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
考古发掘现场做好文物采集和保护工作,主要目的是保证出土文物资料的完整性,进而为之后的文物考古研究工作提供帮助。我们应使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出土文物进行稳定性处理,让那些出土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这样才能完整地保存好文物实体以及文物自身含有的人文信息,进而最大限度发挥出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深埋于地下的文物,因为地下环境中并无光照,而且温、湿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这样文物便得到了良好的保存。文物出土的瞬间,是文物最易受损的时刻,光照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其一,文物内部有机结构在光照影响下极易被改变;其二,文物处在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下极易出现氧化反应,如此就会出现文物表面脱落和褪色等一系列不良情况,严重时还会直接消失。以秦陵兵马俑为例,兵马俑色颜色本应绚丽多彩,但因为当时技术条件差且文物保护力度弱,所以造成兵马俑出土后颜色快速消退,导致观感效果不佳。
文物常年埋在地下,完全适应了地下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在出土之后,温、湿度快速发生变化,会导致文物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木质类文物,由于木类文物含水量相对较大,在出土后温度会有所上升、湿度会有所降低,所以便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导致木质结构开裂。
微生物和病虫害,这些都会对文物造成巨大破坏。文物长期埋在地下,由于空间封闭,各种微生物和害虫在这种环境下均不易存活,所以文物安然无恙。但出土后则大有不同,周围环境产生剧变,刚出土的文物很容易受到微生物和病虫害的影响,特别是富含有机物的文物类型,以丝绸文物、木质文物等最具代表性,这些文物本身结构十分脆弱,一旦受损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以明定陵墓穴发掘为例,该处出土了闻名遐迩的凤冠和万历皇帝曾经穿过的龙袍,但由于技术所限,这些丝绸制品出土后快速风化,直接消失不见,这对考古界和整个民族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文物信息记录工作要渗透于考古发掘工作的始末,不仅要记录和文物有关的一系列操作程序、操作步骤,考古发掘人员还要认真写好工作日记。档案记录属于是出土文物保护修复的第一手资料,我们一定要对档案进行有效的记录和保存,如此才能为之后的文物考古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文物样品采集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是环境样品;其二是文物样品。所谓环境样品,指的就是从考古现场土质、水质以及墓穴内气体中所取得的样品;所谓文物样品,指的就是从文物上采集到的颜色、漆片、粮食颗粒等。对所获样品予以科学分析及监测,才能为之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出土文物采样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所采集的样品要尽可能地满足文物研究需求。应该明确好样品层位、共存遗物等相关重要信息。采样时要尽量以残器、破损器物不被注意的部位为主,在此期间应谨记,不能损坏器物纹饰及文物重要部位。要对文物样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存,防止遭受外界不良因素侵袭,要有效地保障文物的科研价值。
深埋地下的文物,长期受到土壤腐蚀,此时文物本身会出现很多变化,结实程度远不及刚入土时的状态,尽管说表面看起来完好无损,其实文物本身脆弱不堪。因此,考古发掘人员在对出土文物进行搬拿挪移时需要秉承以下原则:考古工作人员要佩戴考古发掘专用手套,主要目的便是保证文物不受到外界污染。考古工作人员在挪动文物时一定要做到小心谨慎,动作要轻缓。考古工作人员在提取小件文物时要双手捧住,提取小件器物时要做到一手托底、一手扶持,或者是双手捧起,禁止上提文物口沿与耳部等脆弱位置。针对纺织品和纤维制品的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在挪移时不应折叠,要使用托板去移动文物。
在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中,使用提取技术去保护文物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进行文物提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提取文物、移动文物,让文物和裹挟物构成一个统一整体,防止文物和空气直接接触,避免文物开裂和破损。总而言之,提取就是保护文物完整性和文物封闭性,使文物主体不受伤害。第一,箱取法。箱取法亦被称之为套箱法,是考古发掘现场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提取方法,主要是将待提取文物周围的土壤进行分割,之后为文物套上木箱,并要将底部掏空,进而使文物被剥离出来。第二,插板法。插板法亦被称之为托板法,指的就是在待提取文物下方插入薄板,将文物放在薄板上,然后整体取出,进而便于在实验室内对文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插板法在体积小、重量轻的文物提取工作以及墓穴中随葬简牍和成组物品的清理工作中会被经常用到。第三,托网法。我们通常所说的托网法,其实指的就是插板法的另一种变化方式。很多文物聚集在一起,但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下方还会有其他文物存在,此时就不能使用插板法进行提取,要使用托网法进行操作。正确流程是,应在待提取文物下方,使用细铁丝根据文物实际形状逐一插入,之后将铁丝编结在外围的粗铁丝上,这样就会形成网状结构,且易于安全托起文物。托网的优势在于,可使用很小的缝隙插入承托物,因为铁丝有着较强的韧性,弯曲方便,如此便可最大限度上减少对文物的破坏。
考古发掘结束后,虽然说工作人员会将文物表面附着物清洗掉,同时也会修复文物断裂处,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极有可能再次出现病变,所以一定要对文物进行定期观察和维护。工作人员要仔细观察玉石器文物表面是否还会出现无结晶盐和酥粉等物质,这样做才能辨别出文物清洗是否彻底、文物体内可溶性盐是否会随着环境的潮湿和干燥而变化,如果文物没有被清洗彻底且文物体内可溶性盐出现了巨大变化,那么工作人员就要更为严格地控制文物保存空间的温度和湿度,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做好文物除盐、文物加固以及文物密封等一系列工作。工作人员要仔细观察玉石器文物有没有新的裂缝产生,所修复过的裂缝会不会“复发”,由此才能判定文物保存环境的潮湿情况。石质表面是冷表面,玉石器在整个温度起伏变化中,很容易吸附凝水。除了结晶盐的作用以外,石质中的水一旦遇到低温就会结成冰,并且体积也会顺势增大,处在长期霜冻情形下就会出现“冰劈”现象。石头细晶粒若出现裂缝,就会让微生物快速繁殖。所以针对质地酥松的玉石器文物,尤其是砂岩类文物,工作人员务必要对其进行憎水处理,并对周围环境温、湿度进行严格控制。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做好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工作,譬如文物出土环境中的酸性气体含量和是否存在微生物以及灰尘等。酸性气体会导致玉石器风化,也会增加玉石器文物中的可溶性盐;灰尘的大量累积,会给微生物提供生长空间。处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玉石器文物具备着适合真菌生存的条件,如此便会导致微生物滋长,此类微生物会分泌出生物酸,而且一些细菌中所分泌的酸还有着超强的氧化能力,严重时会腐蚀文物且使文物表面开裂。
由于金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强,不易被氧化和溶化,只会和卤素及王水之间发生反应,所以纯金金器通常不必保护,只要在金器保存和陈列中使其不被挤压即可。金器文物主要材质是金的合金,譬如在金子中掺入铁、银、铜等,鎏金的金器文物腐蚀来源即为来自胎基的金属。合金种类不同,保护措施自然不同。掺铜的金器文物常会出现一层绿色薄锈,我们可用氨水去将锈迹除掉。掺铁的金器文物很容易产生红锈,此时可用盐酸进行处理。
银的化学稳定性和金不相上下。银虽然不容易被氧化,但在遇到硫化氢和臭氧时就很容易被腐蚀。因此,银在空中放置的时间过长,那么它的表面就很容易变黑。深埋于地下的银器文物,长时期遭受到土壤中盐分和氯化物的影响,表面会构成氯化银,情况严重时还会危及器物内部。应该了解到,氯化银中带有灰色物质,质地松软易切割,在腐蚀的过程中,其体积会不断膨胀,器物极易变形。银器文物表面若形成很薄的一层氯化银,这就会让器物表面染上各种颜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古斑。
我们在进行银器文物保护时,关键点在于要维持其原貌。当银器文物表面出现轻微的古斑时,通常无须处理,有时为了优化外观,也可稍作处理,使用氨水酒精溶液擦洗即可。银器文物的保存可谓至关重要,在库房内,工作人员要用薄纸将银器包裹好,并且文物外层还要用浸有铜化合物、叶绿素等化学试剂的软纸进行二次包装,之后在此基础上要将包好的文物搁置在密封的聚乙烯袋子中,期间要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5%左右,还要避免文物受到阳光直射。另外,在银器文物陈列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防止含硫物质渗入,并且还要进行精细化防尘,使文物保持干净。
库房中的漆木竹器文物,在经过一定的脱水处理后,会和其周围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我们在进行漆木竹器文物保存时,若环境太过干燥的话,这些文物的翘曲、开裂程度还会加剧,通常要将湿度控制在55%左右,温度要控制在20℃左右。进行漆木竹器保存时,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消毒和杀虫。在消毒时以熏蒸法为主,用药成分主要为环氧乙烷和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的杀虫效果极佳,其具备着无色、有臭味、易挥发、易燃易爆等特点,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种杀虫药时要远离火源,最好在专门的熏蒸室、密封箱中进行操作,周围要用胶带或聚乙烯,将柜子四周完全封死,待熏蒸半个月或接近一个月时,要将文物放在通风处晾晒以消除臭味。需要注意的是,二硫化碳蒸汽不适用于油彩清漆类文物消毒,此时要用二氧化碳和CCI4的1:4 混合溶液进行熏蒸消毒。漆木竹器文物保存,由于这类文物质地娇脆且易遭受破坏,所以保存时务必要防止阳光直射,还要控制好环境中的温、湿度,更好彻底避免外力对文物造成损害。一般来说,工作人员要使用“滋润漆皮、包装收藏”的方式去对漆木竹器文物进行保养。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是对文物进行全面清洁,之后涂抹高级地板蜡,用柔软绒布轻轻涂抹,再用干布擦拭一遍,这样便可让文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通过漆蜡处理后的文物,工作人员要将其包装好后再存放,小件文物要使用油纸进行包裹,外衬棉花,之后将其放置在匣子中,大件文物要用蜡纸进行层层包缠,并套好棉套,外层要用厚蜡纸包裹,再用棉布袋缠好,最后再衬棉花,将其置于木箱之中。
第一,消毒。首先,使用麝香草酚熏蒸法进行消毒时,要将待消毒的纺织品文物搁置在密不透气的灭菌箱内,然后要在箱中放入麝香草酚晶体,并要用电灯泡对其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快速挥发成蒸汽,进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其次,使用喷雾消毒法进行消毒时,常用药剂为除虫菊和滴滴涕,直接在纺织品文物上喷洒即可。在此期间,若库房、陈列柜中存在感染情况,要马上使用3%左右的甲醛溶液进行彻底消毒。第二,加固。绵帛类丝织品文物,当前常用的方法为托裱法。托裱是一种先进的手工艺操作方法,要求裱糊台一定要平整,要用面粉滤制成糨糊,还要增加适量的防腐剂和防霉剂以及防虫剂。如果说文物本身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腐蚀情况,可用蚕丝在丝网绕线机上做成丝网衬托,因为丝线也常常会遭到微生物的损害,所以可考虑使用合成纤维去进行裱衬,这样就不会出现皱缩和腐蚀等情况。第三,环境优化。在库房环境中,纺织品文物保存温度通常需要被控制在14-24℃之间,湿度要尽量控制在20%-60%之间。工作人员要按照文物大小和形状等真实情况,使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去保存文物,期间不得对其进行折叠。工作人员要保持库房空气清洁,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防虫和防霉,并要加装无紫外线照明设施。在进行纺织品文物陈列时,展柜必要密封,既要防尘、也要防有害气体,并且展柜还要具备温、湿度调控的能力。在进行文物展示时,角度尽量要倾斜,这样才能减少文物的受力程度,全面提升纺织品文物保护效果。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保存文物原状,期间要将温、湿度给文物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应该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针对性地进行消毒、修复、保存等,如此才能为之后的文物研究和文物展出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发挥出文物本身价值,更好地去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