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怡,黄国清
(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当前,我国各地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多数是以前的中等农业学校和一些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等成人教育院校升级转型而来,隶属于当地农业农村局,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积极面向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如北京职业农业学院重点建设都市园艺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等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了都市型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一方面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具备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农业院校的生源基本以农村学生为主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在办学理念上以面向农业农村为基本遵循,致力于培养富有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涉农人才,在专业和产业上都与农村具有天然联系,专业建设受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凭借天然背景和优势推动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党和政府重大工作内容之一,落实了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展开一系列振兴乡村行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就指出,当前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好“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而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农业职业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政策,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下达了有关推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通知,实行“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大大推动了顺应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展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则强调了要加强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技术技能人才储备。
乡村振兴始终坚持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致力于推动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当前国内外众多职业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已展开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一套得天独厚的经验雏形。国外首先以立法保障农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日本的《产业教育振兴法》,美国的《史密斯—休斯法案》都强调教育经费的支持;另外,还逐步完善以农为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从中等农业学校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农业大学等。国内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探索了贫困村户“职教扶智+产业帮扶”的新模式,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甘肃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基地”等基地优势,开展农业科技等知识和技术培训,大大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外,推动建立“校农合作”模式,加强农业职校和农企、农场、农协以及农户的合作,并进行校地共建等将学校新兴农业管理经验应用到田野间,建立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等,共育农科人才。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科技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经营主体文化素质亟待提升,城乡二元差距较大。因此尽管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作出重大贡献,“跳农门”思想持续蔓延于众多师生和家长群体间,甚至农民群体自身也缺乏“学农”“爱农”思想,对现代农业的“观光农业”“无土栽培”“太空农业”等一系列生产模式概念模糊。部分农业高职院校在新时代发展下难以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被迫迎合市场导向下招生专业热潮,农业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不断萎缩,因此学生报到率下降。而民众对高职、中职和职高等相关概念区分不清,对涉农人才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甚至农村出身的家庭也对子女学农存在抵触心理,希望其接触“高大上”专业以实现阶级跨越等。因此大多农业高职院校只能以自主招生等途径保证生源数量,或脱掉“农”衣仅保留部分涉农专业,这种畸形理念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限制了涉农毕业生的培养力度和发展道路。
目前一些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与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不对等、不匹配,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首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介入农业领域后,部分农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未跟上农业智能化趋势,且开设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不足,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其次,课程内容和教材等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农业类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老化,很多教材无非是本科教材的改良版或中职教材的扩充版,且实践课程比重不足,与现实存在脱节。最后,专业型教师队伍不足以支撑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展开,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不足,且领导和教师多关注竞赛获奖、职务晋升、招生和就业情况等指标性工作,课上内容现实性不足,鲜少将农业产业动态和行业热点融入教学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错位。
文化是社会和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底蕴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各国的文化符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然而当前农村发展是新中国现代化征程中的一大短板,不仅体现在农村经济水平落后于城市,还包括农村落后的价值观念,农民精神文化追求的缺失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的断流,文化动能与乡村振兴间存在发展差距。第一,一些农业高职院校自身缺乏对乡土文化的宣传与重视,地方文化深入研究不到位,不利于乡村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阻碍了文化传播。第二,部分农业高职院校自身农业特色体现不足,盲目模仿非农院校文化育人经验,或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涉农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并未纳入考核指标范畴之中,文化育人浮于表面等。第三,多元主体参与办学推进不力,社会和企业办学动力不足,因此农业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社会培训的横向沟通能力不强。
农业高职院校要全面对标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一是要优化专业设置,做强做大优势专业,致力于在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探索新兴涉农专业,建立特色鲜明的“新农科”专业群,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构建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二是改革涉农课程设置,重点打造突出农科特色的“大国三农”课程体系,协同政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和乡村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去。三是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探索田间课堂、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线上线下和训育相结合等新兴教学方式,最大化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四是整顿师资队伍,加强专业教师与兼职农业专家的有效对接,定时组织教师前往一线交流学习,吸纳知名农业企业家和农业科研院所领导人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建立校农合作、产教融合的培育新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期间必然会有各种实际问题,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实现技术创新解决掣肘“三农”工作开展的棘手问题。第一,积极开展战略研究,实现乡村振兴文化和理论创新。成立有关研究机构,深入村户展开实地调研,总结交流经验成果加强理论创新等,打造新型智库,围绕农村环境保护、绿色养殖等主题提出咨询建议。第二,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以本校技术优势为起点,加强对农产品机械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和智慧化运营等技术研究,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第三,转化科技成果,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农业高校,协领基层农业军打造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以师生共创推动建设成果转移示范化基地等,将成果转化为商品等现实生产力。
农业高职教育要将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发展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切实履行社会服务责任。一是展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区县创办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学院,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基层展开理论与实践教学,派驻科技特派员,培养造就一支“一懂两爱”的农业人才队伍。二是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党建结对、派驻挂职村干部等方式优化农村党支部建设,促进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三是推动实现农业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加强政府、企业和其他高校的合作参与力度,建立校农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平台,推进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到农业高校间的人才培养、项目推广和战略研究中去,摒弃“单打独斗”的传统服务模式。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关键,有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农业高职院校要助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是将乡村特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和课程体系之中,课上以地方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教育,课下以本土文化资源为载体加强隐性教育,如江西婺源茶叶职业学院将茶文化融入校园打造茶产业人才基地。二是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提炼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传统民族节日等文化资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精神,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农业科技三下乡”“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等,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与农户开展一对一帮扶,实现校园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良性互动交融。三是实现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融合。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农业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城市和乡村文化的内涵理解,并通过培育高素质技术型“乡村精英”,加强城乡文化要素和专业学习、课外实践等结合,汲取优秀城市文化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