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同江市依托农村公路让赫哲族文化“走出来”、黑河市爱辉区打通了旅游“微循环”、佳木斯市汤原县的“路长制”让条条农村公路有人管……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市在“四好农村路”协调发展、养护理念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三江沃野,山水纵横。沿着同抚公路驱车向北行驶,就来到了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放眼望去,碧波如镜的八岔河宛如一条玉带,从黑黝黝的大地上蜿蜒流过,映衬着八岔村——这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赫哲族乡民的居住地之一。近年来,同江市政府加大公路建设投资,先后投资4098.6万元改扩建赫哲通乡农村公路19.325公里,打通了赫哲族民族风俗旅游之路,更打通了赫哲族乡的经济发展快车道。
此外,为了打造以农村公路为纽带的“一轴四环”旅游品牌,同江市还在养护管理上实施精细化养护,开展香化美化种植,与旅游特色产业相得益彰,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餐饮及旅游业实现年营业收入近千万元。
通达便利的“四好农村路”使得原本闭塞的赫哲族文化能够“走出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游客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赫哲族文化,使得赫哲族文化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
从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到平坦的沥青路,现如今,在黑河市爱辉区的乡镇或者村屯,一条条公路穿城入村,一座座桥梁跨越河流,让人深深感受到爱辉区的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展现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美好图景。近年来,爱辉区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打造“醉美龙江331边防路”沿线旅游景区的部署,加快将农村公路建设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功能型向服务型延伸,结合“美丽农村路”建设示范环线3条、全长97公里,其中乡道004线额泥河至新生乡段50.344公里,县道301线新生乡至泡子沿村段46.656公里,形成了国道331线丹阿公路“不走回头路”的闭合环线。在环线公路两侧修建总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的综合性服务区5处,建有汽车营地、停车场、卫生间、文化长廊、农副产品展示区等设施,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展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交旅融合示范路,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当好先行。
透龙山庄、映山湖生态园、香草河花溪谷浪漫赏花两日游;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依吉密漂流、香草河花溪谷养生赏花三日游……几年来,铁力市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精心打造了全域精品旅游线路,致力于串点成线、接线成环,将生态林场、渔港小镇、特色小镇、风景区科学串联,以景观道路彰显大美铁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魅力和风采。
铁力市今年全线香化美化里程达到92.6公里,整修花床9.26万平方米,购买百日草花种1500余斤。
在此基础上,铁力市还积极打造公路香化美化亮点,努力营造风景如画、花香宜人的美丽路域环境,打造立体美化效果,并将绿化成果打造成为向外界展示铁力旅游资源特色、政策优势的窗口。对符合绿化条件的公路整修花床,强化落实各方管护责任,确保苗木的成活率,保证道路的绿化美化效果;对不适宜绿化的公路,通过清除路肩杂草,硬化路面等方式,极力打造美丽整洁的公路环境,争取形成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带和“在景中建路,在路中布景”的路域绿色风情新景观。
宾县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公路路网体系建设,实现了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农村公路建设容易,养护困难是全行业乃至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哈尔滨市宾县对农村公路逐步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激发沿线村民参与的市场化养护办法取得成效。
宾县有效实施了养护工作规范化、秩序化、市场化管理。全面推进落实“总路长+三级路长”组织管理体系,由县长任总路长,以交通运输局为核心的县级路长制办公室具体负责,宾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和17个乡镇路长制办公室并肩作战,143个行政村级路长负责乡村级公路日常养护的管理和巡查。使全域农村公路养护实现了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切实做到了“五有”标准,即办公有地点、养护有人员和设备、生产有标准、管理有方案、应急有措施;达到了“四个时时”目标,即时时在位、时时巡查、时时养护、时时应急。
“从村里去嫩江的路更好走、更便捷了。”“路况好,收获的粮食可以直接在地头装车运走,不耽误卖粮。”……如今嫩江的广大农民都对“四好农村路”赞誉有加。
近年来,嫩江市创新模式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常态长效,大力推行养护市场化。结合扶贫政策优先扶持本地农民成立养护服务公司,鼓励养护公司优先录用贫困户,并将全市农村公路按乡镇划分为10个标段,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以采购服务工程超市的方式确定养护劳务企业,并在采购条款中明确规定劳务人员中本地贫困人员比例。以2021年为例,实现帮扶贫困家庭27户,为贫困人口增加收入20余万元,人均7500元。
同时,依托农村公路发展服务中心机械设备齐全的特点,大力扶持对应急养护工程自行施工,推行应用养护新技术,实效显著。
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强有力精细化管理工作格局;以点带面,条块结合,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品质提升;提升精细化管理作业水平,实现农林公路管理常态化、长效化……为了加快补齐农村公路管养短板,2022年佳木斯市汤原县继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明确养护主体责任,建立“总路长+县、乡、村三级路长制”,总路长由县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全县共设立各级路长231人,其中总路长2人、县级路长11人、乡级路长44人、村级路长174人,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各级路长、路长办公室及成员单位职责,各级路长分别承担分管路段农村公路管理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养护监督等职责,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自“路长制”实施以来,各级路长协调解决突出问题78个,汤原全县农村公路实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管必到位,养必见效”的目标,初步形成了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群众出行提供路容优美、干净整洁、安全有序、舒适美观的通行环境,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
汤原县各级路长分别承担分管路段农村公路管理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养护监督等职责,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