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伊
海南四季常春。也或许是因为气候的宜人,所以有很多个民族在这里居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方言,当这些民族的文化在这个小岛上发生碰撞时,交流融合便产生了,而音乐一直以来被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民歌便成为这些宝贵文化的产物之一。
海南民歌包括了海南方言歌曲、临高哩哩美、儋州调声、黎族民歌、苗族民歌、回族民歌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会产生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并且不同民族还有不同民族的“歌王”或者“歌后”,即唱得最好的歌者。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
过去,在海南这个朴素的小岛上,最原始的原住居民主要是黎族。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而海南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闽语支闽南语)。据考究,黎族还是古代骆越族的后裔(也就是古代羌族的后裔)。在黎族这个民族里,还分了五个支族系,分别是:美孚黎(所谓“美孚”,在黎语里有客生的意思,人口最少)、杞黎(人口仅次于哈黎)、哈黎(人口最多)、润黎(又称为“本地黎”,语言上与其他支系不同)、塞黎(又称为“加茂黎”)。五个支系又有各自的服饰和语言。
不管是在什么支系,舂米一直都是黎族妇女要进行的劳作活动,因为五个支系没有统一的文字,导致海南黎族的民谣大部分都是依赖于口头保留下来,所以在音乐性和艺术表现力上,黎族民歌比其他少数民族民歌呈现出更加自由、多变的形态。或许也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的问题,再加上后来有些黎族人民迁移到汉族地区,由此被汉化,所以黎族民歌会有两种常见的语言形态:第一种是“黎音正调”,这是用黎族方言来演唱歌词;第二种是“汉化黎歌”,这是用海南方言来演唱歌词。本文所介绍的民歌《舂米谣》属于第二种汉化黎歌。
黎族人民能歌善舞,几乎每个黎族人都有着天生的好歌喉,几乎所有人都会唱几句。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通宵达旦地载歌载舞。民歌的诞生源于日常生活,一般都是在他们从事劳动时或者是特殊日子时,又或者是喝完酒之后一时兴起的口头创作。他们会将当地的民歌元素曲调加入自己的创作中,由此形成了故曲新词的新民歌。一般都有婚嫁曲、劳作曲、哭嫁歌、仪式歌、爱情歌等,最终还是为了表达人们那时的思想感情,也就印证了“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而本文所介绍的《舂米谣》属于黎族劳作民歌。
事实上,海南岛是一座方言大岛,也是一座民歌大岛,以五指山腹地为中心的这片区域,聚集了海南的少数民族,这个地方产生的黎族民歌和苗族民歌先后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在海南省史志网上显示,早在2012年的时候,海南民歌《舂米谣》就已经被评为省级获奖作品,由广东省文化局颁奖。
这是诞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首作品,那时候,谢文经先生和陈德英先生都正处于壮年时代,他们若想创作优秀的歌舞作品,就需要下乡到各个地方去采风,《舂米谣》就是谢文经先生和陈德英先生在琼中县黎族住居(现宏茂区域)采风两个月,以黎族劳动民歌《舂米歌》为主要音乐素材而创作得到。曲调里还加入了海南琼中地区的红毛民歌,也被称之为“红毛调”,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正是因为海南文艺工作者勤勤恳恳地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才有了如今海南民歌的经典代表作《舂米谣》。
舂呀舂米桶,圆呀圆又圆,咯咯舂舂把米舂 ,咯咯舂舂把米舂,哎哟哟,哎哟哟,咯咯舂舂把米舂,啊,哎~解放前,真是笑死人,几粒谷子一个大米桶,舂呀舂呀,舂呀舂呀,舂呀舂呀,舂呀舂呀,哦!无米舂米桶,桶底舂个坑,哎哟哟,哎哟哟,无米舂米桶,桶底舂个坑,啊
(注释:海南方言中的“啊”“哦”“哎”“哟”“呀”与普通话同音)
舂呀舂米桶,圆呀圆又圆,咯咯舂舂把米舂,咯咯舂舂把米舂,哎哟哟,哎哟哟,咯咯舂舂把米舂,啊,哎~去年啊,还是笑话传,珍珠白米装满一米桶,舂呀舂呀,舂呀舂呀,舂呀舂呀,舂呀舂呀,哦!米桶娇气重,米多攻破桶,哎哟哟,哎哟哟,米桶娇气重,米多攻破桶,啊
搬走了大米桶,装起了碾米机,轰隆轰隆把米碾,轰隆轰隆把米碾,哎哟哟,哎哟哟,轰隆轰隆把米碾,啊,哎~现在啊,人人笑眯眯,机器转转白米滚滚流,转呀转呀,转呀转呀,转呀转呀,转呀转呀,嘿!姑娘心欢喜,姑娘爱机器,哎哟哟,哎哟哟,姑娘心欢喜,姑娘爱机器,啊~舂呀舂。
这首民歌想反映的是春天到了,春天的稻谷也随之而成熟(海南是热带地区,一年三到四熟),描绘了农民丰收、妇女舂米的场景以及妇女的心理变化过程,想表达的是黎族人民在新旧社会里的两种不同的心情境遇。歌词分为三段:第一段的大意便是一个很大的舂米桶里只有几粒稻谷,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稻谷,结果用木棒在大桶底舂出了一个大洞。第二段的大意便是指去年的时候还闹了个笑话,满田地的丰收,舂稻谷的桶都已经装不下那么多稻谷了,所以一边舂,那些舂好的大米一边溢出来,攻破了这个舂米的大桶。第三段的大意便是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家逐渐过上了好日子,这时候的舂米桶搬走了,换来了大机器,把稻谷变成大白米,姑娘们可是乐开怀,要知道在过去的年代,黎族都是靠妇女姑娘们织布、舂米、务农来养活整个家庭。
若想真正地把握好一首作品,不仅要熟悉其旋律,而且要认读其发音,作词者和作曲者在把每首作品写下来的时候都是别有用意的,好听是关键。下面从音乐特征分析入手,再到情感的表达逐步进行分析。
创作《舂米谣》歌词的陈德英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在《人民音乐》刊物上发表了《民族歌舞团的民族化问题》以及《五指山的花朶》,可见陈德英先生为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准确来说是为了海南民族音乐的发展是多耗费心力。
在海南,不同族系的海南民歌用各自族系的语言来演唱。例如:黎族民歌主要用黎语演唱,苗族民歌用苗语,临高哩哩美用临高话,儋州民歌用儋州方言或者是军坡方言等,在与汉文化接触较久的地区也会用海南话或者是混用族系语言与海南话演唱。
本篇文章分析的作品《舂米谣》是由3、5、7字句组成(见表1)。
表1
《舂米谣》是从海南临高加来小街走出去的一位音乐人谢文经先生创作的,他毕生从事海南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创作。《久久不见久久见》也是谢文经先生的代表作。在海南,《舂米谣》和《久久不见久久见》是家喻户晓的旋律,还是上一辈人的儿时童谣。谢文经先生是海南民间音乐的守护者,他的一生都在为海南民间音乐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和创作(尤其是黎族音乐、苗族音乐)。
1950年5月,当时风华正茂的谢文经先生加入新成立的南方大学海南分校文艺工作队,从此谢文经先生以一个汉家青年的身份,就此和黎族、苗族的人民以及他们的民族文化结下了终身缘分,成为海南民族音乐的开拓者和代言人,海南人民亲切地把谢文经先生称为“海南王洛宾”。
在这首《舂米谣》里,谢文经先生主要采用的是2/4拍和3/4的节奏型,并且在2/4的节奏型里还有小附点的节奏型,还有四十六音符的节奏型,还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这种紧凑的节奏型便是模仿那会儿舂米时木棍冲撞木桶或者是石臼发出的声音节奏,还有大米从稻谷里分离开来的碎粒粒节奏(那时的舂米活动是三四个妇女围在一个米桶的周围,每个人拿着一根长木杵棰砸稻谷)。
气息的保持、咬字的连贯、高位置、深呼吸、胸腔的支点、嘴巴的放松状态、上口盖打开、喉咙吸开等很多技法,都不能单独拿出来去给建议,一定是在整个唱歌的过程中,演唱者把这些技法全部连成一条线,每一个点都用得上,才能出来好听的悦耳的声音。倘若哪个点没有用得上,那这个声音也会有误。正如金铁霖教授所说的:“‘科学性’并不是单纯指某一种方法,而是演唱的方法应该具有科学的状态。”
每个民族的民歌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音腔,就像藏族的绵羊音、蒙古族的长调等。
黎族人民在生活中练习和演唱的方法与我们学院派唱法的声音练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的歌唱一般是在情绪到达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哼出小曲儿,所以他们所使用的一般都是自然的声音,他们在演唱之前不会练习发声(但如果是在演唱之前小酌怡情,他们兴许会唱得更好)。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具有非常厉害的真假音转换功底。可是黎族语言与海南方言都有着独特的发音方式,其母音到子音有一个咬韵的过程,所以在练习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黎语或者海南方言做发声练习,注意方言发音、真假声的转换和腔体位置,所以这首民歌不建议用大白嗓去唱,还是要在通道里面说话。作为一名声乐人,声音永远是不能出腔体的,要保持打哈欠的状态,声音还是要挂着、哼着。如果觉得唱得挤了,咬字不够连贯,一个可能是因为对方言不够熟悉,另一个最重要的是嘴巴没有放松。永远记住先有位置,再出声。这里的位置就是高位置,便是哼鸣的位置。
因为描写的是村里的姑娘一起务农的场景,以及工具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整首作品的节奏是特别轻快活泼的。唯独在第三段歌词的第一句“搬走了大米桶,装起里碾米机”这里的速度可以放慢去强调,接着第三段的第二句又回原速。其他的地方发声都要求紧凑、短促、跳跃且有力量感。
人靠呼吸,歌唱靠气息去支撑。带上歌唱的状态去呼吸,提前准备好歌唱的状态,才能出来集中的声音。由于海南方言母音、韵母音的发音关系,演唱时会容易出现白声,所以更需要气息保持,状态要保持延续,呼吸的时候都要带着下一句的歌唱状态去唱,这样才能保证在紧凑的节奏中唱出来的声音是连贯的、统一的、通畅的。
一首歌,是一个故事。当文字不能抵达时,我们还有歌唱。本文以海南民歌《舂米谣》为例分析其音乐特征与演唱技法,旨在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海南民歌了解海南、感受海南。同时想为海南民歌的传承和发扬尽些绵薄之力,笔者也将努力在今后的艺术研究和实践道路上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