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银行授信的影响

2022-11-05 04:38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金融

杨 迪

(贵州大学,贵阳 550025)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授信现已成为上市公司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相比,银行授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企业流动性资金,当受到外部融资约束时,可以提取授信资金进一步缓冲融资压力。在保障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同时,银行授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成长机会,从而帮助企业在金融竞争市场中开展创新性、创利性运营。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环境与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地方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尤为明显,导致商业银行在不同环境下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授信决策。同传统信贷业务一样,我国银行授信业务也存在所有权歧视和规模歧视,尤其是在金融发展较为落后、经济法律环境较为恶劣且政府操控银行信贷决策力度较强的地区,中小民营企业相比国有大型企业来说在融资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近年来,我国正在努力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进行调解。2018 年3 月19 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18 年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着力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结构不均衡的问题。2019 年2 月25 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从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公平开展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等方面对融资歧视问题进行缓解。而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下,授信业务属于银行的自主经营行为和市场的自主竞争行为,银行在放贷时会考虑企业过去的信贷记录、当前的资产抵押、未来的经营稳定性等因素,造成商业银行不愿意向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银行授信。那么如何提高银行向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授信的意愿呢?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小民营企业银行授信受到的所有权歧视和规模歧视能否得到缓解?企业银行授信的获取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呢?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以及如何消除企业所有权歧视和规模歧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推动金融发展,提高银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企业银行授信所有权歧视和规模歧视;另一方面,可以为国家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出台的各种政策支持和银行信贷决策提供参考,丰富授信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考虑到银行授信对企业的重要性,已有学者围绕银行授信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些学者从银行的角度分析银行授信的优势,认为银行具有独特的检测和监管能力;另一些学者则从公司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现金持有,银行授信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此外,在近几年,银行授信的作用探讨延伸到其对研发投入的作用上(解维敏和方红星,2016;刘雪松和洪正,2017)。

影响银行授信的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公司独立董事占比等治理特征。Sufiand Yun(2009)的研究表明,内部治理能力较差的公司更加容易因为超额持有现金而导致公司内部出现管理层机会主义,企业因此会更依赖于银行授信。Porta et al.(1999)认为,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股东的利益侵占动机就越强烈。还有,林炳华和陈琳(2015)实证结果表明,在公司治理特征上,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就越少,公司治理就相对越好。所以,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是否获得银行授信存在正相关关系。

银行授信的外部影响因素。一些学者主要关注经济法律制度环境。譬如,Jappelli(2010)实证表明,一个国家的司法效率会对企业的信贷融资约束产生影响,效率越高越能够缓解企业的信贷融资约束。同时,法律体系的完善可以提高对债务人信息的透明化和准确性,利于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进而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意愿。也有学者认为,一个国家银行体系的发展和对公司产权的保护也会影响企业银行授信。例如,Mitton(2008)研究发现,在银行体系越完善和产权保护越好的国家,获得银行授信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数量就越多。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提出,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干预也会影响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譬如,巴曙松等(2005)认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对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信贷决策的干预来为辖区内的国有企业提供授信优惠。

根据Barclay and Smith(2012)的研究,金融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减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银行获取企业信息的能力会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有效率地辨别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做出正确的信贷融资决策,为中小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供可能。此外,Demirgüc-Kunt and Maksimovic(1999)研究发现,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会对企业的外部融资产生重大的影响,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小规模企业获取银行信贷要容易得多。此外,Rajan(2010)认为,金融发展可以减少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利于抑制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基于上述文献,本文分析金融发展水平对银行授信的影响,探讨在不同的所有权性质和公司规模下企业获取银行授信是否会存在差异,而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差异是否会减小甚至消除。对此进行研究,可以检验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效果,对已有的银行授信相关文献进行补充,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提供有效的理论补充。

二、理论机制分析

银行主要通过价值发现和有效监控两个途径来实现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功能。一方面,由于规模小、经营期限短、缺乏市场信用记录、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因素,中小企业在申请授信前难以实现价值发现。而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为经营原则,认为小规模企业偿还风险高而拒绝向其提供银行授信,导致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会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要求,可是大部分中小企业能提供的有价值的抵押物品难以符合银行的要求,以至于即使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会被排除在外而失去获得银行授信的机会。相反,大企业是各家商业银行相互竞争的优质客户,因此会放宽对大企业的授信条件。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信用风险、授信前的逆向选择以及授信后的道德风险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金融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减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减少银行获取企业经营状况信息的成本费用。相比于其他投资者,银行更需要使用获取的信息对授信企业进行监督,降低银行坏账产生的风险。在金融发达的地区,银行能够有效获取和传递授信企业的相关信息,能够有效地对授信企业的投资项目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从而能够有效辨别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做出正确的授信决策,帮助更多的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而且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分配金融资源,减少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帮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银行授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市场份额,银行会降低贷款企业的整体资信水平,市场竞争也会激励银行调整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来对抗企业的授信风险。其中,银行授信业务的发展和上市公司银行授信的获得与经济法律制度息息相关。在金融发达地区,法律体系的完善可以提高对债务人信息的透明化和准确性,利于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进而提高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意愿。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背景,研究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银行授信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首先,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减少信息不对称、加强银行竞争程度等,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授信。其次,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较差等原因,在获取银行授信时受到所有权歧视和规模歧视。最后,金融发展能够抑制政府干预、降低信用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从而弱化所有权歧视和规模歧视,即金融发展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银行授信的促进作用更强。

(二)政策建议

结合我国金融发展和企业银行授信状况,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1)推动金融发展,减少政府干预,消除企业所有权歧视,提高银行竞争力、自主业务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从而帮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由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增加,因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有着重大意义。(3)完善金融体系,深化银行改革。银行信贷是我国上市公司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然而在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因此对银行业进行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融资金融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