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ar量表风险评估对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2022-11-07 02:45王婷婷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血栓下肢量表

王婷婷

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肢体矫形一病区 (天津 300210)

胫骨骨折多见于严重性创伤,由于胫骨前方较单薄,患者受伤后一般存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和血流供应不足的现象,从而易引发静脉血栓的形成[1]。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多用于软组织受损严重的开放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其稳定性较好,可以保护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2]。Autar量表主要用于预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由于其适应范围较广,已逐步被临床应用。本研究通过探讨Autar量表风险评估对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胫骨骨折的术后护理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均为新鲜开放性骨折;均具有明确外伤史;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内外踝骨折、关节脱位患者;小腿损伤或者合并严重复合性损伤者;合并严重血管系统损伤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所有患者均行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Autar量表风险评估模式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5例;年龄19~65岁,平均(32.69±7.92)岁;患肢:左侧骨折20例,右侧骨折18例;骨折部位:上段10例,中段17例,下段11例。研究组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18~66岁,平均(32.77±7.71)岁;患肢:左侧骨折22例,右侧骨折20例;骨折部位:上段12例,中段18例,下段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下肢静脉血栓护理。观察组则采用Autar量表风险评估模式进行护理。Autar量表分别从年龄、体质量指数、创伤、特殊风险、活动能力、外科干预、高风险7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不小于15分为高风危险,总分为11~14分为中度危险,总分不大于10分为低度危险。在患者入院1天内,采用Autar量表评价其静脉血栓风险,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告知患者术后应多行直立体站位以减少静脉回流,卧床时应频繁变换体位,注意保暖,同时告知患者应多喝水,以保证患者排便顺畅,血容量充足。低度危险组:患者穿戴大小合适的弹力袜,进行抬高患肢训练,同时应进行健肢伸曲膝、踝、足等主动活动以及辅助抬腿、按摩等被动活动。告知患者进行咳嗽和深呼吸训练,并尽可能早的进行下床活动。中度危险组:在低度危险组的基础上增加物理方法护理,具体为:术后采用气压泵治疗仪对患者患侧下肢神经、淋巴组织、血管进行挤压、按摩,从而加速组织渗出液的吸收,缓解下肢血管内血流阻塞情况的发生,进而防止下肢血栓的形成。治疗频率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日1~2次,每次1个小时。高危险组:由于高危险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较大,因此除了进行前面两组的护理措施外,还应该适当增加中医疗法或者抗凝药物治疗,伊诺肝素钠皮下注射,还可以采用中药贴敷冲和膏等以缓解患肢血液的高凝状态,或者给予口服利伐他班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

术后身体功能恢复锻炼:短期内采取股四头肌锻炼肢功能,通过舒缩活动防止血栓。(1)坐姿锻炼干预:坐于椅子,腰背挺直,双脚前掌抬高约15 cm,嘱患者吸气,抬脚跟,再嘱咐患者慢慢呼气,使脚尽量下压,直至感觉小腿被伸展。联系15次为 1组,每天锻炼2组。(2)站姿锻炼干预:直立,小腿收紧,练习踮脚运动,每组锻炼15次,每天锻炼2组。(3)仰卧锻炼干预,15次为1组,2组/d。

1.3 观察指标(1)术后3天,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平均血流、下肢肿胀、下肢变色以及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分析研究组不同分级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判定标准[3]:术后下肢出现疼痛、静脉曲张或者肿胀,肿胀程度与健肢小腿髌骨下缘10cm处的周径差不小于1cm;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存在静脉管腔无法压闭现象,腔内无回声,加压后也无血流回流信号。(2)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1个月进行LySholm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如年龄构成等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性别组成、静脉血栓发生率等以例数或者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ɑ=0.05。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平均血流量升高,下肢肿胀、下肢变色、静脉血栓发生率均降低(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

2.2 研究组不同分级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低度危险组无患者发生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0/31),中度危险组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9%(1/7),高度危险组有1 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0%(1/4),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均高于低度危险组(χ2=4.548、7.978,P=0.033、0.005),但中度危险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与高度危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658)。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干预前,研究组膝关节功能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风险锻炼1个月后,两组疼痛、屈曲能力、肿胀、行走能力等膝关节分值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 05)。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s)

项目 疼痛 行走能力 屈曲能力 肿胀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 19.59±0.62 25.35±0.65 22.53±0.46 28.57±0.42 12.84±1.22 18.59±1.33 7.41±0.62 9.83±0.63对照组 19.60±0.63 21.37±0.66 22.55±0.43 25.18±0.43 12.85±1.19 15.46±1.31 7.39±0.58 8.29±0.61 T值 0.072 6.685 0.200 35.646 0.860 10.587 0.526 11.084 P值 0.943 0.000 0.842 0.000 0.392 0.000 0.600 0.000

3 讨 论

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于下肢,是指血流在静脉腔内非正常凝结并形成血块,阻碍了血液循环,从而造成静脉回流障碍,进而引发患处肿胀、继发静脉曲张等[4]。下肢静脉血栓若不能够及时被治疗,易进展为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者将引发残疾或者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对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Autar量表是在国际上被公认的静脉血栓预测工具,其可以对静脉血栓风险患者进行分级,相较于传统的医护人员凭借自身经验进行危险程度的判定具有明显的优势[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平均血流量升高,下肢肿胀、下肢变色、静脉血栓发生率均降低,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均高于低度危险组,说明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很有必要,采用Autar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抑制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在术前对胫骨骨折患者进行危险程度的分级,护理人员可以依据分级全面了解其状况,并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了护理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从而降低了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6]。程婧等[7]的研究采用Autar量表对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显示术后24内,静脉血栓发生率最高,提示医护人员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静脉血栓的发生。Autar量表构建了不同危险等级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使每一位患者得到了相匹配的护理干预,一方面节省了医疗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护理措施针对性的加强,患者恢复进程也加快,更好的促进了血液循环的改善[8-10]。另外,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操作不需要损伤骨膜,对骨折端的延长或者加压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促进骨骼愈合,减少静脉血栓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但本研究中,中度危险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与高度危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得到更精准的结果。

综上所述,胫骨骨折患者在行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前进行Autar量表风险评估,可以根据分级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了血液循环,降低了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血栓下肢量表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