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旭锦 许涌 肖怡聪 朱红娜
1955年-1978年,郑州积极响应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把继承、革新与表现现实生活作为历史使命,在戏曲现代戏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改进,创作排演了现代戏《山鹰》《在两条战线上》等一批原创剧目;移植、改进了《红灯记》《龙江颂》《红灯照》等一批移植剧目,引起全国观众的高度关注。
1955年,郑州市曲剧团演出现代戏《下乡》《赶脚》。该剧在全国首届职工业余汇演中获创作奖。1958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将郑州市曲剧团演出的现代戏《赶脚》拍摄为戏曲艺术片。1959 年,郑州市曲剧团赴京演出曲剧现代戏《赶脚》。1963 年6 月,郑州市豫剧团原创、排演现代戏《在两条战线上》。1964 年6 月至7 月,在河南省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郑州市豫剧团演出原创的反映工业战线思想斗争的现代戏《在两条战线上》。1970年7月,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演出现代戏《智取威虎山》。1971年6月,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演出现代戏《红灯记》,获得全省文艺界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1972年,郑州市豫剧团排演移植自锡剧的同名的反映舟山岛渔民斗争故事的现代戏《海霞》,获得群众好评。1972 年5月,郑州市豫剧团在花园口公社移植排练《龙江颂》。《龙江颂》被中央电视台以化装表演唱的形式首例录制。1973年,郑州市曲剧团河南省戏曲创作剧目调演中演出现代戏《山鹰》。
1973 年12 月,郑州市豫剧团演出的现代戏《龙江颂》音乐唱腔主旋律乐谱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年元旦、春节期间,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演出现代戏《杜鹃山》。1975 年4月至5月,在河南省戏曲创作剧目调演中,郑州市曲剧团演出现代戏《山鹰》。1975年3月,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部分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上,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率领郑州市豫剧团,以及王希玲、虎美玲、任安华、华翰磊等主要演员赴京演出《红灯记》“说家史”和“刑场”。1975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各省地方戏学习移植“革命样板戏”调演,郑州市豫剧团及王希玲、虎美玲、任安华、华翰磊等主要演员参与演出了《红灯记》第5 和第8 场。1976 年,郑州市豫剧团排演的现代戏《红灯记》音乐唱腔主旋律乐谱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8月,郑州市豫剧团排演现代戏豫剧《大河奔流》。
(一)原创剧目
1、曲剧《山鹰》和豫剧《山鹰》:1973 年,郑州市曲剧团创作演出了曲剧《山鹰》。编剧为郑州的著名剧作家孟华,作曲是著名曲剧音乐家潘永长。婉转优美的唱腔,细腻如画的唱词,使曲剧《山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连续演出420 余场,依然观者如潮,被全国近百家剧团移植搬演,剧中女主角高黎的唱段“我把青春献青山”,一时风靡全国,在祖国大河上下、大江南北的绿水青山间奏响城市青年“奉献青春、服务人民”的昂扬旋律。同时期,郑州市豫剧团也根据曲剧《山鹰》,移植、排演了豫剧《山鹰》。
2、曲剧电影《下乡与赶脚》:1958 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以郑州市曲剧团演出的自创曲剧现代小戏《下乡》《赶脚》,拍摄了戏曲艺术片《下乡与赶脚》(黑白片)。该片是河南省最早搬上银幕的现代题材戏曲剧目。拍摄单位为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演出单位为郑州市曲剧团,电影导演为徐韬,戏曲导演为赵焕章,音乐设计王培英,主要演员有万宝珠、刘兰玉、耿更辰。
3、豫剧《在两条战线上》:1964 年,郑州市豫剧团自行创作排演的现代戏《在两条战线上》参加了河南省现代戏调演,至1966年此剧累计演出400余场,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现代戏剧目。编剧为张旭(即张北辰,时任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兼副市长)、张景恒、王瑞塘、熊安良创作,导演为梁士英、曾未之,音乐设计为周律,舞美设计为张铁英、李智等。
(二)移植剧目
1、豫剧《红灯记》: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演出。移植自京剧本。导演:梁士英;音乐编曲:张北方、周律;舞美:李清芳。
2、豫剧《红灯照》: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演出。移植自京剧本。导演:梁士英;音乐设计:周律、朱金键、东亮、胜列;舞美:李清芳。
3、豫剧《白莲花》: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演出。根据电影《白莲花》改编。剧本改编:李木生、刘巧珠;导演:梁士英;音乐设计:周律、傅立、孙东亮;舞美:李清芳。
4、豫剧《龙江颂》: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演出。移植自样板戏。导演:梁士英;音乐编曲:张北方、周律;舞美设计:李清芳。主演:王希玲、郭应先等。
5、豫剧《大河奔流》: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演出。根据电影《大河奔流》改编。剧本改编:李木生;导演:梁士英、佟守泽;音乐:周律、朱金键、赵抱衡、刘盘亭;舞美:李清芳。
(一)王希玲:女,山东滕县人,豫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郑州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剧协理事。1980 年10 月,拜豫剧大师常香玉为师。她的戏路较宽,前期主攻青衣、花旦,后期主攻小生、老旦。在现代戏中,她饰演豫剧《红灯记》中的“李铁梅”、《龙江颂》中的“江水英”、《柳河湾》中的“郭大脚”、《红珊瑚》中的“珊妹”、《大河奔流》中的“李麦”、《白莲花》中的“白莲花”、《红灯照》中的“林黑娘”等角色,在戏曲电影《我爱我爹》中饰演“周金妹”,情真感人,唱作俱佳,深受观众喜爱。1986 年获河南省首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1986 年获四省十四市广播大赛一等奖;1988 年获首届“香玉杯艺术奖”;1988 年获全国“通美杯”盒式磁带现场决赛金奖;1990 年获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特别奖;1991 年获全国“梨园杯”豫剧广播大赛金奖;1992 年获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一等奖;1992 年获中国戏曲“金三角”大赛优秀表演奖;1992 年她领衔主演的《风流才子》获“河南省十年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1993 年获中国戏剧政府最高奖“文华奖”表演奖。她主演的戏曲电影《我爱我爹》获第6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第8 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二)孟华:男,原名孟庆华,河南省邓州市人。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曾任郑州市戏剧研究室主任,荣获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1973年,创作的戏曲现代戏《山鹰》,在郑州连演420 多场,轰动全国,来自全国23 个省市的数百家剧团移植、改编。1982年,创作的话剧《劳资科长》获得1982—1983 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后改为曹禺戏剧奖),河南省政府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1985 年,他编了豫剧《半个娘娘》。1985 年,他编的《情断状元楼》由郑州市豫剧团演出。1992 年,他编的《春秋出个姜小白》,由郑州市豫剧团演出,获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优秀演出奖;1994 年,他编的《生儿子大奖赛》,由郑州市豫剧团演出,获全国人口文化奖金爵奖、中央电视台首届CCTV 杯戏曲片一等奖。2000 年,他编的《榆树古宅》,由郑州市曲剧团演出,获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剧目金奖。2002 年,他编的《新版白蛇传》,由郑州市豫剧团演出,获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剧目一等奖。2010 年5 月,他编的《老子》,由河南省越调剧团演出,获得第13 届“文华奖”文华大奖。
(三)梁士英:男,原籍洛阳西关,1926 年7 月生,1938 年开始从事戏曲活动,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导演。曾任郑州市京剧团副团长,郑州市豫剧团副团长兼艺委会主任,郑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导演部主任。他1938 年入科学习京剧,1945 年正式拜师姜鑫萍,学习文武小生,并参与整理剧本、排戏。1947年在萍乡矿务局业余京剧团任教。1949年6月萍乡解放,随解放大军慰问演出,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二十一兵团政治部京剧团演员、导演。1956 年5 月,随团集体转业至中央交通部京剧团,任演员、导演,其间经常到专业剧院观摩导演名家欧阳予倩、阿甲、李紫贵等排戏,屡受指点,获益匪浅。1958 年5 月,随团集体下放至郑州市京剧团,任副团长兼演员、导演。1964年调至郑州市豫剧团,先后兼导演、艺委会主任、业务副团长至1984 年;1985 年调至郑州市文化艺术中心,任导演部主任。1992年离休。他一生导演了豫剧、京剧、越调、曲剧等多个剧种的100多出戏,如自创现代戏《柳河湾》《大河奔流》《焦裕禄》《鸳鸯湖》《在两条战线上》《天上人间》等;加工移植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杜鹃山》《红灯照》《刘三姐》《白莲花》《山乡风云》《节振国》等;整理传统剧《花木兰》《大祭桩》《三上轿》《杨门女将》《宝莲灯》《潘杨颂》等;新编历史剧《陆逊拜帅》《胆剑篇》《金殿拒婚》《则天女皇》《红娘子》《于谦》等;新编古装剧《巧配鸳鸯》《鸳鸯戏水》《假婿成龙》《胭脂》《屠夫状元》《五女拜寿》《大脚夫人》《包公碑》等。其中,《巧配鸳鸯》《鸳鸯戏水》分别被湖北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摄制成戏曲故事片,他亲任制片和舞台导演。《龙江颂》被中央电视台以化装表演唱的形式首例录制,《柳河湾》被上海美术画报社摄制成连环画在全国发行。他导演的京剧《虹桥赠珠》《智取威虎山》在1959 年、1960 年参加河南省戏曲会演,被评为优秀剧目。
(四)周律:男,郑州中牟县人,原名周振业。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郑州音乐协会理事,曾任郑州市豫剧团艺委会主任兼音乐设计。他11岁开始参加农村春节例行举办的河南梆子、越调、曲子的业余演出活动,后进入大华艺高进修音乐,1948年考入河南艺师继续进修。1949年,毕业分配到中牟县文化馆工作,后从事文工团干事、学校教师工作。1955年,进入郑州市豫剧团从事豫剧音乐设计工作。先后谱写大小剧目数十个,主要作品有:豫剧现代戏《红灯记》(与张北方合作)、豫剧现代戏《龙江颂》(与张北方合作),豫剧传统戏《胭脂》《十一郎》《五女拜寿》《假婿乘龙》等。其中,现代戏《龙江颂》音乐唱腔主旋律乐谱于1973年12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代戏《红灯记》唱腔选于1975年8月由中央人民唱片社灌制唱片。
(一)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
郑州戏曲现代戏,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围绕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贯彻落实戏曲改革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方针,创编了一批以曲剧电影《下乡与赶脚》、曲剧《山鹰》、豫剧《在两条战线上》为代表的反映时代热点、群众生活的现代戏,移植了一批以豫剧《红灯记》《龙江颂》《红灯照》等为代表的现代戏,受到群众的欢迎与喜爱。
(二)注重戏曲艺术“一棵菜”精神
戏曲艺术“一棵菜”精神简要说,就是追求一出戏整体效果的完美。“一棵菜”精神在此时期郑州戏曲现代戏创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借助样板戏推广的契机,积极向京剧艺术学习,汲取丰富的戏曲艺术营养。在20 世纪70 年代郑州市豫剧团移植“样板戏”的过程中,就强调戏曲艺术“一棵菜”精神。如,1971 年,郑州市豫剧团移植《红灯记》时,京剧演员出身的郑州市豫剧团导演梁士英就亲赴北京,向中国京剧院《红灯记》的执行导演、饰演“鸠山”的著名京剧演员袁世海求经,并得到袁世海的亲身指导。通过学习、移植京剧“样板戏”,郑州市的戏曲现代戏创作借鉴话剧舞台美术形式,用西洋绘画的写实布景、道具、服装,改变了传统戏重写意、象征的假定性特征。文化和旅游部于1975 年两次选调郑州市豫剧团的《红灯记》进京演出;郑州市曲剧团同时期移植的样板戏《杜鹃山》也深受观众喜爱,海连池出演“雷刚”脍炙人口,成为海派艺术铜锤花脸行当的经典形象。学习、移植京剧“样板戏”,使得郑州市各相关剧团,无论在戏曲表演,还是在音乐设计、导演、戏曲演奏、舞台美术等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为以后的戏曲现代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集聚戏曲艺术各门类名家、巧匠,助力郑州市戏曲现代戏的艺术创作。1973年,郑州市曲剧团创作曲剧《山鹰》时,就集聚了编剧孟华、曲剧音乐家潘永长、导演耿庚辰,演员张新芳、高桂枝等戏曲名家。1975年,文化和旅游部选调各省地方戏移植的“革命样板戏”进京演出,郑州市豫剧团邀请了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率领王希玲、虎美玲、任安华等青年演员等进京演出《红灯记》。特别是在排演《红灯记》时,专门选调形象、气质、嗓音条件都符合角色特点的音乐工作者任安华出演男主角“李玉和”,任安华因此剧的成功由音乐工作者改行当了豫剧演员,补强了郑州市豫剧团现代戏创作的“短板”。常香玉大师在豫剧《柳河湾》《大河奔流》等现代戏中多次与郑州市豫剧团合作,也是因为这一时期的郑州市豫剧团演员人才汇聚、行当齐全,青衣、花旦有王希玲、虎美玲、郭应先、刘伯玲,老旦有老演员华翰蕾,小生有任安华、张峰玉、赵小毛(后改丑行),导演有梁士英,音乐设计有周律,舞美设计有李清芳等。三是在移植“样板戏”过程中不生硬照搬,而是结合地方戏曲和地方戏曲艺术人才特点有所创新。如郑州市豫剧团在移植《红灯记》时,在音乐唱腔根据豫剧唱腔的特点,组织河南省戏校的知名专家张北方等参与豫剧《红灯记》的音乐设计,和郑州市豫剧团的周律一起,设计出可以媲美京剧《红灯记》又有地方戏特点的优美唱腔,赢得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戏曲业内人士的好评。1975年8月,豫剧现代戏《红灯记》唱腔选由中央人民唱片社灌制唱片,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中央电视台录像,向全国播出、播放。同年12 月,豫剧《红灯记》核心唱段,由中央人民音乐出版社《群众文艺节目选》出版。郑州市豫剧团根据京剧《龙江颂》移植改编豫剧《龙江颂》,与豫剧《红灯记》的移植改编过程如出一辙,获得人民群众的喜爱。1976年3月,郑州市豫剧团王希玲等演出的现代戏《龙江颂》选段,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向全国播放,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由此,郑州市豫剧团因戏曲现代戏《红灯记》和《龙江颂》在全国声誉日隆。
(三)探索戏曲现代戏的“生活化”模式
戏曲现代戏,就是用传统的艺术形式,演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另一种“推陈出新”。因此,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剧中人物的具体思想性格和具体的规定情景出发,根据传统戏曲技巧的表现原则概括和提炼现实生活,创造源于但又不同于传统戏曲,并能为观众认知并接受的戏曲现代新程式,成为戏曲现代戏成功与否的关键和急所。作为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拍摄成电影的戏曲现代戏,曲剧电影《下乡和赶脚》就作了较好的尝试。在河南曲剧电影《下乡和赶脚》中,主持人画外音的介绍,有艺术原生态的记录的意味;唱腔采用本嗓来演唱,有着质朴自然、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的风格;表演比较注意运用舞蹈动作,表现现实的生活内容,《赶脚》中的耍伞、赶驴、骑驴,《下乡》中的推车、拉车,以生动描摹现实生活本真风貌的舞蹈动作,将源于现实生活的生活真实,做了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艺术表达,使得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融合,相映成趣,丰富了戏曲现代戏的表演新程式,把戏曲现代戏的“生活化”推向一个新的层面,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1955 年-1978 年,郑州市的戏曲现代戏创作积极响应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把继承、革新与表现现实生活作为历史使命,在创作中通过对中国戏曲“一棵菜”精神的不懈坚守,根据现实生活、现实人物、现实场景、现实精神的原真风貌,结合戏曲艺术的本质规律,在戏曲现代戏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改进,形成了郑州市戏曲现代戏“移植为主,原创为辅”的繁荣期,为改革开放后郑州原创的戏曲现代戏精品力作的喷涌而出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