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细读,品游记文学之美
——谈“文本细读”在《壶口瀑布》中的应用

2022-11-07 03:02刘平建瓯市第三中学福建省建瓯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壶口瀑布游记瀑布

■ 刘平(建瓯市第三中学/福建省建瓯市)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壶口瀑布》一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文学作品,也是初中语文阅读重点教学篇目。文本细读要求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细致挖掘文本,深入体会语言之美,从而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与作者对话,用心感受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在《壶口瀑布》一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宏观角度引领学生细读文本,再从景色细节入手来剖析文本,最终让学生在鉴赏中感受游记文学作品之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壶口瀑布》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以朗读、跳读、细读的方式,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述景物,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提高自己文学欣赏、语言运用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整合同类写景信息,理清作者的游览踪迹,感受课文中独特的写景角度,理解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体会定点换景、视角转换角度表现游踪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

运用品读鉴赏法,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景物的特点,鉴赏本文优美语句,感受壶口瀑布的美,培养其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

4.文化传承与理解

领会课文中黄河的伟大性格,以及无坚不摧、坚毅顽强、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感悟作者寓壶口瀑布景色中的丰富思想感情,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壶口瀑布》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一)细读起点:品游记文学整体之美

1.分析底层逻辑,揣摩作者写景用意

把握课文整体,是文本细读的开设,利用朗读教学法,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课文底层逻辑,帮助其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文本中的景物描写来品味游记文学作品整体之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出气势与激情,培养其良好的共情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使之能够以作者的主观情感为切入点,根据作者对景物、事物描写所付出的笔墨,寻找抒情依托。在文本细读中明白“由写景到抒情”是课文底层逻辑,作者借“瀑布”抒发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游记作品一般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教师可以由此出发,引领学生构建对文本的宏观认识,让其通过逐段总结,细致分析作者两次游览“壶口瀑布”的经历,对比分析雨季、枯水季的景物描写,结合教材插图体会瀑布的力量,概括“壶口”整体风貌。在宏观分析中,指导学生了解详写“枯水期瀑布”是为后续写景与抒情做铺垫,明白作者别出心裁的用意,使得文章体现出一种新意,能够吸引读者眼球。通过分析课文底层逻辑,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各个自然段所表达之事,懂得《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作者以瀑布为情感依托,通过对景物进行全面、细致的描述,为抽象的情感表达提供了载体,也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2.梳理结构体系,解读课文整体基调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其梳理课文结构,使之能够在了解课文底层逻辑的基础上,产生文本细读的兴趣。

在应用文本细读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学生学习过的《黄河颂》,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的方式,回忆自己心目中的黄河形象,将学生引入情感氛围浓厚的阅读情境之中,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逐层梳理课文结构。随即为学生提供如下课文结构表,让学生抓住作者的游踪和观察角度来解读课文整体情感基调。

《壶口瀑布》课文结构体系表地点 雨季 枯水季 脚下之石晋陕两省的边境 隐隐如雷、浪沫横溢窟窟窍窍、蜂窝杂陈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钢板出轧、如丝如缕

在课文结构表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文结构的梳理任务,在文本细读中找出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提炼动词、叠词,从瀑布地点、季节景观、石头、瀑布声响、水流态势、力量等角度了解课文的整体情感基调,明白游记文学作品笔触细腻、描写全面,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细读重点:品游记文学细节之美

1.咀嚼文本,体味文本语言含义

语言是文本细读的重点,反复咀嚼文本语言,讨论写作优点,能够让学生充分体味文本语言含义。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运用讨论点拨法指导学生细读以下几句示例,以解读典型例句的方式体会作者写作的精妙之笔——修辞。

【比喻、拟人】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拟人】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漕两边的摊壁上散开来。

【拟人】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通过分析有利于发掘文章灵魂的比喻、拟人修辞语句,学生可以感受到枯水季的瀑布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能够在文本细读中,“身临其境”地欣赏自然景观。同时,文本并非单纯、对象化地写景,而是通过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景物客观特点,重点突出其中能联想到人的行为、情感的细节,让文本中的景物描写具备自然之美,也拥有人文内涵。

2.精读细研,感受黄河伟岸雄姿

精读细研是指在通篇朗读和咀嚼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细节进行剖析,所以,教师应当在文本细读中指导学生关注字词的运用,同时,为学生提供精读细研提示卡,知道文章的关键点,在脑海中构建瀑布景象,感受黄河的伟岸雄姿。

《壶口瀑布》精读细研提示卡壶口河水 壶口两边 滩壁河水 顺壁而下平坦如席、挤、撞、推闹、挤、急跌得粉碎如飞毯抖落、如钢板出轧如泉、成溪、打旋 如丝如缕

以解析文本第三、四自然段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提示卡来分析作者的写作用词,通过“平坦”感知流动瀑布“静止化”,分析“挤、撞、推”等动词,了解水的种种动态。重点分析文中六次出现的“跌”字,了解瀑布飞驰而下的动态,从而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使之能够品味游记文学作品用词精准、表现力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的韵律、语言的气势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将瀑布各自争流而下的结果列举出来,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融合文本细读的知识性和文学性,让学生能够分清写作层次,感受作者笔下雄伟、壮阔的黄河。与此同时,懂得作者写景具有视角独特、层次分明、定点换景的特点。

(三)细读终点:品游记文学情感之美

1.赏景,体悟家国情怀

品读鉴赏法是文本细读的常用方法,通过鉴赏课文的不同段落,把握文本整体框架,剖析字词用语,利用感情线串联起对文本的解读,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情感入手,分析文本中反复提及的“龙槽”的形成原因,在欣赏不同场景的过程中,感受作者饱满的情感,在夸赞黄河的词句中,体悟家国情怀。

在鉴赏文本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三峡》《与朱元思书》相关的鉴赏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鉴赏的角度,丰富自我认知,由此降低文本细读难度。教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瀑布水之百态,在文本中注入“家国情怀”主题和思想,勾勒一幅大好河山画卷,体会寓情于景的游记写作方法。

“家国情怀”问题清单1 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2 作者仅仅是赞美壶口瀑布吗?3 本文包含了什么哲理?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对历史、现实的解读,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由此可见,《壶口瀑布》再现了传统文人的风骨,教师要紧密围绕文本之中的情感元素,指导学生鉴赏瀑布美景,提高文本细读的有效性,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情感理解和文化理解。同时要根据学生对上述三个鉴赏问题的回答情况,鼓励其体会作者由脚下之石引出的理性思考,使之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鉴赏景物的过程中,将黄河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建立起联系,体悟家国情怀。

2.赏情,点燃爱国之火

爱国情感是《壶口瀑布》一文的灵魂,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提升文本细读的有效性,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之火。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以下诗句,让学生巧妙联想,对比分析《壶口瀑布》课文与诗句中描写黄河的用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唐〕李白《赠裴十四》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波自天涯。

——〔唐〕刘禹锡《浪淘沙》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宋〕王安石《黄河》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明末清初〕顾炎武《龙门》

通过了解历朝历代诗人赞颂黄河的诗句,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师随即让学生挖掘课文以及诗句中的情感元素,体会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精妙,由瀑布展示出的汹涌、壮阔的澎湃之美,联想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勇敢的民族性格,深入体会作者寓于黄河之中的爱国情感。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小组细读的活动,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上述诗句,合作鉴赏课文中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写景的句子,归纳游记文学作品的三要素“所至(游踪)、所见(风貌)、所感(感想)”,懂得作者赞颂黄河精神的同时,抒发了浓烈的爱国之情,在与作者进行情感共鸣的同时,形成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壶口瀑布》文本细读教学反思

纵览《壶口瀑布》文本细读教学过程,教师以朗读为手段,以学生的鉴赏感受为主线,运用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三种教学方法,开展高质量阅读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聚焦文本内容,深入品味游记文学作品之美,从而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壶口瀑布》一课教学重点是把握景物的特点,体会游记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是领会文本之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通过应用文本细读,能够引导学生解析课文,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控制好范读的频率,以免剥夺学生的朗读权利,导致其阅读兴趣降低。在文本细读活动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是教师的重点任务,所以,教师应当抓住关键语句,指导学生感知整体,避免其出现空发议论的感觉,由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被文本所吸引,被作者的思想打动。文本细读的主角是学生,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大胆设计阅读、鉴赏活动,让学生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精神”,品味游记文学作品之美,理解作者所感所思。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是以文本为中心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语境、语义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剖析文本内部组织结构的能力。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一文,以游记的形式记述了作者游览历程,全文用细腻精准的笔触来描绘景象,以直击心灵的方式来抒发情感,文本中无不体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文本细读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重点解读《壶口瀑布》中令作者敬佩的黄河景象,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热情,也激发其对民族、国家的热爱,在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同时,让爱国主义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壶口瀑布游记瀑布
壶口瀑布:大自然的壮美画卷
壶口瀑布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壶口瀑布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瀑布
超市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