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记,想咨询一下我们未分户渔民,按照渔民户口本无法享受渔民安置补助七万一千的该怎么办?”“派出所说我这样子没有房子只有渔船的,不能转户口,您能想办法帮忙解决一下吗?”“谢谢您,我和我爱人都成功进入了街道公益性岗位,从事保洁员工作......”退捕渔民一个个电话、一封封短信的背后,藏着的是武汉东湖高新区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斌“一张名片”的故事。
长江流域全面禁捕退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重要实践,近年来,龙泉街道在东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市“禁捕退捕工作走在沿江城市前列”工作目标,聚焦“建档立卡、船网处置、渔民安置、执法监管”核心任务,用心用情用力推动禁捕退捕工作落实,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
龙泉街道禁捕范围包括:牛山湖东北沿岸线82.3公里湖岸线、30.1平方公里湖泊蓝线保护面积,辖区现有退捕渔民161名,自用船舶95艘。在东湖高新区禁捕办、人社分局等单位指导下,为尽快完成渔民渔船调查摸底、补助对象资格条件核实、渔船拆解及网具回收等工作,郭斌同禁捕工作专班,先是花时间集中走访退捕渔民,和渔民聊家常、聊渔情,熟悉每位渔民的基本情况。每到一户渔民家后,郭斌都会把一张个人名片送给他们,并嘱咐渔民有困难可以直接给他打电话,渔民们的一条条信息,都被郭斌记在心上,并一一协调。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这张名片有效搭建了退捕渔民与街道书记沟通的桥梁,成了郭斌为退捕渔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温情渠道。
“名片能让街道161名退捕渔民随时随地联系我,向我反映个人困难,这不仅拉近了我们与退捕渔民的距离,也让我们能动态地了解群众想法,真正让退捕渔民转产安置有力度、也有温度。”郭斌说道。
“书记,我是福利村渔业队谭龙凤,我于2016年个人一次性交满十五年社保,听说针对我们渔民有政策可以帮我们买社保,之前个人缴纳的可以退,想请领导帮忙解决。”
郭斌知道,长江禁捕,禁的是渔,重心在人,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解决好全街161名渔民的生计问题,他们放下手中的渔网,就必须织密织牢他们“不想捕”的生计保障网。一方面做好补偿工作,确保全街建档立卡的95艘渔船、336艘“三无”船舶及船网处置彻底、补偿到位;一方面是做好社保兜底,全街161名退捕渔民全部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1280万元,发放社保补贴81万元,全面完成退捕渔民参加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补贴发放两个100%,切实解决退捕渔民后顾之忧。
为做好全街161名退捕渔民转产安置,街道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开发湖泊巡查员、护林防火员、环境保洁员类公益性岗位,安置83名就业困难退捕渔民,吸纳20名经验丰富退捕渔民充实到禁捕工作站队伍;多次组织技能培训和专场招聘,多名退捕渔民实现转产转业。同时,街道投入50余万建设并揭牌全区首个河湖长制禁捕工作站,常态化开展“联巡、联查、联打、联治”行动,做到禁渔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管得好”。
“2020年12月31日,郭书记带领我们30名退捕渔民组成巡护方队,参加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仪式,现场聆听胡春华副总理讲话,集体宣誓遵守禁渔大政方针。对于我们渔民来说,家就是船、船就是家,从捕鱼人到护渔人,既响应国家号召,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我感到很值得。”闵家嘴渔业队队长胡昌发说道。
“长江大保护行动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大事,作为退役军人,一定要发扬军人优良作风,延续咱全省拥军优属先进街道的光荣传统,履行好长江大保护的社会责任。”退役老兵范春芳是第一批带着捕捞证和船只来登记的渔民,退捕后他成为街道公益性岗位的一员,上岸开启了新生活。
“郭书记,谢谢你,我是升华村范家洋,通过学习苗圃栽培技术,筹措初始资金,种植杜鹃等,已经成功实现年收入盈利10万元。”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退捕渔民通过名片直接联系郭斌协调推动解决的大事小事共计30余件,涉及渔民安置、渔船补贴、社保缴纳、转产就业等等,得到了渔民的充分认可和一致好评。
一张名片,承载着退捕渔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承载着退捕渔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郭斌书记始终牢记组织的殷殷嘱托,按照东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部署要求,用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禁捕退捕这项“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民生工程开展好、落实好,为龙泉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为禁捕工作走在沿江城市前列贡献高新区力量。
(来源: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