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玉婷,李双阳,王凌雪,白 雪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偏头痛是一种间歇性头痛发作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1]。偏头痛发病与体内5-HT水平变化密切相关[2]。前期临床研究显示颅痛颗粒能有效改善症状,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观察用颅痛颗粒治疗偏头痛风湿夹瘀型过程中患者体内血清5-HT的变化,报道如下。
共120例,均为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20~56岁,平均(38.08±10.58)岁;病程1~12年,平均(7.05±3.75)年。观察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19~58岁,平均(36.30±12.05)岁;病程2~11年,平均(6.73±2.8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1]。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偏头痛“风湿夹瘀”证型的诊断标准[3]。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风湿夹瘀证型诊断标准;②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③ 观察病期为头痛发作期;④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③虽有头痛,但作为其他病的1个症状表现,如高血压、脑外伤后综合征及脑内器质性病变;④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等类型。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对照组另用颅痛颗粒安慰剂。颅痛颗粒安慰剂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制剂室制备,内装淀粉糊精混合物,外观与颅痛颗粒一致。
试验组予以颅痛颗粒10g,日3次。颅痛颗粒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制剂室提供。治疗期间不重复使用功效相近或类似的中药汤剂、中成药或中药注射剂。
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
血清5-HT指标检测:治疗前、后空腹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5-HT含量。
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愈为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显效为疼痛程度减少6分,伴随症状减轻,持续时间缩短6分。有效为疼痛程度减少3分,发作次数减少3分,头痛持续时间缩短3分。无效为疼痛程度减轻不足3分,或头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血5-HT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指标比较 (ng/m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指标比较 (ng/m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108.15±12.25 121.01±12.12*试验组 60 107.83±11.86 136.96±16.37*△
偏头痛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血管源性、神经源性和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等,且与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密切相关[4]。研究显示5-HT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病过程[5],外源性因素致5-HT受体激活,可增加血管内活性物质,使血管扩张,加重血管水肿和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偏头痛发作[6]。
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独特的优势。西南地区潮湿,偏头痛患者发病多夹湿夹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杨思进教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及西南地区气候特点,在“玄府理论”指导下研发制成颅痛颗粒。颅痛颗粒为我院院内制剂,由羌活、藁本、荆芥、川芎、全蝎、蔓荆子、葛根等组成,具有祛风胜湿、清利头目、通络止痛功效。前期研究已证其能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及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7]。本次临床研究显示,颅痛颗粒治疗偏头痛风湿夹瘀型,能有效缓解偏头痛头痛症状,调节体内血清5-HT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5-HT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