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培花
(黑龙江工商学院,哈尔滨 150016)
1.绿色金融助力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黑龙江省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将存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不仅可以为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支持,而且可以促进黑龙江省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就业环境、推动就业水平、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从而能够获得社会效益。黑龙江省商业银行积极顺应发展绿色金融这一趋势,有效采用金融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发展,不仅更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而且还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产业升级
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黑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可将社会上闲置的资金用于鼓励节能环保行业研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迫使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改造,转向低污染、资源能源利用率高的行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绿色金融发展前景广阔,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3.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建三江农场和北大荒集团发展现代化农业水平稳步提升。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也受到资源、天气、交通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互联网+”和绿色金融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绿色生态种植业,联系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开拓外地市场,积极参与产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1.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政策
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发展低碳环保的黑龙江省农户和企业根据土地确权情况、个人征信报告、拥有土地数量和牲畜数量、产业规模等条件,按照国家的产业和行业政策的要求对农户和企业进行发放贷款,简化手续,放宽对节能减排和环保企业的贷款条件限制,对企业能耗和环保进行严格的把控。同时黑龙江省环保部门对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产业进行整改。黑龙江省通过“区别对待”的方法,有效地推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2.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黑龙江省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还是较早的,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来说其发展的时间还是较晚的。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工具种类较少,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金融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国家提倡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
3.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结构
党的十九大以来,黑龙江省省内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对主导优势产业支持和传统产业改造支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19年末,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金融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黑龙江省银行业绿色信贷近1240亿元;2019年哈尔滨市九州电气集团和国家电投共同出资成立新能源产业基金,以农田间废弃秸秆进行发电,为农民增加近8亿元收入,增加财政性收入2.5亿元;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在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中所占比例较少,有待进一步发展。
4.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规模
当前,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金融的参与者主要以银行业为主,金融市场结构比较单一,而大部分发展的启动资金也主要依赖银行的绿色信贷,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对绿色金融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另外发展程度也不够成熟。
1.政府经营管理较为粗放
即使黑龙江省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并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企业进行扶持,但由于缺少税收补贴、风险转移和担保等政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支持产业结构转型的时候,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加。虽然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反响显著,但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而且还有可能导致银行贷款的风险增加,不利于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三者达到共赢局面。
2.科技创新力度不足
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体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主要是科技创新力度不足。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研究院所发展绿色金融缺乏创新性,虽然有很多学者研究这一课题,但大部分的学术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其可行性和现实性有待进一步考虑。没有明确的实施步骤和实施规则,这些都影响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的手,而不是加大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性去推动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就不能使绿色金融快速、稳健地发展。
3.专业金融行业人才缺失
绿色金融是一个具有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它包含了金融学、环境学、农学、艺术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较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上就缺少这类高复合型人才,不仅如此,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黑龙江省绿色金融的发展与相应的专业人才供给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绿色金融发展进程。
4.未建立完善的市场共享机制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在项目识别、分配范围、信息统计等方面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收入、风险控制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由于市场共享机制尚不健全,无法充分满足当前的需求,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不足。黑龙江省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维度的政策支持,包括信贷、金融、证券等等。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机制不完善、相关监管考核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已公布的绿色金融标准并未覆盖所有融资渠道,现行的绿色信贷相关标准主要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中小微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民间融资、网贷APP、互联网众筹等渠道进行融资,导致未能达到黑龙江省为实现环境治理制定的目标。
1.缺乏重视和管理统筹兼顾
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不协调,其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政府对绿色金融的重视和管理统筹兼顾,没有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制定合理的绿色金融运行机制,缺少政府长期的规划引导和政策调控,未重视发展绿色金融的迫切性。同时政府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一方面是企业环境行为与金融机构之间激励挂钩的机制体系,另一方面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激励挂钩的评价体系。
2.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
在金融经营活动中,一部分企业往往因为自身经济利益而忽略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在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政府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指导有所缺失,一部分人对于绿色金融这一概念存在着理解上的误差,广大农村地区在绿色金融运用上缺乏技术上的支持和产业政策的指导,这些问题制约了黑龙江省绿色金融的发展。
3.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缺陷
目前,黑龙江省政府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一定缺陷,而且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仅设置围绕本专业或者是相关专业的学科,对于跨专业的学科开设数量较少。同时,大部分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合理,对现有从业人员未经常进行有关绿色金融的专业培训,由于资金、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存在着差异,组织员工去试点城市或者是国外参观学习有着很大困难,而且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考核机制不够完善。此外,中小微金融机构与教育机构、环保部门、科研机构等联手培养专业人才数量较少,对国内和国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不够,未建立一支高水准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
4.政策因素限制
缺乏综合性的政府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发展的力度和效果。黑龙江省大部分企业认为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有可能对企业的盈利造成一定的损失,然而政府并没有出台一些保护机制扶植,因此导致一部分企业不愿意发展绿色金融产业,仍然保持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变,不愿意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创新。有一部分企业想要发展绿色金融,但是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充足、大量的资金,这些企业在贷款时因为缺少有力的担保,所以贷款额度通常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这些企业想要发展绿色金融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政府能够作为这些企业的担保人,那将为这些企业发展绿色金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的惩处要做到有法可依,虽然《金融法》《环保法》《生态法》等已经有了惩罚的相关规定,但是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金融环境和其他省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黑龙江省政府应该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情况提出相应的监管办法,根据目前的绿色发展状况和发展绿色金融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对绿色金融进行综合性监管。
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发绿色金融产品的基础和条件存在地区差异,要根据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情况,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改变黑龙江省以绿色信贷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鼓励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理财产品,这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企业营运成本,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绿色金融氛围,促进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
绿色金融与传统的金融相比有着更高层次的环保战略意义,发展绿色金融,金融机构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黑龙江省具有众多特色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结合当地的实际,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构建绿色金融专业团队,并在高校开设相关学科,对报考和研究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给予优惠政策和科研资金。同时,黑龙江省的金融机构还应加强与国际知名绿色金融机构进行文化交流,互换高层次人才培养,委派单位员工去样本单位进修。
建立完善的市场共享机制,需要各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多方配合。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对于绿色产品要提高生产质量,同时在产品成本方面加强控制,力求保证产品质量而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对于政府方面,黑龙江省政府部门要构建绿色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宣传绿色理念和加强绿色教育,完善市场共享机制,设置绿色金融服务站和绿色金融便民窗口,制定完善的消费政策,加强市场环境管理,构建绿色产品法律体系,严惩损害绿色消费的行为,有效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绿色生产和消费行为,不断促进全社会的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黑龙江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原有的资源优势逐渐消失,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跟不上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黑龙江省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因此以黑龙江省绿色金融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有利于黑龙江省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