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娅方华潘正光马维一
(1.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武汉 430077;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武汉 430071)
8月底,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高泽霞教授,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大宗淡水鱼武汉站站长石义付,正大集团研究员刘振等专家一行到湖北省仙桃市就“长江流域重要鱼类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和遗传资源情况”及当地鳊鱼情况和苗种问题展开调研和讨论。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沙湖镇两个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分别从池塘中随机捕捞10多条团头鲂样本进行测量、鉴定和观测。并同养殖户深入交流团头鲂苗种投放、养殖模式、饲料投喂、鱼病预防等情况,分析探讨团头鲂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商讨提出解决措施和对策建议。
高泽霞教授指出,仙桃市水资源丰富,养殖面积达到52万亩,今年专养团头鲂的鱼塘超6万亩,产量超6万吨。从抽样情况看,一是团头鲂的体重基本在4~5两之间,年末难以达到1.2斤上市标准。二是抗病性差,每年高温季节时常有鱼病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减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养殖户只关注苗种价格,大多购买当地没有经过严格选育的苗种,正常情况下团头鲂性成熟需要两年时间,但是目前养殖户养殖的团头鲂一年便性成熟,性成熟以后团头鲂生长缓慢,达不到预期上市标准重量。养殖过程中密度过高,现代渔业设施配套不完善,造成团头鲂鱼病时常在气温升高,生长旺季时发生。
高教授提出,优良的品种对现代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团头鲂养殖品种是关键。近几年成功选育出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团头鲂新品种“华海1号”与未经选育的团头鲂相比,在相同养殖条件下,该品种1龄鱼生长速度提高22%以上,成活率提高20%以上。未来的产业发展,如果将“华海1号”生长快速、成活率高的品种优势与与仙桃市素有的原生态“种青养鱼”模式相结合,还原武昌鱼肉质细腻、嫩滑鲜美的口感,在养殖增量的同时,确保提升品质,打好武昌鱼的“有机牌”,最终提高养殖效益经济效益。同时要积极完善智慧渔业,打造包含养殖环境的自动监测调控、饵料的自动投喂、病害的智能监测等功能的智慧渔业养殖方式,进一步提升仙桃市的团头鲂养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