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构建的时代基础、理论价值及实现路径

2022-11-05 02:10庚韦志杨可健
武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武术民族学科

庚韦志 杨可健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产生、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1996年体育学被批准纳入一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位列其中。这不仅可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加快体育学科建设,更能为中国培养出一批批现代化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但就现有情况看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武术理论、武术教学、武术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探索,缺少对学科宏观把握及其本质的理解与分析。当今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与自身基础理论薄弱、学科建设迟缓有着直接联系,从学科的生长来看,它还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需要一批批有志之士聚焦于民族传统体育邻域的研究,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构建。

1 历史依据:学科建设的内在支撑

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而言,以科学的范式开展民族体育研究,探明民族体育的历史本源及发展规律,是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构建不仅是推动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论基石,更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和民族复兴的现实之需。

近代之前的中国体育史是民族传统体育史,但自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大量西方文化的进入在中国掀起了“中西文化”之争,在体育界中展开了“土洋体育”到“建设民族本位体育”的争论,进而开始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在这一特殊时期,一些先进的体育人开始运用西方生理学、力学、解剖学等相关知识原理对武术的功效和机理进行论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内在支撑,其一是历史悠久,其二是种类繁多,其三是底蕴深厚。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未曾中断,并且近百年来在时代变革中的民族体育发展所取得历史经验。这为构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提供坚实的历史依据。

1.1 历史悠久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底层支撑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曾长期处于世界之巅,是世界民族体育宝库中的重要一员,这是构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撑与历史依据之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并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史”与“民族文明史”同步而行。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之中,体育的最初形态伴随着劳动、狩猎、战争等社会活动逐步产生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奔跑、跳跃、角力等运动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运动形式,揭开了人类原始体育形态的序幕,为体育的演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史悠久、独有特色可以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四个发展时期。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部落的相互融合、战争的频发、宗教祭祀的兴起,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日益丰富,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文化思想的争锋,“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汲取其中优秀文化得到积淀,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初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角力、导引、奔跑、超距、棋类等运动项目及各类体育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从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到1840年这段时期属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民族传统体育获得了快速发展,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跤抵、蹴鞠、捶丸、龙舟、舞龙、舞狮、冰嬉、风筝、武术等娱乐休闲体育活动形式经过历史的筛选与实践的选择之后,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奠定了主体框架与格局。学术界将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成为“中国近代社会”,这一阶段由于中国社会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根本变革,中国民族体育在西方现代体育的影响下开始逐步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在西方现代体育传入中国的影响下,近代社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人们的热议与争论,并引出了“土洋体育”到“建设民族本位体育”的讨论,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具体。这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近代化发展中迈出的重要步伐,并为其当代发展创造条件。新中国成立之后,历经岁月洗礼与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以及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历史选择与积淀的成果,在中华崛起与民族复兴中有着重要价值,因此,我们要挖掘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国家与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种类繁多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项目支撑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有着丰富的运动项目支撑,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间有着各异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这些多样化的传统体育形式是学科研究的主要维度,也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关注重点。民族传统体育从来与民族发展密切关联,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形成了跑、跳、投等运动的最初形态,这是人类最古老的运动形式,为之后的传统体育形态的演化奠定了基础。随着石器时代的结束,人类文明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堪称先进。从夏朝的建立到清朝的消亡,中国社会历经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兴起与消亡,完成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构建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对完整的格局。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族的融合发展中所形成的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形式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构建提供了内在支撑。以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例,这些少数民族酷爱赛马,蒙古族每年都会举行赛马会,在民间的“敖包”和庙会上赛马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蒙古族婚礼礼俗之一,“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的古老赛马传统,未婚男女骑着骏马在草原追逐;摔跤在蒙古族、藏族、壮族、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悠久,蒙古族在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中摔跤、赛马、射箭等都会吸引众多牧民,彝族每逢“火把节”都会举行摔跤比赛,两人交锋,最终胜者获得“大力士”称号;藏族、蒙古族、傈僳族、佤族、傣族、黎族等都有射箭、射弩的传统,黎族、景颇族每年都会举办射箭比赛,傈僳族每到新年都会举行射弩比赛,以求祝福; 壮族、苗族、白族等民族热爱舞龙、划龙舟,每逢佳节这些民族都会举办舞龙和龙舟比赛,通过比赛达到聚集族人、获取祝福。秋千、爬山、抢花炮、跳高、竿球、坠绳、飞绳、打马桩、毽子等近千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提供了项目支撑,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1.3 底蕴深厚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文化支撑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帮助与支撑。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这就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文化底蕴的支撑。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同步而行、共同发展,它的本质内涵被各族人民所赋予,寄托了各族人民的深层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例如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运动形式通常会在宗族祭祀、庙会等活动中进行,这些传统运动形式的形成之初是为了祭祀祖先、供奉神灵从而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同时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代表的武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蕴含着众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在武人习武的过程中能过体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尊师敬道”的人伦理念,构建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在拔河、毽球等民族集体项目则体现了个民族团结、公平、互助的精神理念。民族传统体育学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之中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就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构建提供了文化支撑。

1.4 近百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是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经验支撑

1840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1840年之前,中华民族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体系,社会环境与文化结构十分稳定。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华民族长期保持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遭到破坏,自此以后,引起了中西文化间碰撞和激荡。

伴随着西方文化进入我国,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此种情形中国武人进行了早期武术体育化的改造,以武术大家霍元甲先生为代表,其在1910年于上海创办“精武体操学校”,后改为“精武体育会”,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体育性质武术组织,意在消除门户之见,传承、发扬传统武术,对早期武术体育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体系的角力中,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亦进行角逐,掀起了“土洋体育之争”的论争,这场论争中大多数人接受了武术作为体育的看法,但以张之江为代表的些许认识则认为“国术”大于体育。“土洋体育之争”的局面直接推动武术近代化发展的历史演进,在此时期受社会环境的改变、思想的碰撞、文化交融的影响,武术走上了科学化道路,并经过多次改良武术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使得武术培养场域由家转向校,武术习练的手段、内容、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后,武术被列为正式的民族体育项目,同时竞技体育成为国家体育发展的主导趋向,武术亦被纳入竞技体育之中,走向了异化发展道路。为适应武术竞技化展开的需求,武术被迫进行改造(打练分离、套路拆分、技术规范与改进、评判规则制定等),使得武术在某种程度上向“体操化”方向发展。为培养武术人才、推动武术发展,自1958年起,各大体育院校把武术列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自此之后经过30年的发展,武术于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专业课程,随着党和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正式确立,它以武术为主干学科发展而成,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从学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得到了初步构建。近百年来,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经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获得了丰厚的成果与经验。新时期,从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目标出发,构建中国特色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要吸收民族传统体育百年发展的成功经验、反思发展道路上的过失与挫折,从而在理解、反思的基础之上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

2 理论价值:学科意义的时代彰显

2.1 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在短暂的学科发展历程中遇到了诸多困境与挑战,首先,体制陈旧过度依赖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管理,其次,体现在学科基础理论不完善上,最后,学科定位不清晰。构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要在加强顶层建设、明确学科定位、完善基础理论、规范研究范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不仅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学科发展、彰显文化自信的历史命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一员,在运动载体、运动形态、运动技术等方面的探索有着诸多成就。当下,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进行探索研究,有利于我们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还能推动世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2 有利于完善中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总结古代民族传统体育演化生成规律以及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积累形成,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载体、形式、文化、意义、功能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并形成了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体育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的发展速度、学科构建与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相比难以尽如人意,这是由诸多原因共同造成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集成,其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仅是对中国体育学体系的完善和补充,更是顺应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

2.3 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具有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色,其中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最具代表,它的形成和演化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技击术,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在狩猎、搏杀的过程中形成了最初的武术形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军旅武艺与民间武术两大类别,使得武术的主体框架得以确立。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技击术的集中体现,它以格斗、搏杀为主要目的,但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被武人赋予了人文情怀。“事师如父,执役如仆”武人习武的过程中会培养自身尊师重道的能力和意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则培养了武人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等诸多武术拳谚、拳理的形成均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许多武术典籍的撰写也借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程冲斗的《少林棍法禅宗》、陈真如的《峨眉枪法》等。武术不仅是传统技击术的代表,更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实需要,作为中华传统体育的学科理论,将其建立完善能够有效保护我国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并且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发展注入活力,同时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可以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过程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3 实现路径:学科未来的探索突破

3.1 完善学科理论,注重基础理论研究

体育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缺少理论基础与实践材料。同时,长期受竞技体育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了异化发展的道路,并对其本质特征及社会价值造成轻视,致使学科的构建丧失本质意义。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首先要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概念进行明确的规定,界定概念、明确研究对象、规范研究内容、加强学科间的理论交流,以期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统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次,设立核心学科进行支撑与保障,核心学科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因此,可以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核心学科,受众的广泛、研究范式的规范、理论体系的完善等有利条件为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核心学科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与历史学、传播学、民族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因此可以借助这些学科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式和经验,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从而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构建。

3.2 加强顶层设置,规范学科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由武术学演化而成,其研究对象由武术拓展为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这样拓展带来的问题就是民族传统体育学会在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下扩大研究对象。在保持学科的整体性的前提下,会使民族传统体育学边缘化。同时在长期的发展中以武术替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整体,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陷入误区。毋庸置疑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主干学科是科学、合理的,但就目前而言,武术的发展走上了异化的道路,与传统武术有着巨大差异,若将其替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整体,则会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朝向错误的方向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主要在体育类高校或专门的院校进行开设,但其课程设置主要是以武术作为主干,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设置较少甚至不曾设立。这种课程设置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对学科的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学构建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因此,它的学科设置应该是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不能只侧重于单一学科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领导者要从宏观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构建进行把控,可以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主干学科进行设置,同时注重其他学科的均衡发展,构建合理、规范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

3.3 加强学科融合,构建学科交叉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学只有以民族学、历史学、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为基本出发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在规律、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科学的梳理,才能够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在价值、文化底蕴、时代作用。目前,不同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成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在学科交叉的过程中以期在结合点上衍生新的学科分支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当代体育学研究中的由诸多社会学科被引入,这就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交叉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哲学、传播学、史学、文化学等社会学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撑,能够有效拓宽研究视野与研究起点,提高科研水平与学术能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注重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融合、交流。综上,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不仅要加强系统性理论体系的构建,深入挖掘学科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还要加强学科间的融合,探索本学科交叉体系建设的规律与方向。

3.4 顺应时代发展,培养时代所需人才

在时代的轨道上,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离不开科学平台的承载和推移。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形成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顺应时代需求的感召,近年来,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以及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要求,党和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受到广泛关注。时代的发展、民族复兴梦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要以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为基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了对人才的培养。伴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高端人才需求的迫切,但学界、业界“两张皮”的现象未见改善。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要加大校企资源的整合,加强人才培养对接。同时,高校需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硕博人才的培养,发挥学界优势培养尖端人才,并且业界要加强经济支撑,学界、业界二者合力培养时代所需人才。

猜你喜欢
武术民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我们的民族
中华武术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多元民族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