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生贵
(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学校举办“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切实举措,我本人愿以实际行动表示支持。我本人从教近50年,研究生培养经历近20年,可现在却越来越觉得讲座是一件责任很大的事情,甚至会感到有压力。我常以鲁迅先生讲过的一句话为警示。鲁迅先生讲:浪费他人的时间,无异于图财害命。这话乍一听来觉得似乎有点严重,可仔细想想,时间就是生命。于是想到了“导师的‘指’与‘导’”。因为我在过去一段时间负责研究生教学的管理工作中,发现有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与工作职责缺乏明确认识,故而导致工作不能很好到位或存在被动性的情况。譬如,“导师”工作与一般性的教学有何异同?“导师”与研究生在学术追求上应该是什么关系?如何进行得法而有效的学位论文指导?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必要进行切实的交流与讨论。基于此,我就下面三个方面的话题进行分析探讨:(一)“研究生指导教师”与其他教师职责的同与不同;(二)三年间——导师如何与研究生共享三年时光;(三)学位论文指导中的选题问题。
“研究生指导教师”,首先是教师,所以其应有的基本品质与职责,和其他教师是相同的。对此,我以为可以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三种表述概而言之。一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二是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三是“教书育人”。做教师是光荣的、幸福的,也是快乐的。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同时,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也是重大的。如今,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从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到引领学生、开拓创新等都应有所建树。
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除了具备大学教师共同的师德师风与业务素质之外,还有其不同之处。这“不同”正是凸显在“指导”二字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有普遍性,即都会有不同方式的指导。不过,根据我的教学与培养研究生的经历与体验,认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将“指导”二字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而且与一般性的教学指导有不同的特点。我将此归纳为两点:其一,落实指导中的个别性、针对性与差异性。其二,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所谓“指”,主要是指方向、指视野、指路径,所谓“导”,则主要是导方法、导能力,再加兴趣的激发与“动力因”的触导。
首先,导师在研究生指导中落实此“三性”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人数少。就我个人近20年的研究生培养经历来看,一届最多指导三名,还有一名或两名的时候。在我看来,这属于正常的研究生培养情况(偶尔也曾听说某地某校有的导师同时指导十几名或二十几名研究生的情况。对于如此超常的,或曰“跃进式”的举措,我本人除了惊诧之外,再无其他,更不知如何置评)。其次,重视个别性、针对性与差异性指导是必须的。导师自己是确定的,而研究生的来源是不确定的。同一位导师每年会面对不同的新生。这些新学生往往来源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术基础不同,还有求学兴趣、学习习惯与实际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如果用同一种方法或模式去指导,是很难做到切实而有效的(据我的初步调研比较,研究生生源情况的不确定性及差异性,比本科生要大),这便需要导师根据每一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分别设计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上面讲到,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二字是关键。那么,到底应该“指”什么,“导”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统一答案,仅以我个人的理解与工作经历概而言之,所谓“指”主要是指方向、指视野、指路径;所谓“导”,则主要是导方法、导能力,再加兴趣与“动力因”的触导。关于这一点,到现在为止我确实没有找到现成的依据或说法,只是想到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一部重要著作《爱弥儿,或论教育》中讲过的几句话,觉得可以借鉴,或从中得到启发。卢梭认为,对于孩子的培养,导师与教师的责任不同。导师“不在于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指导孩子怎样做人。他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的准绳,他的责任是促使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或论教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出版)卢梭所讨论的教育对象与我们所说的研究生培养,就层级而论,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关于“导师”的责任,我以为有很大相通之处,那便是强调其对培养对象在人生与方法上的导引。说得稍具体点,研究生导师应该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前提下,指导学生从人格品位、人生境界,到学术追求、治学方法、研究兴趣等得以提升。因此说,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讲好一门或几门课固然是必要的与可赞的,但就其真正的责任而言,却并非止于此。
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通常为三年一届。这三年时光,无论对导师,还是对研究生,都是弥足珍贵的。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三年时光,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
关于这方面,我只能结合个人的研究生培养经历,讲一些经验性的看法,当然只是粗略的和表面化的。从研究生方面看,“研一”比较紧张,因为须修读的课程多。我曾对国内部分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过调研,其中一个共同点,则是“研一”排课多,而且从课程表上看到,其密集程度与后两年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校的课程安排也是如此。在“研一”这一年中,须修毕所有公共类课程,修毕专业学位课与部分专业选修课,因此,学生的大量时间用于上课,加上有的专业课的“小论文”写作及研讨,确实是比较紧张的。
在此期间,导师何为?我有三点体会:
其一,找感觉,定基调。所谓“找感觉”,有两层意思:一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二是导师引导学生找到做研究生的感觉。所谓“定基调”,简言之,即切实明确“研究” 二字的意义,这是一个基本定位。对此,导师自己首先要有认识上的自觉,并引导学生逐渐领悟“研究”的意味。关于这一点的强调,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因为我发现,有的研究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本科教学的顺延,重心依然是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与专业知识的传授上,而未能突出学术探求的研究性。
其二,多交流,进状态。“研一”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与新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多有新鲜感,也会有诸多疑问。譬如,关于个人研究方向的选择及如何走上研究的道路,几乎是每一个“研一”学生都会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便找不到自己的读研定位,心里不踏实,甚至会长期困扰于心。在我本人的研究生指导经历中,每一届新生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或困惑,因此,我将此作为“解惑”中的一个关键题对待。我的体会是,这个问题的切实而有效解决,须由导师与学生共同用心、共同努力。首先是彼此多接触、多交流。其中,导师要特别注意分别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表述,并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启迪,以期对学生的学习经历、专业基础、个人兴趣、思维特点、发展志向等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导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指导性意见。这个“指导性意见”,既是方向性的,也是方法性的。在此方面,导师即真正发挥其引导学生进入学术领域的“领路人”的作用,同时,最好能在治学方法上送给学生一把可以开启学术之门的钥匙。这对指导“研一”学生是格外重要的。其明显的效果是可以使学生较早“进入状态”,消解困惑,减少学习与研究中的盲目性。我以为,这一点做得如何,是对一位导师的检验,即由此既可见其责任心与认真态度,又可以体现其本人的学术视野、治学建树及研究生指导经验等。
其三,扬其长,补其短。上面讲到,指导研究生应该分析判断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情况与个性特点,尽可能做到对应而得法。其中,如何发现学生的优长与短缺之处,采取得当的方法指导每一个学生对其所长有自信,并继续发展;对其所短有自觉,并努力弥补,同样是重要和必要的。以我指导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为例,历届学生的来源及本科专业背景不同,有的毕业于绘画专业(国画或油画),有的毕业于设计艺术专业(环境艺术、平面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有的毕业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有的毕业于音乐专业(演奏或演唱),有的毕业于影视或戏剧专业,有的毕业于舞蹈专业,如此等等,可谓丰富多样。从本科阶段的学习看,这些学生都有所谓“一技之长”,对自己所学的艺术门类有较好的感性素养与实践表现能力,但是他们的可称之谓共性之“短”,是读书少(我所说的读书,是指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籍),其中读理论性学术原著更是少之又少。这是做研究的一大缺陷或窘境,至少是做人文社科类研究是如此,特别是“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没有一定数量的相关学术著作的研读,是无法入门而登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指导中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并恰当地利用好其拥有之“长”,另一方面明确要求其必须下大工夫弥补自己的存在之“短”。这个“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在开列阅读书目的基础,要求学生定期作读书汇报(写好书面读书报告)。我从读书方法与如何理解原著等方面给予指导,或相互交流。这是我从学生“研一”开始,一直到其毕业,要求最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指导”,当然,效果也是令人欣慰的。我指导过的许多学生在毕业之时或毕业之后,都讲到了这段“真读书”的刻苦“训练”,使他们获益颇大,甚至说“将终身受益”。
上面我讲导师对“研一”学生的指导,讲得比较多。“研二”与“研一”比较,学生方面通常会有些变化。从普遍性上看,较为明显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淡化了“研一”时的新鲜感与兴奋感,从心态到行为状态回到平常化与习惯化;二是因大部分学分于“研一”已修毕,列在课表上的规定性课程仅剩寥寥几门,于是留给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较之以前充裕了许多。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这“属于自己的时间”。据我了解,大致有三种情况:一部分是经过“研一”阶段导师的得法指导与个人的努力摸索,已经真正“找到感觉”且“进入状态”的学生,他们格外珍惜这段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专心致志读书与研究;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跟着课堂走”(对教师讲授及教材依赖性大),加之“研一”时“定基调”“进状态”的问题未能得到很有效地解决,于是当面对留给自己充裕的时间,则心生茫然,不知如何支配,因此,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松懈下来;还有一部分会在这段时间到社会上寻求兼职打工。我本人对这三种情况的态度是明确的,即为前一种点赞,对后两种不予认同。我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导师对“研二”学生的指导必须切实“跟进”。在我看来,“研二”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既是留给学生的,同时也是留给导师的。在此期间,导师不仅不能有松懈思想,反而须对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与指导。譬如,指导学生潜心读书、研究或进行探索式的专业实践;指导学生确定学位论文方向与选题,并开始前期工作;带领学生参加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等。硕士研究生培养仅三年时间,毫无疑问,每一年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正在读研的青年学生而言,时间胜过黄金。“研二”把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及导师,这是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好。
“研三”的重点任务是完成学位论文。对此,我在下面单列一个话题讲。
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导师工作任务中很重要的一项,也是体现综合培养成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研究生学位论文从方向确立,到选题形成,再到论文撰写,与“三年间”的每一个培养环节都有关系,但论文的实际完成,一般是在“研三”。此前,根据我与几个学位点多届多位研究生座谈交流得知,学位论文是他们读研其间最关心的,也可以说是最重视的。有的学生甚至一入学就开始关心上了。当然,导师对此也是格外重视的。我认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与导师有很大关系。其中,指导学位论文是一个很重要的检验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导师的学术视野、研究水平与能力等都会有所体现,或者说都会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如果导师自己的学术视野不开阔,缺乏学术研究的自觉与热情,研究能力不强、经验很少,那么,在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时便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其所指导的学生从选题到写作的多个方面,甚至会关系到论文的质量。指导学位论文,除了对导师学术水平、能力及经验方面的要求之外,还要求导师有足够的耐心及相应的精力投入。总之,一篇学位论文见出真功夫,关乎学生,也关乎导师,而且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方方面面。
在此,我将主要结合我个人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践经验,着重就选题的确定谈几点体会,供各位导师参考与批评。有人说:“恰当的选题是学位论文成功的一半。”我认同这一说法。我自己常用房屋建造比喻论文写作(特别是学位论文写作),其中,选题的确定好比建筑的绘制蓝图与奠基——硕士学位论文至少可以称得上是“中型建筑”。“奠基”者,打下建筑物的基础也。这个基础选址是否合适?打得是否坚实?会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建筑实施以及建筑物的质量。学位论文的选题之重要性亦然。这也是我着重与诸位交流选题问题的原因。
我先讲三点前提性的认识:其一,学位论文的写作者是研究生自己,因此,导师应尽量尊重作者的兴趣与选择;其二,学位论文的完成与导师关系密切,指导得法与到位很重要;其三,学位论文选题定位的难易度把握应同时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值得做——主要从专业性、学术性与创新性方面考量,二是能够做——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尽力而为与力所能及的张力关系中考虑。为什么先讲这三点呢?在我个人指导与此前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发现在选题中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有的导师强行要求学生按照导师自己的兴趣与意图去做(有的是导师课题中的任务);二是导师在选题上缺乏指导,任由学生自己去做,近乎放任自流;三是难易度不当。譬如,有的虽然从选题本身看似乎很好,但因难度之大,学生力不能及。有的选题属于平面化的,容易做,但不可能有创新性,而且从学术性及可能形成的体量上看,都不可能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如同基础太浅,难以承载起一座预期的建筑。我认为这三种情况都不可取。我上述“三点前提性的认识”,正是针对这三种情况而言的。
现在谈学位论文的选题。谈这个问题,我们最好先来思考“研究生为什么要写学位论文?”关于这个问题若细究起来,可能有多个答案,但简而言之,则是学术研究的需要,这大概可以成为共识。基于这个大的前提,我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从根本上来看,不是选题目,而是选问题。我的体会是,导师应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在其熟悉的领域形成学术问题,或者说自觉地带着“问题意识”确定选题。这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
确定学位论文选题为什么首先要形成学术问题,或曰要有“问题意识”?简言之,没有问题,就不能展开实质性的研究,同时也必然没有研究的“动力因”与学术灵魂。学术研究就是要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导师,要明明白白地让自己所指导的学生认识到,完成学位论文的目的和意义是探究学术问题。
术问题从何而来呢?常言道:“条条大道通罗马。”求学、治学方面的“问题”来源有很多。我这里综合来自多方面的相关资料信息,列举六个方面的问题来源(也是提出问题的途径)。(1)在经典细读或品味中发现并提出问题;(2)在学术交流与讨论中发现并提出问题;(3)在调察研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4)在自我人生体验中发现并提出问题;(5)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发现并提出问题;(6)在比较研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钱钟书先生称之为“互相照明”)。无论哪一种问题来源,都离不开研究者的倾心投入与存疑及思考(问题从来不会自己从天上掉到我们面前)。对于一个对事物敏感且能够提问的人、一个勤学善思的人而言,问题往往会层出不穷。据我了解,提不出问题,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面的一个主要困难。提不出问题,就不知道该写什么;即使勉强去写,也必然是没有动力的,而“为赋新诗强说愁”式的写作,是不可能做出好文章的。
总之,研究生培养,导师是关键。“导师”一职,用现在大家都熟悉的话来说,真的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还有一点深切的体会,即,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也在培养自己。所谓“教学相长”,研究生的教学尤其如此。对于导师来说,这是一种幸福!(据作者本人2021年10月12日下午在内蒙古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系列活动”讲座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