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霞 陈蕾 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2016年《体育发展“三十五”规划》(《规划》)公布,《规划》文件很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的体育五大发展目标。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的筹备工作会议上强调,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时刻增强大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落实全民健身与实施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重点解决国民“健身去哪儿”突出问题,国家在《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第一次提出“十四五”期间将会在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的建设目标,体育公园作为全民健身补短板建设任务之一被列入《“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而且《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指导意见》则明确提出“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的发展目标,并把体育公园建设作为城市绿地、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可见,城市体育公园建设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基于此,梳理新时代城市体育公园建设的价值意义、时代机遇与实践路向,以期为新时代体育公园建设提供价值参考。本文根据实际并结合相关政策背景、文献资料,调查实际对贵州生态体育公园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探寻贵州生态体育公园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贵州生态体育公园的发展建设有所参考。
2008年8月8日,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国家颁布了《意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该份文件将生态体育公园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建设,非常有力地将生态与体育融合发展,转变了体育固有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届时,“生态体育公园”吸引了众多学者及建设者的目光。
生态体育场地资源是生态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生态体育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石。贵州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丰富的人工和自然生态体育场地,其地域和生态环境各具特点,同时贵州又有着许多未开发、待开发、正在开发、已经开发的生态体育资源及场所,且这些资源及场所都达到了国家所规定的生态条件标准的生态体育公园,所以贵州相对适合大力发展生态体育公园。
201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指出要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大力发展贵州山区民族体育大省,促进健康贵州建设。该文件指出2020年,贵州将在全省各地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打造对多条体育旅游路线。在这几年期间贵州不断建成了多个生态体育公园,现已遍布贵州各地市州。2021年10月,贵州新增9个生态体育公园并全部完成验收,它们的分数都在80分以上。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的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体育资源的省份,需要国家和地方重视,科学规划其发展前景。
付群教授认为“生态体育公园是以体育、生态为主要载体,体育公园是以体育为主,以健康文明生活为目的,以体育科技、竞赛、商业、健身、娱乐、观光、生态保护为一体的体育公园或场地”。大力推进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力度,是推进贵州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加快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好帮手。
目前,贵州生态体育公园在场地、资金、活动类型、系统性、宣传等方面尚有欠缺,针对贵州生态体育公园缺乏针对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生态体育公园是人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们集中活动、身体表达、人机交互的空间的集合。”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传统的运动公园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主要是由于公园中设置的健身器材设施太简单、器材不齐全,很难满足年轻人对娱乐、冒险的需求。运用二维平面思想构建健身跑道太过枯燥,缺少趣味性、娱乐性和主题性。
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体育公园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满足城市居民的多样化与多元化需求,需提供以公共服务产品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路向,需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公益性服务平台的建设。站在追求城市发展与转型过程中的“福利”与“正义”的视角下,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城市不同群体,尤其是底层城市居民同样享有与分享城市发展成果,以彰显城市的包容性且让城市居民的“有尊严的生活”愿景。当下,伴随中国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需求的多元与多样,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追求逐渐由“物质需求”转向“物质与精神的高质量追求”,使得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更加注重“为人性”与“人为性”。“为人性”是目的,而“人为性”则是手段。城市体育公园建设作为解决城市居民体育“健身去哪儿”公共性服务项目,同样秉承着“为人性”与“人为性”建设理念。“人为性”的体育公园建设理念体现了如何发挥人为的作用与功效,实现体育公园的建设与城市体育综合体、体育场馆及其社区体育中心等的区分,以差异化的服务方式满足城市居民不同类型群体的体育需求。在建设完成后,由于政府逐步退出,使得其发展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经费不足,直接造成了装备后期的安全维修工作的难度,装备不齐全,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生态体育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生态体育公园是一种综合发展体,它主要有效的将体育竞赛、科技、健身、生态保护、商业、休闲、娱乐融为一体高质量推动贵州体育旅游开发、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贵州大部分地区对生态体育公园的作用与功能认识不足,认为它仅仅是一个体育或环境的观赏性场地,进而忽略了贵州的体育产业发展,过于重视公园绿化发展,没有将体育放在发展的核心,缺少突出运动主题,导致了我省建成的大部分生态体育公园,无法对应广大市民健康生活理念的诉求。
生态体育公园是城市居民的一种重要健身场所,但我省的生态体育公园普遍缺乏系统性,其原因有:(1)对不同运动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锻炼目的、锻炼时间等方面的需求很难满足。(2)只有一个健身和观景空间,缺少餐饮、沐浴、购物、医疗等功能。(3)运动不便:公园内的各个场馆无法通过内部交通进行合理的连接。(4)指引不明确:公园内健身路径标识不够详细,对运动类型和营养类知识宣传不够。
“绿色氧吧”“城市氧吧”“城市绿肺”等“绿色氧吧”的生态体育公园,其内部的人口数量并不多,在拥有丰富资源的园区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贵州生态体育公园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其从而难奏出主题公园的主题。再好的商品,没有好的广告,也很难卖出去。以重庆市的石子山育公园为例,若没有新建的环线轻轨,本地人几乎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更何况是外来居住人员。为此,园区管理者要改变发展模式,避免设备不全、资源不丰富、资源浪费等问题。
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挖掘贵州生态体育公园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针对生态体育公园的规划,鄙人提出几点建议:(1)充分发挥贵州地形的多样性,将传统的二维建筑理念进行立体化,比如采用西班牙阿里坎特的3D跑道,将二维的跑道变成了三维立体的,这样既能增强运动的强度,又能让运动员在崎岖的地形上进行运动,同时也能让运动者体验到自然和自然的感觉。(2)适当修建S形跑道,运动员可以通过S形跑道来提升自己的视力,同时也能观察到其他运动员的姿势、距离,从而提高运动者的快感和耐力。(3)利用现有的园林建设森林、CS、野战等,以提高运动的趣味性和冒险性,突出运动的主题。
《规划》指出,要促进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不断地加强体制和协作,要加强与社会相关的协作,要凝聚社会力量。贵州生态体育公园面临资金短缺、场地设施设备维护难等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将公园内闲置篮球场、跑道、羽毛球场、网球场等场地,定期对外租赁,实现自营自收,保障维修资金;(2)聘请专业的教练员或社会指导员,进行篮、足、排、田、体、舞、游泳等项目的训练。(3)与有关企业合作,组织诸如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公园、遵义凤凰山生态体育(国家)公园等大型赛事及场地租赁,带动园区的经济效益。
《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体育产业的绿色、低碳、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倡导健康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生态体育公园素有“城市氧吧”“绿色氧吧”的美誉,以“绿色”为核心,象征着和谐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服务性、绿色产业,在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生态园区的建设要充分体现中国元素和地方特色,严格执行节能、环保的要求,对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使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交相辉映”。
《规划》强调加强与国外的交往,吸取他国的经验,学习他国的先进思想,提高世界体育的话语权。贵州倡导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是人民的根本,所以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要和身心健康的实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来信、热线、微信、邮箱等多种渠道,以满足居民的体育需要。(2)根据各群体的体育需要,调查各年龄段对器材的需求,例如:儿童游乐场、青少年喜爱的网球、篮球场地、老年人享受的健身跑道等,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资源浪费、设备齐全却难以满足市民所需的现象。
《规划》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体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所有人都能参加体育活动。生态体育公园的发展,尽管十分注重全民健身,但很少有市民去公园里锻炼,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宣传不够,二是市民对环境的认识不足。在此,作者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1)在公园内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提升公园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声望。(2)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进一步拓宽公众对体育生态园的认识,扩大其影响力。(3)利用生态体育公园内的路标牌和专用知识宣传栏宣传体育类专业相关知识,比如运动的好处、分类、项目介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措施等。
推进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对贵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也是推进全民健身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前提;这是我们民族的基本使命。因此,在更高的战略规划下,发展生态体育公园,推动体育公园绿色空间与健身设施有机融合,布局各类健身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体育公园科学规划布局,创新体育公园建设方式,贵州将会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生态体育公园,进一步促进贵州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理念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