳,与社会伦理具有密切关系。在传统社会,丧葬活动在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逐渐与孝道文化紧密结合,统治阶级通过丧葬和祭祀传递忠孝思想,巩固封建政权和统治。敬祖崇老直接关系到宗法制度社会结构的稳定。丧葬礼仪则成为灌输这种意识的重要手段,成为稳定宗法制度社会结构的关键点。丧葬礼仪作为孝道的衡量标准之一,通过统治约束和社会舆论规范、调节民众行为和关系,并在选拔官员、举荐贤才中得以体现。因此,中国传统礼教极为重视丧葬行为,甚至各朝各代都出台了相应的丧葬法规,规范民众的丧葬行为,特别是官员的行为,以此表达对家对国的忠孝。传统丧礼中的各个环节都包含着“孝”的含义。几千年的传统丧葬习俗经过国家政权的推进和民众的无意识形态凝固,已经形成了稳固的模式,成为传统的道德规范。丧葬行为的遵守是“德之本”,是感怀先人恩情的体现,强调“慎终追远”,告诫后人不要忘本。破坏、怠慢丧葬行为,则会被社会、族人所指责和排斥。

二、中国传统丧葬习俗的特点

因为丧葬习俗受到历史的信仰性和现实的道德性双重约束,所以传统丧葬文化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在民村牧区,是社会秩序中的重要环节,在当下也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一)重殓厚葬

受到灵魂不死信仰的支配,人死后亲人会按照先前的生活方式安排其后事,修建坟墓,随葬各种生活必需品,祭祀时焚烧大量纸钱。即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事死如事生”是我国传统丧葬习俗的基本特点之一。

传统的丧葬仪式奉行送终之礼具有一套完整而复杂的程序,是禁忌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最为烦琐的一种传统礼俗仪式。儒家经典《仪礼》《礼记》中详细记载了丧葬礼仪。秦汉以来,无论是朝廷典礼还是民间家礼,都强调“重殓厚葬”,丧前准备、初丧、治丧、发丧、葬后各个环节都具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

(二)沿袭继承性强

传统丧葬产生于对先人的崇敬和对鬼神的禁忌,特别是经过统治阶级的制度化和礼仪的规范化,千百年来保持相对稳定的模式。依靠从众心理和舆论监督形成传统自身的力量约定俗成,为民众自觉接受,并形成社会规范,被当作美德流传,逐渐形成社会心理,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传统的殡葬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历代统治阶级也没有因为政权的变化而强制改变丧葬习俗。纵观中国历史,只有重大自然变化,如瘟疫或其他传染疾病迫使人们改变观念,改变丧葬形式。

可见,传统丧葬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外力对于丧葬习俗的影响较小,短期内自发状态的改变较难。

三、民俗视角下农村牧区殡葬改革的路径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民间创造并传承的文化生活,从历史沿袭并固定下来,具有相对稳定性、集团性、规范性和民俗性。民俗一旦形成,就会规范人们的言语和行为,并成为规范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的基本力量。虽然民俗形成于过去,但是它的根脉会一直延续,影响当下社会生活。因此,丧葬改革的关键在于移风易俗。

民俗的改变不是突变,而是渐变的过程。移风易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丧葬制度的改革也应尊重民俗,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动需要,使用自然过渡的方式而非强硬的行政或法律手段更易让普通民众接受。围绕时代新发展,将丧葬改革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移风易俗从底层变革农村牧区丧葬制度,实现绿色、生态丧葬。

(一)应变民俗观念

当代人之所以不愿改变传统的丧葬习俗,一方面担心被亲人及同乡指责不孝;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传统信仰的心理暗示,担心逝者在阴间生活不好,同时也害怕由于破坏规矩而影响生活。其实,这些所谓的丧葬禁忌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几经变化,已经与初衷不同。因此,借助民俗专家对丧葬禁忌的来源进行解说,从学理角度解释、宣传相关知识,逐渐让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丧葬习俗和民俗禁忌,改变丧葬观念。

古人土葬源于农耕文化,是对土地的崇拜,所谓“万物生于尘土而归于尘土”,“人吃地一生,地吃人一口”。万物来源于土地,最后也应归于土地,最终达到人与土地的合二为一。民间所崇尚的豪华坟墓,动辄亭台楼阁、杨柳依依,轻则钢筋水泥,砖瓦堆砌。这与传统的丧葬的“松柏冢累累”背道而驰。

(二)公众人物的引导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圣人告诫后人要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祖先,通过祭祀的礼仪虔诚地对待父母和祖先,注重情感和态度的庄严肃穆、追思怀远。传统丧葬礼仪的核心更在于民风教化,通过一系列繁杂的仪式载体,体现对先人的孝。

丧葬习俗的改变首先面临的压力来自舆论。在祖先崇拜的影响下,今人的丧葬礼仪“在很大程度上说不是为了先人,而是为了后人。人们举行的一系列仪式活动,都是为了通过仪式强化来整理家族或宗族之间的关系和秩序,并期待得到社会的认可”。擅自改变丧葬习俗,则为大不孝。丧葬礼仪过于简朴,则会受到同乡、亲戚的指责和议论,从而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言语的指点所带来的压力比大操大办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更让人难以承受,人们往往为了谋求心理的安全而采取一以贯之的丧葬习俗,通过更加严格地遵从、更加谨慎地对待来实现行动的安全和心理的安全。

民俗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民俗的传承通过通俗易懂、身体力行的传播语言和传播方式,达到潜移默化、人尽皆知的传播效果,形成集体潜意识行为。在朋辈和代际传播过程中,从众、从强心理至关重要。民俗传播具有直线型特征,一般是自上而下,从长及幼。传播的终点是丧葬者家属,而传播的起点一般则是同乡或家庭中的主要人物,或是同村、同族的知名公众人物,他们更容易成为意见领袖,其言行更具威望,更能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模仿。

意见领袖若能利用其独有的社会威望,引领追随者,特别是和自己身份、地位相仿者,形成社会合力,带头摒弃陈规陋习,践行丧葬新风尚,有助于丧葬革新人士挣脱传统旧俗的枷锁,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那么,改革的呼声和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人们逐渐就会由心理的接受上升为行动的转变。

(三)转变民俗传播载体

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和乡风治理,全面推行丧葬文化移风易俗,找到切合新时期传播的载体和平台。传统民俗的传承依靠自上而下的单线传播方式,变化较为缓慢,受众人群也仅限于本家、本乡。根据受众的社会阶层,在同一家族、同一村镇的不同群体,也会因为阶层的不同体现出对民俗传承接受度的不同。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受众群体,提升了信息的即时性,实现了互动式和对话式的信息交流,现代传媒和传播机制让人们渐渐有了统一的可视或可听的途径,传播模式也由被动接受变为有效传播。同时,新媒体扩大了传统民俗出现的频次,提高了特定的民俗仪式出现频率,使其接受更趋生活化,可以更多地出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多元化的表现,如文字、视频、音乐等方式激发人们的接受兴趣,丰富传统民俗的表达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就要舆论先行,在思想上破冰。

通过民俗传承与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找准与人民丧葬生活密切结合的关键点,创作符合人民心理、贴近人民生活、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作品,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形式、独特的技巧,传递新思想、新理念,构建和谐、生态的新语境。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挖掘当地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和人文精神,讲好地域文化中丧葬风俗故事,用历史和地域感召和教化民众;积极宣传文明新风,正面典型人物和事迹,彰显榜样的力量,引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推动移风易俗向纵向发展。

自我控制是移风易俗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广大人民了解新风俗、深入参与易旧俗,才能深刻理会移风易俗的含义,才能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从而形成强大内推力。

四、结语

正所谓“观风俗,知得失”。传统风俗是中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表现和构成,是基本国情的体现,是了解社会现实的窗口,是政府决策的基础。尊重民间风俗的客观存在和继承传承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规律,最终实现自然淘汰。要观照群众的情感,政策制定兼顾科学性和人文性,体现对个体情感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改变旧俗、建立新约,要缩短二者的间隙,新旧能够实现自然衔接,使习俗新风尚逐步转变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避免出现人为的强推造成人民无所适从或反对,影响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群众的自治能力,将政府行为转变为个体规范,形成转变的内在驱动力,形成长效自我约束机制,进而形成情感的适应和价值的认同,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理念融入殡葬习俗的改革中,在殡葬实践过程中,农村牧区呈现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移风易俗习俗民俗
移风易俗治陋习 示范引领树新风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何以移风易俗*——唐律教化功能研究之二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民俗节
永春苏区的移风易俗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