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教育培训体系研究

2022-11-04 12:57:26陈歆黎敬章李媛彬袁湘莲黄磊
科技风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中医药应急技能

陈歆 黎敬章 李媛彬 袁湘莲 黄磊

1.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株洲 412012;2.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12

当前参与急救治疗的人员主要是以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主体,也是急救措施实施人群的支柱,但是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网络无法覆盖整个公共区域,现场急救措施得不到及时的实施与普及。在我国对于现场急救理论及技能知识的普及,少数高学历高素质人群关注的比较多,有机会接触系统化、全面性的急救理论及操作相关培训,但是仍有多数情况下无法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因此在校大学生对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的学习非常必要,而且进入社会后可以对社会公众人群起到带动作用。生命健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并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21〕7号)精神,从而强化学校急救教育,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为社会培养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人员,确定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推广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在校大学生要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这种长期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有可能会造成他们心理及生理的疾病。为了避免在生活中发生的危重急症,让学生学习先进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急救意识以及现场的急救能力水平,向社会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如何能正确实施现场救护,直接关系到现场救护心搏骤停及意外伤害患者抢救成功率。总体上讲,我国校园急救教育与急救体系建设还远未达到国家的规定要求,尤其是开展急救教育的范围还不够广泛,一般性宣讲多,重知识传播、轻技能训练,学校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比较薄弱。为进一步推进急救教育培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应急管理总原则,坚持从源头抓起,从教育培训抓起,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在院校合作共同培养下,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院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共建急救教育培养体系,让更多人领悟“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精髓,从而扩大急救知识及技能在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本文是探讨如何在高校开展在校大学生进行急救教育培训,对建立健全株洲市在校大学生对现场急救能力的培训及急救理论及操作考核培养体系。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具体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讲授急救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操作培训,问卷调查通过微信小程序采用自主设计并制作的急救相关理论及技能调查问卷,打开小程序后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开展问卷形式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在校大学生的一般信息资料、了解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态度、培训前学生对急救理论知识及技能的了解情况,包括从其他途径获取急救知识的方式、对急救技能操作的了解程度、教授技能培训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急救能力进行调查,内容涵盖在校大学生相关急救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获取方式及希望获得的技能等。急救操作的培训内容及具体的考核标准是根据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并借鉴急救培训中举办相对较多、内容全面的校区的经验,并根据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和制定一系列急救教育的培训计划与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向:急救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和在急救过程中出现常见危重症;对于急救当中的常见危重症方面来选取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突发的意外情况;CPR、止血包扎、固定等技能操作性强,则采用“理实一体+实践技能”的方式开展授课,并合理分配急救的授课时长。确保在此过程中急救教育培训的系统及规范化,同时完善教室配套教具及培训设备,完成急救教育培训体验教室及多媒体教学教室建设,有可操作的场地,配备电脑设备及投影设备,可供同步学习。

(2)师资团队建设及急救教育培训教材及培训内容。建立一支高素质实力雄厚的培训师资团队,这个团队以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急诊科为主,授课教师由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一线附属医院专业的医生,以及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具有双师型执业医师资格的急危重症课专任教师担任。各相关专科协助的急救培训师资团队,对培训教材及场地的选择根据培训计划进行,选用AHA ECC培训指南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崇,通过AHA认证的标准化BLS(初级生命支持)、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和PALS(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使院内培训标准迅速与国际接轨,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用于改进其他临床科目的教学措施。为保证急救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内容更加贴近高校在校大学生日常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操作,在院校合作下,联合学校的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一线急诊科专家共同制定。利用校内临床实训中心急救培训基地AHA-BLS基地,设立急救培训场地,充分利用挪动的CPR仿真模拟人、止血工具、担架等丰富的教学模具,使用AHA的专用培训教材,包括书本、DVD等,通过测试学员可以授予AHA证书。对加强高校的急救教育与急救体系建设进行思考和归纳,为研究我国校园急救教育与急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采用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向校园学生提供急救知识培训、开展模拟体验,有计划地开展校园学生急救知识方面的集中培训、科普讲座、社会宣传、科研创新等活动。鼓励支持师生通过应急救护培训取得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病急救项目AHA-初级生命支持学员证和现场救护第一目击学员证等相关证书。对取得证书的相关人员开展现场急救的师资培训,对于急救培训合格的师资在大学生的军训期间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急救相关基础的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学生现场的救护技能,从而不断提升现场急救水平,为实现急救知识技能普及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微信小程序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内容涵盖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实操情况、进一步了解获取方式及希望获得的技能等,以顺利开展校园的急救教育培训课程。在大学校园进行急救教育培训,应对现场急救的日常生活及出行意外突发事件。应急救护培训从学生日常及军训期间等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知识开始,逐步实现急救教育培训的普及化。对于未培训的学生可以申请集中组织学生参加急救教育培训,考核通过后成立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对于人数少、分布散的专业,采取预约定点集中培训机制;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在规范培训考核合格后,回本学院或毕业后进入企业、相关行业或社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工作,努力达到国家标准及获得相关资格证书,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二、研究步骤及思路

本研究采取自制微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的小程序进行调查。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一共投放微信调查问卷130份,统计后共收回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6%。其中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医学专业的学生收回有效的问卷66份,非医学专业学生收问有效同卷61份;问卷调查对象中女生45名(35.3%),男生82名(64.7%),选择年龄18~25岁,其中医学专业学生66名(51.9%),非医学专业61名(48.1%)。除基本情况外还要了解对急救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例如对“关键的黄金四分钟”和“AHA认证的标准化BLS(初级生命支持)及第一目击者”概念,了解并且能正确说出内容的学生仅有4人(3.1%),对CPR概念掌握情况,非常了解能准确说出的有18人(14.2%),基本了解的有53人(41.7%),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对急救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

通过微信小程序理论及技能操作的相关知识、线上及线下对教授过的急救课程,进行编辑问卷调查,设置急救理论及技能相关的知识共22道,再进行随机的考核。将急救理论题每道分值设为1分,全部成绩为22分。急救理论试题分为急救理论基础题、肢体骨折、止血包扎、固定、溺水、呼吸骤停、CPR操作试题共7部分(除CPR的4道题外,其余均为3题),每一方面的总分数除以题目数量即为此次考试的平均分,每部分平均分在我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相互比较,对医学与非医学专业的每一试题的正确率进行χ检验,其中包括呼吸频率、脉搏、心率、骨折关节固定、CO中毒急救措施、CO中毒及CPR操作,P值均<0.05,则具有显著差异。

三、结果及分析

通过此次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后发现,我校在校大学生中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急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所得分值有显著的差异,而在校的医学专业对于急救理论知识与技能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的。而相对我校的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更愿意接受更专业、更广泛的急救医学教育,而对非医学专业仅是做医学概论式的介绍。学生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主体人群,除在校进行急救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讲授外,还可通过更多的方式接触到急救相关知识的教育,而这些急救相关的知识又相对是急救宣传的重点,对于比较常见且简明扼要的知识点,两类专业学生对此问题的了解程度差异性不大。

由此可见,在高校进行急救教育培训及建设急救培训基地培养大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建立急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构建急救教育培养体系,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应急管理总原则。从急救教育培训抓起,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培养大学生的急救相关理论及操作相关知识是现在高校进行全方位培育急救后备人才的重要内容,可使在校大学生成为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操作的宣传者,为促进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储备后备力量。建立急救教育培训基地和健全急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构建急救教育培养体系,使之成为政府倡导、学校需要、群众受惠、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常态工作。

猜你喜欢
中医药应急技能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高级技能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拼技能,享丰收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