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亮 孙天宇
演员掌握节奏的模式会随着艺术种类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要求。演出过程当中除了音乐本身具有节奏的固有属性外,表演者表现出的肢体语言也蕴藏着一定有规律或无规律的节奏形式,从而在视觉和听觉上满足观众。行动是戏剧表演艺术的核心,演员在舞台上的行动应该是有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节奏既规定着演员在行动中所需要把控的时间,也包括了单人表演、对手戏之间相互配合的进程,认识节奏、掌控节奏是演员二度创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提到戏剧节奏,一般是指戏剧中情节推进与发展的速度。戏剧节奏不仅与整部戏剧“故事线”的联系密不可分,也与规定情境中的矛盾冲突以及揭示和引发出的主题思想紧密相连。同时,后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前者。目前,世界上关于戏剧节奏的划分标准可谓众说纷纭,因而关于戏剧节奏的定义也是十分不同的。关于戏剧节奏的分类可以说是言人人殊,普遍来说,可以把戏剧节奏分为三类:戏剧的情绪情感节奏、时间节奏、空间节奏。
1.情绪情感节奏:演员要在剧本的规定情境内准确地对角色的情绪情感节奏进行把控,将自己置身于角色视角,像剧本中的人一样感受并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使整部戏剧中角色的情感自然而流畅的释出,从而确保整体戏剧节奏的准确性。剧本中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的转变与解决等也会影响情绪节奏的变化。《老式喜剧》中,相遇之初“剑拔弩张”的瓦西里耶夫娜与尼古拉耶维其在对方愈加深入地了解过后,相处方式不再是最初的“含沙射影”。在这样的剧本规定情境中,演员就一定要把握好角色的情感节奏,做符合角色的反应与变化。
2.时间节奏:戏剧的时间节奏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指整场戏剧从开头到结尾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过长或是过短都会导致观众观感产生变化,观众的观剧情绪也会影响演员的表演状态。其二是指剧本规定情境中所涉及的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剧本中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举例来说,角色年龄变化下时代背景是否有跨度、时间是否有跨度,这都是演员在排练过程中要反复推敲与琢磨的事。准确的处理与把控时间节奏可以帮助演员增加信念感,更准确地塑造人物。
3.空间节奏:戏剧空间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似乎成为演员甚至是导演常常忽略的问题。但戏剧的空间节奏往往不容忽视。《哈姆雷特》的舞台上所打造的辉煌隆重的氛围离不开丰富且变幻多样、对比强烈的戏剧空间的展示;《老式喜剧》中诙谐的氛围与人物的转变也离不开空间节奏的变化与依托。同时,导演更要有空间节奏的意识,在戏剧舞台上把握好空间节奏,创造出优秀的戏剧作品。
1.演出情节进程的把控手段:戏剧表演在舞台呈现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何种戏剧结构都需要通过一场或几场的情节推进剧情发展,从开头到矛盾冲突出现到解决矛盾再到结尾,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都需要节奏把控到位。演员是文学作品舞台形式的呈现者,适当的节奏才不会让剧情的推进显得突兀。如戏剧开头和结尾的节奏会相对缓慢,开头需要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且演员进入表演状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结尾是矛盾冲突解决过后的尘埃落定,如果结尾仓促则容易丢失作品欣赏的美感,让故事相对自然地水到渠成结束更容易被接受。同时结尾能够留有更多情感传递的余地,也是导演二度创作发挥艺术构想的空间,所以开头和结尾的表演节奏会相对缓慢。同样,情节推向一出戏的高潮时,表演节奏也会加快,矛盾冲突激烈呈现是情感表达与宣泄的需要,是揭示社会本质的元素,自然而然的大部分戏剧作品在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刻表演节奏会变快,这是表演的需要,也是观众内心的激情被演员调动起来。话剧《雷雨》描绘的是八个主人公之间跨越三十年的爱恨情仇,剧情紧凑且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激烈。这就要求演员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要游刃有余地把控好节奏,完成整个戏剧舞台的呈现。
2.塑造角色形象的手段之一:演员的行动可以细分成两部分:内在情绪与外在行动,通过演员的表演可以衍生出情绪节奏、语言节奏、动作节奏等。内外节奏相辅相成,内外节奏的统一支撑起演员塑造完整角色形象这一任务。
(1)内在情绪节奏:演员在接触初阶训练过程中会训练情绪,最常见的情绪为喜怒哀乐惊恐悲,不同的情绪类型演员的表演节奏也会存在不同,首先是对剧本整体风格体裁的认识,其次是导演对演员情绪的要求。情绪是丰富饱满演员内心戏的基石,但如果节奏把控不到位会脱离规定情境陷入“表演情绪”的境况,情绪过满时,所有的行动附上情绪化标签,这样的表演方式是不可取的。把控情绪节奏不是否定演员不应该有情绪的存在,而是在表演中取得内外节奏的平衡点,在行动中展示演员内心的情绪挣扎。认识情绪节奏,是为了不让情绪的表演完全掩盖住演员的行动,观众需要的是“情到深处难自禁”的自然流露,表演既然是有逻辑有思想的艺术,那同样演员表演情绪也应是有逻辑的、有合理节奏的。所有艺术门类中的情感抒发固然重要,但在表演中是次要的,情绪是让演员进入状态、辅助外在行动呈现的手段,当然时刻不能忘记演员在舞台上的任务是根据剧本中的文学剧本形象在舞台上塑造出鲜活的人物。
(2)外在行动节奏:演员的外在行动包括语言和肢体动作两个方面。在规定情境之下,人物性格和年龄状态是决定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人物之间的关系地位。如经常塑造不同形象老太太的女演员苇青,在不同作品中都会留下让人深刻的印象,《红高粱》中封建迷信但内心不乏善良的四奎娘和《我不是药神》里患病渴望便宜进口药的老太太,二者在年龄状态上不会存在太大差距,但两个人物性格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完全不一样,所以四奎娘面对所有人苦口婆心的告诫和患病老太太恳求买到进口药的卑微,两个角色的语言节奏完全是不一样的。演员要考虑台词怎么说出来、为什么这样说出来,这是基于对人物性格和年龄状态的规定情境下所产生的,而语言节奏会贯穿演员思考台词的整个过程。
语言节奏主要靠演员的台词产生,而动作节奏的来源是舞台上角色的体态和行为举止,动作节奏强调一种对比性:需要突出人物个性和前后性格变化,尤其是在多幕剧和长篇影视中对比更为强烈。于是之先生在塑造话剧《龙须沟》中的“程疯子”一角时,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所有外形素材统统整合,经过长时间的处理与加工,反反复复地实验与推敲,在排演过程中对外部动作节奏进行精准的把控。比如“程疯子”在舞台呈现中微微翘起的兰花指,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缓慢挪步的姿态,要怎么在规定情境内把握好挪步的节奏与频率。
外在的行动节奏无疑需要演员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从外部入手反复地琢磨,依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对角色进行精雕细琢,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姿态动作达到精准的把控。
3.停顿——戏剧节奏的高境界:动与静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化的,表演中也一样,节奏既然是被表演者支配而运动的,也会存在节奏停止的时候,在表演中演员将表演节奏停止时刻被称为“停顿”。表演不是一气呵成的艺术,而是动静结合的,演员对于每一个动作设计需要有自己的考量,足够的量才能够丰富表演的层次感和真实感。“停顿”主要用于揭示角色思想和情感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潜台词意味以及调整演员表演状态等。停顿作为一种表演技巧,剧作家不会出现在剧本之中告诉演员什么地方需要停顿,更多的是要在理解潜台词和整个人物先后的情感逻辑顺序基础上才能正确地使用停顿。话剧《和天使在一起的二十分钟》中,农艺师赫木托夫的一段台词就运用了大量的“停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赫木托夫:在这个城市里住着我母亲……她一个人在这儿,我已经六年没见她……这整整六年……我……我一次也没有看望过她,一次也没有……一次也没有帮助过,什么也没有帮助过……六年来我一直准备这些钱寄给她。我把这些钱放在口袋里带在身上,使用它……可现在……现在她已经什么也不需要……这些钱也没用了……
赫木托夫这一段台词的处理需要反复地思考才能呈现出好的表演状态,这段台词句与句之间存在大量的停顿,这种停顿可以理解为人物内心在不断思考,要表演出两种状态:一是赫木托夫要给众人解释为什么自己留了一大笔钱,二是要表达自己在过去没对母亲及时帮助的愧疚。合理的“停顿”是丰富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当然,演员要把握好停顿的方式方法,过多或过少的停顿只会让观众怅然若失。
作为演员,适应角色、塑造角色是职责,磨炼自身演技才能更好地创造人物形象,演员到了一定阶段无法避免需要接触影视剧的拍摄,从戏剧表演到影视表演的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对节奏认识的必然性也是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节奏的共性,影视表演的原理和呈现是基于戏剧表演而产生的,广播电视、影视的本质是戏剧,影视经过拍摄制作手法最终将作品呈现在荧屏银幕前,观众是在荧屏银幕以外观看二维空间内的表演。
1.影视内表演节奏:镜头前表演和剧场不可重复一次性表演是两种表演方式重要的区分特征,影视使用镜头近距离拍摄演员,拍摄到的部位需要马上进入表演状态。影视内容的表演节奏主要受演员的表演节奏、镜头的运动速度、导演的场面调度等三个因素影响。拍摄阶段,演员需要根据镜头运动和导演调度进行对应的表演节奏,不同类型的运动镜头和运动镜头速度对影视表演节奏有重大程度的影响。影视《罗拉快跑》大量使用跟拍运动镜头的方式表现罗拉这一角色20分钟内找到金钱的焦虑,镜头快速运动使得演员表演节奏加快。台湾导演杨德昌的《一一》中有大量的长镜头,长镜头的出现也被认为是现代影视变革的美学手法之一,因为长镜头能够提升情绪感染力因此表演节奏会相对变缓,这种纪实主义风格的镜头性质也影响着表演节奏。
2.影视外表演节奏:荧屏银幕上的表演是经过剪辑手法呈现的,影视外表演节奏主要受剪辑手法的影响,这是由导演艺术造诣所抉择的。和戏剧一样,荧屏银幕上的表演节奏会受到音乐、观众心理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呈现出来,这意味着在镜头前的表演节奏要明确并且符合导演所想,后期经过剪辑、配上音效等手段达到影视内外节奏的一致,这也要求着演员时刻关注自己每一个镜头的表演节奏,人物形象需尽可能地和前后片段相衔接,避免穿帮的出现。
演员认识节奏是提高专业水平的必然过程,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与体验,对剧本人物有正确认识之后,摸索正确的表演方式,才能更好掌握好表演节奏,在不同的表演场合中也需要灵活应对,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是演员的使命,让表演艺术更富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