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元镇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常常会听到关于中国武术的“中华国粹”“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底蕴厚重”之类的评价,这些都是对武术价值的溢美之词。作为对武术只有肤浅认识的局外人,笔者不敢轻易置喙。本札记拼凑的是对武术的各种功能的浅见。对武术功能的认识,可按多种原则分类展开讨论,如搏击与套路、徒手与器械、个人与对练、实战与基本功等等。由于笔者对武术认知的局限,只能从武术所弥散与渗透的其他文化领域出发,说明武术所具有的多方面社会功能,以证明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强大扩张力、演化力与生命力。
产生于冷兵器时代的武术,从徒手到兵器、从弓箭到刀剑、从短兵到长兵、从铜器到铁器、从徒步到车马上,所有参战士兵到将军都需要进行的训练,这些训练包括对实战动作的模拟、使用兵器能力的培养、集体作战配合的演练,克敌制胜中擒获致伤致死敌方、预防自身伤害等动作技巧的掌握等等。当这一训练过程赋予了文化的“意义”,并系统化、精炼化、理论化后就逐渐造就了武术的格斗与防卫体系。
自武术诞生的一刻就注定了它必定要以“你死我活”的鲜血与生命作为昂贵的代价,于是武术即把追求最高效率置于首位。以高速的动作、准确的击打、有效的防守、稳定的站位、有序的进退等,组成武术攻防技术的基本要求;以调动身体整体的力量,形成特殊的劲力,产生最具破坏性的效果为训练的基本目标。因此,武术的身体运动体系是特殊的,无可替代的。
然而,武术战时的实战与平时的训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敌友状态,因此以“点到为止”为核心的武德,就十分重要。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效果,造就了武术的习练者准确把握分寸的心理与正确看待胜负的心态,最终完成从“术”到“艺”而至“道”的人生领悟之旅。
武术产生之初,是潜藏在对抗外族入侵的战争、农民起义的战乱、军阀混战、宗教寺庙自卫、村械斗逞以及镖局防抢防盗等活动之中的,因此它的起源必定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也必定的良莠杂陈的。夸张自我、贬低他人,相互叫板、各自逞强的生存状态是可以想见的,因此各门派、各拳种之间的比试较量实现了优胜劣汰,使武术在激烈竞争、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擂台,是古代武术独创的竞技场合,摆擂台,是西方竞技运动进入中国前,武术仅有的军事检阅与民间交手的主要方法。有关擂台竞技的故事大多绘声绘色,广泛流传于民间,但到近代很少见诸实物与文字纪录。清末民初曾流传一些中国拳师大胜西方大力士、拳击手的擂台征战,但大多难见真实的文字记载。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武术大踏步进入体育运动竞赛体系,但比赛项目大多以各自的演练为主,以记点打分作为竞赛裁决手段。后来曾出现散打、散手与自由搏击等直接对抗的竞赛活动。但前者因客观评价标准不足,三次与奥运会失之交臂,未得进入;后者因竞赛对抗特点不鲜明,缺乏对运动员的有效身体保护手段而难以推广延续。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武术以体育运动的方式,从军事系统转移到体育系统,这是一个文化演变的过程,使它更容易靠近文化、教育与科学,更容易体现文明价值,也更有利于它的长远发展。这是武术的幸运,也是中国体育的幸运。它也为现代东西方体育的交流融合,确立了一个良好的支撑点。
掌握武术需要强健的体格,习练武术则能健壮身体。二者相辅相成,武术与体育健身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多数武术的套路与功法经过适当的调整就可以成为健身手段。中国传统到健身养生术中有相当多的方法取自武术,武术中的一些宝贵理念,如讲求精气神,渗透进健身方法中,使中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解决体质问题,也有助于改善习练者的精神面貌。
在中国养生导引术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有一派主动,认为“动则阳生”,阳气丰盛,则身体健康。主动派有道家、兵家和拳家;而另一派主静,认为静则阴长,阴液增长则疲劳消除,主静派是禅家、儒家和医家。到了明清之后,两派趋于融和,折衷成了似动非动、似静非静的太极运动。这种静态的时间观念与经过软化、静化的武术动作的组合,形成了中国健身养生术的亚节奏型的活动方式,它明显区别于近现代西方的激烈消耗的运动方式,也因此有了更大的适用人群,更契合了当代全球性的老年社会的到来。
作为文化的武术需要传承,便有赖于教育。在班级制教育为特点的近现代学校在中国立住脚跟之前,武术的传承靠家庭的继承与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这种私塾、作坊式的传承效率很低,并且很容易失真,甚至失传。武术中很多内容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口授,不可书写,用上述方式传承难度确实很大。
用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方式传承武术,是武术发展的最高形态。武术进入学校教育比在运动队训练,信息传播面要宽广得多,手段也更加多元化,但在中小学用集体操练的方式推广武术,难免肤浅,也难免混同体操。武术转向社团,业余走向半专业与专业,是迟早的事情。
让一部分掌握了武术与气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开展工作,将武术进入全民健身活动的教材是一种好方法。如何将武术带进体育产业,使它在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途径更值得引起重视。
武术进入教育,不仅是套路、功法的教习。武术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与武德中倡导的宝贵品德的传承也不可忽视。武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儿童果断坚毅、勇于取胜的意志品格,以及修养个人、谦逊待人的道德品质,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也是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乐于接受的。
舞蹈是体育发生的源头之一,特别是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对体育在生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体育也会回敬给舞蹈艺术以素材,武术进入舞蹈,两相融合便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比如当代以“高、难、新、美”为特点的竞技武术,究竟属武术?还是舞蹈?难以言说。武术将自己的“休闲态”演绎成了舞蹈。女士剑舞文雅的飘洒,配上竹弦音乐,何其美哉;武士刀舞刚劲的发力,合上锣鼓响器。何其壮哉。
中国传统戏曲有一重大旁支——武打戏,《三岔口》《十字坡》《挑滑车》等等武打场面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中国武术有不少惊险的高难动作与精巧的配合默契都寄存在戏曲之中,
此外,中国的图画、雕塑、书法与器皿文物中都留有武术的遗迹,在杂技(古代先后称为百戏、散乐)动作中,武术的痕迹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尽管有关中医的价值、科学性等问题还有很多争论,但是中医、中草药中的正骨、按摩、治疗外伤、康复体能等理论与方法却是无可争议的。千百年来,这些方法有效地诊治了一代又一代国民的伤痛,成就了中国一门独特的正骨医术,并且享誉海内外。武术活动与正骨医术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武术活动中频繁出现的疲劳、劳损、外伤事故等,使得武术家们不得不对外伤的病理、药理展开研究。许多武术家就在不经意中成了民间正骨大夫。这一现象是中国武术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一件副产品。
武术的实践丰富了中国古代医学,古代医学则对武术回馈了理论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与武术的点击穴位的映合,就是一例。中医气息理论在气功功法中的运用与解释,又是一例。
文学作品中的武术,主要是指武侠小说中的武术人物形象与他们超人的“武术”技艺。侠客是一种虚构的人物,如同皇权专制社会里的清官一样,聊以表达民众在苦难生活中得到的虚幻出路,因此,侠客们飞檐走壁,腾云驾雾,无所不能的“绝招”都是作家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侠客们这些超常的技艺或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或是在高人指点后顿悟出来的,或是用常人难以承受的方式苦练煎熬出来的,令常人叹为观止。幸亏这些小说作家大多不懂武术,更未能亲自操练过武术,这才使他们将这些超越时空的丰富想象,变成绝顶浪漫的文字,而绝无愧意。
无可讳言,武侠小说与当代的功夫类影视作品,对于保存武术文化遗产,扩大武术文化影响,吸引更多青少年进入武术运动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当代武侠小说、影视作品为了追求发行量、票房价值与点击率,对武术所做的过度神秘化表达与过于夸张的传奇色彩渲染,也往往会扭曲武术的真谛,让人哑然失笑。
武术是体育,但武术不能囿于体育,要全方位地去认识它:它的历史与现状,它与社会其它文化领域的种种关系。当我们还原武术方方面面的功能时,发现武术当中还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发掘,去构建,去光大。
祈愿中国武术在新时代再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