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莉 张安安
(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0022)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协调创新群的一部分,在追求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从未懈怠,代表中国量子通信技术登上世界舞台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正是安徽省创新成果的生动写照。早在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曾指出,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安徽省有优势,需要好好利用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创新驱动成果。几年来,安徽省始终贯彻党中央的改革创新精神,始终将创新放在全省发展的核心地位,并且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安徽省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21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首先就要求各个地级市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创新工作,将安徽省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代表省份。本文就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例,对安徽省创新型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展开研究。
(一)创新型城市及其评价。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利用科技、知识、文化等创新要素,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机制体制和城市管理等方面实施创新行为的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文化创新型城市、工业创新型城市、服务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型城市。[1]本文主要从创新投入、经济效益、人文科技以及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各城市之间的创新竞争力展开研究。
(二)指标体系的选择。从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创新投入主要以人力和资金投入为研究对象,而创新成果则分为经济效益、人文科技、可持续发展三大类,既兼顾经济水平与文化教育,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要求。基于上述分析并参考文献资料,本文构建了创新投入、经济效益、人文科技、可持续发展4个一级指标,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专利授权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22个二级指标。[2]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见表1)
表1 安徽省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数据来源。本文以安徽省的合肥市、芜湖市、黄山市、铜陵市、池州市、淮北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安庆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亳州市和宣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18-2020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16个地级市的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总结原始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同时降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反映信息的重合性,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多个指标归纳概括为几个综合指标,并且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3]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对收集所得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不同量纲指标之间的差异对数据造成的影响[1],用Yi表示标准化后的指标。其次,该研究涉及4个一级指标,而这4个一级指标又包括N个二级指标,形成多维随机变量X=(X1,X2,X3,…,Xn)T。设X的均值为μ,协方差矩阵为∑,矩阵∑的特征值记为λ,且λ1≥λ2≥λ3≥…≥λn,相应的特征向量为γ1,γ2,…γn。用F表示标准化后的综合指标(即主成分),第i个主成分记为Fi:
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2017年综合概括安徽省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公共因子有5个,它们的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分别为:11.988(54.493%)、2.654(66.544%)、2.378(77.353%)、1.712(85.136%)、1.109(90.175%);2018年公共因子有5个,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分别为:11.7(53.184%)、3.015(66.89%)、2.118(76.519%)、1.588(83.736%)、1.118(88.82%);2019年同样存在5个公共因子,其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分别为:11.37(51.683%)、3.267(66.532)、1.971(75.49%)、1.55(82.536%)、1.338(88.616%)。
对2017-2019年收集的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所得的碎石图如图1所示。
图1 2017-2019年指标数据主成分分析碎石图
进一步旋转公共因子,得到因子荷载矩阵。分析因子荷载矩阵,将主成分F1命名为创新投入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政府资金投入、人均GDP等;主成分F2命名为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F3命名为社会服务程度,主要包括社会服务利润总额增速;主成分F4命名为生态保护,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主成分F5命名为环境质量,主要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进一步旋转因子载荷得出相应的各主成分得分系数,再计算各城市主成分得分,公式如下:
其中a1,a2,…a22为各公共因子(主成分)F所对应的得分系数,X1,X2,X3,…,X22是标准化后的变量值[1]。
参照上述方法,得出2017年、2018年、2019年主成分得分结果,再用每个主成分特征值对应的贡献率与相应的得分系数的积,除以累计贡献率,则可得到历年各城市的综合得分,依次如下:
得出2017-2019年安徽省创新型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见表2)。
表2 2017-2019安徽省创新型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三)安徽省创新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目前只有合肥、芜湖、安庆、宣城四个城市在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综合得分始终大于0,相较于其他城市,它们的创新竞争力水平比较稳定。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支持,使其无论是综合实力排名或是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水平在安徽省均处于领先地位。多年以来,在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黄金机遇中,省政府致力于打造可与南京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竞争合作的“合肥经济圈”,再利用“合肥经济圈”效应辐射周边,从而带动全省经济增长。[4]上世纪末,合肥就已经被确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后又与北京、上海一同被认证为三大综合科学中心,全国22个大科学装置,合肥市占据8个,且主要集中于受控核聚变和量子通信,这些都为提升创新型城市竞争力创造强有力的条件。仅次于合肥的是芜湖市,芜湖是中国发展最快的非省会地级市,拥有美的家电、海螺水泥、奇瑞汽车等大量知名企业,未来发展潜力更是不容忽视。[5]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蚌埠市与宣城市,蚌埠属于安徽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其综合实力始终位于安徽省前列,观察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排名却发现,蚌埠市的创新竞争力正在持续下滑,已脱离创新型城市竞争力第一梯队。究其原因发现,2018-2019年间蚌埠市在第二、第四、第五主成分上得分较低,也就是说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生态保护与环境质量问题较严重,即使经济效益与创新投入增加,但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弊端已经对其创新型城市竞争力产生严重影响,蚌埠市需要注重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创新型城市建设预留充足的空间与条件。宣城市属于安徽省的新兴城市,无论是综合实力或是创新能力目前都远不如蚌埠,但宣城市在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上得分优势明显,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社会服务水平较高。即使目前经济效益与创新成果并不突出,但随着创新投入与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化,未来宣城市的创新竞争力仍有发展空间,这也是宣城市创新竞争力能够超越蚌埠市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2019年末,淮南市、淮北市、铜陵市、宿州市等七个城市综合得分仍为负数,说明这些城市的创新竞争力水平较低,不利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在2017-2018年间,马鞍山市和阜阳市的综合排名进步明显,特别是马鞍山市,2017年之后,马鞍山市的创新竞争力综合得分成功由负数转为正数,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排名更是位列全省第三。马鞍山市作为有着丰富铁矿资源的工业型城市,钢铁工业相对成熟,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马鞍山市的工业生产也迎来了一次全面的革新,工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工作提供了保障。阜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阜阳作为后起之秀的崛起,在铁路建设上大有超越蚌埠的气势。2019人口统计数据显示,阜阳市的常住人口突破800万,已超越合肥,居安徽省第一,大量的劳动力与日趋凸显的交通优势,让阜阳市在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不断上升。
池州、六安、亳州分别位于安徽省南部、中部和北部,与发达的东部各省市距离较远,地理位置优势不足,尤其是地处山区的六安市,交通发展受阻,科技进步受到严重束缚,同时城市自身缺乏可供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对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如芜湖、马鞍山等城市,2017-2019年间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整体水平一般。滁州、宣城位于安徽省东部,分别与江苏和浙江交界,虽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缺乏代表性的经济产业,但在“合肥经济圈”、江苏经济效应以及浙江城市群的共同影响下,大量的就业机会、高新的科学技术、可供借鉴的方针政策,这些都对滁州、宣城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研究结论。目前除合肥市外,安徽省各城市创新竞争力水平均较低,虽然大多数城市的创新竞争力一直在稳步提升,但各个城市之间创新竞争力的差距较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提升。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推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支撑撬动全省经济发展,以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等为辅,助力全省创新型城市建设。以“一轴、双核、两翼”构建新型城市格局,扩大内需,在构建全国发展新格局中践行安徽义务,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安徽作用。
在构建新的城市格局,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安徽省内部的创新竞争力发展失衡,合肥和芜湖作为“双核”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分别位于第一、二名,但两者之间创新竞争力得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和马鞍山构成的沿江发展轴,依托长江岸线资源,交通便利,轴首的芜湖市与马鞍山市以及轴尾的安庆市的创新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轴中的池州市及铜陵市,同为“一轴”发展却严重脱节;宣城市、滁州市分居“两翼”,整体水平居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比邻长三角、矿产资源丰富、土地空间广阔等优势;安徽北部的淮北市、淮南市以及南部的池州市、铜陵市在2017-2019年的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也是持续走低。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利用周边条件、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安徽省各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提升,值得思考与探究。
(二)对策建议。202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安徽省设立自贸试验区。要求贯彻落实开放型新经济体制,并以此为基础,全面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新时代的改革浪潮中,将安徽省创新发展推向新高度。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创新竞争力水平现状的考虑,为了提升整个安徽省的创新发展水平,证实安徽省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优势,也为了使安徽省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能积极响应智能化时代的号召,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示范辐射带动区域共同发展。从分析计算所得的创新竞争力得分和排名来看,合肥市无论是综合实力或是创新竞争力都远超其他城市。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量子信息、跨境电商等产业,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是安徽省自贸实验区方案中对合肥市的功能规划。为了提升安徽省整体的创新竞争力水平,合肥市应积极主动运用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影响并促进全省区域的协调发展。系统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这不仅仅是将周围城市的力量集聚起来形成累积效应,同时也要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及时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创新成果等辐射到周边城市,再由周边逐渐向外围扩散,最终带动安徽省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推动省内资源整合,推进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形成一系列带动发展的机制体制,以最低的成本扩大发展格局,完成联动发展。[6]
2.科技成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安徽省的南北差异较大,各市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都有所不同,大部分城市都有其依靠的固定产业模式,而单一且固定的产业模式并不利于城市发展,产业链薄弱、未来发展潜力不足都是固定产业模式的弊端,因此,城市之间需要相互融合,丰富产业模式,均衡产业格局。芜湖、合肥、滁州三市侧重于电子科技、汽车、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属于现代化的科技产业,围绕着新兴优势领域,创新发展的潜力相对较大,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水平也较高。安庆、铜陵等市则宜就近利用资源优势,更多地依赖于传统工业产业的发展,但受资源储备量和城市科技水平的限制,发展潜力有限。支持建设拥有国际模式、依靠市场运行、实施现代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一方面,城市要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贯彻“政产学研用金”合作机制,转化科技成果,将传统产业融入新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掘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开阔视野,吸取并融合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优秀产业模式,拓宽城市产业格局,牢固产业链。[7]支持安徽科技平台建设,保证安徽科技市场运营,提升安徽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水平。
3.人才引进激发区域创新活力。以人才引进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型城市竞争力。引进高科技人才,运用分配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资本价值,并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支持顶尖科技团队工作,扩大区域科技创新队伍,这是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创新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依据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引进不同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建设高质量、全方位的人才团队,实现安徽省人才高地计划。例如宣城市是安徽省最年轻的城市,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生态资源,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前期经济总量有限,人力资源不足,如果不解决人才引进难题,将很难在未来创新型城市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2017年安徽省曾面向全球引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着力推进人才吸纳制度,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