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与发展思路探究

2022-11-07 22:09李华龙
新农民 2022年27期
关键词:苗圃幼苗农作物

李华龙

(辽宁省凌海市机关保障服务中心,辽宁 凌海 121200)

任何一个行业领域都需要技术创新,创新是行业技术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而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趋势。农业产业也同样如此,我国农业种植经济产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种植区分散化,种植户之间产业规模与栽培技术水平的差距较大,十分不利于农业产业繁荣发展。而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品具有投资回报期长,价格弹性较差的性质,若是因为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减产,会直接影响到种植户的切身经济利益,也容易打击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所以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稳步发展,深入探究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创新原则

1.1 以农作物的自然农业性状为基本技术依据

当今任何品种的农作物高产技术,都是从良种选苗、精细化田间管理,再到农作物采收的全过程环节中,通过无数的种植试验结果总结,充分考虑到农作物栽培的生态因素,从环境、水肥、养分土壤环境以及病虫害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栽培种植影响,最终分析得出一套适宜农作物种植性状的科学种植方法。如在单位栽培面积上需要合理规划,既要促使农作物种植形成规模区域,提高农作物种植种群的抗病害、抗倒伏能力;同时还要避免因种植间距过近,农作物争抢养分或者妨碍田间通风光照,导致农作物发育不良的问题。经过调整农作物栽培密度,达到种植区域最高产量化水平。

1.2 以农作物的优质培养定位为技术导向

农作物栽培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农作物产品流入经济市场。相比于以往粗放种植管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如今农业生产行业更注重于市场品质。这主要也是因为城市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农作物果蔬的口感、营养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所以如今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优化,必须要以市场需求导向为栽培技术的质量标准,如无公害栽培技术、改良口感品质的栽培技术,而是不仅仅限于提高产量单一方面的技术创新。如可以通过改善日照条件,促进农作物光合作用,在果实膨大期时加大灌溉量,使果实发育质量得到提升,进而引起口感与营养价值方面的改善效果。

1.3 以规模产业经济模式为转型发展路线

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生产经验,围绕农作物栽培的良种供应、配套机械设备、技术服务、质量认证等方面建立起完整规范化的业务链条,以区域种植、规模种植、产业化种植的形式作为最终发展方向。只有在统一规范化管理的生产模式下,农作物产品的栽培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才能够进一步通过完善改进,不断创新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因此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当引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及信息管理系统,使农作物栽培全过程信息可以直观获取,管理全过程可以灵活调节,将自然灾害、传染性病虫害带来的减产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2 良种育苗创新技术

2.1 良种挑选

栽培作物的种子品质,将直接决定了农作物后期的生长情况,所以良种选择是农作物栽培增产的主要内因。种植户获取良种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既有林地、果园的成熟季节,直接采摘获取具有母代植株优良形状的籽粒,采摘后应当充分筛选,剔除种子外表破损、霉变或发育畸形的不良个体,多数农作物选种都可以根据最佳遗传优势部位来选择合适的良种。如玉米作物是中部优势作物,所以选用全穗1/3长,中下部的果粒作为育种,比选择其他部位育种产量要高14%左右;而水稻是顶部优势作物,在稻穗顶部选取饱满充实的籽粒,比中部与底部产量分别高出13.2%与17.4%;而花生、扁豆、这类有结荚作物是中部优势作物,一颗豆荚中只选择中部饱满颗粒作为育种,比用左右两端的豆粒育种产量高10%左右。

二是在当地种子市场从供应商手中买进良种,在选种时应当挑选市场信誉良好、经营规模较大、资质齐全且具有售后服务保障的种子供应商。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不选择越代品种、低纯度品种的种子,因为这些种子产品在规模种植时,很容易因为混杂而导致品种退化,致使林地、果园出现大幅度减产问题。此外还需注意种子品质问题,通常情况下,同一批种子产品的合格标准为如下:种子纯度不低于97%、种子萌芽率不小于85%、种子含水量不低于13%。

2.2 苗圃规划

苗圃建设应当依照作物适宜的环境条件建设,合理化调整苗圃土壤条件、坡地条件、通风条件以及温度条件。通常苗圃布局应当东西方向排列,避免阳光从旁侧照射导致苗圃内种苗采光不良。苗圃内应当分为营养繁殖区与育种栽培区两部分,要具备种苗越冬储存条件,如砂壤土、干稻草、塑料布等设施应当齐全。

苗圃在地理位置选择上应当科学合理,地势不宜过于陡峭,通常坡度不高于5%,若平坦度不满足根系能力较弱的农作物生长需求,可以采取工程修坡的形式,将苗圃建设为多阶梯田的形式。且苗圃选址必须要满足水源获取便捷、交通通畅的条件,出于移栽成活率的考虑,苗圃建设场地一般不宜与规划建园地点距离过远。

在苗圃中应当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清晰划分出耕作区、辅助器材区与生活区三个独立功能区,在田畦与田畦之间,还要预留出便于田间管理的走道与排水灌溉的田沟。

3 精细化田间管理

3.1 整地

土壤环境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速率与生长质量,养分充足的土地能够满足农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使农作物呈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而养分较少的土地,蕴含的水分与养分比较少,不足以支持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枝叶与枝干发育不良,呈现出萎靡的生长趋势。整地是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手段,农户需要加大整地力度,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一些常年经过农户的翻耕,土质比较疏松,土壤中水分、养分与空气能够实现自然协调,共同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一些土地常年处于待用状态,土壤中的水分、养分不能与空气进行协调,在这样的土地资源上进行种植,很容易导致农作物的根系出现缺氧状态,造成根系死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农户需要加大土地的管理,多对土地进行翻耕,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的状态,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3.2 水肥管理

水分与肥料是农作物实现生长的重要前提条件,不同农作物对水分与肥料的要求不一样,同一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水分与肥料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农户需要认识到水分与肥料管理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加强水分与肥料管理。一方面,农户需要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考察,了解土地中的实际水分含量情况,同时,还需要了解对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在农作物生长前期进行灌溉充足的水分,在生长后期,减少水分的灌溉,提高农作物的自然抵御能力。另一方面,农户还需要加强肥料管理,当农作物的生长趋势不佳时,农户需要根据实际的生长需求施加一定比例的磷肥与氮肥,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3 移栽

移栽环节对农作物的生长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栽是否成功,决定着农作物幼苗后续的生长状况以及生长质量。当种子发育成幼苗时,经过一定时间需要将幼苗转移到大田当中去,此时幼苗的生长环境不足以支持幼苗的后续增长,将幼苗进行转移,是农作物种植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幼苗进行转移时,需要保证大田的中的水分与养分适宜幼苗的生长。因此,农户在移栽之前,需要每天对大田进行浇水,来保障大田的水分充足,除了需要进行浇水活动之外,农户还需要对大田施撒肥料,一般是施撒氮肥与磷肥,也可以施撒农家肥,来保障大田中的养分能够满足幼苗的生长条件。在移栽时,农户不需要将幼苗根系的土剔除掉,这样能够帮助幼苗适应大田环境。一般来说,幼苗的种植深度大约保持在3cm,每株幼苗的种植深浅要求一致。完成栽种之后,需要对将幼苗周围的土进行夯实,让幼苗能够向上生长,同时,还能提高幼苗的自然抵抗力,使其不受风力地侵蚀与影响。当完成移栽时,农户需要对幼苗进行浇水,保障幼苗的水分充足。

3.4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危害之一,病虫害的种类多样,不同病虫害在农作物上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一旦农作物出现斑点、异常颜色或者是大面积枯萎或者是死亡,农户需要提高警惕,考虑到病虫害的问题。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多种多样,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都是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的防治技术。如果农作物周围出现了一些小虫,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大部分小虫具有趋光性,农户可以在农作物周围安装防虫帐篷,这类帐篷的顶端在夜晚会发光,这个光具有杀虫的效果。当小虫飞到帐篷顶端时,会在杀虫光线的作用下,起到防虫效果。同时,农户还可以制作糖醋液,将糖和醋进行一定比例的调和,放置在土地避光处,一些小虫会在糖醋液的引导下,进入到容器中,然后出现死亡现象。当农作物的枝叶上出现一些颜色斑点时,农户可以采取化学防治。农户需要记录农作物的出现病虫害表现方式,然后寻求农作物售卖商的帮助,让售卖商推荐相关的产品。在说明书的引导下,将药物与水进行一定比例的勾兑,喷洒在农作物上,达到防治效果。

4 自动化产业技术在农作物栽培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1 自动喷灌技术

现如今,农作物栽培管理中的自动喷灌技术逐渐普及并在国内大规模应用。此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实现节水工作,保证在此环节农业发展不会受到干旱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作用下,农业用水占本国总体用水量的 80%,若仅依靠人力进行 种植难以实现农作物的合理栽培并在此环节水源会不断蒸发,被植物吸收,为保证农业经济效益,必须对自动喷灌技术给予重视,避免无节制、无计划、无目的的灌溉方式为农作物栽培管理带来影响。分析农作物生长习性,增加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农作物种植期间构建出完整的机械学习系统,增加对农作物栽培区域的土质、湿度、温度的了解,将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录入到系统内部,让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数据来调试运行设备,保证自动喷灌系统在运行期间可满足土地用水需求,符合农作物生长并控制耗水量,运用试验分析的方式来增加配套设备在此期间的应用,构建出合理的灌溉程序,以辅助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加强自动喷灌技术应用期间相关数据的记录,根据单次技术开展情况来找寻其在生长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利用红外检测、植物电信号、光谱反射等技术来辅助自动喷灌系统运行并在构建系统时增加远程监控设备的应用,保证远程传输系统,实现对田间的远程监控,通过计算机设备一键浇灌,以减少在此期间的安全事故产生,节省大部分人力、物力并保证热量蒸发的水汽能够重复利用,节约农业种植环节的成本损耗,以保证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4.2 高空喷药技术

增加高空喷药先进设备在农作物栽培管理环节的应用,减少农业种植期间的人力、物力、财力损耗。以无人机高空喷药为例,在此期间需制定农作物栽培管理前期准备计划,通过地块选择、药剂配备、机型及起降场选取、无人机作业设计的方式来辅助此管理工作开展。高空喷药技术在应用期间需加强对农田的勘察,掌握无人机的作业路线并将其最高飞行区域进行规划,保证工作执行区域地势平坦且无高压线、大型建筑等遮挡,避免在人员集中区域开展,以降低对周围群众的影响。合理配备药剂,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状况,按照比例配备相应的药剂,可适当选取碱性溶剂的应用,调节农田中的酸碱度,在药剂配备搅拌完毕后直接加入无人机药箱内,避免混入其他杂质并在工作结束后将其进行清理,减轻后续人员工作难度。同时在高空喷药防治期间常见的机型为单机,其可承载少量的药物并能降低在农作物管控期间的成本损耗,在确定好起降场(面积控制在200m*200m)位置后在农作物病虫害常见区域喷洒。另外需加强作业区域划分,规划出加水区、消防区、配药区等,增加对此环节的管理,避免在高空喷药运行期间出现问题。

4.3 苗圃恒温控制技术

随着农业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国内农作物种植技术也得到一定的创新,可利用苗圃恒温控制技术来辅助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作物不受季节、气候及温度的影响,在农田内营造出有利于其生长的环境,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例如:运用

温室大棚化种植的方式来实现恒温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各类农作物的产量,使其生长区间的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湿度及光照强度等都能得到控制,实现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构建出智能化、现代化、科技化的运行区间,以提高农作物生长状态,实现自动化产业技术在农作物栽培管理中完整应用。同时,可增加智能监控平台的构建,让管理人员能够远程检测农作物的生长状态。通过自动化检测方式来调节温控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网系统、加湿系统等多个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实现栽培装置的合理应用,保证在此期间,供水系统、排风系统等都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要求,降低温度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发挥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光电技术的辅助作用,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农作物的基本产量,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满足当下农贸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以提高农作物产品质量与产品的创新栽培管理技术,必须要以农作物的自然生长形状规律为栽培技术的理论依据,应用精细化管理、环境因素调节以及自动化辅助生产的技术手段,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病害防治之间的各个栽培环境,都应当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产优产的栽培效果。

猜你喜欢
苗圃幼苗农作物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希望
苗圃的司机老爸
车顶苗圃
苗圃
趣味象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