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灿 何 伟 申 倩 杨慧仪 王彩仁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120)
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对公众的健康及安全可能造成重大伤害的,包括传染病疫情、自然灾害、职业中毒在内的,影响严重的公共事件。“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肺炎是一种新型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等特点,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不同程度的公众心理恐慌[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进入常态化的防控阶段,护理人员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3]。而护理实习生是一类特殊群体,是护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是护理专业教学再认识的重要环节[4]。因此,本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情况和职业认同感进行调查,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影响,了解在教学中需增加有关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为今后的护理教学和对医院的实习带教提供信息与指导。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学校和医院为单位进行整体抽样调查,随机选取湖南省高校正在实习或者已完成临床实习的护理学生450人为调查对象,男性31人,女性419人;年龄19~31岁,平均年龄(22.10±1.83)岁;独生子女101人,非独生子女349人;学生干部176人,非学生干部274人;高考第一志愿选护理的305人,非第一志愿的145人;大专学历150人,本科学历150人,硕士学历150人;家中从事医护工作的119人,家中无从事医护工作的331人。
1.2 纳入标准 (1)在医院实习时间≥6个月;(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工具 (1)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生的基本情况、护生对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情况、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增加的教学内容;(2)护士职业认同量表(The nurse 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NPIQ)[5],包括认知评价(9个条目)、社会支持(6个条目)、社交技能(6个条目)、挫折应对(6个条目)和自我反思(3个条目)5个维度,共3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别计1~5分,总分为15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的职业认同及相应的维度水平越高。30~60分为低水平,61~90分为偏低水平,91~120分为中等水平,121~150分为高水平。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结构效度。
1.3.2 调查方法 调查员由专业人员承担,调查前进行培训,并且进行预调查。问卷应用统一的调查方法和指导语,说明调查的内容和目的,由2名研究者发放并回收,不记名调查,独立完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为100%(450/450)。
2.1 护理专业学生对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67.11%(302/450)的护理专业学生从网络上获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关消息;98.22%(442/450)的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可能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89.33%(402/450)的护理专业学生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很强;73.33%(330/450)的护理专业学生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85.78%(386/450)的护理专业学生知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乏力和干咳等;75.56%(340/450)的护理专业学生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过呼吸和接触传播;88.44%(398/450)的护理专业学生知道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14 d;仅61.56%(277/450)的护理专业学生知道56 ℃高温和75%的酒精能杀灭该病毒;绝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对人类来说是自然性灾害与社会学灾害;89.33%(402/450)的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害是世界性的;74.44%(335/450)的护理专业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感到紧张;75.11%(338/450)的护理专业学生认为目前的治疗措施有一定的效果。
2.2 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情况比较 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生在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卫生事件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治疗效果、态度和常用消毒剂的认识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的社会影响是国际性的问题上,文化程度越高的护生对其认知越清晰;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也更加肯定目前的治疗措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定的效果;适度的紧张焦虑是积极应对疫情的前提,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态度也更加积极,同时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用的消毒剂也更加了解。见表1。
表1 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理专业学生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情况 (人)
2.3 护理专业学生提出教学中需增加的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 护理专业学生认为,自我防护意识和急救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需增加的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见表2。
表2 450名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教学中需增加的应对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
2.4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得分及不同文化程度护生职业认同感比较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条目总平均分处于中度水平。各条目均分比较中,职业社交技巧维度和职业挫折应对维度条目均分最高,其次为职业认知评价维度,最低得分维度为职业自我反思。见表3。文化程度为大专的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条目均分高于本科和硕士的护理专业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总体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分)
表4 不同文化程度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条目均分比较 分)
3.1 公共卫生事件传播期间护理专业学生的认知情况 在传染病流行时期,及时、有效的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能够降低疫情的传播,减轻公众的恐慌心理,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有效的基础[6]。本次调查发现,护理专业学生对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情况较好,这可能与国家和医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有关,包括疾病传播、个人防护、严格消毒等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等。本研究中发现文化程度与认知水平存在着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其认知水平也越高。这提示教师应结合人群的特点,对文化程度低的护理专业学生加强认知教育。
3.2 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期间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护理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是积累社会经验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了解护理临床工作,决定以后是否从事护理工作的关键[7]。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但由于该病致病因素未知、传播途径多样、特效药物缺乏,当发现阳性病例时,还是会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慌。各个医院的护理实习生的这种心理表现得更加强烈,因此引导护理实习生调整好情绪,增加护理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是为医院培养高素质护士的要求。本次调查发现,护理专业学生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职业认同感较高,说明这次疫情唤醒了护理专业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另外,他们的前辈们或者带教老师逆行而上,以柔弱的身躯坚守在最前线,深深地唤醒了护理专业学生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情怀。本次调查也发现,文化程度为大专的护理专业学生其职业认同感要高于本科和硕士,这可能与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理专业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因此,加强高学历护理人才的职业价值教育也尤为重要。
3.3 教学改革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目前,护理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对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学习,传染病护理作为考查科目往往不是护理课程关注的重点。传染病是一种可以短时间导致许多人发病的一类疾病,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会导致大面积的传播与流行,引起社会恐慌,造成人们日常生活混乱[8]。因此对,进行教学改革,整合或者增加传染病的教学内容十分必要,例如增加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公共卫生知识、流行病学知识、职业素养等的学习。护生学习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有利于其积极应对、自我保护,也为未来护理队伍职业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需要医护人员持续性地维持疫情防控工作,具备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和高水平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往往是抵御疫情的一道“坚实屏障”。无论是医院还是学校,都应该加强对护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培养,重视传染病知识的学习,培养护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使他们在疫情面前增加职业认同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且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