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藏汉法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难题

2022-11-04 22:55次顿朱紫怡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法学高校

次顿 朱紫怡

摘  要:全球化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成为全球市场的主流,对各高校教学领域带来了严峻挑战。各高校开展法学双语教学是提高国际化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尝试,也是民族地区推行依法治国和依法治藏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学开设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阐述,针对师资力量、教材缺失、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条件及学生生源等制约教学发展等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法学;双语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DF815;DF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6-0135-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法学双语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现有的法学双语(民族语言、国家通用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2012年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上文件均指出了我国法律人才完善的主要举措,进一步强调了民族地区培养法律双语人才的重要性,并对民族地区高校提出了指向性要求。特别强调法学双语人才的培养力度,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尽快解决民族地区双语法官紧缺的问题。从2010年起,按照国家政法委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各民族地区先后培养了双语法官,缓解了民族地区双语法官紧缺的问题。法学双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法学双语教学工作。2009年,李燕指出“因为原版教材的费用高,国内外教材的冲突,本土化教材的稀缺造成合适的法学双语教材的缺乏”;2017年教育部对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提案》答复中提到“实施双语教育是国家的重要民族教育政策,是遵循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规律的。”[1]2018年向玉兰指出:“我国法学双语教学实践是靠政策推动的,目前对法学双语教学模式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标准”[2],高校培养法学双语人才工作的意义重大。西方各国也发展出了众多双语教学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统治殖民地和不同民族地区,在本国区域的不同民族范围内进行田野调查,开始重视在各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并开始探索不同民族区域的教育途径。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双语教学研究有“西班牙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学习者在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和西班牙语的研究”[3],以及加拿大“马赛克(Mosaik)多元文化研究等。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开展和民族双语习得的研究尤其为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及多元化的语言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语言实证,并且为确保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不同国家间的交流和理解,以及保留欧洲各民族的语言特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3]

目前,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法学双语紧缺问题,国家政法委牵头在少数民族高校中加大培养法学双语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在过去几年里法学双语人才的生源结构非常单一,没有从多元化角度考虑及培养法学双语人才,影响了法学双语人才的多样化。针对问题及时研究可行的措施非常必要,本课题针对法学藏汉双语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一、“双语教学” 概念的理解

在学术界,“双语教学”的定义方面有不同的观点阐述。国内多数学者认为“某个空间范围内,可能会运用到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其中一种是母语,另一种通常是第二语言或外国语。”[4]许多语言学者认为“母语是人们先天习得,但第二语言或外国语的掌握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或习得。”[5]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两种或多种语言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人们能自主地使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处理语言信息,我们则认为他们具有“双语能力”。廖倩认为双语教学是“以母语作为法定教学语言的背景下,使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从而达到第二语言习得,并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6]在国内多数范围内双语教学基本使用汉英两种语言讲授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国家采取精准扶贫等系列措施保障各地均衡发展,特别是全世界一致认为教育是脱贫的最重要手段,其中通過教育来解放思想,促使各地良性发展。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扩大知识面,将本土文化呈现给全世界,促进互相发展。

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从2001年起,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等文件,各民族高校积极倡导双语教学工作,并从政策上得到了系列保障。在民族地区法学双语专业招生、培养等各项环节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长远角度来讲,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师资紧张是双语教学的最大瓶颈

法学作为全国各高校专业领域中的热门专业,因专业性质决定,此专业招录分数高,导致民族地区学生招录较少。双语师资的文化水平要求高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双语师资既要精通该专业领域知识,又要精通两种语言的文化知识。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为了解决我国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法官紧缺问题,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牵头,从2010年开始在民族地区高校中着手开办法学双语专业。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民族地区高校积极推进法学双语专业建设。在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各高校普遍遇到师资紧缺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法学专业师资更紧张,特别是少数民族教师更少。法学双语师资紧缺成为民族地区此门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教材紧缺成为法学双语教学的主要障碍

国内较为知名的高校中所使用的双语教材多数为英语版。目前我国对双语教学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中双语专业大部分以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为准。法学专业的教材使用版本绝大多数与全国标准一样,很少有地方性的专用教材。在民族地区法学双语专业开设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成为主要难题。一本教材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需要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特别是翻译方面要求更高。因此,目前国内民族地区高校中仍未形成具有较高权威的法学双语教材。目前国内个别民族地区使用的法学双语教材不能满足专业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教材建设应以专业要求和实际相结合,特别是法学此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法学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之一,平时理论与实践需要高度结合。教材建设过程中应该要考虑理论与法律实物相结合,教材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三)课程设置不规范

各高校的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有所不同。有些学校将侧重点放在法学实践环节,有些学校将侧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甚至有些学校课程设置倾向于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等情况仍然存在。各高校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专业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民族地区法学专业设置时应该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源水平、师资力量及学校硬件软件等综合因素。法学双语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分清课程主次,法学课程应在课程中课时占比率最高。

(四)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社会实践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一项工作,也是入门某项工作所准备的前期试运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作为大学生,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水平非常重要。对于即将走上社会岗位的学生,实习阶段是接触社会的最好机会,也是培养学生锻炼交往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实习阶段的磨合,大学生增强了社会服务意识,促进了个人成长,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法学专业是实践能力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后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学生从专业入门开始接触法律实物、了解法庭程序以及在导师的指导下寒暑假期间参加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重要。

(五)招生标准及规模不科学

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政法委要求,为了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法官紧缺问题,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开设法学双语专业课程。在招生过程中发现已招生学生学历、专业及综合水平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导致该班上课效果整体不佳。笔者了解到,该专业招录过程中专业要求不严、双语要求不严、学位要求不严,导致学生综合水平有限,使毕业生的法律专业素质和两种语言的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的招生过程中发现,每年招生规模不同,有时多有时少,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按照教育部要求,每个班级标准人数为30~40人,班级人数过多或不足标准人数,影响了班级整体课堂效果。法学双语专业要求高,具体教学部门从招生开始酌情考虑。特别是两种语言的文字功底和专业本身的相关要求方面从招生开始统筹考虑。

(六)双语教学条件较差

任何一门学科建设离不开坚强的组织领导、物力、人力及经费等各方面的综合支持,其中师资力量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此外专业领域的实验室、图书资料和活动场所也是必备的条件。法学双语专业和社科类其他专业有所不同,法律专业是学习理论知识基础上,也要高度结合法律实物。因此法学双语专业需要对应设立法务部门实习基地,让该专业学生通过法律实践来提升法学理论水平。

(七)教学定位和目标不够明确

部分双语教师和管理层领导对于双语教学目标和定位较为模糊,存在领导机构不坚强、经费发放不到位、教学任务难落实等现象,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和定位对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阶段性和长远性发展,以及民族地区法学双语人才在实践中合民情、解民困、利民生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教学目標是整个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是落实和完成整个课程大纲的主要工作内容。法学双语教学的最主要学习目标是法学专业课程,此专业严格按照教育部学位办的法学专业相关规定进行完成的基础上,适当设置当地有关的民风民俗及藏汉互译等其他科目的相关知识,同时法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法律实践中掌握其他知识。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下发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文件,明确指出鼓励跨学院、跨院校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从事法治实务工作的双语法治人才,同时这也是民族地区培养双语法治人才的一个重要目标。

(八)周边环境对教学影响较大

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环境对所在区域的生物产生较大影响。教学环境是学生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教学环境对此处生活的人和生物起到积极和非积极作用,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特别是科技发达的背景下,周边环境对人的生活影响较大,学生所处环境正在变得复杂多样。当前,教学大众化和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少数民族语言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边缘化,导致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地语言受到周边环境的直接影响。

三、应对措施

依法治国和依法治藏方针政策下,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有了跨越式发展。为了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加快步伐来培养法学双语人才,可以从以下方面落实: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是学校建设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无法高效完成常规的各项教学工作。师资力量在学校建设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其中学科申请、教师团队建设、智慧系统建立、学生培养以及学风建设等各项学校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法学专业作为全国热门专业之一,对师资建设方面的要求更高。法学专业的基础性科目较多,再加上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结合有关案例授课。特别是法学双语教师,除了要掌握法学专业和藏汉两种语言的相关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翻译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

(二)重视学校硬件建设

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也非常重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常需要依赖各种教学设备,特别是校内的自习室、图书馆、资料室、运动场地以及后勤等有关部门也非常关键。以上场所是学生课余期间常使用的主要公共场所,对学生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图书馆是高校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场所,能为学生学习或资料查找等创造更好、更便捷的环境。

(三)合理设置课程

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较多,这些主要课程需要在大学前三年学习完成。作为法学专业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毕业之前必须完成的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牵涉的内容非常广泛,对所有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若大学期间的课程安排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或课余生活,甚至影响到学生参与校内的课余活动。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课程安排上需要考虑到大学四年均有学习任务,但所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均要在大三之前完成。除了专业课程外,学生还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公休科目,因此合理安排课程非常重要。

(四)规范招生环节

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院校的品牌专业,也是学校硬软件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项目之一。在每年的招生过程中各学校各专业录取的分数不一,个别专业的录取批次高,招录分数更高。但有些专业较为特殊,根据地方实际需求临时增设,法学双语专业也是如此。法学双语专业以法学专业为基础,同时需要具备扎实的藏汉两种语言的文字功底。在招生过程中个别专业的特殊要求需要进行单独划线,才能保障学生更好地适应这门专业。法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高,因此应在招生环节把好关。

四、结语

法学双语专业是针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基层法院紧缺双语法官而所采取的一项具体举措。在民族地区的法学院校增设法学双语专业,培养一批法学双语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基层法院输送新的活力。此专业的设置,既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基层百姓的相关利益,也是国家全面推广法制建设的新举措。

总之,为了填补基层双语法官紧缺的空白,民族地区的各高校开始增设法学双语专业。在原有的法学专业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增设此门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生源招生等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需求,有关工作需要进行统筹整合,才能保障法学双语的教学质量,以满足地方建设的实际需求。

參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863号(教育类185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 [2022- 03-01].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mzs/201611/t20161129_290397.html.

[2] 向玉兰. 法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06):146-148.

[3] 刘韶华. 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国内外研究概况[J]. 教育现代化,2017,4(16):85-86+88.

[4] 廖倩. 双语教学管理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7):23-25.

[5] 陈有真. 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60-62.

[6] 周继红. 民族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之困境与出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06):240-243.

(荐稿人:卓拉,西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法学高校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