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乘火车的“第一次”

2022-11-04 08:57周世青
银潮 2022年11期
关键词:第一次乘火车浦口

文 周世青

我是一名一生以扶轮助轨为己任的铁路教育工作者,对火车的感情特别深。职业使然,我对乘火车的N个第一次难以忘却。

第一次乘火车

我第一次乘火车在1962 年1 月——我读小学二年级时的寒假,我和妈妈、泰庆小姨从浦口火车站乘慢车去安徽嘉山县看望凌慕兰阿姨。慕兰阿姨是妈妈在南京市立师范学校读书时最要好的同学,彼时她的弟弟凌赤叔叔和泰庆小姨正在热恋。于是,在南京大学读大二的泰庆小姨利用寒假跟着姐姐去见未来的大姑子。

那天午饭后不久,泰庆小姨从南大南园宿舍赶到我们城南朝天宫附近的家,我们几个一起出发。不记得倒了几趟车,只记得坐轮渡过了江。天色渐暗时,我们才赶到浦口火车站。

走进大而简陋的浦口火车站候车厅,一抬头看到墙上的火车时刻表。呀!我们要在候车大厅里呆好几个小时。小孩子没耐心,在长椅上坐久了,我就小大人似的在候车厅里到处走,不经意间还听听旅客们聊天。

等到我们检票上车时已是午夜时分。站台上寒风呼呼,我把棉帽的“耳朵”放下,妈妈和泰庆小姨都用大方围巾包着头,妈妈的是墨绿的,泰庆小姨的是紫红的,完全是那个年代中国百姓大红大绿的审美习惯。

我第一次坐上火车,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连厕所都跑了好几趟。遗憾的是,那次是夜间行车,车厢内灯光昏黄,窗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

坐了三四个小时的火车,天还没全亮,我们就到了嘉山县政府所在地——明光镇。我依依不舍地看着远去的火车,想起那时班上有个从沈阳到南京的同学,他每年都要回东北看父母,他坐火车才过瘾呢!

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未来人生几十年,我竟然和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一次乘火车坐轮渡

记得我第一次也是平生唯一一次坐火车通过轮渡过长江,是在1966年。

1966 年7 月,我小学毕业。7 月1 日早晨,天刚亮,我们5 个同学直奔浦口,沿着铁路进了浦口火车站,竟然挤上了到上海的火车。车厢里过道上站满了人,连行李架上都是人。

听说火车要上轮渡船过江,我们又激动了。火车在长江北岸等了好一会,才启动。先是听到鸣笛,之后我们感觉列车“咣当”了几次,之后,火车头推着几节车厢,经过引桥、栈桥,上了轮渡船。接着,又有几节车厢被推上轮渡,和先上船的车厢并排。我们的车厢是最后上轮渡的,排在最右边。

汽笛声中,轮渡带着列车车厢缓缓向江中驶去。透过车窗,我们依稀见到宽阔的江面,看到夕阳映照下的长江大桥施工工地。

轮渡船靠岸后,停在南岸的火车头把车厢分批牵下轮渡,重新组装。列车过江前后大约花了4个小时。

南京城已是万家灯火时,火车开进了下关火车站,站台上并没有上下客,火车稍作停留后向上海开去。一路上开开停停、停停开开。第二天凌晨停在上海郊区真如附近,不走了。我们只好下车。

第一次乘坐火车卧铺

我第一次乘坐火车卧铺,是在1982 年8 月,那时我刚到南京铁路中学工作。

暑假,学校组织与青岛铁路一中进行校际教学业务交流,同时去青岛及周边游览。那次也是在浦口火车站坐车走。同行的学校总务处李主任对我说:“你没签到卧铺,我这里多了一张,给你。”李主任是个女同志,和我妈妈年龄相仿。我很客气地谢绝了,并告诉她:“我第一次坐这么远的火车,特地签了张靠窗户的座位,想好好欣赏一下沿途风光。”李主任笑着鼓励我去看看卧铺,说:“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2009年3月,作者在天津高铁站留影

我拿着卧铺票,进入卧铺车厢。原来,卧铺只是把座椅换成床铺,其他没啥区别。要说看窗外,卧铺走道旁的边座看起来更方便。卧铺车厢分硬席、软席,依我当时的年资和级别只能乘硬席。我的铺位是上铺,在闷热的车厢里属高温地带。但这是我第一次躺着乘火车,尽管浑身汗涔涔的,心里觉得是享受。头顶上还有电风扇,停站时就“呼哧呼哧”地转起来。

1990 年,我被调到分局机关,经常去沿线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坐卧铺的机会更多了。为提高工作效率,我经常夜间赶路,白天工作,火车软卧包厢成了我出差时的“宾馆”。

2000年前后,南京铁路分局教委与黄山市教育局共同创办“国有民办”徽州中学,那阵子我每周都要去现场办公。为节省时间,我总是第一天下班后乘火车,在软卧里边休息、边赶路,次日在黄山工作一天后再乘火车回南京。

跨入21 世纪,铁路加快了改革步伐。有时,我因工作需要乘坐“高包”,包间里只有两张铺,还有沙发、卫生设施,我亲身体验到了铁路建设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出行的便捷舒适。

第一次乘京沪高铁

2005年,我被调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其前身是南京铁路运输学校,原先隶属于上海铁路局,划归地方后升格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铁路局成了紧密的校企合作伙伴。正因如此,2011 年6 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的第一天,上海铁路局特邀南铁院代表赴沪,全程乘坐京沪高铁首趟列车。我和运输管理学院院长周平于当天中午赶往上海,准备乘坐首趟高铁进京。

下午两时许,在虹桥火车站的贵宾室里,上海铁路局领导向应邀乘坐京沪高铁首趟列车的各方人士简要介绍了京沪高铁建设和首趟开行情况。我见到了不少老同事、老熟人,喜庆时刻老友相见,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自豪。

我们乘坐的是上海虹桥火车站至北京南站的G2 次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下午3点准时离开虹桥火车站。车厢端头的显示屏上数字跳跃着,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不到9 分钟,时速就达到300公里。

1996年4月1日,作者(左)参加“先行号”快速列车首发仪式

开车不久,我这“老铁路”也坐不住了,在11 号车厢我看到几个旅客正盯着窗台上竖着不倒的香烟,脸上颇有几分得意,原来他们是京沪高铁建设者。确实,列车加速后仍然特别平稳,旅客乘坐京沪高铁的第一感觉就是舒适。

列车很快进入江苏境内。我情不自禁地和邻座的北京大学铁路文化协会的同学聊起了江苏铁路的前世今生。江苏铁路起步早,沪宁、津浦铁路早在上世纪初就建成通车了。而后江苏全省就很少增加有影响的铁路新线。堪称世界最繁忙的沪宁铁路在富庶的苏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广袤的苏中、苏北腹地却“土无寸轨”。长期以来,经济文化大省被“铁路小省”拖了后腿。直到本世纪初,新长、宁启铁路建成,填补了苏中苏北铁路的空白。合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铁建成通车,江苏进入高铁新时代。

16 点14 分,列车以超过300 公里的时速驶上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这是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大桥。此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50年前第一次乘火车过南京长江大桥时的情景。

2012年7月,作者(左二)参与火车司机技术考核

仅仅过了半个小时,从窗外就可以看见安徽蚌埠。这座城市在100 多年前,还只是聚集着几十户渔民的小渔村,随着津浦铁路的开通,日渐繁华。紧接着,徐州、曲阜、济南、德州、天津,一座座历史文化名城从窗外闪过。19 点58 分,列车准点到达北京南站。很快,我们乘车返回,当晚便回到了南京。

夜已深,我的思绪还在京沪高铁上运行:我想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前,宋庆龄由沪赴京,专列开了40 个小时;1988 年我去北师大进修,从南京到北京,特快也跑了十四五个小时;“大提速”以后的2006 年,京沪特快还需要10 个小时。而今天,仅仅用了4 小时58分,和谐号动车组就飞越1318 公里,“千里京沪一日还”梦想成真。

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位学者说,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只需看这个国家车轮旋转的速度就知道了。如今京沪高铁已通车11年了,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铁路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我更期待在未来中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亲身经历新的更多的“第一次”。

猜你喜欢
第一次乘火车浦口
倾力打造侨海联盟 探索服务经济的浦口实践
从线下到云端:探索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浦口路径”
乘火车穿越加拿大
云南:清明假期近88万人乘火车出行
聚焦三个“多元”着力打造涉侨纠纷多元化解的浦口模式
南京科学城(欧洲)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户浦口
乘火车
乘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