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刘晶 郭军
1.邯郸市委机关幼儿园 河北邯郸 056000;2.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邯郸 056900;3.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 400000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其中传统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间传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
传统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经过不断加工而创造出来的,贴近实际生活,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方式,种类繁多、简单易行,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释放和发挥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获取生活经验的主要途径。通过轻松愉快的传统民间游戏,幼儿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所传达的理念,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发展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筑牢基础。
传统民间游戏的种类和玩法丰富,娱乐性、趣味性、群体活动性强,且简单易学。将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挖掘传统民间游戏的趣味性优势,调动幼儿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极大地满足幼儿获得良好的民间游戏体验。因此,教师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传统民间游戏浸润幼儿一日生活”园本教学活动原则,将游戏通过“五个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归类,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和户外活动等环节,如表1。
表1 传统游戏“五个结合”分类
丢手绢游戏起源及其传统玩法。传说丢手绢游戏由黎族人民所创,源于1243年左右,之后黄道婆把丢手绢游戏带到了上海,并很快传遍中原地区,成为民间传统的儿童游戏。后由著名音乐家关鹤严谱曲,传唱至今。游戏传统玩法:多人拉手围成一圈,选出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蹲下准备游戏。游戏开始,丢手绢的人手拿手绢,边哼唱“丢、丢、丢手绢……”边沿着圆圈外行走或跑跳;当唱到“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时丢手绢的人要将手绢丢在一人身后,当唱到“大家不要告诉他”时,所有的人回头看;当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身后有手绢的人马上去追刚才丢手绢的人,要围着圈追逐。当丢手绢的人跑到被丢者的位置时,可以蹲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此时追者要表演一个节目(唱歌、跳舞等)。然后,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丢手绢的人被抓住了,他要表演一个节目(唱歌、跳舞等)。然后,继续来丢手绢,游戏继续进行。
传统民间游戏内容十分丰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游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幼儿的发展需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也有不同。为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内容和形式,我们对传统民间游戏素材进行了挖掘整理,并统筹规划游戏时间、游戏场地及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适合开展的游戏项目。
以中班年级组户外游戏为例,一方面,统筹安排各班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具体时间及时长;另一方面,合理规划游戏场地,将面积有限的幼儿园户外场地巧妙地进行“黄金分割”和“因地制宜”,划分出沙池区、球场区、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区、器械连接区、树屋与大型玩具区等(如图1所示),保证传统民间游戏的有序展开。
图1 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划分区域图
接下来以丢手绢为例,举例说明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户外游戏与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结合中的游戏行为及方式。
1.体验游戏——小班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此时丢手绢的汤圆将手绢轻轻放在米粒身后,米粒察觉到后便起身去追汤圆,此刻大家再齐声唱道:“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小班的孩子们欢快的唱着歌,快乐的游戏着。朗朗上口的童谣,有着较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天生带着游戏的性质,符合孩子们好奇、爱玩、好动等特点,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简单易懂的童谣,帮助幼儿按步骤游戏,不仅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促进他们跑、跳等大动作和大肌肉的运动机能,以及发展锻炼应变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
2.观察游戏——中班
“老师,龙龙又把手绢丢给了伊瑞,又没有丢丢我。”易宝难过地说。“老师,伊瑞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她,所以就丢给她。”龙龙大声反驳。游戏问题出现了,针对游戏中具体问题,教师召开班级会议,发挥幼儿的集体智慧进行“头脑风暴”——“如果手绢只丢给好朋友,那其他人就不能参加游戏了,就只能光看他们游戏。”“丢手绢游戏应该大家互相丢,两个好朋友一直丢来丢去,我都不想玩了。”经过小朋友们的讨论,大家都认为手绢不能总是在好朋友之间丢来丢去,要丢给表现好、认真做游戏的小朋友,因为我们应该团结友爱,一起玩游戏,让所有人都参加这个游戏。
中班的幼儿拥有一定的自尊、自信、自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愿意与他人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够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生中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在有趣且生动的游戏中不仅了锻炼身体,而且在头脑中产生各种心理感受,也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其思维活动与身体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同时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相互理解,激发合作交往意识,促进交往技能的发展。
3.创新游戏——大班
“老师,体能活动时间到了,可是今天的天气不好”。“啊?我们不能出去玩了,咋办呀?”“我还想玩丢手绢呢。”“我们能在教室里玩丢手绢吗?”“不能!”“能!”“到底能不能在教室里玩丢手绢呢?”“教室里地方小不能跑,会摔跤的。”“我们可以小跑呀,别跑那么快。”超超边说边做动作。“你跑的像小老鼠一样。”大家开始起哄似的学习他的样子。“小老鼠丢手绢!”“小白兔丢手绢!”“小鸭子丢手绢!”体能活动在教室里进行,经过讨论已经确定,体能活动的内容也讨论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又讨论出游戏规则。于是,游戏如火如荼的进行,热烈的气氛充满了教室的角角落落。欢乐的时间总是太短暂,当游戏要结束时,孩子们意犹未尽,“这个游戏太刺激了”。
4.共同游戏——周末营活动
为了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构建家园教育共同体,特设计周末营活动,即家长、幼儿与教师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共同游戏。首先,向家长发出活动通知,告知活动的时间、地点、所需物资以及活动的流程,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温馨提示本次活动的目的,如本次活动将共同培养孩子哪方面的习惯,提升哪方面的能力;最后向家长发出邀请参与到本次活动中,增进亲子之情,加强家园共育。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体验游戏的快乐,游戏中提升孩子的学习力。通过亲子共同游戏引领家长重视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民间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观察、了解幼儿发展与学习的能力,从而支持传统民间游戏。
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设计良好的环境,幼儿浸润其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它的效果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的真实。例如,中秋享乐会活动。首先,幼儿身穿中国传统服饰——汉服,浸润在其中,感受传统民族头饰和服饰文化的魅力,耳听流传千年的传奇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当“嫦娥”挽起发髻,身穿汉服翩翩起舞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随着“嫦娥”舞动起来,完全沉浸于浓浓的中秋氛围中,深刻感受中华传统独特的艺术魅力。接下来,“嫦娥”姐姐将手中的蜀绣手帕传递给孩子们进行丢手绢游戏时,孩子们异常兴奋,丢手绢游戏玩得更起劲了。
图2 中秋享乐会活动区域分布图
在中秋享乐会活动中,通过动听的神话故事、美妙的传统古典音乐、美轮美奂的舞姿,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和习俗,理解传统节日的积极意义;通过品尝香甜美味的月饼、朗朗上口的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以及中秋节与月饼的关系;通过后羿射日、投壶、猜灯谜、众星拱月、手可摘明月、丢手绢等有趣的传统民间游戏,体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中华文化之璀璨魅力,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中秋享乐会创意活动环境由“静”变“动”,幼儿浸润式融入民间游戏活动中,激发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变迁的速度加快,幼儿的发展需要与传统民间游戏中的有些内容发生碰撞,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创新,以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只有激发传统民间游戏的生命力,才能推进传统民间游戏的传承和发展,创新是必经之路。游戏创新方式有多种,其一,“我的游戏我做主”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从游戏内容、形式、玩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雨雪天气使得幼儿不能进行户外游戏,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民间游戏从户外转移到室内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孩子们对传统民间游戏丢手绢情有独钟,如何在室内玩?可以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去改编游戏。“我们可以丢手绢,那小动物们也可以丢手绢呀!”“把手绢丢给小兔子,那么我们就可以蹦蹦跳跳的去游戏”“把手绢丢给小燕子,那我们就要飞呀飞做游戏。”。其二,“介入现代信息技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采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微课的形式,去欣赏剪纸的种类、学习剪纸的方法及技巧。其三,“融合创新”,利用传统民间游戏相互结合创新游戏。借助“安吉游戏”理念,依据各种材料的不同特征,将异同的材料进行组合建构,比如梯子与木板拼搭成攀爬梯、易拉罐与麻绳结合制作成高跷,大胆投放材料,比如大型滚筒、汽车轮胎、甚至废旧汽车等,只要是安全的、环保的材料都可以进行重新组合和创新。其四,“合作共赢”,将传统民间游戏改编成亲子或混龄游戏,让大带小,小跟大,感受亲情、交往、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综上所述,本文以“传统民间游戏浸润幼儿一日生活”为导向,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园教育目标,先将传统民间游戏项目分别与室内、户外、阶段教学、碎片时间和传统节日进行“五个结合”。重点以户外游戏与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结合,以丢手绢为例,探讨在传统民间游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统筹规划、择适优选民间游戏;巧设环境,浸润融入民间游戏;与时俱进,创新推进民间游戏。总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幼儿园的使命,立足当下幼儿的需求、时代的发展,赋予民间游戏新的生命力。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致力于在不断传承发扬中创新,将幼儿游戏在传统与现代中取得平衡,得以升华与发展,更深一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幼儿认知水平,培养幼儿开拓性思维,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