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399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逐渐形成一种能够捕杀猎物的技击方法,即武术的雏形。在封建社会时期,脱离了人与兽“斗”,更多是人与人“斗”,武术攻防含义中“攻”与“防”的假想对象都指的是人,所以武术本质属性是带有攻防含义的技击。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之后,大众渐渐开始欣赏武术之美,讲究意与境、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更深层次在武术的精气神和武德之美。而中国传统哲学其核心思想在于“天人合一”生命观,注重阴阳的和谐统一,注重人在社会的价值,即是“自我实现”的体现。无论是从“天人合一”哲学观指导思想还是武术蕴含的精神都体现了人们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所以,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在技击的基础上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形成独一无二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传统哲学与民族精神,所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均在武术中有着重要的体现。
武术追溯于人类早期捕猎与军事活动,是以攻防含义为基础的技击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军事作用逐渐弱化,逐步向健身方向发展,而其中攻防含义的内涵得以保留,是武术区别其他运动项目的“根”。尽管部分武术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使之适应大众健身,但是其内在的攻防含义并没有消失,“攻”和“防”永远都是一个拳种的灵魂。例如24太极拳也称简化太极拳,是为了方便民众习练而汲取杨式太极拳的精华汇编的入门拳种。即使是简化拳种,杨氏24式太极拳处处体现攻防含义。如“搂膝拗步”的动作要领向左前方迈出左脚,意在左手,左手做弧形向后捋,同时重心前移,右掌顺势推出,其攻防含义在于出左脚左手进行“搂膝”可以化解对方手臂攻击,亦可格挡对方的腿部攻击,随后而来的推掌是所谓的“杀招”向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进行击打。现在高校的武术课程的内容多是以武术套路的学习为主,其中的攻防含义模糊不清,其用法很少被提及,武术课程的教学变成了无聊的动作习练,这就和其他体育项目没有什么不同。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不了解武术的技击属性,体会不到攻防含义带来的实质体验,学习武术的兴趣也会减少。
2.2.1 武德培育
武德是武术文化及其重要的部分,“武德”因“武”彰显, 以“德”教化, 从古至今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武术的核心理念即“仁”“义”“礼”“信”等。“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古代传授武艺更看重的是品质而非天赋,又体现在武术的攻防技法中“点到为止”“以化为先”的思想。“义”强调武术“见义勇为”“义无反顾”的精神。“礼”其核心表达个人对身边事物行为规范,如“尊师重道”等。“信”指“诚信”又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君子以成德为行,故行仁义礼信于天下,尽心致力于道而德有成。武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无可替代的,如今,高校的武术课堂过于重视学生的动作学习从而忽视了武术中的道德教育功能。最基本的武术礼仪“抱拳礼”,学生只知其形而不知其意,表演价值过于凸显。当学生们所学的武术动作随着时间流逝消忘时,武德是可以伴随学生成为终身品质。武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已将武德与武技融为一体,可以说武德是习练武术的核心理念。武德与武技,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只注重武技而轻武德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武术的核心内容,更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武术文化内涵。
2.2.2 哲学与美学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载体,蕴含着传统哲学与美学之奥妙,因此,武术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方式之一。当代高校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一些中华传统的哲学和美学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武术,在武术的习练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文化熏陶是一种隐性渗透的教育方式,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武术的一招一式都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武术中的攻守、进退、动静、刚柔、起伏、顺逆、开合、内外等体现着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概念。如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一式舒展大方,婆娑轻盈,给人以“鹤舞白沙”的生命韵味。将自然界中的景观融入武术的技击动作里,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谓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多数高校武术课堂会忽视武术课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上学生本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使高校武术课程出现了传统文化不被重视的现象,而武术作为弘扬传统文化无可替代的运动项目,理应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2.2.3 武术精神
武术精神是武术文化中的重要范畴,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武术身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物,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很长一段时间武术对于凝聚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社会层面,“武”即“止戈”体现出兼收并蓄的和合精神。个人层面,表现在自强不息的精神,个人通过永不停止的努力奋斗,不断的去超越与完善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爱国主义的教育、和谐社会的理念、自强不息的精神都深度切合当代高校教育的主旋律,利用好武术的精神价值对于高校学生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武术的课程目标除了运动技能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等之外还具有掌握基本的武术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目标。教学缺乏渐进性,部分高校的武术课程在学生没有基础的情况直接学习竞技武术套路,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更无法体会到武术的思想与文化。从武术进校园以来,学校武术实际上就是走的竞技武术这条路。把竞技武术领域的内容纳入学校武术教育。竞技武术套路“高”“难”“美”“新”,并不适合初学武术的大学生,从文化内涵的意义来说也不如传统武术套路。传统武术“韵味”更足,有着明确攻防含义和文化属性,能使学生获得丰富武术文化体验。学习任何武术套路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既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基本功的练习一开始就“照葫芦画瓢”对学生而言不仅学习动作会变得更难,也从而失去了对武术的兴趣。
对本国文化强烈的认同感是该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有力支撑,文化认同即“自我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传统武术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是我国民族文明的真实写照。武术认同是基于中国认同的基础之上, 既是中国认同的延伸,更是中国认同的缩影。武术的发展对培育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塑造中国形象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受西方竞技体育“更快”“更高”“更强”思想,部分大学生“尊崇”西方的体育价值体系,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感匮乏。他们以西方主流的体育价值观来审视武术,将“更快”“更激烈”“更强劲的对抗性”作为衡量武术价值的标准,这种片面的思想使部分学生对武术文化产生了质疑。毫无疑问,这种情况下武术文化认同感在这一部分同学心中是缺乏的。
只有回归武术的本质,在攻防意识的深切体会中才能真正的掌握武术动作的核心要义。高校武术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演练武术套路,单纯的动作学习并不能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在给学生讲解动作的过程中,要讲明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可以让学生协助演示某个动作的技击与防守的方法,加强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将攻防意识贯穿整堂武术课的学习中。武术套路并不是简单的各个动作的拼接与组合,武术套路中一个动作编排在某一个动作的前或后也是具有攻防含义的整体思维。如南拳套路里“挂盖”后紧接着“转身鞭拳”,“挂”是防御“盖”是攻击,如若对手躲避“盖”没有击打到对方紧接着“转身批拳”。这就是武术套路演练中,动作的“抑扬顿挫”与“快慢相间”,学会理解这一层面的攻防意识,不仅加深了对武术动作的印象,还使学生在套路演练的过程中有了“韵味”。在熟悉动作并领略其中攻防含义的前提下,可将学生分为两到三人一组,进行 “喂招”“对招”的训练。“喂招”“对招”是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喂招”“对招”即一方在进攻的过程中另一方采取相应的招式防守,双方可随时攻防转换,即你攻我防,我攻你防。而这种训练方法不是真正让学生去进行格斗,而是在“点到为止”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攻防意识。开始的训练先采用固定的方式,即进攻对象与进攻招式固定与防守对象与防守招式固定。几次课之后在学生较为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可加强对练难度,将四五个进攻与防守动作为一个组合。在深入的进行灵活的“套招”“对招”的训练,即双方都可根据局势进行自由的攻防转换。还要将这种训练模式进行期末的考核之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这种对练模式的重视,还可以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套路中的攻防含义,实现攻防意识与套路演练的相辅相成。
将武德教育融入武术课堂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教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的“武风”形象,引导学生向教师看齐。在武术课开始之前要讲解武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清晰的认识到什么是武德。教学时要特别注意为他们讲解“仁义礼信”每个字的内涵,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仁义礼信”的理解。这对学生理解武德具有很好的帮助,还为他们以后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武德教育要贯穿武术课程的始终,如武术中最基本“抱拳礼”,不仅要在上课下课时师生互行“抱拳礼”,学生在演练套路前后都要行“抱拳礼”。“抱拳礼”是进行武术教育的良好的契机,在为学生讲解“抱拳礼”动作要领的时候,也讲明抱拳礼的含义。“抱拳礼”左手为拳右手为掌,“拳”代表武力,而掌45°盖在拳锋之上代表武德中核心思想的“止戈”。左掌四指并拢而拇指内扣,寓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懂得谦逊。右拳五指相握与左掌相搭还具有“五湖四海皆兄弟”的内涵,象征着团结谦虚,以武会友的品质;师生之间互相行“抱拳礼”还有助于激励学生的习武动力,还可以弘扬“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双方对练时也要互相行“抱拳礼”旨在“谦”“礼”“让”的精神风尚。在“套招”“对招”过程中的“点到为止”从而保证对方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技击训练,体现了武术中的“仁”“和为贵”的主旨。
武术教学要深深的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首先要注重武术精神的培养,“尚武精神”与“民族精神”高度契合,所以要将“尚武精神”在武术课堂中体现出来。在学习某个武术拳种之前,教师要做足功课,向学生较为系统的讲解该拳种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背后的经典故事,用英雄人物的事迹去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如杨家枪中的“苏秦背剑”一式,不仅体现了攻防含义还有丰富历史背景;借 机提到杨家将习武保境的爱国精神,以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以苏秦命名这个动作,讲明苏秦“锥刺股”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生进行武术的训练时,难免会有体力不支,压腿时的痛感等等不适,教师此时要以“习武莫怕苦”“君子自强不息”等话语勉励之。增强武术课堂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力度,让学生浸浴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之中去体验和感受。武术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从武术套路技法、武术动作名称、武术的拳种名称中均有着对传统哲学的表达,所以在讲解基本动作要领或介绍拳种时,要逐渐渗透传统文化因素。如太极拳,“太极”一词源于古代哲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内涵;而八卦掌,“八卦”一词源于“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中国道家的深奥概念;象形拳以模仿自然界中的事物融入拳理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帮助学生理解“武”的真正文化内涵,以武术为载体输出传统文化,从而引领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在学习武术与习练武术的过程,潜移默化的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文化自信是更深厚、更广泛、更持久的自信,是更深刻、更重要、更基础的力量,我们必须理解自己的“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思考“文化自信”基于中国武术的意义内涵。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先进群体,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在心目中牢牢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要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武术的价值,逐渐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引领着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