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巍伟
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创办了《红色中华》,直至1935年1月,先后出版264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每期4万余份,成为当时中央苏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以群众性、大众性、斗争性等原则为根本遵循,充分发挥党报舆论教育、引导、鼓动功能,在舆论动员、廉政报道、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办报特色,至今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为充分发挥《红色中华》的功能作用,全面深入地对中央苏区建设情况及成效进行客观报道,党和苏维埃政府结合实际进行了严谨丰富的栏目设置。
创办初期,《红色中华》设置了“社论”“要闻”“专电”“来件”“中央苏区消息”“临时中央政府文告”“苏维埃建设”等常规性栏目,随后根据发展需要和斗争需要进行灵活增减。如从第13期开始,为强化党内自我批评建设,增设“突击队”栏目,专门刊登批判稿。第46期开始,为强化舆论激励作用,增设“红版”栏目,专门刊登表扬稿。还有“铁锤”“铁棍”“无产阶级的铁锤”“问题与解答”“法令解释”“苏维埃法庭”等栏目,都是依据具体形势增设的专门性栏目,其中“问题与解答”是专门针对群众疑问进行解释的栏目,“法令解释”则是针对基层政府人员的政策疑问进行专项解答的栏目,“苏维埃法庭”是专门刊登判决书和决议案的栏目。另外,《红色中华》还会根据特定时期的舆论需要增设非常规栏目,如“反日战线”“社会之页”,前者就苏区内外的反日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后者则是全面客观地呈现苏区建设成效,展现苏区新风貌。此外,《红色中华》还开办了文艺副刊《赤焰》,集中刊登革命根据地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歌舞)活报等。
《红色中华》严谨丰富的栏目设置,刊发大量有关中央苏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政策文件、社论、消息,以及典型报道等,向全国受众传达苏区建设成效,以及党政方针政策,在充分满足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对国际国内局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情况、日军侵华行径、国民党黑暗一面等进行报道,全面践行了自身的社会功能。
《红色中华》为了进一步贴合普通群众的阅读诉求,坚持趣味化办刊原则,注重标题、内容、形式的群众话语建构,在扩大自身传播范围的同时,有效强化了受众黏性。
《红色中华》中相对严肃的报道通常采用精炼标题和篇幅,行文用语自然易懂,有效提高了文章内容在普通群众中的接受度。如1934年2月24日刊载的《宁化贸易局的贪污案》,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宁化贸易局局长贪污腐败的严重问题,行文采用直白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让受众能够快速接受核心信息,并产生强烈认同。还有《热闹!区主席的婚礼》《大梦沉沉的区苏主席》等,都是用或精炼、或幽默的标题内容,直接揭露相关问题,不仅提高了可读性,而且起到了警示作用。
《红色中华》还非常善于利用漫画进行个性表达,在形式创新之余拓宽了内容价值边界,充分满足了受众个性化阅读需求。如1933年5月2日刊载的《在无产阶级铁锤下的骷髅》,用简约风格的漫画描绘了一名红军战士拿着铁锤砸向一堆骷髅头,其上分别写有“腐化”“反动派别”“官僚主义”,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廉政建设的力度以及反腐反贪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红军战士敢于斗争、勇于亮剑的肯定与赞美。再有1933年3月3日副刊刊载的一整版多格漫画,以工农妇女反对封建压迫和参加革命战争为主题,全面号召广大工农妇女争取自身权益。1933年10月3日刊载的“这是不会有的!”“都想这样‘军备平等’!”的二格漫画,直接有力地表达了对二战中帝国主义强盗行径的强烈不满。
贴合群众的话语表达是《红色中华》维护受众关系、践行教育功能的根本依托,也是提高内容亲和力、感染力的核心路径,对当代党报及纸媒的内容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与群众进行内容生产、思想交流、价值传递等方面的互动,始终是党报维系党群关系的有效手段,而这一优秀传统也是第一代党报传承下来的,其中自然包括《红色中华》。
《红色中华》是群众运动的核心组织者,特别是1933年后,该报开始频繁刊载“本报号召”“本报提倡”,并赢得了社会层面的广泛响应。就其报道内容而言,党和政府强调从组织层面动员群众,首先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明确的议事日程,不断讨论交流、督促解决;其次要进行有效且广泛的群众动员;最后要以村集体和工厂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全面传达动员内容,让群众明白具体行动方针和要点。在此过程中,《红色中华》除了通过文章进行号召、提倡,还通过标语、口号、画报、小册子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在维系党群关系中夯实群众基础。
另外,《红色中华》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内容生产,积极发表工农通讯员、普通群众的来稿,正如其发刊词所讲:“要求阅读本报的同志们,将他对于苏维埃的意见与工作经验多多写来在本报发表,使本报成为苏维埃运动的指针。”从第5期到第137期中,《红色中华》累计刊发了150多篇群众批判性文章。1934年,《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打造了一支由400多名工农群众构成的通讯队伍,对整个苏区形成了全面覆盖,成为重要的发行力量,以及参与苏区各项建设的核心主体。例如,1934年,中央工农检查部经群众反映了解到中央印刷厂存在贪污问题,但经过多次检查都没有找到实质证据,对此,《红色中华》发动群众组织突击队通讯员展开调查,最终找到了贪污证据。
整体来讲,《红色中华》非常重视群众的参与性,包括横向的内容生产参与,以及纵向的社会事务参与,这也是为何其能够成为“群众爱护的报纸”的根本原因。
因当时中央苏区广大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基本不具备独立读报的能力,对此,《红色中华》积极组织读报活动,成立读报小组,通过公共阅读对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教育。《红色中华》的读报场所非常多样,包括俱乐部、列宁室、夜校、识字班、读报班等。集体读报是《红色中华》推行大众化阅读方针的重要路径,也是提高其影响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成为其独特的办报风格。
除了报社内部专门的读报组和读报班外,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主体,在《红色中华》公共阅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的参与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素养,而且能够促进其他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阅读,是进一步扩大报纸传播范围的二级传播者。如在集市期间,列宁小学的学生读报组就会到现场进行读报,帮助普通群众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夜晚的时候,则会到夜校组织相关读报活动。还有,中央苏区学校儿童俱乐部设有宣传队,每次有读报活动或晚会演讲之前,都会向学生集中讲解《红色中华》及其他报纸的要点内容,然后要求他们在演讲时将其传达给广大群众。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红色中华》的影响范围,而且寓教于乐,有助于提高群众接受度,成为影响群众思想观念的重要路径。正如李伯钊所讲:“《红色中华》《青年实话》一到,群众都一窝蜂围上来说:‘快念来听! 快念来听! ’”可见,《红色中华》的集体读报活动非常成功,充分表明了其内容贴合群众需求,同时也是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实现大众化阅读的核心路径。最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体读报开展的公共阅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能够有效提高工农群众、红军战士的文化素养,进而促进苏区民众思想和行为的正向转变。
《红色中华》作为党报革命先行者,无论是严谨丰富的栏目设置,还是贴合群众的话语表达,不管是多向深层的党群互动,还是集体读报的公共阅读,其根本内核都是在践行群众路线,或者说是以受众为本,而这也是舆论引导、社会教育等媒体功能得以生发的根本依托,为当代媒体提供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