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联赛背景下校园体育市场化开发路径研究

2022-11-05 01:40毋张明
武术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联赛市场化

毋张明

苏州城市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校园四级联赛最早的提法源于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要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根据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赛程体制安排,通过对校园足球的体制机制摸索,以此作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整体工作的蓬勃发展。随着近年来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学校为单位的四级联赛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时代,校园四级联赛也随之迈入新的发展层面,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夏令营)制度。“校园四级联赛”多方位的提质增效,已从“小联赛”上升为国家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在深化四级联赛体制与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也同时面临诸多困境,顶层设计缺失、理念认识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聚焦分散、联赛组织力量薄弱、后勤保障问题突出、校地融合缺位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家有限的财政经费拨款、宏观政策与地域差异、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深刻影响着学校体育事业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四级联赛背景下校园体育市场化的开发价值

1.1 健全学校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体育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

新时代对学校体育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通过学校体育独特的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功能发挥,完善与丰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另外,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在全国的体育场馆中,学校体育场馆占比达 66%,如果能将此类资源合理利用起来,不但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还能发挥学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公益的功能,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学校体育资源的盘活,对学校体育工作更好、更强、更全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健全学校体育竞赛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小联赛”与“大联赛”结合的四级联赛体系,打通教育与体育系统高水平赛事的互认通道,助推学校体育与教育事业在合作共赢中高质量发展。

1.2 增强学校体育造血功能,同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体育资源的期盼相契合

新时代学校体育赛事的发展已经在实践中证明,校园体育赛事仍靠政府财政拨款与支持的举办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与现代体育赛事发展的内在规律相违背。学校体育市场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由于学校的教育与公益属性使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利润,但科学的市场引入可以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更好的体育资源配置到学校中。因此,校园体育市场化创造的利益正是对学校体育事发展的有益补充,能够改善学校体育经费短缺的情况,同时校园体育竞赛市场的开放也符合学生对阳光、激情、活力的校园体育生活期望。

1.3 推动学校体育高水平发展,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匹配

我国高校竞赛市场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赛事资源改革为突破口来理顺和调整学校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培育竞技体育竞赛市场,充分发挥学校承办运动队的积极性,是激活学校竞赛市场,推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有利途径。通过校园体育的市场化开发,以多方位的校园四级联赛为突破口,能够助力学校体育高水平发展,这既是适应学校教育与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有益补充,助力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成。

2 校园体育市场化开发目前现状

2.1 校园体育联赛顶层设计有待加强

政府以“看得见的手”影响本可以由市场来调配的资源配置,在制度上形成垄断和办赛“门槛”,在体育赛事需求迅速扩张的条件下,抑制了市场主体的办赛可能性,使得体育消费呈现“哑铃”型,即一端是成本较高的大型职业赛事,一端是完全免费的群体活动。同时,校园体育赛事管理缺乏规范化管理,赛事运行随意性较大,公平、公正、公开度缺失,易出现比赛组织工作无序等情况,致使校园体育联赛整体形象受损,极大地影响力赛事的开展。

2.2 校园体育市场化理念认识尚待提高

由于学校体育事业与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属性,因此长期以来只强调体育经费的“等、靠、要”,忽视学校体育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影响着校园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的进程。由于缺乏对校园体育联赛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认识,致使参赛学校只局限于自身参赛获得的成绩,而不关注体育联赛市场化为自身学校带来的体育资源配置红利,在赛事管理与相关工作活动中缺乏积极性。

2.3 校园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从学校整体经费来看,教育办学经费远高于体育经费投入,而政府体育局经费耿偏向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工作投入,教育局与体育局对于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经费支撑上有交叉盲点。同时,也缺乏规范的体育赛事中介机构进行相关运营配置,我国目前的校园四级联赛运行体制中,中介组织的作用发挥还相当薄弱,且未形成一定规模,不能为校园体育联赛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资源配置服务,致使赛事运作成本增加,同时也出现难以规范化运动的情况。

2.4 社会关注度聚焦分散

目前,我国校园四级体育联赛运动种类多且水平层次不齐,各类学生体育协会、单项赛事协会中体育竞赛内容交叉重叠,未形成四级联赛一体化、层次化的运行体系,各级之间分散且不平衡。社会媒体对校园四级体育联赛关注度与宣传力不足,缺乏精品的包装与策划,使得赛事无法吸引社会的聚焦,部分比赛现场空荡冷清,吸引力不足使传播推广价值降低,校园四级体育联赛陷入关注度分散的恶性循环。

2.5 校园体育联赛组织力量薄弱

校园体育联赛的组织人员有着丰富的体育工作经验,但是市场管理与营销经验相对缺乏;而体育联赛中介服务机构虽然擅长经营之道,但是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与了解不足,这种矛盾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园体育市场化进一步的发展,在打造高水平精品体育赛事时面临的难度较大。并且管理不规范、组织力量薄弱、赛事规划不足的情况也致使赛事创造的经济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差强人意。

2.6 体育联赛后勤保障问题突出

校园体育联赛服务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中尚未形成规范的、成体系的经验与方式方法。校园体育联赛的后勤保障体系需要进行适当、适时的重构与转变,需要科学合理制定保障与激励机制,探索现代化的体育联赛后勤服务运作理念以及经营模式,针对不同级别与类型赛事提供不同程度的后勤保障服务。

2.7 校园体育市场化的校地融合缺位

体育赛事的本质是城市文化,而校园四级联赛反映着一所城市中青少年群体的文化群像,同时也承载着一所城市的文化特质。因此,校园体育的市场化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应当作为城市青年文化社会的载体与缩影,在校园体育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需要顺应城市的文化特点,主动融合所在城市的精神与内涵,积极探索与校地“形象气质”相符的赛事项目,将校园体育市场开发嵌入城市品牌建设中。

3 四级联赛背景下校园体育市场化开发路径思考

3.1 破除思想和制度上的藩篱,增强校园体育市场化的观念

我国校园体育市场虽然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校园四级联赛”多方位的提质增效,以及国家有限的财政经费拨款、宏观政策与地域差异、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凸显问题,促使学校体育拿出更大的勇气,用市场化的思维去思考如何实现互利与共赢,同时需要树立积极开发校园体育市场的观念,加快学校体育市场化的改进步伐。

3.2 加强标准化建设,对校园体育市场经营进行法制化与规范化管理

由于校园体育市场法制化与规范化起步较晚,致使各地校园体育联市场秩序规范缺位,行业与地区壁垒比较严重,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乏力。因此需要良好、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提供发展动力,建立健全校园体育市场,明确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职责,对校园体育及其衍生体育产品经营实施法制化管理,通过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结合,规范校园体育市场竞争机制,使之尽早进入法制化与规范化的轨道。

3.3 主动培育市场主体,确立合理的市场分配制度

应积极扶持和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校园体育市场化的开发与经营中,重点培育实体机构如学校体育联盟、单项赛事协会、职业俱乐部等,加强学校体育集团化、联盟化发展。应积极确立合理的市场分配制度,明确市场分配比例,促使校园体育市场中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与分配更加合理,并引入竞争机制,避免资本、地区形成的壁垒与垄断,以调动学校、社会、企业多方主体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4 提高学校体育赛事的竞技水平,培育健康竞赛环境

校园体育发展要本着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宗旨,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校园体育市场化开发的最终目标,以校园体育赛事的市场化为突破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体育精神等融入其中,以德为先,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为体育人,为国育才。因此要建立公平竞争的赛事环境,努力提升自身竞技的水平,打造精品赛事,提高比赛的推广与教育价值,培育健康的竞赛环境。

3.5 扩大赛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塑造品牌赛事。

重视新媒体时代的体育全媒体体系的构建,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师生学生群体通过对学校体育赛事的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来增加曝光度。利用校园特有的体育文化,倡导校园体育市场的沉浸式体验,引领体育时尚标,打响校园体育品牌。长期的高质量赛事能够塑造校园体育联赛品牌,而品牌赛事又能作用于项目运动提高竞技水平与赛事规范,从而更大的提升赛事观赏度,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促进赛事市场扩大,实现校园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

3.6 深化学校体育联赛赛制改革,打通教育和体育系统赛事互认通道

深化校园体育联赛赛事改革,建立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联赛管理体制与互认通道,完善大中小学生体育协会组织架构,打破运动种类多但水平层次不齐的局面,提高质量,鼓励学校更加积极的参加与举办各类校园体育联赛,并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全面提升。通过梳理与整合各方资源,将教育和体育系统赛事接轨,重塑体育与教育具有相同层次的荣誉互认制度,由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对四级体育联赛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与推进,避免重叠交叉导致的赛事层次不齐与权威不足,使校园体育竞赛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面向人人,广大学生都能参与的项目丰富、层次鲜明的校园体育联赛体系。

3.7 嵌入城市文化体系,发展校园体育延伸产品市场

体育赛事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经济等多元发展元素,校园体育赛事的本质是城市文化与校园文化,学校体育的市场化发展,要主动结合城市的地方文化内涵,将校园体育文化嵌入到城市文化体系中,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优质载体,校园体育赛事发展应与校地城市构建“同题共答”,相互促进提质增效。同时,积极开发校园体育联赛的延伸产品市场,其凝结着校地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与审美意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市场引领价值,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需要,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联赛市场化
一道高中联赛题的推广与变形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畅聊体育赛事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