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相近、文脉相亲,享有岭南文化这一共同精神财富。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湾区之根、湾区之魂。它既能赋予大湾区全面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凝聚粤港澳三地民心最佳、最重要的载体。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推进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传统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华侨文化等特色文化研究阐发、教育传播行动,弘扬岭南历史人文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开展大湾区文史研究交流合作,既是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力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助挖掘和阐发大湾区人文精神、传承和创新岭南文化,以史溯源、以文化人,促进港澳民心回归,实现湾区“民心相通”,为人文湾区建设夯实基础。
粤港澳三地同属岭南,文化同源,人文精神非常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文史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三地文史研究交流合作陆续展开,三地学者互邀参加文史研究交流活动。为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史研究的交流合作,广东省政府还聘请多名港澳学者到广东任省文史馆馆员,近年开展的文史研究活动均邀请港澳文史专家参加。广东部分文史研究学者也应港澳方面的邀请参加有关文史研究交流活动。
不过,三地的文史研究机构尚未建立起相对固定的联系渠道,高校之间交流渠道也不大顺畅。在政府层面,三地文史研究领域基本上没有合作项目;在高校层面,目前合作零星、分散,且限于历史专业方面;深圳、珠海、东莞、江门等地通过同乡会与港澳部分民间社团也开展了一些文史研究方面的合作,但层次不高。总的来说,这些合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形成合力,特别是从粤港澳大湾区的维度系统梳理湾区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联系,让文史研究成果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8年,广东省文史馆调研组在“广东省参事决策咨询会”上建议举办“岭南文史”论坛,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湾区建设;2021年,广东省文史馆携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创办“湾区文史”论坛。相信这一论坛成为平台和推手,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粤港澳三地地域相邻,文脉相亲,开展文史研究的交流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
首先,三地文化同源,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珠江流域位于五岭之南,但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粤港澳所在的岭南濒临中国最长的海岸线,三地居民是“喝咸水长大的”,可以说是海洋的子孙,具有强烈的海洋意识和开拓进取的价值取向,闯荡海洋与海外经商,产生了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华侨文化、侨批文化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明清时期珠江口区域的海防,也给三地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遗址。粤港澳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先贤、人文巨擘。在古代,有对道教思想和道教理论贡献卓著的两晋葛洪,有对佛教的发展和佛教中国化做出巨大贡献的慧能禅宗,有开创明儒心学先河、对明清思想界有巨大影响的陈献章、湛若水师徒;在近代,有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有戊戌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有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有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有功夫巨星李小龙等。如此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粤港澳开展文史研究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三地文史研究力量较强,名家济济。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中,从事文史研究的就有70多人。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省文联、省侨联以及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也拥有较强的文史研究队伍。香港方面虽然没有政府层面的文史研究机构,但从事文史研究的高校和民间社团数量不少。据2019年的不完全统计,仅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就拥有资深文史研究学者55人。澳门从事文史研究政府层面以文化局和澳门基金会为主,高校以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为主,还有部分民间社团。仅澳门大学一家高校,从事文史研究的学者就有40多人。
再次,三地近年陆续开展文史研究的交流合作,且有不少成功的实践。为推动粤港澳文史研究的交流合作,省政府聘请了香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宗颐研究馆馆长李焯芬,香港大学博士、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丁新豹等3位港澳学者为省文史馆馆员,广州市文史馆也聘请了两位香港学者为馆员,省文联所属的12个省级文艺家协会均设立了港澳副主席,省文联全委会还有一定比例的港澳委员。
2018年,广东省文史馆与中山市政协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座谈会”,邀请中央文史馆馆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和港澳文史学者参加。广州市文史馆近年也以举办“广府文化周”活动的形式,先后组织了“广府语言艺术交流会”“近当代广府童谣文化交流会”等活动,均邀请港澳文史专家与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互动交流。广东省社科联与江门市政府联合举办了粤港澳台地区陈白沙与明代心学学术研讨会,邀请港澳台学者参加,会后出版了论文集。
此外,广东省社科联与香港大公传媒集团、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等单位持续多年联办粤港澳学术研讨会。澳门大学历史系联合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社科院等相关院系组成粤港澳大湾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联盟,目前正在编辑出版《中国历史文化丛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每年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主办的“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已成为历史人类学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该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两份学术期刊已成为海内外历史人类学研究领域著名的学术期刊。暨南大学文学院在“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专门成立澳门研究院,与澳门大学、澳门基金会等联办“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外,三地还互邀学者参加文史研究交流活动。
在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史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是有利于传承和创新岭南文化,为人文湾区建设夯实基础。历史发展到今天,文化在综合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荟萃。特别是近现代以后,维新运动,民主革命,改革开放,使岭南文化跃居全国前列,成为湾区之根、湾区之魂。传承和创新岭南文化,实现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其现代价值,对人文湾区建设至关重要。粤港澳三地文史研究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各拥人才和史料,如能有序、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就能在湾区文史研究方面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思想和知识支撑。
二是有利于深入挖掘和阐发三地人文精神,激发湾区人民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在力量。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根基。大湾区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三个融合来加以说明:
第一个融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岭南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儒释道传统文化。在中国,很难再找到一个地区像粤港澳大湾区一样,如此繁华又如此市井,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人情味又如此之浓,有如此密集的现代高楼,又有星罗棋布的传统祠堂。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民孝老爱亲、慎终追远、尊师重道、锄强扶弱、爱乡爱国,同时又具有深厚的市场经济意识、服务意识、契约精神、合作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现代文化的洗礼。
第二个融合,是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广州拥有两千多年对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往的历史,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在数百年间一口通商;澳门自16世纪以后一直是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晚清的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幼年正是在澳门接受了西式教育,由他组织的晚清留美幼童,产生了詹天佑等英才,深刻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香港在短短一百多年间迅速成长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和交通、信息枢纽;江门则是著名的侨乡,华侨遍布五洲四海。碉楼、骑楼等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交辉。从历史到当下,粤港澳大湾区鲜明地体现出文明交流互鉴带来的活力。
第三个融合,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融合。近代以来,粤港澳地区既活跃着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维新与革命的风云人物,又接纳过鲁迅、陈寅恪、钱穆等作家学人。这些文化精英重视教育、泽被后学,先后创办万木草堂、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精英教化大众,而大众又创造了最有生机和包容性的庶民生活。香港的金庸武侠、邵氏电影、TVB、流行乐,广州的报业媒体,都是这种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融合的例证。而这一融合结出的文化果实,其影响早已越出本地,无远弗届。
粤港澳三地开展文史研究的交流合作,能够系统、深入地挖掘和阐发这些人文精神,塑造岭南文化的形象感召力和品牌影响力,增强岭南文化的凝聚力,激发湾区人振兴民族的内在力量。
三是有利于促进三地“民心相通”,增强湾区人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岭海环抱的自然生态环境,百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熏陶,使湾区人的民性、品格显出其独特性,生长出开放、多元、务实、进取和敢为人先等文化精神。这种有别于内陆文化、江南文化的岭南文化,是凝聚粤港澳三地民心的最佳载体,是人文湾区建设的基石。粤港澳在文史研究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影响民众,能够以古鉴今,以文化人,凝聚湾区民心,增强三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民族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毋庸讳言,当前粤港澳三地的文史研究,还存在交流渠道不畅、合作零星分散、学者往来较难、审批环节过多等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在哪呢?
第一,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史研究交流合作机制。可考虑在广东建立大湾区文史研究交流中心,明确三地联络机构、人员及联系方式,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协商合作事宜,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开展。同时,建立湾区重大文史研究项目信息通报机制,提高湾区文史研究学者互访度等。
第二,凭借这一机制有序推进湾区文史研究合作工程。具体可从七个方面展开:
一是撰写一份报告,即“粤港澳共同历史研究报告”,由三地文史研究者合作编写。清代名儒阮元担任两广总督期间,曾主持修成334卷的《广东通志》。当时,广东通志已有近百年失修。阮元因主修《广东通志》为人称道,世人称之“阮通志”,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史研究留下不可多得的方志学经典。首期研究报告可以阮元《广东通志》为切入点撰写,组织三地文史专家进行点校笺注,帮助三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从而增强对大湾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是出版一部大典,即《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大典》。2015年,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广州古籍地方文献集成(4064种,编成520册)《广州大典》完成出版工程,编纂历时10年,为广州历史发展变迁留下珍贵地方典籍。然而,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仍然缺乏对三地历史文化典籍的系统梳理。可仿效《广州大典》编纂工程模式,由三地专家学者系统搜集整理三地历史文化典籍,梳理杰出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有计划、有系统、专题式地出版文史系列丛书,并在此基础上出版历史文化史料著作的集成——《湾区文化大典》,增强大湾区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是编写一批读物,即湾区文史通俗读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强化内地和港澳青少年的爱国教育,加强宪法和基本法、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要求。目前,粤港澳三地仍然缺乏介绍大湾区文史知识的青少年读物。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的要求,粤港澳三地文史专家可围绕湾区历史、地理、风物、人文等主题,以合作或分别编写的方式,出版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史读物。读物还可结合融媒体传播手段,进一步以读本、绘本、视频等形式立体多层次呈现,同时积极与粤港澳三地教育部门联动,争取读物以地方教材或教辅的形式,走进大湾区中小学课堂。
四是打造一批基地,即粤港澳青少年文史游学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开展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共建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目前已公布两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包括八大主题、43条实体游径。可有机结合上述游径的文化遗产资源点,在现有名人纪念堂、博物馆基础上提升完善,打造一批大湾区历史文化游学基地,如孙中山历史文化游学基地、鸦片战争历史文化游学基地、华侨华人历史文化游学基地等。
五是建立一个体验馆,即“湾区缘体验馆”。“闽台缘博物馆”坐落福建泉州,是反映大陆(福建)与台湾区域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台宣传场所。“湾区缘体验馆”可借鉴“闽台缘博物馆”的经验,以文字、图片、实物、影像等为载体,再加上AR、VR等新的传播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示粤港澳历史文化的渊源和联系。
六是申报一批项目,即联合申报一批国家社科重大和重点项目。根据三地特点和优势,由三地文史专家策划,联合申报一批国家社科重大和重点项目,努力推动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七是经营一个矩阵,即“湾区文史”传播矩阵。广东省文史馆主办的《岭南文史》杂志,是省内唯一一份以研究和宣传岭南地区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性、学术性杂志。在努力提高《岭南文史》杂志传播力、影响力的同时,可考虑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为起点,在南方+、粤港澳大湾区网上开辟“湾区文史”频道或栏目,打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湾区文史”传播阵地,形成“湾区文史”传播矩阵。同时创新传播方式,借助短视频、H5、游戏、动画等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内容进行传播,努力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第三,为推进粤港澳三地文史研究交流合作创造良好环境。纵观世界三大湾区,推动文化合作的基本经验包括文化政策推动、第三部门协调、文化资源共享三方面。借鉴他们的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在三方面发力:
一是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湾区文史研究交流合作。文化政策对整合湾区文化资源、提高湾区文化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目前,湾区文史研究交流合作存在解决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文史研究学者往来难等问题。应在坚持意识形态原则、确保政治安全的前提下,拆除阻碍文史研究交流合作的篱笆。
二是发挥民间社团组织在湾区文史研究交流合作方面的积极性。无论在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还是东京湾区,第三部门和志愿者是湾区文化合作的重要力量。在城市规划、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都由民间自发成立许多跨境合作组织。应努力探索和完善粤港澳民间文史研究机构在三地文史研究交流合作方面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拓展民间文史研究交流合作的空间,如鼓励支持广东文史名家与港澳民间文史研究机构合作等。
三是釆取措施推动湾区文史资源共享。世界三大湾区相关城市之间共享文化资源已成为常态,有助促进湾区物理和心理距离的连通和整合。可通过已经或正在组建的大湾区图书馆联盟、博物馆联盟、高校联盟等,逐步实现各自文史资料库的开放。同时,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条件具备的地方建立湾区文史资料数据库、湾区文史研究论文数据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