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林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后,中国已经完成了大量中低产业的追赶和学习,正卯足了劲转型升级,希望在中高端技术产业占有一席之地,但却在一些技术领域被卡住了。有些技术不仅一时学不会、做不了,连买也买不到、拿也拿不来,即“卡脖子技术”。
一旦技术“脖子”被卡了,产业升级就可能受制于人,于是很容易生出许多怨恨和愤怒。
历史上,中国并非第一个出现技术被“卡脖子”的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是主流,但技术封锁作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手段也常被使用,特别是战争时期。技术先发者们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优势,会采用很多办法保护其技术秘密和优势,而技术后发者们也会竭尽所能学习、模仿与赶超。当体面的和不那么体面的办法用尽之后,双方甚至不惜一战。
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过程,产业链从先进国家向后进国家扩散,每个国家和地区基于自己的资源禀赋形成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各国彼此依赖的全球产业链也逐渐成形。任何一种社会变迁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者和受害者,他们之间的博弈不会停止,全球化的局面也不得不随着这种博弈而与时俱进。
现代产业体系数量很多,彼此犬牙交错。每个国家都在很多领域存在技术短板,这正是全球贸易和合作的价值所在,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以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技术短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演化为“卡脖子”问题。
中国进入信息产业也是从上面两层(即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切入的。于1987年创业的华为最开始是一家销售国外通信设备的公司,接着在设备层做一些较低端的产品,在设备技术含量逐渐升级的同时,它也逐渐向零部件层扩展。目前,华为已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力。最近几年,华为等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购买美国及盟友的产品受限,根子主要在于中美两国间互信出了问题。
为了优化丰富供应链,并防范“卡脖子”现象出现,有些国家抱团形成经济共同体、扩大经济规模和科技池,有些国家倡导独立自主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也会产生副作用。例如追求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往往以为一旦产业完善无短板、就不会被“卡脖子”了,然而,如果你意图追求“全产业链”、不依靠他人,其他国家也会自成体系不依靠你,双方的技术、产业链、市场、人才和资金池就自然脱钩了。如此“独立自主”的结果大概率是步入“中等收入陷阱”。
事实上,一个国家无论实力多大、追赶多长时间,也不可能穷尽所有技术短板、在每个产业的各环节都做得性价比很好。比较可行的是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长项,以对冲其他国家对自己短板的掣肘,这样彼此都可拥有安全感,也可长久地保持商贸和科技交流合作。自给自足是农耕社会现象,那是一个一去不返的简单技术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现有技术产业体系来说,科学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了。因此学习和追赶先进技术产业的主力应该是企业、企业家和工程师。高科技产业需要大量科学知识,科学家可以协助企业家和工程师尽快掌握相关科学知识。这与早期造原子弹的情形很不同,那时科学家是科技研发和追赶的主力,一方面因为当时原子弹涉及的核物理非常新颖,只有科学家能搞懂;另一方面原子弹不是一个“产业”,不涉及复杂的商业体系,只是一个不在乎成本的國防项目。
全球化情境下,各国都深度嵌入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彼此取长补短。这个体系高效运转要求国与国之间互信与合作,“卡脖子”现象背后是国与国之间的信任不足这个政治问题,主要得依靠政治智慧去解决。从一个国家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说,进行重大科技创新、建立更先进的技术体系是形成产业高地、不再被“卡脖子”的不二法宝。
(摘自《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