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农牧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内蒙古 科右前旗 137400)
在植被覆盖率低甚至无植被的裸露坡耕地,水土保持更为不易,流失问题也更为显著,若不及时采取适宜的保土蓄水措施,其耕层将在数年后完全消失不见。截流沟、横坡种植、植物篱皆能发挥一定的蓄水保土效益。下面笔者以这三项措施为例,就其效益情况加以分析。
三项措施的保土作用按顺序依次为植物篱大于截流沟大于横坡种植,不管采取哪种措施,其土壤流失程度皆远远小于裸地,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阻断地表径流,缓解土层冲刷问题。其中,采取截流沟措施时,可以直接性地将土壤拦截在沟内,因而有较好的保土作用,但土壤的成土速率同损失率大致相同。而采取植物篱措施时,除了可以实现原定的保土目标外,土壤的成土速率远高于损失速率,如此可以实现坡耕地的长效化利用,因此,以植物篱措施进行保土,效果最为明显,效益也最好。三项措施的蓄水效益按顺序为截流沟大于植物篱大于横坡种植,其中尤以截流沟的蓄水表现最为明显,这项措施的施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割整个坡面,使得原本的坡长变短,继而有效减轻了水流势能,使得水流速度变缓,自然便有更多的水源渗透至土层中。此外,其对于地表径流的拦截作用是长效性的,一年四季任何时节的拦截作用皆很明显。
采取植物篱措施时,土壤表层的养分含有量远多于另外两项措施,且可以将整个坡面的养分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是由于植物篱在坡面分割开来也将坡长进一步缩短,这样,本来应该随着水流流失的养分只会在更小的范围内流动,流失率大幅下降。植物篱措施在优化坡地土壤质地方面的效力显而易见,其所占据的地表面积相对更小,在上挖下垫耕种的过程中,可以循序形成梯坎,并减缓坡地坡度,把坡度较大的坡地循序转变成坡度较小的缓坡地,达成生物坡改梯目标,作物种植产量也随之增加。即便横坡种植也可以促进土壤质地的优化,然而其效益明显低于植物篱,同理,即便截流沟也可以改善坡地地势,将其转变为缓坡地,却无法实现土壤的优化,同时还要占据更多的地表面积,是效益最小的措施。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基于植物篱间土壤生产潜力的变化,适时规调不同部位的施肥方案,不再采用以往固化的均匀施肥模式,着重在坡耕地的下部进行加大肥力,强化肥料利用成效,助力作物生长。
在采取截流沟措施时,即便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定的植被覆盖,也有一定的肥料施用,然而,因为截流沟本身便需要占据不小的面积,导致其植物覆盖情况和施肥实际面积远小于横坡种植以及植物篱措施。因此,地表存在不同程度的裸露情况,很容易遭受高温、日晒、暴雨、风蚀等自然因素侵袭,表层土壤更容易流失,酸性底土彻底暴露出来,加之,截流沟之中大多数土粒皆会随着径流在小范围内流动,继而被拦截于沟中。而并非散积于坡耕地的中下方位置,盐基也会跟随土体而不断流失,受此影响,土壤的酸碱度通常仅仅停留于较低的范围,且很难将其提上去。总体来看,就土壤酸碱度而言,植物篱措施无疑是最高的,横坡种植次之,截流沟最小。
综上所述,在坡耕地水土保持过程中,植物篱是见效最快且最为明显的措施,在维持地表水土、防范养分流失、优化土壤质地、增加种植收益等方面效力显著,是助力坡耕地生态化、长效化利用的有力手段。另外,采取横坡种植措施同样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水、土、肥保持效力,且所需的经费投入相对更小,实施起来也更为容易,基于经济学视角而言,这一措施亦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