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边区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保护的当代价值研究

2022-11-06 07:29:38谢志豪覃会优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保护少数民族

谢志豪 覃会优

摘要:黔桂边区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从历史信息记录价值、多类工艺共存价值、多种途径贡献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将黔桂边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对当代经济的发展、对历史文化的反映、对心理审美构建、对合理衍生开发所产生的巨大潜能效应价值等进行具体阐述,旨在为相关学者在黔桂边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黔桂边区;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保护;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03

黔桂边区分布着苗族、布依族、壮族、水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托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苗绣、蓝靛染、水族马尾绣、牙舟陶、壮族铜鼓铸造技艺等30多种传统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农耕文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得荔波凉席、龙胜夹砂陶、布依族土花布等传统工艺不断式微,面临保护传承的困难,濒临消亡。因此,研究黔桂边区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保护的当代价值,对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动民族经济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历史信息记录价值

在黔桂边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传统工艺犹如一本史书,记载着悠久的民族文化,记录着古老民族的生存繁衍史、生活史等,是黔桂边区少数民族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信息记录价值。

1.1 记录历史神話与传说

上古传说与原始神话是各民族文化的结晶,是记忆与意识的积淀,是早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先民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因素融入各民族的历史传说与神话之中,勾勒出了先民的生活图景。

在生产力和知识水平都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原始先民将日常器物作为原始载体,将要记录与保存的信息深嵌其中。张晓松在《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以符号和仪式为样本》中,从性别的角度研究针线活儿与神话叙事的关系。苗族妇女开展的蜡染刺绣工作,是将神话传说等历时性的“口述文本”转化为共时性的“图案文本”的过程。女性儿时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以及年复一年在各种仪式中反复再现的“神话”都作为特定的历史场景,定格在黔桂边区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中,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表达[1]。蒋英在《从布依族〈摩经〉看铜鼓铸造的历史渊源》中,阐述了布依族铜鼓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贯穿整个布依族先民的生活。早先的炊具、葬具随着时代的演变,成为礼器、明器,进而变为乐器[1]。铜鼓反映了布依族先民的生活习俗,见证了祈福消灾的神话传说,至今依旧流传打铜鼓能顺通天路,铜鼓声可安全护送已逝老人亡灵进入天界的说法。因此,上古传说与神话作为早期社会价值观念的有效承载工具和传播方式,被先民嵌在生活、祭祀所用的器物上,社会渗透性强,千百年来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

1.2 记录民族变迁与融合

由于黔桂边区地理位置、民风民俗、历史背景特殊,各民族在历史上长期融合、交错杂居,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文化。文化的多元性在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历史中形成,在这片土地上,多种民族文化并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在一座大熔炉中反复熔铸[2]。

谯娇在《马尾缠丝绣吉祥》中,阐述了黔桂边区三都水族马尾绣文化概况。马尾绣发源于水族祖先迁徙过程中,据史料记载,马尾绣题材中的“五只凤凰”背后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解释了水族迁徙的原因,记录了一个民族的迁徙史。迁徙必然会产生融合,而黔桂边区的桥文化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建筑,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出于种种原因,辗转融入新的环境,都离不开桥。如侗族的风雨桥,具有迎来送往、休息纳凉等作用,发挥了促进各民族融合的作用。因此黔桂边区各族人民,在居住上相互错杂,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在习俗上相互影响。黔桂边区文化由多种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凝结而成,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其传统工艺具有传承性、集体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3]。

2 多类工艺共存价值

工艺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风格,彰显了不同工艺的价值,体现出不同人群对自然、社会相异的认知和态度,也是构成人类社会彼此调适、互为补充的客观基础。而多类工艺共存是指多民族或族群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原初状态的内聚与耦合,是基于相互影响的共存状态形式。

2.1 图案共存

据考证,在黔桂边区现存的世居民族中,苗族、瑶族、布依族等都使用蜡染,因族群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而水族、仡佬族等民族也因与苗族、瑶族杂居或互相通婚而制作蜡染。各民族妇女一直延续着在耕作之余制作蜡染的习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出众的才华制作出精美的蜡染图案,以出众的艺术天赋和独特的文化创造出丰厚的文化财富。

黔桂边区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苗岭山中,大自然为其开展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山涧的小草和野花、丛林里的蝴蝶和飞鸟、水中的游鱼和虾虫、心中的蛟龙和凤凰,都是她们表现的对象。其蜡染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

以铜鼓图案为例,黔桂边境地区的兄弟民族崇尚铜鼓,将其视为权力的象征,早期的蜡染是“模鼓取文”,用布和蜡覆盖在滚筒上,延展出图案,后来发展为用铜刀点画。因此,苗族、布依族蜡染上有大量的铜鼓图案。水族箱后扇上画的铜鼓图案,体现了对孩子长大后成为掌鼓人的渴望。

马蹄纹是苗族分支丹寨一种传统的蜡染图案。它是椭圆形的,看起来像马蹄印。因为大多数骑手都是高大而有权势的,所有这种图案象征着财富和坚韧。安顺苗族的彩色蜡染上轿衣和后扇上绘有马掌印和马钟,有富贵荣华之意。

瓜米被丹寨苗族称为五谷之种,瓜米图案在贵州、广西边境地区被各民族广泛使用。贵州长顺交麻出土的宋明蜡衣就是一个例子,时至今日,当地人还常以瓜子米点装饰被面和包片[4]。

蜡染图案融入了黔桂边区少数民族高超的传统技艺,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载体。各民族的蜡染图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兼具装饰和表意功能,因此各民族的传统工艺图案都不可或缺。

2.2 色彩共存

下文由图案共存引申出色彩共存的价值。以黔桂边区各民族的刺绣为例,其色彩极为丰富,大红喜庆,深色凝重,亮色飘逸,间色灵动。黔桂边区各少数民族妇女在祖辈传统工艺的熏陶下,传承了老一辈人延续下来的视觉色彩审美,从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个人的艺术修养及色彩感。少数民族的刺绣针法很多,有挑花、平绣、破线绣、辩绣、堆绣、马尾绣等十多种,每一种绣法都有不同的色彩倾向[5],构建了缤纷多彩的圖景世界。

如苗族挑花,其具有色彩的秩序美,在完成几何图案造型的过程中,意识里存在的是具象化图式,但工艺技术对纹理的直线运动法造成了图式的异化效果。其主要是在深色底布中挑出以白色、红色、黄色为主体构成的几何纹样,也有少量补色对比相呼应。平绣法纹样多用绿色底布,纹样红、蓝、黄、白、黑五正色并重,强调色块的对比、跳跃,造型狂放,具有原始野性。

水族马尾绣、侗族盘筋绣在针法上有相似之处,形式和色彩略有差别。水族马尾绣用马尾丝为芯,白色丝线缠绕成筋线,盘绕围成蝶纹;侗族盘筋绣用两根白粗丝线,一根为芯,一根缠绕成筋线,以龙、凤纹为主,云纹为辅。在白色筋线盘成的纹样空间内,用绞针、平针、打籽,填充深浅不同的绿色、红色丝线,形成主调,也有用少量深紫色或其他色丝线进行局部衬托的情况。

综上所述,缤纷多彩的图景世界与各民族的传统工艺色彩息息相关,色彩共存是通往这世界的唯一途径。

3 多种途径贡献价值

黔桂边区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人们世代以从事农业、手工业为生。如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形式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也间接压缩了黔桂边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生存空间。大多数人一味追求经济实力或生活品质,遗忘了传统工艺,但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通过不同途径贡献出自身的价值,仍旧不容小觑。

3.1 实用审美贡献

审美与传统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各民族的审美价值也是其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决定了各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导向。黔桂边区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念基于实用倾向,是艰苦的生存环境和强烈的生存意识的反映,因此传统工艺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特征。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实用目的占主导地位,传统工艺是为了满足实用需要而产生的。在实现物质功能的基础上,再通过造型、色彩、图案等审美特征体现情感诉求,满足审美需求。实用与审美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从而升华至审美价值体现[6]。

以黔桂边区少数民族陶器为例,三都、荔波等地的土陶,既是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日常器具,也是形式感极强的艺术品。广泛流行于少数民族村落的“椒盐罐”是众多家庭必备的生活器皿。“椒盐罐”由两个类似小碗的造型连接而成,一边放辣椒,一边放盐。中间凸起的圆圈连接两个碗形,既打破了对称的平衡,又正好形成一个提手,方便使用。两个碗状的容器施以褐色土釉,但并不上满,在底部1/3处留出土陶本色,上下两种质感形成对比。这种处理手法,既展现了色彩的变化,又产生了不同的肌理效果。虽无任何纹饰,但土罐造型丰满,又有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变化,风格淳朴,憨厚敦实,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由此可知,黔桂边区少数民族的审美价值建立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反映了日常生活观念。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是各民族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存在于各民族历史文化中,也活跃在当代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且保持着实用文化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民族的审美思维方式也在与时俱进。

3.2 衍生经济贡献

传统工艺最初是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黔桂边区少数民族把制作传统工艺品当作农业生产闲暇之余的活动时,传统工艺自然就有了明显的经济倾向。人们通过生产具体的工艺产品挖掘新的获得经济收入的方法,而传统工艺也就发挥了重要的衍生经济贡献价值。

例如,水族、毛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情游。水族、毛南族主要居住在荔波及其周边区域,荔波因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地貌及生物多样性等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杰出代表。荔波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将周边县市的水族和毛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世界自然遗产结合起来,使水族、毛南族歌舞、平塘牙舟陶、三都水族马尾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自然遗产之上,形成了魅力十足的喀斯特文化。

再如,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情游。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可以将其与当地的自然山水风光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魅力风情游。根据布依族的实际居住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三大区域进行打造。一是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形成黄果树壮美大瀑布与布依族剪纸、蜡染、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精品文化游。二是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等景区为中心,形成凸显布依族独特文化的马岭河文化游。三是以黔南的长顺惠水一带为中心,打造“好花红”布依族旅游文化品牌。黔桂边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在创造淳朴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衍生经济价值。

4 结语

黔桂边区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不仅是一种功能性的物质实体,也是构建民族群体认同的符号和载体,在记录民族历史、传承民风民俗、培养工艺审美、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它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艺术审美意识、文化内涵形态等,充分展现了其无可比拟的价值,使我们能够深入黔桂边区少数民族,这笔无形的财富也值得我们用心、耐心、悉心地保护。

参考文献:

[1]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蒋英.从布依族《摩经》看铜鼓铸造的历史渊源[J].民族艺术研究,2005(6):23-27

[3] 周国茂.自然与生命的意义世界 贵州少数民族原始崇拜与民俗[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11-15.

[4] 史继忠.贵州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24-26.

[5] 安正康,蒋志益,于信之.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30-132.

[6] 杨再伟.贵州民间美术概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40-42.

作者简介:谢志豪(1996—),男,江苏江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覃会优(1968—),男,贵州荔波人,博士在读,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保护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27:33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37:10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49:07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58:52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9:04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日忧美军“保护”钓鱼岛能力 将强化攻击能力
环球时报(2013-07-27)2013-07-27 09: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