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百行 刘建国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新时代对于教育事业有新的时代要求。有关“体教融合”“学校体育与美育”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意见与方案中提出了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扬和“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完善。传统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63年于山西朔县峙峪村附近发现了一处颇有意义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其中就出土了一件由燧石加工而成的石镞。弓箭不仅作为一件武器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在历史长河中也逐渐浸润了大量的人文思想。周朝时的射礼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被赋予了极其浓厚的封建色彩和等级制度思想。周朝覆灭后孔子将周朝贵族中的教育内容整理编排使其正式进入平民阶层,其中作为六艺之一的“射艺”也随着私学的兴办逐渐在平民阶层与儒家文化发展。但是到了近代,随着竞技弓的传入,我国的传统弓文化和技法的传承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孔子射艺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对于孔子射艺的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同时新时代教育需求为孔子射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孔子射艺的文化和教育价值挖掘不仅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而且对孔子射艺的传承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射艺本身所附有的儒家文化也具有思想教化和品行树立的独特作用,射艺练习过程就是一个与自我斗争和思想品格进步的过程。这种品德的促进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极度契合。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教育事业不仅要体现国家意志更要实现个人价值,不仅要服务于当下,更要面向未来。有关“体教融合”“学校体育与美育”和“新时代评价体系改革”的意见与文件中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以及对“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完善。这体现了我国新时代下教育事业发展要回归本土的传统文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先成德后成才”的传统教育观念正逐渐回归,以及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迫切需求。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不仅要继承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而且要在时代发展的前提下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孔子射艺起源于周射礼,在发展过程中与儒家文化融合,逐渐具有了极其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推崇的思想境界,因此儒者对于古礼也多有阐发,就东周礼书所记射礼中,也揉进了一些儒家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也多有对孔子射艺的论述。《论语·八佾》中孔子对射艺的“君子之争”的论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揖让而升,其争也君子”,两人相互行礼再进行彼此之间的竞争,之后且无关胜负地饮酒,与今日奥林匹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不谋而合。《礼记·射艺》中“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将射艺作为一个自省的过程。遇事向内自我反思而不是迁怒于他人,对于当今的竞技体育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礼记·射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孟子·公孙丑》),“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等为孔子射艺附加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良好精神风貌,使射艺从一项体育运动演变为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
周朝时通过射礼来观察人的健康、意志、品行、心智等,并藉此作为甄别人才的标准。孔子射艺将周射礼的“指标”转变为射艺练习者自我进步的目标,由“物本”转变为“人本”,使孔子射艺具有了广大的发展空间和为人所接受的自我修行之利。孔子射艺在除去修身之利外更多追求的是修心,“射以观德”“仁者如射”和“戈不射宿”是对自我品行的修正。由打斗中的射箭到“射礼”的演变,也使得射箭成为寓政治、道德、娱乐、体育于一体的礼仪活动,其文化教养的色彩极为浓厚。孔子射艺的练习过程也就成为了一个“悟道”的过程。
于内修心之利主要是指对于孔子射艺练习者在习艺的过程中受其文化的涵濡,逐渐形成心理和品德的自我约束从而达成道德品行的促进。
2.1.1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奋发图强,遵循正道的进取精神
《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所讲述的是君子之争。儒家文化主张礼,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礼让。相互行揖礼,然后才开始射箭,结束时无论输赢仍相互敬酒,这才是君子之争。君子参加礼射,与其说是在引弓射箭中较量射艺,不如说是礼乐氛围中展现自我的礼仪修养与礼让品格,如此看来,即便是“争”,也是地地道道的君子之争。
儒家虽主张礼让,但是却不是一味地无故礼让。“必也射乎”则是主张的一种竞争精神。“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即是讲求的一种奋发图强的竞争精神,但是这种竞争精神是合乎礼节的。在现代来讲即是合乎法律伦理的竞争,而非毫无底线的进取。对于现今竞技场的不和谐现象,这种君子之争正是现今急切需要的。在遵循道德标准下的竞争不仅可以培养练习者自强不息的品格,而且对于完整人格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2.1.2 射不主皮: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可分为孔子对做事要量力而行的忠告和一种将射箭比作道德追求的象征说法。射箭不追求贯穿箭靶是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同,过分追求大力反而有损身体,应量力而行。对于另一种将射箭比作个人品行的看法则来自对于其深层意义的挖掘。将箭靶比作这种人的品德,箭靶中央则是最美好的品德,这是人人都追求的。将箭比作人的努力,倘若是过分追求美好的品德而带有了功利色彩则失去了本心,反而有了顾此失彼的意味。此外,对于箭靶中心的追求也象征着对于正确的目标方向。在界定了正确的目标方向后也提出了正确的努力方式即量力而行。始终以箭靶中心为目标,追求正直的人格与价值。
2.1.3 仁者如射:促进自我反思
一个箭手如果没有击中目标,他会检查自己,也就是说,他会检查自己掌握的射箭技能,并继续提高这些技能。《孟子·公孙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正己而后发”“反求诸己”反应了儒家思想中的自省,向内的自我反思。这一过程在射艺的练习中更像是一个“悟道”的过程。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然后才能进步。在当今篮、足、排三大球的竞技比赛中,队友间相信任与配合是取胜的关键。对于失误的相互理解与改正是促进团队进步的重中之重,因此,自我反思在相互的协作中变得尤其重要。《礼记·射义》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也是对射不中而自我反思的描述。从思想的自我反思角度来讲与《论语·里仁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射艺的技法练习角度来看则是练习过程中技法提升的重要方法。于内自我反思提高精神境界,于外则改进射艺技巧提高技术。
2.1.4 射以观德:推进良好品行发展
古射礼主张“始于礼而终于礼”,各动作丝毫不离礼节,体现了射礼对高尚品行的要求。《礼记·射义》中“故射者,进退周还必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对于射艺的射前、射中、射后都有着严格的动作要求。对于古封建社会而言这种严格的要求或有等级和思想控制的意味,但是对现今社会而言,这种有要求的一举一动之中对人的自我约束和人格反思也有着深刻意义。“内志正,外体直”由内而外的品行和动作约束使人内可自我调理反思,外可调整体态,使人渐入射艺之佳境。
孔子射艺的具体练习步骤目前尚无标准的动作规范,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孔子射艺的整个流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起始礼仪,技术环节,收势礼仪,18个步骤,即持弓,准备,就位(起始礼仪)静心,搭箭,勾弦,推弓,转头,举弓,开弓,靠位,瞄准,撒放,动作暂留(技术环节)退射位,藏弓,举弓,结束(收势礼仪)。在练习时持弓前要行揖礼,取箭前要求内志正、外体直,端正自我态度,调整身体姿势,平心静气,然后才可以言射。动作之间流露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和对练习者的心境、品行的历练以及身体姿态的约束。此外孔子射艺的礼仪对于练习者与具有一定的行为教化的效果。如孔子射艺在进行取弓、放弓、递弓以及拔箭之前都要先行揖礼,以及“箭不指人”“弓不空放”都是对于练习者的行为约束。良好的行为约束可以提高孔子射艺的练习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2.1.5 器物象征对自我的反思教育
弓箭从功能的角度看其具有实用的“射”的功能和隐形的“镜”的功能。“射”是指弓箭本身最基本的射箭功能。“镜”则是以弓箭为“镜子”而映射自我的不足,从而改进促进自我发展进步。经常使用的器物能转变为内化的自觉力,使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交织、相互契合,进而形成德育育教育的力量。《论语·卫灵公》中“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以笔挺的箭矢来比喻史鱼的正直。与“射不主皮”的价值追求也极为相似。儒家中庸以“中和”和张弛有度来描述一个人的良好的处世之道,也是对弓箭的器物象征性表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将有道德的人就比作一个熟练的弓箭手,将他行为的正确性比作击中目标的箭。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共同包含的主题也包括道德奋斗、习惯化和教育、青年为道德生活做准备,道德生活包括对更大社区的责任、体育活动和悠闲的追求与道德生活的相关性,以及善与美的结合的理想。而这些理想也正是射艺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所必须要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
孔子射艺于外修身之力主要表现在对身体姿态控制和相关身体肌肉的锻炼上。“内志正,外体直,然后可以言中”正是表达了射艺技法练习时对身体姿势的控制。在行射时保持正确且良好的身体姿势不仅有利于射艺技术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日常身体姿态。此外,拉弓引箭的过程中肩颈部和双臂手腕部的肌肉具有较大的负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强这些部位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孔子射艺起源于周射礼,但是随着发展摆脱了周礼的等级制度,并赋予射艺以极其浓郁的人文教化色彩。孔子射艺对于练习者的教化主要体现在练习过程的身体姿势调整,射手的自我反思以及习射过程要求的礼仪遵守。孔子射艺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哲学思考价值,尤其对于射艺练习者而言,过程中的动作和心理的约束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姿势的端正发展,心理的自我约束也是精神反思的进步过程。新时代,孔子射艺深厚的文化基础带给射艺练习者的文化熏陶可以增强文化自信而且文化本身的内容,培养练习者自强不息的品格和完全的人格。正确的竞争精神,良好的品行发展和正确的目标价值导向都是孔子射艺带给现今社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价值。同时,这些宝贵财富和教育价值也是促进孔子射艺对于当今社会适应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